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合成橄欖石的寶石學特徵

作者 張餘、李雪明

摘要:

藍紫色合成橄欖石因其外觀與坦桑石非常相似,肉眼較難區別兩者。本文通過常規儀器測試、紅外光譜分析,得到合成橄欖石與天然橄欖石基本數據和紅外譜圖基本一致。通過吸收光譜測試、X射線熒光光譜儀分析顯示其藍紫色由Co元素致色。而放大檢查可觀察典型的合成包體特徵,據此與天然橄欖石相區別。

關鍵詞:

合成橄欖石;基礎數據測試;紅外光譜;X射線熒光光譜;特徵包體

1 引 言

橄欖石是一種常見的中檔寶石,因其獨特的黃綠色(橄欖綠)而易與其他寶石區別。作為一種古老的寶石品種,橄欖石的使用歷史已達三千多年,現在依然在國際國內珠寶市場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市場中的橄欖石絕大多數都是天然產出的,極少有合成品出現。而人工合成的橄欖石呈藍紫色,外觀與坦桑石非常相似,除非專業的鑑定儀器,肉眼很難將兩者區別開。隨著熱門彩色寶石坦桑石的持續火熱,受關注度不斷增高,筆者認為與坦桑石相似的合成橄欖石極有可能會被不法商人利用,而越來越多地出現於珠寶市場中。本文通過對合成鎂橄欖石進行相關測試研究,並與坦桑石和天然橄欖石進行對比,以獲取有效的鑑定依據。

2 測 試

本文進行測試的樣品為重量11.324g的合成橄欖石原料,藍紫色,半圓柱狀,如圖1所示,分別對該樣品進行了基礎數據測量、紅外光譜測試、X射線熒光光譜儀測試及內含物放大觀察。

合成橄欖石的寶石學特徵

圖1 測試樣品合成橄欖石

2.1 基礎數據測量

折射率:1.635-1.671,雙摺率:0.036

光性:非均質體,二軸晶負光性

比重:3.23

紫外熒光:LW:弱黃,SW:中黃

多色性:明顯的三色性,紫-藍-藍紫

吸收光譜:560-590nm弱吸收帶,520nm弱吸收線,480-490強吸收帶,460nm弱吸收帶,主要表現為鈷和鐵的吸收譜帶。

2.2 紅外光譜測試

對此樣品進行鏡面反射紅外測試,測試結果見圖2。

合成橄欖石的寶石學特徵

圖2 合成橄欖石與天然橄欖石的紅外圖譜對比

紅外圖譜顯示,該樣品與天然橄欖石紅外圖譜相似。

2.3 X射線熒光光譜儀測試

利用ARL Quant’X型能量色散譜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對樣品金屬元素進行測試,分別在三種測試條件下,結果見圖3—圖5。

合成橄欖石的寶石學特徵

圖3 Quant’X型能量色散譜儀測試結果(8kv, 1.98mA, low-Zb)

合成橄欖石的寶石學特徵

圖4 Quant’X型能量色散譜儀測試結果(20kv, 1.14mA, Medium-Zb)

合成橄欖石的寶石學特徵

圖5 Quant’X型能量色散譜儀測試結果(40kv, 0.58mA, high-Za)

結果顯示,樣品含Co、Si、Fe、Ca、Ti、V等金屬元素,其中Co的含量明顯較其他金屬多,而坦桑石和天然橄欖石中均不含Co元素。

2.4 內部包體觀察

利用顯微鏡(放大20倍)觀察樣品所含的內部包體,可見其中含有大量的氣泡群、拉長氣泡以及近乎平直的弧形生長紋等特徵的合成寶石內含物,見圖6、圖7。

合成橄欖石的寶石學特徵

圖6 樣品中的拉長氣泡群

合成橄欖石的寶石學特徵

圖7 樣品中的弧形生長

3 結論

外觀與坦桑石極為相似的合成橄欖石,同樣具有明顯的多色性,讓人們從肉眼更難將兩者區分開來。通過基礎數據測試,該合成品與天然橄欖石各項數據基本一致,且具有近乎相同的紅外圖譜。而紫外熒光燈下長波強度大於短波,同時因含特徵的氣泡和弧形生長紋等典型包體可確定其為合成品。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吸收光譜測試,合成橄欖石顯示不同於天然橄欖石的由Co致色的吸收譜帶,這與其所含元素的顯示結果符合。

文章略有刪減,已發表在《寶石和寶石學》雜誌2013年12月 第15卷 增刊 第38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