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拿破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手機用戶99219080759


  滑鐵盧一役是決定拿破崙和法國命運的重要戰役,更是決定歐洲格局的重要戰役。拿破崙兵敗滑鐵盧以後,法國從此一蹶不振,直到二戰結束戴高樂上臺後,高盧雄雞才再次在地球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既有戰術上的原因,也有天氣的原因,更有深層次的歐洲國際格局變化的原因。

  1815年5月,盟國拒絕了拿破崙講和的建議後,他著手重組法軍。他任命格路西為騎兵總指揮官,達烏元帥為陸軍司令、蘇爾特為參謀長,著手準備迎接同盟國軍隊的進犯。此次戰役,法軍主力由五個步兵軍團、近衛軍和騎兵軍團組成。為了重振法蘭西雄風,拿破崙決定御駕親征。

  6月15日凌晨,法軍在夜色的掩蔽下向北開進。天亮之前,法軍先頭部隊已越過比利時邊界,下午2時,拿破崙率領軍隊抵達薩勒羅瓦。此時晴空萬里。

  法軍的對手是威靈頓公爵指揮下的英軍和布呂歇爾指揮下的普魯士軍隊。拿破崙心裡非常清楚,法軍在數量上要遠遠少於盟軍。要戰勝盟軍,只能採用各個擊破的戰術。

  6月16日15時左右,拿破崙命令近衛軍開炮轟擊對面的普魯士軍隊,拉開了這場戰爭的帷幕。布呂歇爾元帥率領的普魯士軍隊此時擁有9萬人的部隊和250門大炮。拿破崙只有7萬人和170門大炮。拿破崙命令內伊克元帥迂迴到普軍右方,給普魯士人以致命一擊。布呂歇爾卻對此早有防備,他也向派出了一支部隊。兩軍浴血拼殺,流血漂櫓。普軍終於不支,布呂歇爾元帥也因戰馬中彈而負傷墜地。法軍首戰告捷。原本此時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殲滅普軍,誰知此時突然大雨傾盆,讓法軍不得不改變計劃。

  6月17日中午,拿破崙決定把主攻方向轉向英軍,同時命令格魯西追擊逃跑的普軍。普軍並沒有自亂陣腳,而是在總參謀長格奈森諾的率領下揮師北上,與正在南下的英軍會師。

  6月18日清晨,法軍接戰英軍。連日的征戰讓法軍疲憊不堪,飢腸轆轆,也沒有能夠按時集結。雖然法軍戰鬥非常英勇,但是英軍佔領了有利地勢。戰鬥持續到了晚上19點,法軍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19點30分左右,普魯士軍投入了戰鬥,英軍士氣大振,法軍則陣腳大亂,格奈森諾率領普軍乘勝追擊,使法軍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拿破崙的失敗,表面上看是天氣的原因和指揮失誤的原因,實際上背後還有深層次的原因。法國的民眾雖然支持法國革命,但是法國在歐洲的擴張卻遭到了各國的反對,同時這些征戰也消耗了法國的實力,再加上拿破崙的將軍們跟著他南征北戰,疲憊不堪,也漸漸產生了厭戰的情緒。這些也都是導致拿破崙兵敗的原因。


一知


曾經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我反覆閱讀拿破崙傳,沉浸在拿破崙的光輝的人性之中,被他的傳奇經歷深深地迷住了。雖然後來拿破崙稱帝,但是拿破崙1804年公佈的第一部提倡人人平等的法律:拿破崙法典,是資產階級法典編纂的典型,拿破崙失敗後,該法典為後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仿效 。拿破崙親自參加制定法典,常常與法律專家討論到深夜,第二天黎明他又早早起床,親自批閱。拿破崙對法國最大的貢獻就是這部法典,就像他自己說過的那樣:即使我去世幾百年後功績會被人忘記,但是他們仍然記得這部法典。正因為如此,在法國的先賢祠裡,拿破崙排第一。

很多人將拿破崙失敗跟他的滑鐵盧戰役失敗等價,我認為這是比較狹隘的。拿破崙後期稱帝后,整個法蘭西民族都被拿破崙裹挾著前進,他為了民族的榮耀,和不斷膨脹的個人野心,不斷挑起戰爭,希望對手誠服於己,直到最後的毀滅。所以拿破崙的會失敗,總的來說是他的野心,超越了但是的法蘭西所能提供的資源。歐洲各國共組成了七次反法同盟,前後投入兵力約120萬人,法軍投入兵力近百萬,雙方均損失慘重。

拿破崙的對外戰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建功立業階段,早起拿破崙侵佔米蘭意大利之後,為了獲得更多戰功提高自身地位,他學習亞歷山大遠程埃及。

2)自衛階段。1804年11月6日拿破崙加冕稱帝后,把法蘭西共和國變成法蘭西帝國。直到1809年以前所進行的戰爭,主要是為了保衛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歐洲各封建君主國為了撲滅法國革命,重建封建秩序,而英國干涉法國革命則企圖消滅自己的競爭對手,他們組成反法同盟,屢次主動侵犯法國。拿破崙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無往不勝,先後打贏五十餘場大型戰役。當時有傳言,只要拿破崙在,法國必勝,拿破崙到哪裡,勝利就在哪裡!拿破崙成功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征服了大半歐洲,形成了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創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蹟與短暫的輝煌成就。同時也傳播了法國的革命思想。也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3)征服與懲罰階段。但他後期所進行的戰爭,就主要表現為侵略性。他侵犯歐洲許多國家的獨立,掠奪各國人民的財產,招致各國人民的反抗。

我猜他有過想統一歐洲的野心,為了統一資源,不顧大革命的所有光環,把自己的兄弟們都扶上鄰國的王位,締造一個歐洲家天下體系。

拿破崙的失敗首先從西班牙開始。西班牙在1796年與法國結盟後,成為拿破崙反英的工具,1807年拿破崙入侵西班牙,使卡洛斯四世實際成為傀儡。在1807年法軍攻佔了葡萄牙之後,拿破崙開始打起了盟友西班牙的算盤。1808年拿破崙藉口讓法軍進攻西班牙南部被英國人佔領的直布羅陀,要求讓5萬法軍進入馬德里。西班牙人民發動起義推翻了佞臣戈多伊,卡洛斯四世被迫讓位給其子斐迪南七世。

這一形勢被拿破崙所利用。他加快了侵略的步伐,讓法軍強行攻佔馬德里,並從1808年4月開始部署11萬法軍分為三個集團軍開始在西班牙國內清繳反抗勢力,同時逼迫費迪南七世退位,將王位還給自己的父親查理四世。馬德里民眾看到自己的國家如同如此的被法國羞辱無比的憤怒,5月2日馬德里爆發了起義,3.5萬人走上街頭向法國人示威,然後與法軍發生交火,最終2000名西班牙平民因此喪生。

俯首帖耳的西班牙造反,造成了難以估量的軍事和政治災難。西班牙人民的堅強意志出乎了拿破崙意料,由於常年需要10幾萬大軍駐守西班牙,對法國而言是巨大的負擔,拿破崙帝國的毀滅也就從西班牙開始了。英國人絕不會放棄打敗拿破崙的這個機會,他們主動聯繫西班牙和葡萄牙,並與他們結成同盟,並派遣一支由威靈頓公爵率領的遠征軍在葡萄牙登陸進攻法軍,而這個人就是拿破崙後來的一生勁敵。

西班牙的失敗讓一向自負的拿破崙有點氣餒,他希望戰功維持自己的威望。拿破崙為了削弱英國實力,1806年頒佈“大陸封鎖令”,要求所有隸屬於法國的王國不準與英國發生貿易,斷絕一般來往。但是俄羅斯對法國很有戒心,在參加法國的大陸封鎖一段時間後,退出了和法國的聯盟,成為歐洲大陸阻止拿破崙實現爭奪世界霸權計劃的中堅力量。於是1812年,拿破崙決定入侵俄羅斯。在入侵之前,大量帝國的官員和精英,包括拿破崙的好友都建議他不要入侵,可是他剛愎自用,自認為能夠戰勝俄羅斯讓沙皇屈服。

這年春季,拿破崙法國先後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結成短暫的軍事同盟,根據盟約,普軍2萬人,奧軍3萬人歸拿破崙指揮侵俄。法國的其它附庸國政府也開始訓練遠征俄國的軍隊。這一年,拿破崙控制的軍隊總數達到約120萬人,其中一半用於進攻俄國。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第一次侵俄失敗後拿破崙於1814年退位,隨後被流放至厄爾巴島。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後再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崙病逝於聖赫勒拿島。1840年,他的靈柩被迎回法國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國塞納河畔的巴黎榮軍院(巴黎傷殘老年軍人院)。

最後閒話一句,有一次跟法國朋友聚會聊天,我提高自己非常推崇拿破崙,對方不置可否,讓我有點掃興。





不憚求史


從戰術上講,拿破崙敗走滑鐵盧是因為沒能在普魯士人趕到前,擊敗威靈頓率領的英荷聯軍。

1815年6月18日下午6時之後,滑鐵盧的法軍終於奪取了拉艾聖農莊。這個農莊的丟失對英荷聯軍來說,是滑鐵盧會戰中最嚴重的挫折。一些法軍散兵已經向聖讓山山脊推進,緊逼英軍前沿陣地。甚至有一段時間裡,拉艾聖農莊後面的地帶,實際上無人把守。

英軍的克拉克·肯尼迪上尉後來寫道:“拉艾聖拉已在敵人手中……奧普迪達的英王德意志軍團第二旅差不多已完全被殲滅,基爾曼塞格的漢諾威第1旅也消耗殆盡。所以那一部分陣地,都已經成為真空狀態。這一部分又正是威靈頓戰線的中心,所以敵人最希望攻入的目標也正是這一點。當時情況已經十分危急,在整個作戰過程中,沒有比這時更緊張的。拿破崙那時沒有調動預備隊乘虛直入,才真是萬幸。”

然而,這其實不是萬幸,而是拿破崙手裡已經沒有多少預備隊了。當時法軍的預備隊,已經被投入了與普魯士軍隊爭奪普朗謝努瓦的戰鬥。之前,法軍第六軍加上近衛軍,共有37個步兵營的預備隊,結果有25個被投入到阻擋普軍的方向。最後拿破崙手中只剩下12個營的預備隊。

所以當法軍最後的總攻擊被擊退,普魯士人主力趕到和英國人一起發動反攻的時候,法軍拿不住部隊去阻擋,結果就導致了法軍的總崩潰,讓拿破崙輸掉了滑鐵盧之戰。

從戰略上,就算拿破崙在滑鐵盧擊敗了威靈頓,那還是要面對反法聯軍絕對優勢兵力。

在得到拿破崙在法國登陸的消息,反對拿破崙的歐洲國家們立即停止了相互之間有關領土問題的內部爭吵。3月25日,由英、普、奧、俄主導的第七次反法同盟成立,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參與其中。他們共集結了超過66萬人的龐大軍力。

當時反法同盟共有五個軍團:(1)英荷軍團,9.3萬人,由威靈頓指揮;(2)普魯士下萊茵軍團,11.7萬人,由布呂歇爾指揮。上述兩個軍團都在比利時境內。(3)奧地利軍團,2l萬人,由施瓦岑貝格指揮,在萊茵河上游;(4)俄羅斯軍團,15萬人,由巴克萊指揮,在萊茵河中游;(5)奧意軍團,7.5萬人,由弗裡蒙特指揮,在意大利北部。他們的計劃簡言之,即用數量的優勢來壓碎拿破崙。威靈頓、布呂歇爾和施瓦岑貝格三個軍團,都直向巴黎前進,假使其中有一個軍團被擊敗了或被迫撤退時,則由巴克萊趨前援助,而其餘兩個軍團仍繼續前進,不必加以援救。弗裡蒙特則以里昂為進攻目標,而不趨向巴黎。威靈頓負責指揮在比利時境內的全部兵力,各軍團於6月27日到7月1日之間,同時越過法國的國界。

所以,就算拿破崙在滑鐵盧擊敗了威靈頓的英荷軍團,並在之後還擊敗了普魯士下萊茵軍團。那還要面對四十萬反法聯軍呢。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拿破崙接下來的情況也絲毫不樂觀,被擊敗是大概率事件。

從國際環境上,其實在1814年,拿破崙就已經大勢已去了。1813年,隨著拿破崙徵俄之戰的失敗,英國、俄羅斯、普魯士、瑞典等國趁法軍元氣大傷組織起第六次反法聯盟,之後奧地利也加入其中。聯軍靠著壓倒性的兵力終於擊敗了拿破崙。於是,1814年4月11日,拿破崙宣佈退位,並被流放於地中海的厄爾巴島。而在波旁王朝統治的十個月裡,法國軍隊被大幅度裁減,只留下了十萬老弱殘兵。武器、彈藥、裝備、馬匹儲備更是被消耗殆盡。所以1815年的法國已經不堪一戰了。

歸根到底,到最後,拿破崙的法國已經是跟整個歐洲對抗,這基本上是個必輸的結局了!


冷兵器研究所


拿破崙是我的偶像。當他的傳記看到他失敗的時候,感到很難過。但這也是失敗的英雄魅力所在。失敗的拿破崙比成功的惠靈頓要偉大百倍。至今,在滑鐵盧人們到處可以看到拿破崙的紀念品,而少有人知道惠靈頓公爵。

拿破崙最終失敗了,他的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思想上,拿破崙是偉大的,他把歐洲大陸帶出了中世紀的牢籠。他把資本主義的制度傳播到歐洲各地。把人民從封建制度下解救出來。

但拿破崙也是邪惡的,他為了自己的私慾,把戰火燃遍歐洲。他奴役世界各族人民,成為各民族的公敵。這是他把扔到泥濘裡的皇冠撿起來戴上頭的那一刻就命中註定的。如同貝多芬說的,既然已經是拿破崙,為什麼又要當皇帝!從此,他一步步走向人民的反面。

二、軍事上,拿破崙是當時世界的最偉大的軍事家,他過於自信,認為憑藉這自己的軍事能力,依靠戰爭就能夠解決一切。可事實上他錯了,當全歐洲所有運用他的軍事制度武裝的軍隊圍攻他的時候,寡不敵眾的他倒下了。

三、政治上,曾經跟隨他的那些資產者看大事不妙,就都拋棄了他,叛賣了他。

四、經濟上,為了拖垮英國,他實行大陸封鎖政策,這種違背價值規律的舉動,讓他最後受到資本的懲罰,最終民窮財盡,眾叛親離。

這四點就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歷史笑春風


俄、英、普、奧等組成的第六次反法聯盟,終於打敗了拿破崙,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領地厄爾巴島上,波旁王朝復辟。但拿破崙並不甘心自己的這次失敗,他仍然在關心著時局的發展。1815年初,反法聯盟在維也納開會,由於分贓不均而大吵大鬧,以至於劍拔弩張、橫刀相向。同時,法國人民由於封建貴族的殘酷統治,越來越不滿意波旁王朝的統治而更加懷念拿破崙時代。拿破崙見時機已成熟,便決定東山再起。

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崙率領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過監視厄爾巴島的波旁王朝皇家軍艦,經過三天三夜的航行,於3月1日抵達法國南岸儒昂灣。拿破崙感慨萬端、興致勃發,立刻在岸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士兵們,我們並未失敗!我時刻在傾聽著你們的聲音,為我們的今天,我歷經重重艱辛!現在,此時此刻,我終於又回到了你們中間。來吧,讓我們並肩戰鬥!勝利屬於你們,榮譽屬於你們!高舉起大鷹旗幟,去推翻波旁王朝,爭取我們的自由和幸福吧!”士兵們在拿破崙的鼓舞下,熱血沸騰。部隊開始進軍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歡呼雀躍。波旁王朝派出的阻擊部隊,因多是拿破崙舊部,所以紛紛歸附,這樣,到3月12日,拿破崙未放一槍一彈,順利進入巴黎。此時,他的部隊已發展到1.5萬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勢已去,倉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崙在萬民歡騰聲中,重登王位。正在維也納開會的反法聯盟各國首腦,驚恐萬狀,立刻停止爭吵,並馬上擬定了臨時宣言,稱拿破崙是世界和平的擾亂者和敵人,他“不受法律保護”,與此同時,他們迅速集結兵力,到3月25日,英、俄、普、奧、荷、比等國結成的第七次反法聯盟,並有重兵70萬。聯軍準備分頭進攻巴黎:巴克雷指揮17萬俄軍和25萬奧軍集結在萊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爾薩斯推進;弗裡蒙指揮奧——撒丁聯軍6萬,集結於法意邊境,準備隨時向法進軍;普魯士的布呂歇耳元帥率12萬普軍、300門大炮在沙羅瓦和列日之間集結;英國的威靈頓將軍指揮一支由英、德、荷、比人組成的混合部隊約10萬人、200門大炮,駐紮在布魯塞爾和蒙斯之間。另外,聯軍還有一支30萬人的預備隊。聯軍約定在6月20日左右開始行動。法軍方面,拿破崙也在加緊備戰,到6月上旬,已有18萬人集結在鷹旗之下,他希望到6月底能有50萬人上陣。但令拿破崙遺憾的是,過去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將已不願再為拿破崙效力,這對法軍非常不利。對於聯軍的強大陣容,拿破崙認真地進行了分析,他決定要化被動為主動,以攻為守。他認為威脅最大的是比利時方面的英普軍隊,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對付,而萊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聯軍,只要派少量兵力進行牽制就行了。同時,他還決定,要趁聯軍尚未會齊的時候,爭取戰機,率先擊潰英普聯軍,打敗了威靈頓和布呂歇耳這兩個老將,其他聯軍便好應付了。

計劃已定,拿破崙便於6月12日派12.5萬法軍(其中有近衛軍2萬人)、火炮300門,悄悄移動到比利時邊境,駐紮到離普軍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6月16日下午2時,戰鬥打響。法軍主力7萬人在林尼附近同普軍主力8萬人交戰,拿破崙另派5萬兵力牽制英軍,他希望能夠把英、普軍隊切開,然後各個擊破。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又加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槍炮聲、雷雨聲相互交加、轟轟作響,一直到傍晚雷雨過後,布呂歇耳才發現,法軍已佔領林尼村,普軍防線已被切斷。而且,法軍迅速包圍了普軍,布呂歇耳也被摔傷。普軍見形勢不利,四散潰逃。拿破崙認為普軍敗局已定,令法軍休息一日,然後才令格魯希元帥追擊普軍殘兵。這樣,坐失了殲滅普軍的大好時機,逃散的普軍在瓦弗方面重新集結,對法軍構成了新的威脅。擊潰了普軍的拿破崙,親率大軍轉攻英軍,威靈頓聽到布呂歇耳戰敗,害怕孤軍作戰,便迅速撤退到滑鐵盧方向。法軍將領內伊受命攔截英軍,但內伊優柔寡斷,英軍順利撤走。拿破崙氣憤異常,也尾隨英軍至滑鐵盧附近。這時,被拿破崙擊潰的普軍重新集結,兵分兩路,一路增援滑鐵盧附近的英軍,一路直接圍攻法軍右翼。威靈頓率6萬餘英軍、大炮156門,在滑鐵盧村南佈陣。陣地後方是聖讓山,前面地勢低窪,左側是幾個小村和沼澤、灌木林,右側有堅固的烏古蒙堡壘,陣地中央是聖拉埃村。威靈頓號稱“鐵公爵”,在戰術上長於防守而短於進擊,所以在與拿破崙交戰之前,他更加謹慎,著重防守,這一正確戰術原則為他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滑鐵盧總決戰之前,拿破崙只率7萬士兵、270門大炮,但這些大炮因為天下大雨而只有一小部分進入陣地。拿破崙將總預備隊置於中央後方,並正確判斷出英軍弱點在其中段,所以他決定佯攻英軍右翼而重點攻擊中部。6月18日上午11時決定歷史進程的時刻到來了。法軍搶先開炮,向英軍右翼烏古蒙堡壘射擊,形成對峙。中午1時,拿破崙按照計劃,準備進攻英軍中部,但情況發生了重要變化,布呂歇耳率普軍一部分及時趕到,拿破崙不得不從預備隊中抽出2個騎兵師迎擊布呂歇耳。同時,拿破崙急速傳令格魯希元帥讓其增援,然後率部猛攻英軍中部陣地。威靈頓頑強抵抗,雙方互相爭奪,傷亡都很大,下午6時,拿破崙令內伊元帥要不惜一切代價攻克英軍中部,內伊不愧為“勇士中的勇士”之稱,經過奮勇拼殺,終於完成任務,佔領了聖拉埃村。英軍無力支持,法軍也疲憊不堪,雙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軍,誰先到達一步,誰就會左右歷史進程,這才是極其關鍵的歷史時刻。黃昏時分,終於從遠處飛馳過來大隊人馬,雙方都在祈禱上帝:來的是自己人!終於那支部隊走近了,雙方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飄揚的是普魯士軍旗!頓時,英軍士氣高漲,精神振奮,威靈頓立即命令部隊作最後反擊,英普聯軍熱血沸騰,瘋狂地撲向少氣無力的法軍。拿破崙見狀,內心暗罵格魯希“死在了何處!”此時此刻,他也深感大勢已去,但仍然在作最後的決戰。他立即命令近衛軍投入戰鬥,拼死抵擋聯軍的進攻,但已無回天之力,終因腹背受敵而全軍潰敗。拿破崙乘馬逃出戰場,倉惶離去。關於格魯希元帥增援拿破崙一事,後世頗多傳說,有人說是格魯希元帥存心背叛拿破崙所以遲遲不予發兵。更具誘惑力與傳奇色彩的說法是,格魯希接到了拿破崙讓他增援的命令,但他理解為增援別部,所以儘管他聽到了近在咫尺的隆隆炮聲,仍然不為所動,如果他稍微動一動腦筋,就會立刻在眨眼之間來到戰場。也有的說,戰前,拿破崙命令格魯希原地待命,以便增援。在雙方激戰過程中,格魯希及其將領都感到有點不對勁,不少將領勸格魯希趕快開往開炮的地方,以便隨機應變。但格魯希卻無動於衷,儘管在這種變幻莫測的形勢之下,他已很長時間沒有與拿破崙取得聯繫了,可是他仍然在遵照拿破崙的命令辦事,那就是:原地待命!他不顧部下的竭力勸說,一直在等待、等待,直到拿破崙全軍覆沒!不管怎麼說,拿破崙大敗於滑鐵盧,格魯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1815年6月21日,拿破崙敗歸巴黎,百萬反法聯軍也長驅直入進入法國邊境。7月7日,聯軍進入巴黎,拿破崙宣佈退位,結束了他的“百日執政”。不久,他被流放到位於大西洋南部、遠離歐洲大陸的聖赫勒拿島。直到1821年5月死去。


距離的軌跡


拿破崙遭遇滑鐵盧的失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法國的工業落後

在拿破崙遭遇滑鐵盧之前,法軍所需要的軍用物資。大部分是英國的工業生產出來的,法軍士兵身上所穿的衣物,以及所使用的禦寒物品。皆來自於英國的工業。從經濟層面上對比,當時英國的工業發展已經領先法國,英國的製造工業為英軍在戰場上提供的優勢要高於法軍,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英國政府斬斷法軍的採購,中斷本國軍用物質的外流。戰略上採用避其鋒芒,戰術上,拖住法軍。來個持久戰,拉鋸戰。不與法軍速戰速決,妙用消耗戰術,巧使“拖”字決!那麼法軍的處境將會是舉步艱難。

拿破崙指揮上的失誤

任何將領都會存在著指揮上的失誤!拿破崙也不例外。在戰爭開始前拿破崙撤掉了用於判斷敵軍行勢的觀察崗,當時戰場上觀察敵我兩方行勢的途徑主要靠熱氣球升高來觀察!拿破崙輕視了英軍與普軍戰鬥力,從雙方的兵力上看,反法同盟軍要多於法軍。從地勢上看,英軍得地利之勢。從用人上看!拿破崙放棄了繆拉,任用內伊帶領騎兵部隊,導致騎兵指揮的失誤,在預備役部隊方面用了格魯希,導致了戰機的遺失。當時戰爭打到了雙方誰的援軍先到誰就贏得勝利!很遺憾,最先得到援援軍的是英軍。拿破崙一系列的失誤最終導致了失敗!


少顏翁


1851年的春天,拿破崙終於從厄爾巴島回到巴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東山再起,迅速控制了整個法國政權。歐洲各國得到拿破崙已經回到法國的消息後,如熱鍋上的螞蟻,如臨大敵,並且很快成立了第七次反法同盟,歐洲各國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將拿破崙斬殺。可為時已晚,拿破崙已經迅速集結了部隊,並且制定了完善的戰略部署,在援軍抵達之前,勢必要將英普聯軍全部殲滅,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的戰局,並沒有朝著,拿破崙部署的方向發展。以此便有了拿破崙兵敗滑鐵盧。

滑鐵盧大戰是世界戰爭史上令人矚目的一頁,同時也是拿破崙戎馬生涯中的最後一站,然而這一站並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而是以失敗告終。滑鐵,盧戰役如此的驚心動魄,並且極富戲劇色彩,一場戰役的成功與否,影響它的因素有很多,也許一個極其微妙的因素,可以扭轉整個戰局,這也讓拿破崙失去了,馬上要到手的勝利。

6月18日的中午伴隨著三聲炮響滑鐵盧之戰拉開帷幕。氣勢如虎的法國騎兵呼嘯而過,但仍然沒有摧毀英俊英軍的最後防線,英軍使出全身解數,用最猛的火力鎮壓住了法國騎兵的勢力。整整一個下午,戰爭雙方沒有絲毫的停歇,火勢依然兇猛,就這樣進入了膠著的狀態,並且處於浴血奮戰的雙方,都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黃昏時期拿破崙,親自上陣,率領自己的近衛軍衝向英軍的陣地。就在這個千鈞一髮之際,英軍的援軍到了,戰勢立刻急轉直下,英軍變守為攻,對拿破崙軍隊發起了總攻。

可想而知,法軍打敗,戰場上橫屍遍野,拿破崙試圖收拾殘軍,無奈力不從心,看著戰場上躺著呢,2.5萬人的屍首,拿破崙臉色慘白,淚流滿面,這一戰幾乎讓法國軍隊失去了全部的力量,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打擊,然而這還不算完,還有幾10萬的奧國生力軍,正在向法國邊境一步步靠近,幾十萬的俄國軍隊,在不久以後也將抵達法國這片領土。拿破崙不得不宣佈退位,從此開始亡命天涯。

那麼導致滑鐵盧戰役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小編認為有以下兩點

1.是當時的元帥魯格西,他的曾援軍遲遲未到,才以至於整個法國軍隊走向了毀滅,當時英軍和法軍在戰場上勢均力敵,軍隊力量大約都在7萬左右,這也就意味著誰的援軍先到誰就會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由於當時的天氣原因,魯格西的軍隊沒有及時趕到,所以拿破崙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

2.有一部分原因是拿破崙用兵失誤,用兵失誤,主要是說在他的身邊沒有可用之才,他的身邊缺少能攻善戰的大將,即使有,與它配合並不默契,並不聽從他的調遣,這也就是一個領導者的失誤,無論自己的將領再厲害,在關鍵時刻,他不能為自己所用,不得不說,那是一個很大的悲劇

最後拿破崙自己解釋說,他說這或許都是命中註定吧,因為就算這一切都有原因,那場戰鬥本來也應該是我贏的。其實這本就是一樁"疑案"誰也不能說服誰,很多事情也都是這樣,一些微妙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所造成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對於拿破崙的失敗,作為讀者的你怎麼看?


傲嬌的小農人


簡單介紹下拿破崙——拿破崙(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出生在科西嘉島,年輕時候就性格成熟,喜歡排兵佈陣,是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說起拿破崙,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他的那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的一生可以用二個字概括——野心!

拿破崙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兵敗滑鐵盧》,但是我覺得那不是主要原因,那是必然的結果,沒有滑鐵盧還會有其他戰爭讓他失敗。因此我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與大家分享:

1、戰爭層面——從戰爭層面可以看出,拿破崙發動戰爭更多都是對外擴張侵略戰爭,是屬於非正義的戰爭,這樣一來勢必導致其他國家為了保護自身國家的利益安全而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拿破崙,所以歐洲各國一次次的組織反法聯軍同盟,對他進行反侵略,而拿破崙雖然一次又一次化解,但也他無法致命性對他們造成傷害打擊,所以最後拿破崙率領的法軍越來越疲憊不堪,戰鬥力越來越低。

2、國家層面——拿破崙的連年征戰,雖然打的勝仗很多,但是消耗了太多資源,導致國內經濟困難,人民的厭戰情緒不斷提高,更多的人渴望和平,希望得到休養。而國外,被奴役的各國人民反抗情緒高昂,希望得到解放,這樣一高一低的反差下,拿破崙在內部支持方面輸了一大截,無法支撐他與整個歐洲抗衡。

3、階級層面——拿破崙代表的是資本主義勢力,而當時歐洲大陸絕大多數都還是封建勢力,二股勢力並存勢必導致價值意識的衝突,而當時封建勢力在整體力量方面更為強盛,所以最後拿破崙遭到歐洲封建勢力的聯合鎮壓。

其實最根本原因還是拿破崙本身野心太大了,在沒有足夠實力的前提前,四處征戰,導致樹敵太多,最後得罪了太多人利益而被聯合起來擊敗。






老鄭說世界


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得先問問他幹了什麼。

拿破崙於1799年從埃及前線潛回巴黎,發動了霧月政變,逐漸控制了首都的局勢。經過五年左右的準備,他在1804年加冕稱帝,邁出了其逐鹿歐洲的第一步。

拿破崙的成果

從1804年到1815年兵敗滑鐵盧,拿破崙縱橫馳騁於歐洲平原,接連擊敗過普魯士與奧地利等強敵。而打敗這些敵人的目的,便是建立起由自己的帝國所主導的一套歐洲秩序。


這一秩序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由拿破崙直接任命官員進行管理的土地,包括今天的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以及巴爾幹的一部分(伊利里亞省),這是拿破崙帝國的基本疆域;


第二部分是拿破崙繼承前政府的海外殖民地,如今天的海地與埃及的一部分等;


第三部分是拿破崙的姊妹共和國,包括意大利半島、波蘭和萊茵同盟。這些姊妹共和國多由拿破崙的親屬和心腹將領掌控,作為拿破崙與其他帝國角逐的保護傘和緩衝地帶。

這一秩序就是拿破崙最大的成果,那麼這一成果是如何化為泡影的呢?筆者認為,這與其本身的弱點有很大的關係。


姊妹共和國——動力還是累贅?

這樣一種秩序是非常脆弱的,問題出在了他的姊妹共和國身上。這些國家之所以能建立,主要是依靠拿破崙軍事上的支持,所以,為了回報拿破崙的“解放”,他們要竭盡所能為拿破崙的戰爭提供更多的人員和物資,這不可避免的為秩序的瓦解埋下了毀滅的種子。


其次,拿破崙所委派的這些親信能力有限,他們無法壓制自己統轄下民眾的抗法鬥爭,又難以單獨對抗奧地利等強國的覬覦。因此,在很多時候,他們不僅不能充當拿破崙保護傘的角色,反而還要巴黎分出精力來支援他們,這也削弱了拿破崙用於進攻的機動軍團,使他不能一心一意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拿破崙的敵人抓住機會捲土重來,終於在萊比錫戰役中擊敗了這個幾乎從未打過敗仗的法國皇帝。

逼反西班牙,拿破崙四面楚歌

最後,維護秩序的穩定需要的不僅是強大的軍事打擊,更是與地方勢力的妥協與合作,但拿破崙在這方面顯然是不能打高分的。舉一例子,西班牙在拿破崙帝國草創之時,便是他最堅定的支持者。西班牙人恨英國人,他們將自己最精銳的艦隊交給了拿破崙,結果,這些海軍主力被納爾遜悉數殲滅,可即便如此,西班牙仍不計成本的支援著拿皇。

但是,拿破崙對這個盟友的誠意,表現出了極大的懷疑,1809年,西班牙王室的兩個候選人為繼承王位起了爭端,他們將爭執訴諸於拿破崙,希望得到公正地解決。結果,他們一到巴黎就遭到了拿破崙的軟禁,而代替其回國執掌權柄的,則是拿破崙的哥哥約瑟夫。


西班牙人被激怒了,他們到處襲擊企圖接管王國的法軍,為了平息怒火,拿破崙甚至御駕親征,可在西班牙人的游擊戰面前,他和自己的精兵碰的頭破血流。當拿破崙遠征軍跋涉於俄國大地上時,有超過30萬的法軍被牽制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無法馳援,這也使得拿破崙無法動員更多力量挽回敗局。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接二連三的勝利讓拿破崙威名遠揚,也加速了其帝國的離心。拿破崙對盟友的剝削,最終只會讓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到他軍事生涯的最後時刻,他才有所察覺,可也悔之晚矣。


參考文獻:蒂埃裡·倫茨《拿破崙的外交策略》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Max Boot《隱形軍隊》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歷史研習社


▲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畫像

拿破崙一生勵志推翻歐洲的封建統治並胸懷大志,想要開拓更為廣闊的疆土。為了自己的理想,他經常拼命工作,長期的戎馬生涯,讓他養成了飛速進食的習慣,幾乎每次吃飯都是直接吞嚥,很少細細咀嚼,持續十餘年的惡習讓他的身體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再加上行軍打仗途中,吃飯的時間很不固定,拿破崙於是在27歲左右就患上了嚴重的胃潰瘍,沒過幾年又得了痔瘡。

▲拿破崙騎馬遠征像

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話對拿破崙來說,簡直就是至理名言。身體上出現問題以後,他經常因為疾病痛苦萬分,而日益劇烈的疼痛讓他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經常動不動就訓斥部下,而這種暴脾氣也讓他的自控能力變差,怒氣讓他在排兵佈陣上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萊比錫戰役油畫

公元1812年,拿破崙發動了對俄國的遠征,因為氣候寒冷,軍隊遭受了難以想象的重創,最後撤退回國的僅僅只有幾萬人。拿破崙的這一次失利,被反法聯軍找到了機會,次年在萊比錫境內組織了三十萬的部隊,將拿破崙率領的十八萬士兵團團圍住。在戰爭初期,雖然聯軍在數量上壓制了拿破崙的軍隊,但是士兵們面對戰神一樣的拿破崙,氣勢上就先輸了,第一仗聯軍就敗得一塌糊塗。

▲拿破崙油畫像

勝利後的拿破崙很是開心,決定第二天就發兵突圍,一舉挫敗聯軍的戰略意圖。當晚,他狼吞虎嚥大吃一頓,打算通宵擬定一套部署方案,早點給將士看。不料就是這一頓大餐,讓他的潰瘍再次復發,伴隨而來的反酸和胃痛,讓他劇烈嘔吐,由於實在虛弱不堪,拿破崙無奈之下只能去後方養病,軍隊交給手下指揮。失去了拿破崙的帶領,軍隊的士氣一下子就陷入了低迷,加上將領的錯誤指揮,部隊很快就被聯軍打得潰不成軍。萊比錫一戰,讓拿破崙曾經的努力付之東流,戰敗被俘後,他先是被剝奪兵權,然後又被流放至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

不甘心失敗的拿破崙,又組建了著名的“百日王朝”,再次發兵出擊封建勢力,可是在滑鐵盧一戰中,因為要騎著戰馬往返各處勘察地形、尋找戰機,長時間顛簸之下,拿破崙的痔瘡突然爆發,頭幾天裡他一度咬牙堅持,到後來由於劇痛難忍,拿破崙只能靠鴉片來維持睡眠。然而也正是因為鴉片,讓拿破崙一覺睡到了第二天下午,貽誤了最佳戰機。再後來,因為病痛難忍,拿破崙胡亂下達了幾次錯誤的軍令,致使這次反抗行動又遭到了鎮壓,從此徹底一蹶不振,並最終死於胃癌。可嘆如此厲害的人物,上天卻偏偏和他開了個玩笑,敵人打不倒他,反倒是輸給了疾病,實在讓人忍不住唏噓感慨。

《拿破崙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