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作为汽车从业者,我转型无人驾驶的心路历程

我这两年,年度的关键字都是“转型”。

我是一个汽车工程师。

平时关注汽车的同学应该比较了解,当前汽车有两大风口,分别是新能源和无人驾驶。

我本来是在传统车企工作,16年初转型加入一家新能源车企,17年底又转型加入一家国内Top3的互联网公司做无人驾驶。

可以说,作为一名汽车行业从业者,我非常幸运(or不幸?)的经历了这两个风口。

这次我说下从新能源转型到无人驾驶的心路历程。


新能源初创公司之痛

一开始进去的时候,踌躇满志,觉得还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

新公司能够彻底革除以前大企业的沉珂,更有活力,更自由,更开放。

愿意出来的,都是对传统车企的一些氛围看不惯,而又不想继续在染缸里待着,想出来做点事情的人,所以整体上,大家出发点是一致的,精气神也都非常类似。

由于是初创团队,实打实的体验了一把初创团队的氛围。

因为人少嘛,总共只有几百号人,办公也在一起,所以一小半的人都能叫得上名字来,大部分都能混个脸熟。

工作归工作,但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轻松,不似以前某亚那边买个人都表情凝重,如临大敌的赶脚。

也经常会议室里吵得不可开交,然后会后一杯咖啡泯恩仇,事归事,人归人,大家都分得很清楚。

所以整个团队的氛围还是非常不错的。

别看很多初创车企圈了一票名头很响的明星级职业经理人,看上去很唬人。

但是在汽车这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里,真正重要的永远不是一两个人而已,而是运行的这个体系。

我们公司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研发体系。

这一点是其他新能源车企所不能比拟的,先发优势很大。

所以觉得,这一把,我们抓到了两王四个二,只要不浪,肯定稳赢了。

作为汽车从业者,我转型无人驾驶的心路历程

有人说,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找到合适的人很关键,创始人需要花30%的时间去找人。对于新能源初创公司也是这样,不同的是,剩下的70%的时间,需要用来找钱。

这个行业里流传一句话:不要管盈利模式宣传的是to B(公司),还是to C(消费者),最终都是to VC(投资人)。

因为造汽车这个事,本身就是重资产,长周期,高门槛的,虽然市场前景巨大,但是近几年内盈利还是看不到希望的,所以烧起钱来也是大大的快。

招人要钱,建厂要钱,开发项目要钱,开模要钱,找供应商谈合作,要钱。

作为汽车从业者,我转型无人驾驶的心路历程

究竟有多重要呢?

这么说吧,如果分数来衡量新能源车企的实力的话,开发体系,占6分,战略规划和决策效率可以占到4分,其他的90分,看融资的能力。

第一个考验,不是看你能不能造出好车,而是看你能不能活下去。

对,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没想到啊没想到,2017年各种融资消息传来,蔚来、威马和小鹏纷纷被BAT保送,锁定前三名。

这场战役本来市场空间就不大,属于从传统车企的碗里抢肉吃,还有人高分保送,这还玩个P啊。

看上去,这场战争似乎要提前结束了。

作为汽车从业者,我转型无人驾驶的心路历程

方兴未艾的无人驾驶

就在这边厢战场就快要结束的时候,那边厢无人驾驶却还方兴未艾。

其实新能源这个变更更多的是影响的整个能源结构的变化,是对整个汽车产业的重构和大规模的洗牌。

但是自动驾驶这个技术,一旦发展成熟,改变的是人们自古以来的出行方式。

会对整个社会的运营方式产生极大的颠覆,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有趣的变化,无疑是发展空间更大的。

其实最开始关注自动驾驶,是看到ADAS工程师的招聘需求,一看薪资:卧槽,工资这么高。

于是心里又不平衡了。

在慎重考虑了5分钟之后,决定了:老子也要去做无人驾驶!!!

方向虽然确定了,就差迈出第一步了。

一开始也是各种懵逼,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在对信息不明确的时候,先要做一些尝试,去听一些讲座,记一堆听不明白的专业术语,然后回来一个个去网上查。

慢慢开始接触圈里的人。

后来听说做无人驾驶的需要用Python来编程?

哦,等下,什么是Python?哦,不,什么是编程?

其实大学的时候学过一门C语言编程基础,毕业之后就再也没用过,早就还给老师了。

怎么办?

重头开始学呗。

怎么?需要用深度学习?

真的是深度学习,从入门到放弃。

一看书就犯困?睡醒了继续看呗。

经历了前期的各种慌乱,各种手足无措,各种无所适从。

后来经朋友推荐,报名参加了一门无人驾驶的在线课程。

开始从零基础,系统的学习一些无人驾驶的算法。

接下来开始卖惨模式。

以下描述都是实情,如有半点夸张虚假,我就不叫赵日天!

那些打鸡血的日子

我们公司工作日9点打卡上班,我一般7点半就到了,下午5点半下班,我一般10点左右才回去。

除了正常上班,其他时间全部用来上课,做在线课程里的Project。

周末的时候,除了必要的应酬,我一般也会去办公室,继续做Project。

其实周末在办公室挺好的,又安静,又有空调吹。

唯一的烦恼是蚊子。

工作日的时候,蚊子数量按照人头摊下来,每个人只能分到0.1只蚊子,一到周末,整个办公楼的蚊子都被我承包了,或者,我被几十只蚊子给包养了。

于是一边和蚊子抗争,一边写代码。

算下来,我差不多一周要花20个小时在课程上面。

因为底子差,很多问题对于别人可能是小沟小坎,对我而言可能就是山川河流。

那门在线课程是按照内容,分成一个个项目去做的。

第一学期主要是讲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

在这之前,我对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每次写完代码,一运行出现几百个error的时候,真的想死的心都有。

也经常出现bug迟迟解决不了,无数次强行压下了砸电脑的冲动。

但是,当每次Project做完,提交审批通过的时候,成就感、幸福感爆棚。

有多幸福呢?差不多是买彩票中5块钱幸福感的100倍吧,嗯。

到了9月份,第一学期结束。

我当时我发了一张朋友圈,说了一些感慨的话,最后说了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作为汽车从业者,我转型无人驾驶的心路历程

这么写,不是为了装逼。

是因为当时确实很迷茫。

你问我上这门课能不能找到工作?我并不知道。

我只是觉得课程还算有趣,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向。

Term1上完,收获很多,打算继续学习Term2,10月第二周开课。

但是Term2需要使用C++进行编程,当时我对C++的理解仅限于“一门很不高级的高级编程语言”。

于是,没怎么纠结就决定了:利用国庆假期恶补C++。

整个假期,一天灌2杯咖啡,上午一杯,下午一杯,全靠咖啡吊着,终于C++语言的课程学完了。

最后几天,我一个平时不长痘的人,脸上长了好多痘。

哦,对了,整个2017年,除了五一假期的时候参加了好朋友婚礼外,几乎没有一天休息过。

守得云开见月明

随着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关注,也算对这个圈子有了一些认识。

虽然学习过程挺枯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结识了一帮圈里的小伙伴,平时交流一下圈子里的咨询,相互支持。

有一次跟一个上汽的朋友聊天,对方告诉我,如果应聘上汽自动驾驶的岗位,好好准备一下,还是不难争取的。

于是大喜。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没过多久,知乎上有人发私信问我:菜鸟在招自动驾驶工程师,有没有兴趣?

啊?菜鸟是什么鬼?

赶紧百度了一下。原来菜鸟是做物流的,属于阿里集团的。

菜鸟的无人驾驶也就是做物流场景的无人驾驶。

一想到物流车,又丑又Low的形象就蹦了出来,内心充满了鄙视。

后来仔细想了一下。

物流场景应该是最容易无人驾驶落地的场景,项目有前景。

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马云爸爸有钱,不用怕公司黄了!

于是小激动了一下,问菜鸟那边:能给我什么样的岗位?

答:PM(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卧槽,这怎么可以,我可是要成为算法工程师的男人!区区项目经理我会放在眼里!?

跟朋友聊,朋友跟我说,做项目好啊,做项目天天和老板打交道,升得快。

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很气愤:我是那么在意升值加薪的人么?

后来回去之后好好想了想,还真是。

再说,虽然学了算法,并不一定要去做算法工程师,不懂算法一样做不好PM。

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定位。

虽然花了很大的心血去学算法,但是对我而言,我心知肚明,我的优势不在那里。

我的优势在于我对整车开发比较了解,对于算法也比较熟悉。

找到这个结合点,也就找到了所谓的跨界优势。

综合考量下来,PM这个岗位非常合适我,这个机会非常不错,应该认真争取一下。

两次电话面试之后,都通过了。

然后一个小姐姐打电话给我让我准备现场面试,还要我准备一个PPT,介绍一下自己。

什么?面试还要准备PPT?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从距离电话通知,到面试时间,总共只有5天时间,包括一个周末。

我先是花了一天来梳理思路,然后开始准备材料和PPT,弄好之后开始写逐字稿。

对,你没看错,是写逐字稿。

为了防止忘词和临时组织语言,必须要写逐字稿,而且稿件要熟悉到倒背如流。

为了保证表达的顺畅和自然,我进行了不下十次的演练,也让朋友帮忙把关表情和动作,期间讲稿的修改和优化,自不必说。

演讲是按照20分钟准备的,3000字。

为了应对现场的变化,还分别准备了一下10分钟版的和5分钟版的自我介绍。

信心满满。

面试过程中,不详细说了,总之没过多久(其实是过了很久,因为双十一的原因),就拿到offer了。

2017年底正式入职。

以上就是我的转型的心路历程。

最后

熟悉我的人应该看得出来,我最近这两篇文章,和之前的文风相比,有明显的变化,变得欢脱、无厘头了很多。

这种改变是刻意的,改变的原因不是为了迎合谁。

其实这两年的心路历程,整体来说,非常压抑痛苦,无数次的怀疑自我,无数次的疲惫无助。虽然过程中不乏亮点,但是整体色调还是比较灰暗的。

我不想把文章写得凄凄惨惨戚戚,于是决定写的有趣一些,为了保证趣味性,有些地方有些夸张,更有戏剧性一些,比如新能源融资的重要性,比如决定去做PM的心路历程。

这样做的出发点,其实是不想让大家看完文章,心里觉得:既然转型这么难,那算了吧,不要妄图去改变什么了。第二天还是心如止水,正常上班。

转型,从来就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写这篇文章,也是想告诉大家,转型的路上,你可能会觉得孤单,但是并不孤独。

而且这条路也是走得通的。

走过布满荆棘的小路之后,终究柳暗花明。

如果这篇文章,在你心里掀起一些波澜,哪怕只有一点点,我这篇文章也就没白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汽车行业从业者,能亲身经历新能源和无人驾驶这两大风口也算是一件幸事。在这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痛苦和辛酸,我非常乐意分享我的经历、感悟以及经验教训。

我近期举办一次知乎Live:面对危机和风口,汽车从业者如何转型

本次Live,将和大家分享,面临危机和风口,如何进行抉择,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如何完成顺利转型,面对危机和风口,汽车从业者如何转型

另外,菜鸟现在还在持续招人中,有意向的可以发简历到[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请以“菜鸟求职+岗位名称+姓名+工作年限”为格式。

如果有想和我沟通探讨转型相关问题的,可以关注公众号“聊聊汽车那些事儿”,后台回复“许良”,就可以获取我的微信,为表示诚意,请先自我介绍一下,谢谢!

多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