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毛主席的一首詞,寫出了一個革命家堅定的意志!

毛主席的一首詞,寫出了一個革命家堅定的意志!

紅軍

1934年10月,紅軍在反第五次圍剿失敗後,不得不進行戰略大轉移,面對國民黨後有追兵、前有堵截的艱難條件下,於1935年佔領了貴州北部的重鎮遵義,在這裡召開了具有歷史轉折性的會議——遵義會議。這次會議主要的決議就是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取消了李德和博古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推選了毛澤東政治局常委。這次回憶結束後,紅軍決定經婁山關北上,準備在瀘州與宜賓之間橫渡長江,與川西北的四方面軍會師。當時,國民黨在江岸沿線部署重兵,紅軍被迫折回,再次向遵義進軍。貴州軍閥王家烈這時已經派了一個師的兵力駐守婁山關。2月25日,紅軍打垮了國民黨的一個師,在黃昏時佔領婁山關。第二天拂曉時分,國民黨的軍隊再次集結兵力來反攻,戰鬥十分激烈,這首詞就是描寫這兩次戰鬥。

毛主席的一首詞,寫出了一個革命家堅定的意志!

毛主席雕像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毛主席的一首詞,寫出了一個革命家堅定的意志!

毛主席書法

毛主席的一首詞,寫出了一個革命家堅定的意志!

紅軍

這首詞作於1935年2月,最早發表在《詩刊》1957年1月號。

上篇的“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二句點明瞭時間,那天拂曉時分,月亮還未落下,空中不時還傳來大雁的鳴叫聲,西風還吹得異常的猛烈,寫出了戰鬥環境的艱辛。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三句則寫出了戰鬥過程的激烈,聽到的馬蹄聲都是雜碎的,連吹出的軍號喇叭聲都是悲涼的,正面寫出了戰鬥的艱苦。

下片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二句寫了人們徒然說婁山關這座雄關像鐵一樣堅固,如今已經被紅軍攻克了,大跨步似的跨過這座關隘。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三句,寫出了婁山關周圍的壯麗景色。在跨過婁山關的時候,看著四周相對較矮的山峰,就像大海中起伏的波濤。經過慘烈的戰鬥後,那黃昏時分的夕陽也像血一樣。

這首詩歌是在紅軍長征的時候寫的,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這樣振奮人心詩歌篇章不知道鼓舞了多少將士的心!人們都說那像鐵一樣的雄關婁山關,最終還不是被我們紅軍攻克了了嗎?只要鼓起勇氣,前面那些無數的困難都會像跨越婁山關一樣跨過去的,革命一定會成功。正是毛主席這樣堅定的意志帶領了黨和國家走出了黑暗,走向了光明。

毛主席的一首詞,寫出了一個革命家堅定的意志!

紅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