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米一直缺货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华为可以现货?

后来你怎么样了


小米手机倒不至于会一直都缺货,但是新产品上市前一两个月抢不上是加上便饭,让很多人觉得小米手机究竟是存货太少还是买的人确实太多了?

小米手机性价比高是毋庸置疑的,在同样的硬件配置下能卖到更低的价格原因在于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1、主打线上销售,中间环节极少,成本低。

2、小米产品生态链已经形成,可以通过其中的广告营销和庞大的产品覆盖来赚取利润。

3、小米愿意通过价格低廉的硬件来覆盖更多的用户,薄利多销,同时有利于小米整个生态链的长期建设。

以上这些的确使小米手机成为了国产手机性价比的标杆,但是小米的低价战略也带来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导致小米新机频频缺货。

1、产品前期硬件成本高,利润几乎没有或者极低,需求也不明朗,不敢放开了生产备货,需要“有计划”的组织批次,也会根据市场反馈情况进行调整。

2、小米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流动资金,卖完一批拿所得的钱又来生产下一批,所以要求宁愿手机不够卖也不能压货(尽可能降低仓储成本),还有万一前面批次的产品出现什么棘手的问题,小米也好尽可能降低最大损失。

3、因为小米新机性价比极高,往往每次都能引来国内众多黄牛争抢,导致真正的用户正规渠道买不到手机,有些人不得不在淘宝等平台加价购买小米手机。

4、像小米新手机的骁龙处理器、闪存芯片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本下降,前期故意控制一下产量,等到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而且市场需需求也没那么热了,就可以加大批次进行生产,以求得更高的利润。

所以说小米新产品前期总是难以买到,但是一般两三个月以后就会容易得多,再加上小米现在主推的线下店,提前打电话预定或者了解情况往往也会有惊喜。

至于华为手机也不是没缺过货,像之前的Mate系列就经历过好几次缺货,更多的还可能是因为麒麟芯片的备货不足,毕竟台积电的10nm工艺产能也是有限的,华为手机本身销售量也很大,碰上热门机型前期供不应求缺货也属正常。

众所周知,华为除了网络销售以外,也拥有数量庞大的线下店,通过这些线下店,华为前期就可以更大批量的备货,肯定要比小米多得多,这样即使线上抢不到,所在城市众多的线下店也很有可能买到,总之确实比小米手机好买多了。


嘟嘟聊数码


主要的原因大家都说得非常清楚了,我就不再重复,现在说一点不同之处。

小米缺货而华为可以现货,最大的区别应该是两方的经营模式的区别。

小米以互联网销售为主,且定位于互联网企业,基本上是轻资产而重营销,它的最大优势就是能盘整各个环节做出最大效益,而最大劣势则是因为缺少了核心技术导致自已的话语权不足,只能看别人眼色行事而无法主导。

故之,你可以认为小米是一个组装厂,为了成本控制以及本身的薄利多销的市场打法,资金链的控制就非常重要,存活比赌博要更重要,所以它也无法大幅度压货。

华为则不同,其是属于制造业,本身在制造方面执牛耳。即便是采购再多的备件做库存,东边不亮西边亮,总有消化的地方(华为是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的No.1),比如说现在的部分手机产品还偶见EMMC5.1的闪存应用。同时华为还有自研的麒麟处理器,不怕别人卡脖子,大不了自已快干硬上。

小米敢吗?肯定不敢,因为小米一直打的时间差,过了时间优势,其竞争力就一文不值。


互联网俊明说


大多数人都知道小米手机的售价要低于大多数厂商,这主要得益于小米一直奉承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互联网模式的优点就是压缩中间成本,经销商的层级会少很多,所以可以让用户享受到货真价实的性价比手机。

而雷军此前也对自家的互联网模式和产量不足的问题进行过解释。其表示小米手机的利润控制的很低,所以不能承担太大的库存积压,利润低的同时假如一款手机的销量不好,产生了库存积压,那么对于整个公司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小米手机的经销模式一直是现产现销来保证资金的流量和控制库存积压、现金积压等带来更多的成本。


此外除却雷军对于产量不足的解释,在网上还有公认的另一个观点

一款手机的初期由于生产工艺等诸多原因,成本会比较高。如果手机发布后就大量出货到随时都能买到的程度,小米会承受很大的成本压力。所以前期少出货,然后再将产品炒热,等生产成本降下来一直,在开始大规模铺货,这时产品的名气上来之后,买的人更多,利润也会更高一些。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手机相关部件的短缺

小米在国内一直首发骁龙处理器,但前几代骁龙处理器一直由三星代工,并且三星的市场占有率也要大于小米。所以在处理器产能不足的同时,高通首先会保证三星的供给,小米能拿到的货就会相对少一些,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手机的短缺。


而小米和华为相比较的话,华为的利润本身就会比小米要高,在成本考虑方面可以接受更多的库存积压和现金积压问题。并且华为有自家的生产线和自家的处理器,在手机生产过程中,华为可以更少的受制于其他厂商。

最后有任何购买数码产品(手机、笔记本、耳机等)的疑问欢迎在下方留言,无邪会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回复的。想要获得更多产品资讯、科技圈动态也可以关注无邪哦


无邪数码科技


欢迎关注科技大话,不定期更新科技资讯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小米总是缺货,而华为却可以直接购买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一起来看看吧:

先讲讲小米↓

饥饿营销

这可能跟小米的销售战略有关,小米手机大都主打性价比,手机的利润很低。

为了赚更多的钱,小米之前每发布一台新机之后就故意断货,过一阵子,等到物料价降了下来之后,再开始大规模铺货,这样既能赚到物料价的差价还能赚到原先的利润,从而保证了利润。

这样做既能提高利润又可以造成一机难求的假象,让人们觉得热度很高,又吸引了一波消费者,这是为什么我们总发现小米手机总是缺货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只是前期的战术,到了现在这招几乎不管用。到了手机性能,外观都同质话的今天,要想轻易断货那就是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从16年小米的低谷可以看出,小米其实根本不想用饥饿营销。否则,就不会卖那么少了。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没有自己的代工厂



小米不想ov,华为有自己的代工厂。能负责帮小米代工的只有富士康,闻泰,英华达这些代工厂了。

这也导致了小米总是断货的现象。

物料也缺

这又是一个对小米来说很尴尬的问题,即使富士康肯帮小米优先代工,那起码小米要提供物料吧?

拿小米的高通骁龙处理器来说,小米的旗舰新机通常都能拿到高通骁龙最新的芯片在国内首发!

而高通那边,因为是新产品的缘故,总不可能一开始就大规模生产吧?风险太大,要先试产一小部分看看有什么问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了。于是前期这一小部分就分给了三星,小米,一加……手机厂商。那么试问小米能分到多少?

这就导致就算有富士康帮小米代工组装,小米没能提供物料给富士康,你让人家怎么组装?更不要提要现货了。


这三个原因,后两个才是小米目前缺货最根本的问题,饥饿营销的战略小米也知道不能再用了吧。


再聊聊华为为什么能现货。

没有饥饿营销的战略

小米手机早期打饥饿营销是为了保证利润,可华为手机不主打性价比,根本不用为利润伤脑筋太多,对华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饥饿营销。所以一般华为手机上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大规模铺货。

有自己的代工厂

华为除了给富士康这些代工厂代工之外还有自己的代工厂。而这些自己的代工厂,专门为自己代工,根本不愁要向富士康这些厂商拉下面子去求。

像有自己代工厂的ov,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上百万台机型。相比小米,华为有自己的代工厂就显得从容多了。

不缺物料

华为在制造业有着执牛耳的水平,因为有雄厚的资金做背景,财大气粗,采购硬件都是大规模的做备用,东边不亮西边亮,总有消化的地方。还怕什么厂家断你货卡脖子呢?


而且,华为的麒麟芯片只给自己用,就算前期产能不足,只给自己独用的话,那就显得游刃有余了。而高通这边,前期产能也确实低 ,而且还要分给许多手机厂商,怎么够呢?


结语

不过,到现在小米也渐渐褪去了缺货,耍猴的包袱,开始抓产能,各个渠道都能拿到小米新机和旗舰机的现货……以后也必须是这样,现在手机同质化严重,比的就是谁先能量产,然后卖完……

华为这边保持自己现货加差异化设计的优势,继续坐稳国产厂商老大的位置。希望两家厂商在未来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科技大话


小米一直缺货的原因,无非就是定价、销售和生产三个方面。具体可以看看我的头条文章。

小米为何总是缺货?https://www.toutiao.com/i6687421085803086348/

华为可以现货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有自己的芯片和工厂。但我觉得芯片是锦上添花,起决定作用还是销售和生产。对于华为定价策略,不了解的人不便瞎说,容易被打脸。就说一说相对来简单的工厂。

华为不仅有自己的工厂,还有与工厂匹配的其他东西。

1、丰富的产品线。工厂只有一直生产产品,工厂才能盈利。工厂停工就是亏损,这也就是有的工厂停人不停机,搞倒班的原因。华为要保证自己的工厂机器不停歇,就要有丰富的产品线。可以看看华为一年要出多少部知名和不知名的不同系列的手机,还别说荣耀手机。像华为、OV这种有自己工厂的商家无一例外都搞机海战术,开发布会的只有旗舰即而已。

2、销售能力和销售手段。工厂一直生产产品,工厂就能盈利,但不是必定盈利。生产了那么多的产品,需要把它卖出去,有些滞销产品则是需要想方设法卖出去。我曾经去过华为线下手机店看当时新款的旗舰机,店员真的很热情地跟我介绍,讲起参数和配置来滔滔不绝,最后跟我说,虽然价格一样,但实体店购买比网上购买有其他的优惠。不过确实买不起,羞愧地走了。觉得有点对不起店员的热情。


最后我想说,现货不应该是和期货对应吗?


虾米想说


小米与华为是两个路数的企业,前者以“性价比”著称,华为以“实力雄厚”著称,而在营销上小米比华为更为前卫新潮!

小米手机采用“饥饿营销”,其目的就是减少库存,保证现金流健康。这是由于小米手机贴近成本,采用“供需平衡”的策略,确保每款手机滞销,从而保证产品较低成本。

因此,小米手机会采用“定制”方式,根据客户预定需求,一批一批的量产销售,往往就会出现“缺货”现象,导致了“抢购”浪潮,营造出“火爆”氛围。

事实上,小米这样的做法不仅仅因为成本原因,还因为市场新机投入量与品牌曝光度的问题,通过“限量”发售(相对于华为)的方式,让小米各系列手机在市场上的保有量,也让小米手机具有“洛阳纸贵”的传播效果。

而华为,作为国产品牌手机的桂冠,其不仅有超强的IP价值、品牌影响力、科技创新实力,还有强大的海外市场加持,其销量远远高于国内任何一家手机厂商的销量。

因此,华为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采用严格的定量生产手机的策略,与此同时,华为手机宽厚的利润空间,为其库存提供了余地。这种情况下,华为手机一般都是每款保有量几乎都是充足的!


看见光


因为小米不想卖,小编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小米手机缺货是真的供应链问题还是本身就不想卖,最后的结果是不想卖!

首先从今年手机行业我们可以看


出骁龙845真的一点也不缺,努比亚,魅族,锤子,oppo,vivo,小米,联想,一加全部拿到了,请问作为高通的亲儿子能拿不到货,一加22天出货量破百万,竟然成了最畅销的845旗舰,在搞笑吗?人家都能现货小米就是不能,为什么?

对于小米旗舰,小编一直认为性价比是真的很高,也确实赚钱不多,就是为了小米营销高配底价这四个字,小米主要靠小米旗舰吸引眼球,红米系列赚钱,这就是小米的营销策略,再找几个黄牛拉售价,而且小米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种很火的假象,其实旗舰销量都很一般,去年的小米mix2和小米note3囤货就很严重,无非就是雷军的互联网手段而已!但是产品肯定都是好产品,抢到的都说好!




QX科技


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营销策略

小米公司通过“饥饿营销”来营造小米手机供不应求的现象,增加小米手机曝光度,让更多的知道这个品牌,而且让消费者觉得小米产品非常好,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通过其他渠道加价购买!

二、成本限制

小米手机以超高性价比来迅速占领市场,迅速发展,小米手机价格比友商便宜很多,利润很低,首发时,新款处理器等零部件成本太高,如果大量生产,可能不仅仅是利润低,而是赔钱,等过一段时间,友商产品产量足够以及零部件制造工艺和良率提高,成本下降,有利可图,再大规模生产!


暴走的学霸


算是本人专业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小米的雷军是最聪明的一类人里的一个。他把"雷军"这个名字的名气变现到了极致,创造的小米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奇迹,很难被模仿。

小米的模式决定了小米基本不需要投入任何一分钱成本就可以盈利,是现在商业史上的奇迹之作,简直可以写入教科书。

小米自己不花钱,放开预定,拿预订款去下单,厂家生产,组装后直接发货,网友收货,完成整个销售。甚至售后都可以是找人代理的,连售后都不需要。

其间,小米不需要资金积压,不需要厂房,不需要库房,不需要自己的物流,什么都不用出,就完成了整个过程,这是商业奇迹!

前期融资到的钱和后期的利润,完全可以投入研发、展示,最大限制的保持自己的现金流的稳定,没有任何风险,完美的商业模式!

小米的商业模式决定了生产销售物流成本基本为零,最大限度的挤压了成本,所以它的售价可以低到其他厂家亏本的地步。

不得不说雷军是个天才,也亏得雷军之前的名气,可以保障这种商业模式进行下去。

依靠价格优势做大市场,使得名气大振,反过来可以连给下游的预付款都不需要了,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小米不能卖现货,因为卖现货就代表着需要库存、需要支付生产成本,减少现金流,成本支出后维持低价就会亏损,个人认为2015年小米亏损就和小米当年卖现货有关,至少部分有关,所以2016年小米迅速转化商业模式重新开始小米模式,2016年又开始盈利。

所以,小米模式是小米必然的选择,也是被验证过正确的选择。

不过,小米马上要上市了,或许有所改变。

总而言之,小米之所以不卖现货,绝对不是什么建设了很多年还没建设好的什么链条的问题,是小米的资金链问题。随着小米上市,或许会结束这种状况。毕竟,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小米的出货量。未来,谁知道哪,拭目以待。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通信一小兵


小米不是缺货,也不是耍猴,而是先收钱再下单给工厂,华为是准备了现货,小米没有现货,是将已经收钱的订单交给代工厂生产。好多人几万字没讲清楚,说一大堆都说不到重点,不如我这几十个字清楚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