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撰文│廖偉棠

“它讓我們想起王家衛的《重慶森林》。”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黑暗之城》封面

我們給迷戀香港特異風情的外地朋友推薦遊覽地標的時候,重慶大廈總是首選之一。當然因為它的混雜美學,各種香港的邊緣文化、小眾文化在這裡相遇,但我們的推薦無疑避免不了獵奇,避免不了標本化這一個活生生的生存聚落。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黑暗之城》之一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黑暗之城》之二

但重慶大廈是一個生長著的在地根系,它牽連出來的不只是邊緣文化,其實還有香港主流價值千絲萬縷的投射,以及反彈。重慶大廈固然是一個神奇、自足的小社會,類似當年九龍城寨一樣的遊離者,而這個社會的建立,未嘗不是香港本身自愈功能的一種示例。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黑暗之城》之三

九龍城寨,作為一個已經消失了的香港景象,成為了外國攝影師和藝術家沉迷的主題,這是另一種香港美學的勝利。和香港旅遊發展局大力推銷的“車水馬龍不夜天”的那個所謂“不關門的遊樂場”香港不同,某些個隱秘、混雜、懸空於發達資本主義社會之外的那個香港,更為吸引外國藝術家的關注,就場域而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九龍城寨。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黑暗之城》之四

首先是日本人,八十年代日本人開始奇怪地迷戀香港——主要是九龍,是老舊混亂活力騰騰的九龍,不是那個嶄新、現代、以中環價值為主導的香港島。日本人對九龍的迷戀以對九龍城寨所代表的繁複、奇異美學的迷戀為頂峰,影響最廣的是攝影家宮本隆司的著作《九龍城寨》,他從1987年開始拍攝九龍城寨及其廢墟。自清朝末年,這裡就是香港的灰色地帶,平民百姓與黃賭毒混居,無論建築規劃還是社會結構都繁雜如迷宮,宮本隆司拍出了它生如廢墟、死如森林的矛盾意象,就如同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筆下紛紛揚揚、喜怒哀樂般的喧囂,但又因為九龍城寨必然衰亡的命運,一切都籠罩上了宿命的陰影。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封面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之一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之二

這裡上萬所簡陋的房屋,每所都在衍生著另一所,在這個離奇突兀、隨意增生的龐然世界中,只有純真無邪的孩子才能自由超越。在另一本重量級九龍城寨主題著作——Greg Girard和Ian Lambot合作的攝影集《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 )裡面,最優美、甚至帶有詩意的一抹亮色出現在全書的最後幾頁:那些只仰望天空而遊戲於城寨上方毗鄰而立的屋頂上的孩子,完全無視腳下的垃圾、身邊林立的電視天線枝椏,如天使起飛。八十年代初,這些香港底層的兒童尚未享受到城寨外那個已經紙醉金迷的香港的福利,也因此離它那些物慾橫流的炫耀誘惑甚遠。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黑暗之城》之五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黑暗之城》之六

與此同時,孩子們的父輩在密匝匝不見天日的城寨裡面為生計從事種種外國記錄者不能理喻的工作,城寨裡的女性也都忘記了自身的嬌柔和美,與惡劣的環境交換著生存的一絲一毫的精力。西方理性主義者們的記錄纖毫畢現地羅列了關於人如何生存於此的種種細節,不同於日本藝術家的純粹形式主義美學壁上觀。嚴格來說,《黑暗之城》是一本人類學著作,只不過它考察的不是諸如太平洋島民、最後的印第安人之類的香港人眼中的野蠻人,而是作為殖民主義成功樣本的大不列顛帝國治下的香港的法外之民。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黑暗之城》之七

廖偉棠│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

《黑暗之城》之八

但西方人類學者畢竟已經是人道主義者,Greg Girard和Ian Lambot執迷於九龍城寨之時保持了極大的剋制,他們並沒有像日本藝術家欣賞惡之花一樣欣賞這裡的毒瘤,也沒有像當時香港政府的宣傳工具一樣用厭惡和仇恨的眼光冷對九龍城寨的所謂罪惡。在《黑暗之城》,一個兢兢業業起早摸黑的工人和一個旁若無人地注射毒品的遊民擁有同樣的篇幅,都作為八十年代前後香港平民社會的一個良好切片保留下來了。他們完備自得的生活狀態,倒是不時暗示著我們去想像當時九龍城寨之外的香港,兩者共存所拉伸出來的張力和矛盾,直接吸引我們去看一部著名的香港新浪潮電影《省港旗兵》,麥當雄導演眼中的九龍城寨,不是情結,而是一個香港人自身痛苦反省的糾結象徵。

從《重慶森林》回到《省港旗兵》,從重慶大廈回到九龍城寨,時間的穿越並不見得能夠抹殺空間裡面的困局。攝影者只能成為這個異託邦的前行者,不需評判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