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薦讀」值得一讀,孔子的心性理論!

「薦讀」值得一讀,孔子的心性理論!

「薦讀」值得一讀,孔子的心性理論!
「薦讀」值得一讀,孔子的心性理論!

心性論思想是早期儒家思想發展的核心內容和中心線索。從《孟子》《荀子》到新近出土的文獻都顯示,“心”與“性”是他們各自文本話語體系和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從這一核心概念出發,他們才建立了規模宏大的思想體系。那麼,作為儒家思想開創者的孔子,他的心性理論是怎樣的?這一心性理論與後代儒家的心性論思想有著怎樣的關聯呢?

我們都知道,《論語》中並沒有明確討論心性的文字,關於“性”則只有一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對於這句話,通常有兩種理解:一種理解認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都為惡,但是後天的學習和努力可以改變這一本性,因而人和人之間會由於後天的學習而逐漸分化,有逐漸為善者,亦有逐漸為惡者;另外一種理解則認為人的本性都為善,但需要通過後天的學習來呵護這一內在的善性,使之逐漸茁壯成長。我們可以發現,第一種理解基本上是荀子對性的看法,而後一種理解基本上是孟子關於性的觀點。究竟哪種理解才最符合孔子的原意?這就需要我們參照《論語》的其他篇章作出判斷。

「荐读」值得一读,孔子的心性理论!

作為儒家思想開創者的孔子,其核心思想往往被概括為“仁”。何為“仁”?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的“仁”並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或理念,而是對一種體現在日常倫理行為之中、極其鮮活親切的境界的描述。“仁”既體現在對家庭成員的“孝”“悌”中,也呈現於社會中——對待朋友要“謹而信”,對待普通民眾要有愛心和同情心。孔子認為,在實踐行為做好之後,才可以去學習理論知識。也就是說,一個人首先應該去進行具體的倫理實踐,也就是先“行”,然後才可以去“學”。如果只是學而不行,那學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這其實反映出儒家思想“知行合一”的特點。然而,如果更進一步思考這段話,其中又有一層深意。孔子所說的“入則孝”“出則悌”等固然是實踐行為,但在此行為之先難道沒有“學”或“知”的存在嗎?如果沒有相關知識存在,那麼以何為依據來進行道德實踐呢?因此,這段話實際上蘊含著一個前提條件,即人生而具有倫理知識。對人來說,重要的是將這種本來具有的倫理知識付諸實踐,完成知行的合一。我們可以發現,孟子關於先天善端的說法與此一脈相承。

在仁與禮的關係上,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這句話非常清楚地指出了仁與禮之間的關係以及輕重分別。乍看上去,孔子似乎主張仁的培養是最重要的,而禮樂只是外在的形式,即便有這些外在的禮樂形式,但如果一個人的內心並沒有仁,那麼這些禮樂也只不過是一些空洞的外殼罷了。這固然是孔子這句話的題中應有之義,但其中似乎還隱含著這樣一層意思,即仁和禮樂之間存在著某種內在的聯繫。禮樂當然是一個人內心仁的外在表達和呈現,但一個人也只可能通過禮樂的實踐而最終實現仁。因此,禮樂雖然是一種外在的形式,但它具有培養和塑造一個人內在之仁的作用。如果缺乏了這個功能,禮樂便不能被稱為禮樂。孔子後來所說的“克己復禮為仁”便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個生活在塵世中的世俗之人,很難完全依靠自身的道德力量來完成自身仁德的塑造和培養。這樣,人就必須依靠一些外在的力量和手段來培養道德。

僅就“克己復禮為仁”而言,孔子似乎並不認為人性善,或者至少說,他對人主動控制內心物質或生理慾望的能力並沒有太多信心。孔子相信,通過外在禮樂的力量,人更容易實現仁的理想。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孔子就否認了人內心中本來就存有仁,只是因為世俗間的慾望紛爭往往讓人迷失了這樣一種善的萌芽,因此需要通過外在禮樂的力量來對這一萌芽加以細心呵護。我們發現孔子的這一思想在某些方面為孟子所繼承,但也有一些方面為荀子所繼承。孟子繼承的是人內心存在道德萌芽的觀點,但對這一萌芽的培育並不完全訴諸於禮樂,而是更強調人內心的自省。荀子繼承的則是主張用外在禮樂力量來培養塑造人心的觀點,但認為人的內心中並沒有道德萌芽的存在,試圖將質料之性轉化為道德之性。總之,孟子和荀子都只取了孔子思想的一個方面進行發展,很難說哪一方更能代表孔子。

「荐读」值得一读,孔子的心性理论!

在仁和心的關係上,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從這句話,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所說的“仁”是一種內在的境界。這種境界的實現並不依靠外在的物質條件,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想成仁,他自己就有這種成仁的能力。外在的物質財富和地位不是一個人想得到就能得到的,但只要他想要得到仁,就一定能夠得到,因為仁本來就是每個人心中固有的根底。基於此,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孔子的這段話是說,一個人應當首先立志於“道”,即立下從道的大志,這個“道”並非具體的道德或德性,而是指超越一般具體事物的形而上之道。之後,應當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依據具體的德性規定來行動。這個“德”是具體而微的德性規定,並非抽象的形而上之道。而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有時候可能由於自身的知識侷限性,並不能非常清楚地瞭解所有的德性規定應該是怎樣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依據什麼來做出判斷和行動呢?孔子認為,這就是“仁”。也就是說,這時候我們就只需要依從我們內心的“仁”來做出判斷和選擇。

在與子貢的一段對話中,孔子認為子貢所說的“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不僅達到了仁的要求,而且還達到了聖的境界。“博施於民而能濟眾”是一種完全為民眾謀福利、擔當民眾苦難的精神,其中蘊含著一種無私、無我的精神內涵。也就是說,人只有擺脫了自我私慾的糾纏,才能達到人我合一、無我無他的境界。在這種境界中,為他人的付出就等於對自己的付出,因為自我和他人之間的差別取消了。

當然,正如孔子所說,這樣一種境界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聖”的境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實現仁更為可行的途徑是這樣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般人並不能完全達到消除自己私慾、實現無我無他的聖人境界,因此,對於實現仁來說,更為實際的途徑是從自我的欲求做起:如果自己能吃上肉,就要讓別人也吃上;如果自己能夠過上好的生活,也要讓別人能夠過上。這樣一種“能近取譬”的途徑也能使人慢慢達到仁乃至於聖的境界。

「荐读」值得一读,孔子的心性理论!

我們可以看出,“仁”對孔子來說是一種根植於內心之中的對於民眾、社會和國家的無私之愛,這既是在道德上對於一個人的最高要求,同時也為提升自我修養境界、達至形而上之道提供了一條必由之路。“仁”對於孔子心性學的意義在於:一方面,我們可以將仁視作人的“心”或“性”固有的道德根基;另一方面,必須考慮如何在現實中通過禮樂等“能近取譬”的現實方式來實現“心”或“性”中固有的“仁”的理想。

「荐读」值得一读,孔子的心性理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