07.26 南北兩桃源,全都歷史悠久,一因桃花源而得名,一因重名而改名

桃源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為湖南省常德市下轄縣,總面積4441.22平方公里,總人口97.6萬人,是湖南省面積第四大縣,耕地面積居湖南第一位。

南北兩桃源,全都歷史悠久,一因桃花源而得名,一因重名而改名

桃源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屬楚,秦時屬黔中郡,西漢時為臨沅縣地,東漢時為沅南縣,隋時合臨沅、沅南、漢壽三縣為武陵縣,桃源縣地屬之。北宋初年(公元963年),析武陵縣設桃源縣,因境內有著名桃花源而得名,有1040年的縣名史。建國後,桃源縣屬常澧專區,1950年常澧專區改稱常德專區,1988年改為常德市,桃源均屬之。

南北兩桃源,全都歷史悠久,一因桃花源而得名,一因重名而改名

桃源,因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而聞名於世,素有“世外仙境”之譽。桃源自然條件優越,不僅有世外之地桃花源,還是湖南省耕地面積最大的縣,物產豐富,為全國農業現代化試點縣。

南北兩桃源,全都歷史悠久,一因桃花源而得名,一因重名而改名

泗陽縣,位於江蘇省北部,為宿遷市下轄縣,總面積1418平方公里,總人口107.3萬,是我國著名的美酒之都、楊樹之鄉,也是泗水古國的所在地,擁有京杭大運河航道32公里。桃源,則為泗陽古稱之一。

南北兩桃源,全都歷史悠久,一因桃花源而得名,一因重名而改名

泗陽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秦時設凌縣,西漢初設泗陽縣,因位於古泗水之陽而得名,有兩千多年的建縣史。元時,因境內有“夭桃千頃、翠柳萬行”的美景而改稱桃園縣,不久稱桃源,明清時屬淮安府。民國初年,因與湖南常德桃源縣同名而改為泗陽,其名沿用至今。建國後,泗陽隸屬於淮陰專區,後屬淮陰地區、淮陰市,1996年改屬地級宿遷市至今。

南北兩桃源,全都歷史悠久,一因桃花源而得名,一因重名而改名

泗陽位於蘇北平原,自古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的美譽,現在,泗陽不僅是農業大縣、產糧大縣,還是我國著名的楊樹之鄉,森林覆蓋率居平原地區前列,更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的洋河酒發源地。

南北兩桃源,全都歷史悠久,一因桃花源而得名,一因重名而改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