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吶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誰?

《吶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誰?

01

《孔乙己》是《吶喊》裡的第二篇小說。文章很短,究竟寫了些什麼?

孔乙己這個人物出現在語文課本里,只要上過初中的人都知道這個失敗文人的名字。他的窮,酸,顯擺,偷竊,已經成了所有階層對於那些不得志的知識分子嘲弄的符號。

這個符號代表的是一個軟弱、迂腐、失意、固執的知識分子,而且他還很窮,實際他沒有賺錢的能力,他就是個乞丐。

他軟弱,所有人都把他當成笑話,連小孩子都可以取笑他。還不敢抗辯。

他迂腐,整天“之乎者也”,穿著代表讀書人的長衫。哪怕極度失敗,也不肯放棄讀書人的身份。讀書人迂腐,還文人相輕,趙舉人和孔乙己同為讀書人,卻迫害孔乙己,間接害死了他。

他失意,在精神上和經濟上都是個乞丐。

在乞丐中他又是個異類,正統的知識階層視他為乞丐,而其他階層視他為廢物,兩個階層都把他當作世界的失敗者。

他固執,已經如此落魄,還像讀書人那樣好為人師,教店小二寫字。

還有就是他善良。孔乙己是個善良的人,在現在的社會,可能就是軟弱的代名詞,就混得很慘。你貧窮,還善良,那樣就會被人吃掉,一絲不剩。

02

儘管孔乙己有那麼多的缺陷,但作者對還是持同情的態度的。

寫孔乙己的不好,也只是揭示像孔乙己這一類失意讀書人的悲哀。

孔乙己的形象,可能原型就是魯迅的祖父和父親。

根據作者祖父周福清所著《恆訓》中記載,周家從明萬曆年間以來兩三百年都是望族大戶,至清咸豐年間李秀成佔領紹興才導致家道的中落。因為一次科舉行賄入獄,被判秋後處決。

祖父入獄後,魯迅的父親周鳳儀就病倒了。根據周作人的著作記載,魯迅的父親哪怕其父親已經判入獄,導致家裡的境況更加困難,在國家戰敗之後,還在憂國憂民,說派自己的兒子都留洋海外,以此來救國。

作者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讀書人中的失意者,而且兩代人的失敗,直接導致了魯家從小康落入到貧困。那麼作者寫一篇同情失意的讀書人的文章也就不難理解了。

03

當然,《孔乙己》作為五四青年時期的一篇白話文,也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回到魯迅先生《吶喊》的自序,《狂人日記》裡的狂人,作為“鐵屋子”裡第一批覺醒的人,他孤獨寂寞被人理解,而且還時刻面臨失敗的結局。

失敗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結局呢?《狂人日記》裡沒有寫。我認為《孔乙己》裡就寫出了“覺醒者”的結局。

這樣的結局很悲涼,而且是個必死之局。作者估計是想提醒,轟轟烈烈的五四青年運動,儘管看起來聲勢浩大,但要警惕失敗的可能。

《吶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誰?

04

儘管文章發表到現在已經過去一百年,五四運動也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中國也不再是當年孱弱的國家。但是孔乙己,或者類似孔乙己這樣的人還有沒有?這樣的“孔乙己”都有誰?

首當其衝,我認為就是中文系。中文系現在的的境地就是孔乙己的境地。

中文系被認為軟弱,沒有五四青年時代的血性,甚至沒有陽剛之氣,學中文的大多都是女生,男生都去學理工科了。

中文系被認為是失意的一類人,有人認為中文系不培養作家或者出不了作家。據有關統計,成為作家的人當中,職業背景最多的是醫生和新聞工作者,不是中文系。這樣就很尷尬了,專業出身還幹不過業餘的,失敗。

中文系還被人認為沒有能力,窮。中文系被認為什麼工作都可以做,什麼都做不好。很難拿到好的收入。之前還有新聞報道說北大的校長在公開演講的時候讀錯字了,鬧了很大的笑話。

中文系還迂腐,文人相輕。不止是其他行業的人看不起中文系,連中文系都看不起自己。沒有自信啊,誰都救不了。

但我認為中文系還是偉大的中文系,現在的尷尬境地,有歷史原因,也有時代的約束。我相信這種情況很快會改變。前提是中文系自己有信心,沉下心來做學問,忠於中文的本質。

05

還有一類人,也是孔乙己,那就是教師(語文教師屬於中文系,其他的不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教師已經變成了弱勢群體。

教師被認為軟弱,教不好學生,經常被投訴。但又不能對學生太嚴厲,否則就是壓抑的學生的自主性。

教師失意,待遇不高,還要靠補課和外面做輔導提升收入。接下來估計不能補課也不能外出輔導了。

《吶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誰?

06

各行各業可能都會存在孔乙己,他們處於各行業的最底層。不引人注目,唯一的作用就是被用來當做調劑緊張生活的調料。他們跟孔乙己一樣,得不到任何抗辯的機會,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一個文明發達的社會,應該是不允許這樣的陰暗面存在的。可能需要一個過程。

但在這個過程裡面,孔乙己自己可以做出努力。先跳出失意的自我認知,走出軟弱的怪圈。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孔乙己是清高的,又是迂腐固執的,聽不進去其他意見。認知上、思維上很難改變。一個人認為自己沒有錯誤、沒有不好可能是最可怕最不可挽救的缺陷。改變也最先從認知改變。

其次,可能要克服以往懶惰的粗心的膽怯的……等不良習慣。孔乙己懶,工作不夠認真,可能性格還很內向,導致了業務能力無法施展。

再次,不以一次失意定成敗,屢敗屢戰,耐心等待收穫。孔乙己可能耐心不足,一次失敗之後就不再嘗試。可是,失敗是總是常有,成功在失敗之後,就怕沒有耐心等到。

需要做的還有更多,社會需要對孔乙己更多的寬容,給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好機會一直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