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津云探访」“飞花”飘落十五年,北大才女的《卖米》路,如今已是这般模样……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自湖南醴陵

5月25日,张毅携父母妻儿在长沙黄花机场,等待飞往泰国的航班。不经意间,他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转发的公众号文章:“北京大学文学大赛一等奖:《卖米》”。

这是姐姐张培祥生前的名作,张毅默默地看着,没有转发。出乎意料的是,就在他在泰国旅游的几天内,姐姐这篇《卖米》已成“洛阳纸贵”之势,采访邀约也纷至沓来……

张培祥,北大才女,湖南醴陵人,1997年以株洲市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法学系。她成绩优异,才华横溢,文学上的造诣颇深,在知名的校内论坛北大未名BBS上网名为“飞花”,拥有众多粉丝。创作发表了包括《卖米》、《大话红楼》在内的诸多文学作品。只可惜天妒英才,2003年她因罹患白血病而离世,在《卖米》获一等奖的文学颁奖会上,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宣读着张培祥的生平,全场失声恸哭……

「津云探访」“飞花”飘落十五年,北大才女的《卖米》路,如今已是这般模样……

除了在当时网络BBS上的名声大噪,《卖米》还曾发表在《当代》、《少年文艺》、《读者》等杂志上。15年后,自媒体的强大传播效应,让我们得以重新阅读《卖米》,了解张培祥的故事。

张毅回国后,工作之外,便忙于接待各路记者采访,他说,这些天媒体报道了很多,关于姐姐和《卖米》的种种,自己能回忆的似乎也差不多了。

「津云探访」“飞花”飘落十五年,北大才女的《卖米》路,如今已是这般模样……

弟弟张毅

确实,关于张培祥的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关于张培祥的艰辛过往和励志故事,关于她的家人和师长,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中,早已形成另一种刷屏。但记者仍然来到湖南醴陵,重走北大才女的“卖米”之路,探寻一些常人不曾注意的元素,也试着从张培祥的个体经历和其家乡的群像变迁,一窥我们这个时代前行的脚步。

那个时候,过着“地里刨食儿”的日子

6月7日,恰逢全国统一高考第一天,津云新闻记者来到了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茶山镇筱溪村。21年前,这个湘东村子,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农家女子张培祥以株洲市文科状元的傲人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为了庆祝,父亲特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谢师宴。

醴陵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筱溪村不远的另一个镇,就是革命先烈左权的故乡,醴陵还诞生了李立三、陈明仁等时代英才。

现在的筱溪村,是由原来的筱溪村和其他三个村子合并而成,有4000多人,而张培祥生活时的那个筱溪村,只有1000多人。当地地处丘陵,全村人又分成不同的组,散落在各处。张培祥家所在的那个组有34户,100多人。

张毅比姐姐小五岁,对卖米的细节记忆不深,他特意向母亲求证,母亲告诉他,文章里写的她和姐姐赶场卖米应该是1992年和1993年时候的事

「津云探访」“飞花”飘落十五年,北大才女的《卖米》路,如今已是这般模样……

“飞花”父母

那个年代,还属于物质极端匮乏的时期。大部分农村家庭,基本上过的是“从土里刨食儿”的日子,吃穿用度主要从种地获取,张培祥家也不例外。张毅说,感觉那个时候很单纯,就知道种稻子、卖米,别说外出打工了,就是种蔬菜水果西瓜这些可以多挣些钱的作物也少见。

“家里的一亩四五分水田,一般五一插秧,在七月份最热的时候收第一季,紧接着种第二季,国庆的时候收第二季。”张毅说,当时种稻子的插秧、放水、收割、打谷等劳动,基本全部要靠人力手工完成。

张培祥的父亲在当地一所学校的后勤任职,但工资极低,每年还要生一两次病,花去一些钱。本来他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身体无恙的时候可以自己挑着米到县城里去卖个好价钱,而一到生病的时候,张培祥和手不太方便的母亲,便要承担家里主要的劳动力角色,于是也便有了娘俩挑着谷米四处赶场的经历。

不仅仅是卖米,家里的很多农活,张培祥都要承担起来。

张毅对姐姐抬打谷机的场景印象很深。他们家的一亩多水田,都是小块小块的,分散在四五个地点,到收稻子的时候,需要把笨重的打谷机抬到田里。打完这一块,再抬到另一块,非常费力。张毅说当时自己还小,抬打谷机的活就是父亲和姐姐的了,“父亲抬重的一头,姐姐抬稍微轻点的一头”

卖米那条路,现在好走多了

《卖米》里写到,母亲对“琼宝”说,明天是这里的场,因为父亲生病,两人需要赶场去卖米,卖了钱回来给父亲买药。

琼宝是张培祥的小名,当地人习惯在后面加个宝字,表示爱称,文章里提到的“毅宝”就是弟弟张毅。

母亲所说的“这里的场”,“这里”即是筱溪村,而“场”就是集市了。现在当地仍然延续着农历每逢一和六赶场的习俗。

「津云探访」“飞花”飘落十五年,北大才女的《卖米》路,如今已是这般模样……

卖米的“场”

从张培祥家的那个组,到筱溪村的场,接近2公里,也就是“飞花”在《卖米》里说的四里路。这几里路,途中有些路段有一定的坡度,在当年完全是土路,非常窄。

那时张培祥正上初中,十几岁的女孩子,挑着80斤的谷米,走好几里路,这在现在简直不可想象。也正是这种艰辛,深深地烙刻在张培祥的记忆中,成了她以后文学创作的素材。

「津云探访」“飞花”飘落十五年,北大才女的《卖米》路,如今已是这般模样……

卖米那条路,如今已“换装”

这几里卖米之路,已经在2008年修成了水泥路,几年后又进行了拓宽。张培祥的堂哥现在在村里担任会计,他告诉记者,这是筱溪村第二条水泥路,当时国家有村村通工程,每公里补助大约10万元,每个村民凑钱200元,再寻求一些社会知名人士的赞助,就把村里的路修起来了。现在,合并后的大筱溪村,水泥路面一共有57公里长,可以说村民的生活已经告别了黄泥路。

而且,从筱溪通往转步乡的十几里山路,也铺好了水泥路。这条路,也就是《卖米》里娘俩头一次没有卖掉,第二天接着去转步乡赶场时,要走的那段更艰苦的山路。

路好走了,交通工具也升级换代了。“现在村里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家有小车,摩托车、电动车更是家家都有”,担任了筱溪村十几年村干部的张世伟告诉记者。

被删掉的片段:“毅宝”也很有故事

《卖米》里提到了弟弟毅宝也想跟着母亲和姐姐去赶场卖米,好顺便买根冰棍吃,但是父亲让他去给水稻放水,于是他吃过饭就扛着锄头去放水了。

张毅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看到的《卖米》是删节版,原稿中还有自己因为放水,和小伙伴们发生争执的片段。“姐姐这个原稿创作于2001到2002年,删掉这个片段,可能杂志编辑是有自己的考虑吧。”

关于这颇有童趣的一段,张毅说,虽然卖米自己没有参与过,但放水是经常干的活儿。放水就是在稻田里比较干旱时,把上游水塘里的水,顺着小溪或沟渠,引到自家田里来。沟渠沿线会经过多家稻田,在每家的稻田都会有开口,自家稻田放水的时候就把别人家的开口用泥土堵上,把自家的打开。虽然各家都会体谅别家的用水需求,但在比较干旱的季节,用水的矛盾还是会显现。

“放水不需要太大的劳动量,但比较耗时间,所以这个活儿非常适合小孩子做。为了确保完成放水,需要沿着沟渠来回巡视,以防止有人把水截住。”张毅说,自家稻田比较分散,离上游水塘近的一里路,远的四五里,放一次水大约需要半天的时间。

说起被删掉的这一段,张毅说,因为放水,小伙伴们之间发生争执是常事,“所谓一言不合就动手,动手搞不定就上锄头。当然也不会搞得太严重,毕竟都是同村的,有的还是同学,有的平时在一起玩。”

“到了后来,就好一些了,各家都有些余钱,便都出一点钱集中起来交给一户,让他负责把同组各户的稻田都放好水。”张毅说。

而到了现在,争水的矛盾更加不存在了。张培祥堂哥表示,现在村里80%多的稻田,都流转到种田大户那里了,有的大户能种几百亩。

卖米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98年

张培祥家的卖米,一直持续到1998年。

大约从张培祥1997年上大学开始,家里的经济条件开始逐步改善,改变了此前家里姐弟两个都是“消费者”的状况。“一方面姐姐的能力很强,除了拿到的奖学金外,写作、翻译挣了很多钱,自己还省吃俭用,给家里寄钱,还有父亲的工资也开始涨了。”张毅说,家里的家电,包括专门给母亲买的洗衣机,还有建于1991年的那座二层楼房的装修,用的都是姐姐的钱,“那个老屋原来外墙都是红砖,屋里地面都是土的。”

姐姐张培祥自上大学以后,一般只过年回家一次,北京离家太远,路费也是一笔开销。当然,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张培祥开始彻底告别农活,告别卖米了。而张毅2003年上大学后,也学着像姐姐一样自力更生,没有给家里带来太多负担。

同张毅个体的感受和其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相一致,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在国家制度红利和科技红利的双重加成下,大约在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那几年,普遍开始告别了物质匮乏的状态,走上了奔小康的快速发展之路。

经济条件改善了,但居住在农村的张培祥父母,一直没有放弃自家那一亩多地。只是大约从2000年开始,由种两季改为一季,而且随着机械化的推进,劳动量也不像之前那么大了。此时的种田,早已不是谋生的手段,也不再有以往的艰辛,反而可以称作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乐趣。

张毅2007年大学毕业,在深圳打拼了两年,目前是醴陵市的一名公职人员。直到2012年,他在醴陵城区安家,也把父母老两口接到了城里,从此家里不再种田。

现在,一家人的生活,平静而温馨。张毅也拥有不错的文学天赋,业余时间创作的作品也平淡中蕴含真情。这次《卖米》刷屏,他在朋友圈默默写了一篇怀念姐姐的文章,写到了父母的近况,口吻恰似姐弟两个在促膝对谈。

“我家那个时候的穷困,有着父亲生病、供两个孩子念书等多个原因,但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的共性,各家都很苦。”张毅分析自己的家境,显得非常理性。

张培祥堂哥也说,90年代初,农村普遍困难,“搞得好的很少”。他比堂妹大9岁,那些肩挑背扛的农活,自己也都干过。他的父母,也就是张培祥的伯父伯母,现在仍然住在张培祥家老屋的旁边,老人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现在的筱溪村,年轻人也早已不再留恋土地,而是选择外出务工。除了在本地的瓷器加工企业,大部分涌向了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有数百人专门从事防水和保温行业,收入很不错。

张培祥的故事,还远不止这些

6月6日,高考的前一天,在醴陵四中门口,张月(化名)等三位女生正在门口买饭,第二天他们就要上考场了。她们告诉记者,学姐张培祥是她们的榜样,班主任经常拿张培祥来勉励班上的同学们。

「津云探访」“飞花”飘落十五年,北大才女的《卖米》路,如今已是这般模样……

醴陵四中

张培祥带给醴陵学弟学妹们的精神财富,不只是考上名校北大这样的结果和荣誉,更是一种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不服输、不妥协、倔强前行的勇气和韧劲。

《卖米》刻画了一个坚强、机智的张培祥的形象,而通过其师友家人连日来的讲述,张培祥的故事远不止是这些。

读中专还是读高中,曾是张培祥面临的一次关键抉择。开考前几分钟,主张让女儿读中专早工作的父亲,和主张让优秀学生读高中进而到大学深造的校长罗定中,在考场外僵持住了,一度颇为尴尬,最后张培祥果断站在了罗校长一边。通往北大之路,由此开启。

「津云探访」“飞花”飘落十五年,北大才女的《卖米》路,如今已是这般模样……

力主张培祥读高中的老校长罗定中

张毅说,姐姐读高中、自己读初中时是全家最困难的时候,两人都在城里读书,虽然姐姐的学杂费免了,可生活费还是很成问题。“一个月100块钱生活费,基本上一顿饭一块钱,已经是最低的标准了,但家里还是很吃力。”

家里生活费实在供不上了,在最困难的时候,张培祥悄悄离开学校,来到株洲,在一家餐馆打工。不过,饭馆老板却欺负小孩子,不给工钱,张培祥趁老板外出撬开了抽屉,拿出属于自己的工资后直奔火车站。后来,老板报了警,警察在火车站找到了张培祥,在她行李中找到了一本日记。2个小时内,张培祥没说一句话,而警察却边看日记边擦眼泪。后来,警察严厉批评了餐馆老板,并通知学校和家里把张培祥接回了醴陵。

张培祥离开时的大胆,撬开赖账老板抽屉时的果敢,显示了她的自我坚持,也充分展示了这位湖南妹子霸蛮的一面。有了这一情节,我们便可知,她在《卖米》里让说风凉话的米贩子“走开别挡道”,也极有可能是写实。

说起姐姐的性格,张毅用到了“要强、倔强”来描述,“她对自我要求非常高,那就是什么事都要做到第一”,而对于她这个弟弟,又总是更多的鼓励。

虽然有倔强的一面,但张培祥性格很开朗活泼,和同学们相处的关系都很融洽。张培祥在醴陵四中时的校长罗定中回忆说,她并没有因为成绩好而看不起同学,其他同学也不会觉得她不好接近。张培祥的堂哥说,堂妹很活泼开朗的,不光文学好,唱歌跳舞都好。

小学时就读完了四大名著,中学的每一篇作文都是范文,在书店看课外书一看就是一整天,攻读法学,不丢弃文学的爱好,业余时间里,写出了感人至深的《卖米》等佳作。

这便是艰难生活中的张培祥对文学、对诗意的坚守。

一篇十几年前的文章,何以一夜刷屏?

津云新闻记者检索发现,大约自5月25日前后,一些微信公众号开始陆续转载推送张培祥的《卖米》一文,标题为“北大一等奖作文:《卖米》”。记者采访了于5月24日推送此文的一家公号运营者,但对方表示也是转自其他公众号。

经过进一步索引发现,《卖米》更早的微信推送出现在今年3月8日,但阅读量为1万量级,没有形成太大的效应,而且,从3月8日到5月25日前后的集中推送期存在明显的“断档”。

从5月25日开始,陆续有10万+阅读量的微信推送出现,《卖米》的刷屏态势开始显现,随着传统媒体的广泛介入,至月底,《卖米》已经成了网络“爆款”。

一篇作于十几年前的文学作品,究竟有着何种魅力,在短短几天内成为大热点?有何种传播学上的深层机制在起作用?津云新闻记者采访了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宝义。

张宝义表示,这篇回忆性的作品之所以刷屏,有多重因素,一是作者在很艰苦的条件下考上北大,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她的生病去世又带给我们很多的惋惜,其中存在着一种张力。还有,对于卖米的经历,有过类似生活经历的青年人,不管是在作品发表的年代读过的,还是没读过的,现在都可以重新解读、并反观自我。从新闻技术角度看,过去一些作品受到发行面或阅读面的限制,没有获得很好的传播,而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衔接的过程中,却获得新生,有一种“再发表”的效应,“这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过去那些有价值的东西。”

对于姐姐这篇作品的流行,张毅并未感到太过诧异,他说,可能还是作品本身有真情实感在里面,能打动人,特别是对有农村生活经历的80后一代,他们现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作品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姐姐作品在当年的电脑网络时代也一度很火,但传播的面毕竟不如现在的手机。”

记者手记

了解了张培祥其人其文,看到了北大才女家乡的巨变,记者不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笔者也是在农村长大,且为五尺男儿,但我认为自己的意志力是远远逊于张培祥的。曾记得帮家里挑水,两桶水大约五六十斤,挑起扁担走了不到二十步便弃之一旁,肩膀硌得实在太痛,从此再未碰过扁担。这段故事至今仍被父亲当作话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的生活条件,可以摧毁人的斗志,让一个人庸庸碌碌,也可以激发人的意志,闯出灿烂的人生,张培祥毫无疑问属于后者。生活的磨砺,再加上个人的聪慧和才思,便产生了动人的《卖米》。

飞花流水杳然去,独留青冢向黄昏。老父为怀念女儿亲手建的怀念亭,静静地矗立在小丘上,伴随着筱溪的每一个日夜。绿树满山,相顾无言,唯有空灵而悠远的布谷鸣啼,似乎还在对远去的才女做着声声的倾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