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在北京後海的北沿和南沿,分別坐落著清朝兩個最大的王府,即醇王府和恭王府。週末沿什剎海周邊散步,一抬頭,恭王府竟然到了!一直想看恭王府,但城區這麼大,從來沒有認真研究過路線,這次無心之間,自己走到了恭王府門前,意外驚喜,也許,就是緣份到了吧?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恭王府前身原為清代乾隆朝權臣和珅的宅第,以及嘉慶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一走進恭王府,馬上就為其氣勢所震懾,簡直一個小皇宮啊!皇帝看了,都要嫉妒吧!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一走進去,眼暈,數不清的院子啊,從中路主體院落開始參觀。兩側,是深深的甬道。恭王府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規制。中路最主要的建築是銀安殿和嘉樂堂,殿堂屋頂採用綠琉璃瓦,顯示了中路的威嚴氣派,同時也是親王身份的體現。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府邸最深處橫有一座兩層的後罩樓,東西長達156米,後牆共開88扇窗戶,內有108間房,俗稱“99間半”,這麼大的後罩樓還是第一次看見。恭王府府邸,曾是輔仁大學女院的校舍,這裡的後罩樓,曾是女生宿舍。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後罩樓後面,是花園。與府邸相呼應,恭王府花園也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築風格的漢白玉拱形石門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書“福”字碑為中心,前有獨樂峰、蝠池,後有綠天小隱、蝠廳,佈局令人回味無窮。

西洋門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獨樂峰。這塊石頭是天然形成的太湖石。和珅一生抓錢抓權抓女人,他娶了26個老婆,但是一直沒有兒子。在生了十幾個女兒後,一次和珅和乾隆去江南,在太湖邊發現了這塊奇石,形如女人抱著孩子,和珅認為是觀音送子,就把它運回來放在自己家中,第二年果然得了一個兒子。乾隆聽說也很高興,給孩子賜名豐紳殷德,後來還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十格格嫁給了他。和珅就和乾隆成了親家。有了這段姻緣,嘉慶殺和珅的時候也未敢滿門抄斬或滅九族,只是賜死和珅一人,和珅的子孫也得以從此難中倖免。

這塊石頭高約5米,整塊奇石如淡雲舒捲,古樸典雅,又有影壁和屏風的作用。抬頭仰視,在石頭的最頂端可以看到"樂峰"二字,而"獨"字卻因為刻得太高,隱在了頂端。這三個字據說是恭親王后來刻上去的,因與慈禧政爭不息,被罷官時便在此"獨樂"。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古人以水為財,在恭王府內“處處見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從玉泉湖引進來的,而且只內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風水學斂財的說法。據說,北京長壽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在恭王府附近,這個地方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蝠池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蝠廳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大戲樓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牡丹園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竹子院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清代皇帝,在每年春節都要親筆御書大『福』字 , 賞賜給有功的王公大臣,以表示天子對臣下的恩寵。而王公大臣如能獲得皇帝賜賞的『福』字,會喜出望外,受寵若驚,感到皇帝對自己的信任,預示著官運亨通,飛黃騰達。

恭王府中”福”字碑藏在花園的假山內,假山下有一幽靜的“洞天”,稱秘雲洞,洞的正中有一康熙皇帝為其祖母孝莊皇后祝壽寫的“福”字碑,刻有“康熙御筆”之寶印。因為康熙留存人世的題字極少,所以福字碑倍顯珍貴。洞內嚴禁拍照。等著摸“福”字的遊客,在洞外排成長隊,摸一下“福”,把福氣帶回家。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週末,到大貪官和坤“家”裡一遊

走完恭王府,大致需要2個小時。園子太大,建議兩條路線吧。

參觀遊覽路線:

遊覽線路一:大門入園——後罩樓——龍王廟——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明道齋(展室)——大戲樓——綠天小隱——福字碑——澄懷擷秀——秋水山房——榆關——出園

遊覽線路二:大門入園——後罩樓——西洋門——獨樂峰——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竹子院——明道齋(展室)——牡丹院——大戲樓——蝠廳(茶藝)——邀月臺——滴翠巖——秘雲洞(福字碑)——澄懷擷秀——湖心亭——妙香亭——榆關——龍王廟——出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