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秦始皇陵被盜過5次?2002年,一次考古揭開真相

工作中面對遊客的提問,我常常陷入沉思。“古代盜墓成風,秦始皇陵目標這麼明顯,難道沒被盜過嗎?”為了認真回答這個問題,我翻看資料,得出了秦始皇陵以下五次被盜經歷:


秦始皇陵被盜過5次?2002年,一次考古揭開真相

一、楚漢時期,項羽盜陵

《史記》: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

《水經注》:“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三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

二、 西漢中期,牧兒焚宮

《漢書》: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鹹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豎之禍,豈不哀哉!

三、 赤眉賊軍,銷槨取銅

《水經注》 :“關東盜賊,消槨取銅”。

四、 後趙皇帝,石虎盜柱

《晉書·石季龍載記》“曩代帝王及先賢陵墓靡不發掘,而取其寶貨焉。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銅柱鑄以為器。

五、唐末黃巢,再探虛冢

“生則張良椎之荊軻刀,死則黃巢掘之項羽燒,居然一抷尚在臨潼郊,隆然黃土浮而高。”

《驪山記》:“始皇陵內城週五裡,項羽、黃巢皆嘗發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虛冢耳。”

秦始皇陵被盜過5次?2002年,一次考古揭開真相

關於秦始皇陵這五次被盜被毀的經歷,都明確記載在史書之中,似乎現在的秦始皇陵早已經是一座虛冢。而面對種種疑問,不僅是我,可能您也會陷入沉思。

但是隨著2002年的一次考古計劃,結果告訴我們,史書有關秦始皇陵被盜的記載,似乎變成了一紙空文。

該計劃被稱為“國家863秦陵考古計劃”,是國內外首屈一指的考古屆精英,運用高科技遙感探測設備完成的。

其成果如下:(珍貴資料哦!)

秦始皇陵被盜過5次?2002年,一次考古揭開真相

根據該計劃成果可見,秦始皇陵地宮並未被盜掘,這在之後相繼出土的“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得到了證實。

其次,更是證明了地宮周圍的土壤含有大量水銀。最重要的是地宮內的金銀銅器被精密儀器探測到。

秦始皇陵被盜過5次?2002年,一次考古揭開真相

那麼既然已知秦始皇陵未被盜掘為什麼不進行挖掘?時下比較令人信服的有兩種說法:

1、水銀護墓

結合《史記·貨殖列傳》:“而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和“863計劃”考古成果,我們得知陵墓內確實含有大量水銀,而水銀含有劇毒,發掘過程需要密閉的空間。秦始皇陵面積太大,只地宮面積就相當於五個足球場。這麼大面積的密閉很難達到。

2、國家保護

國家政策對於所有古墓採用的是搶救性挖掘,也就是說墓室結構坍塌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破壞時才會挖掘。而秦始皇陵明顯不符合該條件。另外周總理在郭沫若提出挖掘秦始皇陵的計劃時曾明確說過:“不能把所有的好東西在我們這一代享用盡了,總要給後輩子孫留一些,十年之內不要再提此事”

所以說,國家的保護政策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秦始皇陵被盜過5次?2002年,一次考古揭開真相

以上兩點是至今未挖的最重要原因,而像機“關暗弩說”難以立足,因為時隔千年那些機關可能早已腐朽了,至於神獸護陵、不死人守墓等說法,應該只是美好的傳說吧!

關於秦始皇陵到底有沒有被盜,是不是像史書中記載的早已成為空墳,您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發表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