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明十三陵里只有定陵被发掘了?

DearJaneTiM


1958年9月6日,新华通讯社突然爆出了这么一条重大新闻: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开,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八十多公尺长。。。”

这消息一出,震惊了考古界,而定陵也成为了第一个,也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被发掘的帝王陵墓。

“一开始想挖这座陵!”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就向中央提交了挖掘明十三陵的计划,以期解开明代帝王陵寝之谜,同时也充实明史的研究。

当时走进考古学家视野的是十三陵中的“老大”——长陵。因为这座陵寝属于朱棣,不论从建造规模、技术还是考古价值来说都是最大的,所以专家们首先瞄准了这座陵。

其实挖掘前有很多学者表示了反对,认为应当让死者入土为安,而且咱技术也达不到,可最后挖掘还是被批准了。

正当专家们信心满满的在十三陵里挖掘长陵时,一个意外出现了!

“怎么也找不到”

专家们在长陵不停的挖掘,可怎么找都找不到地宫的入口,朱棣真是藏得太深了!难道他知道后人要来挖他的墓?!

几个月之后,一筹莫展的专家们决定暂时放弃长陵的挖掘,计划先找一座陵试挖一下,反正明朝的陵都差不多。

“定陵,倒霉蛋!”

找哪一座呢?正当专家们踌躇之时,一座陵自己“跳了”出来:“来挖我吧!我连门都给你准备好了。”

这座陵就是定陵,即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长眠之所!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专家们偶然在定陵宝城西南边的砖墙上发现了一条裂缝,

随即,大家爬到了顶上查看,果然!在裂缝的上端有一块不起眼的石条,上面刻着“隧道门”三个字。

后来考古队员们顺着这个裂缝往里面发掘,先后开辟出三条探沟,最后找到了地宫的入口,而定陵也随之重见天日。

哎!一条裂缝,真真是豆腐渣工程毁万历啊。万历皇帝在位时间最长,据记载,他生前超级爱钱,而定陵里也随葬了无数珍宝,可惜万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爱钱,宁愿陪葬珠宝在身边,也不愿好好搞搞自己的陵墓工程,“被偷工减料”!

定陵的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很多人因为这“名垂千古”,但由于当时保护文物技术不够,再加上随之而来的“一件大事”,让整个定陵毁的不成样子。


宫殿君


北京明十三陵中确实只有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被考古部门主动的打开了,而这次的开启皇帝玄宫,也成为了建国后唯一主动开启的帝陵,也是一起严重的毁古事件。说来这位万历帝也是替罪羊,倒霉催的,至于为何这样说,咱慢慢道来。

1950年代的时候,当时为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极力主张挖掘明成祖长陵,准备在考古界搞一个大动静,毕竟长陵是整个十三陵的祖陵,也是十三陵中最气派,面积最大,规制最高,墓主人也是最传奇的,就这样,吴晗拉着郭沫若上书国务院,请求批准开挖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之后竟然被批准了,吴晗兴奋的拿着批准文书立刻组织了考古发掘队开赴十三陵,目标,长陵,长陵!

结果考古队到达长陵后,他们在宝顶处便开始的试掘,笔者亲自去过长陵,其后面宝顶地宫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怪不得当年考古队在这里忙了三天竟然连头绪都没搞清楚,更别说找到墓道口了,就这样前期的勘探工作只能草草收场。

此时吴晗和郭沫若并不死心,他们商量出第二套方案,就是暂时放弃长陵的发掘,先在十三陵找一个小一点的皇陵发掘试试手,这样把明代皇帝地下宫殿的规制搞清楚后,在向长陵发起“总攻”。于是他们就在长陵不远处的其他帝陵踅摸,说来也是万历帝点背儿,他的皇陵宝顶有一处在暴雨的冲刷下有些塌陷,考古队员立刻把目光投向了这里,觉得塌陷之处就是极好的突破口,于是,万历皇帝的定陵被盯上了。。。下面的事儿就不用多讲了,大家都清楚的,定陵的地宫惨遭毒手,被开启了。


老猪的碎碎念


这个问题问的很到位额,其实啊,题主不知道发现没有,不但明十三陵只发掘了定陵,其它的皇陵都没有发掘过。当然有的误打误撞被发掘的除外咯,比如隋炀帝的陵墓,其实史书没有具体记载在什么位置,是考古人员碰巧发现的。所以,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成为什么考古界不发掘皇陵。这是考古界一段难以启齿的陈年往事了。小黑就随便侃一侃额。



其实定陵的发掘也不是由考古界发起的,那些发起定陵发掘的人,不算是考古人员哦。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定陵的发掘造成了很多丝织品和木器等一出土就被氧化了,后来由于民众除四旧又毁了不少文物。由于定陵发掘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后来再提议发掘别的皇陵就被周总理直接否定了。在那之后,考古界也不在发掘皇陵,对于各类遗迹以保护为主,就是为了科学研究,也是保护性发掘。





小黑侃大山


其实按照当时的想法,是要把十三陵全部挖开了。本来的打算是先把朱棣的长陵挖开,不过长陵的规模大发掘难度大,找不到入口。而定陵是其中最好挖开,所以就先对定陵下手了。

发掘十三陵的想法,最初是吴晗和郭沫若提出的。这两位都是史学家,尤其对明朝的历史很感兴趣。为了更好的研究明朝的历史,所以提出了发掘十三陵的想法。他们最初的提议是把十三陵全都挖开,这个想法被上级批准以后就开始实施。

最开始计划是从长陵开始,不过长陵的规模大,开挖难度大。考古队研究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从那下手。后来就改变了计划,先找一个简单的练练手,总结一下经验,然后再回头来挖定陵。

考古队把十三陵转了一圈,发现定陵相对来说比较好挖,所以就先对定陵进行了发掘。但是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非常落后,地宫打开后大量的文物被氧化毁坏。再加上当年正值文革,处于破四旧的原因,地宫里的东西几乎都被毁掉。

出于这个原因,国家决定从此以后不再去主动发掘任何皇陵。


漂浮菌


目前还没有办法对打开的陵墓进行保护,很多陵墓打开后,里边的壁画,物品看着完好如初,色彩鲜艳,但接触空气后,甚至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腐朽。故而在没有新的科学技术出来之前,与其打开不如就这么保存。


兴衰五千年


这是为啥里,清东陵西陵都被盗了。



而明十陵的定陵是在解放后才被郭摸肉先生给挖了,他想看看明帝朱翊钧到底为啥30年不上朝。把老郭挖出来问问他当时是咋想里


运河陶山


因为明之亡实亡于万历,万历皇帝朱翊钧从小受到了最好的帝王教育,张居正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代圣主明君,煞费苦心的编辑了《帝鉴图说》一书,选取上自尧舜下至宋朝的历朝历代昏君暴君荒淫恶行和圣君明主励精图治的故事。目的是让万历以史为鉴,“视其善者,用以为师。视其恶者,用以为戒”。

结果不争气不上进的万历皇帝反而成长为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大昏君大懒君,长达三十年不上朝理政,躲进深宫沉溺于酒色财气,频繁的派遣矿监税使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就是在万历十五年以后明王朝逐渐走上了衰亡之路,辽东女真努尔哈赤崛起,万历是明王朝一大历史罪人,十三陵只有他的定陵被挖掘也许是天意报应吧!


西贼闻之心胆摇


其实一开始挖的并不是定陵,这个事情我们详细讲一讲:

当时是1955年,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大家一心搞建设,由学者郭沫若、吴晗等建议,我们发掘一座帝陵,一是对明朝的历史进行更好的研究,另一个是可以建博物馆,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教育。

一开始,有很多学者也有反对意见,比如郑振铎。但最终周总理批准,可以发掘一座明帝陵。

2.发掘谁的?

最开始,还没有选万历皇帝的,而是选朱棣的,因为朱棣先生是明朝一位重要的皇帝,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而且在位时间很长,他的帝陵里当然有价值的东西很多。当时他的长陵修了十八年才修成。

为了挖长陵,考古队准备先挖一个献陵,献陵是朱棣儿子朱高炽的帝陵,在位时间很短,所以规模小,可以拿来练手。不过献陵虽小,但不好找,根本找不到墓口。怎么办?考古人员的办法是向盗墓贼求教。他们打听到民国时候,有一个叫侯现文的土匪曾经盗过万贵妃的墓,这个墓了不得,万贵妃是皇帝朱见深最宠爱的老婆,朱见深为她造了一个鸡缸杯,就是现在拍卖上亿的那种杯子。这要是让盗墓的挖出一只,就是一个小目标实现了。

当然,这个侯现文后面被抓了,死在牢里。考古人员跑到万贵妃的墓遗址,也看不出门道来。

那怎么办?搞来搞去,献陵也没奉献出来,长陵也找不到,最后选了定陵。定陵的选址在历史上最清楚,资料最多。而且万历皇帝在位时间也长,里面东西肯定也多。

于是,考古队就来到了定陵所在地。不过,也没有什么资料说哪里是地宫入口,一切还是要找。可是地宫门也不好找,找了半天也是没有,最终,还是决定先挖一道沟,把这个地方先圈起来,以利后面保护。

这一挖,就有意外情况了。

3.发掘过程。

在挖地沟的时候,突然挖到一个石条,上面还有字。字明明白白就写着:隧道门。

那么,这是什么石条呢,看上去,这块石条很粗糙,不像定制的。一开始以为是迷路石。以前的陵墓为了防盗墓贼,故意写点这种东西来迷惑摸金校尉们。但这个可能性不大,后来推测这是工匠留下来的标识。因为修定陵时,皇帝还没死呢,总不能说你房子修好了,赶紧搬进去住吧。所以,修好之后封起来,等皇帝挂了之后再迁过来,不过怎么找墓呢,就要靠这样的记号。

找到这个那就好办了,继续挖了十来天,在地底4.2米下发现了砖墙,恰好就是隧道。

但是,隧道弯弯曲,而且很长,要沿这个隧道挖下去,那就麻烦了,一来工程量大,二来也会对上面的一些古树造成影响。其实在隧道石的下方,发现了一座砖券门,砖门内有一块小石头碣,上面写着:宝城券门内石碣一座城土衬里往里一丈就是隧道棕绳绳长三十四丈二尺是金墙前皮。

金墙后当然就是地宫了。当进有人说自己梦到了这块石碣,但并没有仔细翻看,所以,没有发现这块石碣,后面又多费周折。

当时准备在隧道的前方再开一道深沟,可是挖了一个多月,没有任何线索,连隧道墙的痕迹也没有了。发掘工作陷入了困境。

偏偏这个时候发生意外,施工的某天,突然天降大雨,半夜雷电狂施,把陵园明楼的坐兽给劈了。

民工不懂科学,就说这是皇帝发火,怪这些坐兽没有守好陵,所以发怒呢。有的说这皇帝陵不能随便挖啊,甚至有些民工开始跪到地上叩头。

过了一会,又传过来一个消息,说看守定陵的两个社员一个被雷劈死,一个重伤。

正当大家惊慌时,来帮忙的一个中年妇女猛的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神婆扎针之后,这位妇女站起来边跑边喊:他们要掘我的墓啊……

接下来数天,工地里都传出有人撞鬼的消息,有的工人老婆在家发疯。当时请了主持发掘的专家赵其昌去看看。赵其昌去了一声断喝:姓赵的来了,你干什么!这个疯婆子才安静下来。

这一下,定陵的工作就暂停了,大家回去商量,是不是还挖献陵算了,那个陵比较简陋,容易挖,但吴晗否定了这个提议,认为既然找到了定陵的砖隧道,就等于确定了入葬口,再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地宫入口。

5.转机

接下来继续发掘,大家士气都不高。但进入九月,机会还是来了,一位民工在拓宽探沟时,一镐下去,传出钝器的声音,把浮土扫开,一块石头露了出来。

上面写了一行字: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这等于指路石了。

为了庆祝这个发现,当场给民工发奖励,老民工一人一条毛巾,新民工一人一块肥皂!

接下来工程就比较顺利了,挖的时候,还发现了骨针,这是新石器时代的东西。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经过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土都是回填土,土是从附近运来的,附近可能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后来,果然在陵区外围的宝山下,发现了更多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这是另外一条线啦。

有了这块指路石,大家的工作就有目标了,接下来慢慢挖,一直挖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再次挖到了大石墙。正是抬棺入墓的最后一道陵道。又花了数个月,才把隧道完全清理,这其中发现了工匠的记录石条,侍卫军人墨迹等等。最终挖到了金刚墙。

墙很壮观,高八米,宽一点六米。墙基是巨大的条石,上面是城砖,再上面还有黄色琉璃瓦。

更奇怪的是,在金刚墙上出现了一个隐约的门。原本这个封口跟墙是一体的,同样用城砖加灰尘浆砌好,原本看不出来,但经过回填土的长期挤压,使封砖向内倾,封口就露了出来,后面当然就是玄宫大门了。

发奖品!头奖一人一双解放鞋,二等奖毛巾,三等奖北京牌肥皂!

接下来就是挖地宫了。这时,出现了一个怪事。

6.

工地上来了一个老头,仙风道骨的,他说自己家里有祖传陵谱,上面写着地宫里有一条小河,上面飘着一条船,搭上这条船,才能见到万历皇帝的棺椁,不过,不是人人都可以上的,必须八字要符合。不然就要丧命。过了河还有一条沟 ,沟上有踏板,沟里深不可测,沟底布有铁刺,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踏上去的,八字不对,踏上去就会掉到沟里,扎个透心凉。

大家一听,还像真的,纷纷请他算命。他就算一个收两毛,最终捞了十多块,等上面的领导

知道过来时,他已经不见了。

那么,地宫里到底有没有河跟深沟,或者说有什么机关没有呢?古往今来,好的陵墓为了防盗,都会有防盗的手段。

大家紧张了,谁来撬这金刚墙上的门呢?大家都不敢去,最后抽签,抽到的就去拆墙。最后一位叫王启发的人抽到。第二天开工,他突然拿了两个鸡过来,当场就在工地杀起了鸡,说是鸡血可以辟邪。搞得大家哭笑不得。这其实是个玩笑,这种开墙门,当然是专家上,怎么会让一个民工上呢?

专家打着大灯,架着梯子爬上墙,从上面开始拆砖墙。刚撬下一块砖,一股黑气冲了出来,极其难闻。

“小心毒气!”有人大喊。专家当场趴上面一动不敢动,经分析这倒不是毒气,而是地宫里三百多年的霉烂气。

等这股霉烂气排空之后,才继续抽砖,抽到第十五层时,已经有一个人高的大洞。就停止拆砖。

把手电往里一打,压根就看不清。把小石头往里一扔,声音轻脆。这叫投石问路。并没有任何异样。于是,专家吊着绳子从洞里爬进去,进去后只感觉漆黑一片,地宫像沉浸在黑暗当中。空气中充满了腐败的气味。专家进去之后,竟被这黑暗吸住了一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搞得外面的人都以为他中招了。过了半响,专家才反应过来。向上面发出信号。

于是,大家架起样子,纷纷翻过来,手电一多终于照出了前面一座汉白玉的大门,赫然是地宫的大门。

7.地宫大门的自来石

接下来就是开大门。可是,推了一下,这个大门纹丝不动。从大门的门缝照进去,终于发现门的后面有一个石条把大门死死顶住。

那么,这个石条是谁放上去的呢?

难道是殡葬的人在宫门关闭后从里面放上去的?或者是工匠放上后,另外打了暗道出来?

后来大家分析,认为是自顶石,就是在门后开槽,放置石条,在门半开半关之时,把石条靠门上,随着大门关闭,石条下降,最终卡住大门。

那么,怎么开这个石头门呢?

大家从一段史料中得到一个方法,话说当年崇祯皇帝自杀,他是亡国之君,又没有陵墓,那死了埋哪?当地的乡绅想到崇祯之前为自己田贵妃修过陵,虽然级别差了点,但总比没有好。于是,大家决定把田贵妃请出来,把崇祯放进去。

但怎么请出田贵妃呢,人家也有自顶石啊。史书记:工匠挖开陵墓后,用拐钉钥匙打开大门,把崇祯放了进去。

看来,关键就在这个拐钉钥匙上面。上哪找拐钉钥匙?

专家还是专家,负责发掘的赵其昌马上想到了,他把一根钢筋的一头弯成半个口型,一个拐钉钥匙就做成了。

把这个拐钉从缝里伸进去,然后用半口型套住条石,把钢筋往前推,条石缓缓的立了起来。地宫大门打开了。

8.

地宫门一打开,灰尘,腐烂气息扑鼻而来。大家连忙后退,等气味消了些,正要进去,突然有人喊:不要进去,上面有飞刀!一看,门上有一排排的飞刀。但用手电筒仔细一照,原来不是什么飞刀。而是钟乳石,因为光线不明,看上去跟飞刀一样。

打开了地宫,前面是二十米长的前殿,尽头又有一扇大门。同样有自来石,同样用拐钉钥匙打开。

正殿终于打开,里面有三个汉白玉宝座。中央宝座最大,且雕有巨龙,显然是皇帝的。两侧的雕凤纹,应该是皇后的。前面有五供:一个黄色琉璃香炉、两个黄琉璃烛台、两个黄琉璃花瓶。再前面是一个青龙大缸,里面全是油质,上面飘着铜瓢子,瓢上有灯芯。这里面最值钱的就是这口青龙大缸!是嘉靖年间制品,高跟口径都为0.7米。

紧接着,在南北两壁上各有两道门,同样有自来石顶着,打开左边门之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棺床,不过有床而棺!棺材哪里去了?难道被盗了,这是考古学者的第一感觉。

而右边门打开之后,棺床上同样没有棺材!

棺材失踪了?

有人开始嘀咕,这是不是假陵啊,用来迷惑人心。

大家退出配殿,心里很郁闷,废了一年多功夫,竟然是个空坟?

大家只好继续往前摸索,走到最后,里面又出现了一道石门。

大家冲到了门前,想打开,又不敢打开,怕再次看到空棺床。最终,石头还是打开了。在发暗的飞尘中,三个硕大无比的棺材出现在眼前!

至此,万历皇帝的棺材终于再现天日!

关于这个棺材还有一个诡异的事情:

当时发掘后,万历皇帝的尸体是被烧了。而棺材呢,被拖出来扔掉了。

当时的环境大家都知道嘛,不是专业的考古专家,而是业余的人在指挥。他们用水泥做了假棺木,然后把真的棺木抬出去扔掉。当时有三副棺材被扔掉。

考古专家知道后,相当心痛,马上去找,结果没找到。哪去了呢?被农民捡走了。

农民还是识货的,知道这是上等的好木材。这确实是上等的金丝楠木,耐腐而且散发清香,也十分珍贵,因为生长速度慢,几乎在深山老林里才有一二棵,称得上一寸一金。

但是不是真的人人都可以用呢?而且还是这么邪门的棺材?

农民捡万历皇帝的金丝楠棺材做家具,结果家中发生惨烈悲剧

老一辈的说法是不能用的,但有的人就是胆大啊。

有对老夫妻捡了几块,请人做成二口棺材,第一口做成之后,老太太就死了。第二口做成之后,老爷子不到一个月也死了。

农民捡万历皇帝的金丝楠棺材做家具,结果家中发生惨烈悲剧

更邪门的是有一个人捡的多,就把木材做成了躺柜,大气高档上档次啊,金丝楠家具。可没想到的是,家里的四个小孩有一天跑到这个躺柜里玩,四个人挤在里面,爬不出来,全部闷死在里面。躺柜上布满手抓的痕迹。

但悲剧并没有中止,这对夫妇生了一个儿子,等儿子长到快成年时又离奇死亡,据说是一氧化碳中毒,而死时正趴在躺柜上。

所以说,有的东西还是不能随便捡啊。


脑洞历史观


定陵的考古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研究历史并建立陵墓博物馆为主要目的,有计划、主动发掘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皇帝陵墓。明朝定陵有十三座,为什么选择定陵作为发掘对象呢?说起来,这完全是历史的偶然。为什么说发掘定陵是出于偶然呢?那就得对发掘定陵的前后经过做一番梳理。

1955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力主发掘明陵。最初他选择发掘的是明成祖的长陵。他在《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提到:长陵是十三陵首陵,殉葬品可能多于其他陵墓。通过对长陵的发掘,以活生生的事例与实物,进行历史探索,并可利用这些器物,进一步开展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史实的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毫无疑问,期望利用明陵里的出土器物,以进一步研究明史是发掘明陵的主要动因。而促成明陵发掘工作的是吴晗。吴晗是我国著名的明史研究专家,在学生时代就以研究明史崭露头角而成为胡适的爱徒。据说,在他学生时代,就立下了发掘明十三陵的壮志。

在吴晗的鼎力支持下,发掘长陵的计划很快通过,并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及考古工作队。可是长陵尘封地下已五百多年,想找到地宫的入口何其难。加上历代关于帝王陵墓的文献史料,留下的记载极少。历时几个月的探访,还是一无所获。于是工作队又把发掘目标,放在了明成祖的长子明仁宗的献陵上。无奈,经过近半个月的勘察,仍然毫无线索。

一天,正当考古队员又在勘察时,无意间发现一堵红色高墙上,在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几块城砖塌陷下去,露出一个直径半米的圆洞。经过一番发掘,这里果然是定陵玄宫的入口。由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大幕,便徐徐拉开了。


与书居


中国古代例来事死如事生,将生前的喜好带入地宫未尝不是对一种美好的寄托。却不想这反而成了卑鄙无耻之辈发财成名的来源。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也。虽然比不上他老人家的影响力,但每当看到挖掘别人坟墓的事情,我都想说:发陵盗墓者,亦无后也。发觉别人的陵墓,难道就不怕百年之后自己也遭受同样的命运吗?

用研究的名义行掘陵盗墓之事,吴、郭亦是大盗;每每读其事迹都不禁痛心疾首,愤恨有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