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老而不死,是為賊”,大家都錯會孔子的原意了

孔子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與教育家,他的許多治世之言, 都通過其子弟編撰的《論語》流傳下來了,其中,許多名言警句,現在仍常常被人們引用,比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習之,不亦說乎”等等。

“老而不死,是為賊”,大家都錯會孔子的原意了

孔子的有些話很好理解,但是,有些話卻被人斷章取義,另作它用,或是直接曲解了孔老師的本義了。比如“老而不死,是為賊”,常被人們用來批評孔子對老人的“殘酷”。其實,這句話的本義,並不是某些想像中那樣的,這點得從前後語境來理解。

“老而不死,是為賊”出自《論語·憲問》,其原文是:“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老而不死,是為賊”,大家都錯會孔子的原意了

大意是說,年幼時不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長,長大後又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成就,年老了還遲遲不死,這樣的人簡直就是世上的禍害。

其實,孔子說這句話,也是有針對性的,那個特定的對象就是他的老相識原壤。原壤其人史上記載不多,從零星的資料來看,他是個有點不靠譜的傢伙。比如,他母親去世時,不僅不行孝道,而擊棺而歌,又唱又跳的,這讓孔子很是不悅,趕緊上前制止他,“以杖叩其脛”。然後對人說出了上述那番話。

“老而不死,是為賊”,大家都錯會孔子的原意了

看看這個原壤,是一輩子都幹啥好事的,用現代網友的話來形容他的一生,還真是非常貼切:“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孔子那麼看重“孝悌之義”,身邊有這樣個活寶朋友,才恨得牙癢,口不擇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