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成都青羊:见证数千年成都厚重文化历史

成都青羊:见证数千年成都厚重文化历史

由澳门商报国际传媒集团主办、太阳城集团总冠名的第三届中国(澳门)财经风云榜暨澳门国际经贸合作峰会,正是以“立足世界湾区,放眼全球经济”为主题,并于2018年6月6日至7日在澳门氹仔喜来登拉开帷幕。届时,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前往澳门参加会议并承办青羊区人民政府招商引资推介会。

成都天府文化犹如时光长廊,那一头,是起于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古蜀时代;这一头,则连接着未来成都世界文化名城的梦想。

青羊,是这个时光长廊上熠熠闪光的珠链,从3000年前的金沙文化源起,囊括超过三分之二的成都历史遗迹,书写着成都的文采风流、人居魅力。

成都青羊:见证数千年成都厚重文化历史

2018年初春,青羊区这个成都中心城区的“明珠”勾勒出总体定位:千年蜀都,文博青羊,构建“三城、三片、八方面”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确定其作为成都“中部区域”的三大核心功能——金融商务中心、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天府文化交流与集中展示中心,开启聚力前行、高质量发展的大幕。

2017年,青羊区首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6.9亿元,跻身“千亿俱乐部”。其中,以总部经济为核心的金融、文博、商务商贸等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633.89亿元,占比达60%。

新时代新征程,彰显“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青羊底气充足。建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以天府文化为引擎,青羊勇做排头兵。

时空坐标 珍宝众多仍呈“活”态

距今3200年—2600年的金沙遗址,17年前“一醒惊天下”,至今还在源源不断出土器物,不断传递惊喜。

而在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展陈的自秦汉起流通于“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蜀锦、蜀绣,都在此留下华丽身影,是成都外向贸易的有力物证。丝路所系——这也是金沙遗址联袂意大利庞贝古城举办展览的逻辑所在。

距今2100多年前,蜀郡太守文翁创建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公立”学校,是连续办学两千多年未中断、未曾迁址的学校,至今仍是名校,同时也生成了非遗文化项目——“文翁震天鼓”。去年6月,在第六届国际非遗节上,“文翁震天鼓”的表演备受关注。

建于隋代的文殊院,被尊为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成都体育中心附近发掘的“东华门古遗址”,再现了从汉至明、清各朝代都城中心的场景;宽窄巷子是始建于300年前、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如今已成“最成都”的都市客厅,每年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可以说,成都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青羊都“在场”,且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都青羊:见证数千年成都厚重文化历史

在青羊的时空坐标中,有两个“三分之二”证明实力——

府河、南河两江环抱,少城、皇城、大城三城相重,是2300多年成都建成以来形成的历史空间格局,而“两江抱城”中,青羊区所占面积三分之二。成都众多历史事件中,青羊是主要发生地。金沙遗址、文翁石室、文殊院、宽窄巷子……都是“活”着的、嵌入现代生活的城市名片,也是“活”着的、成都生活方式的承载地。

成都青羊:见证数千年成都厚重文化历史

另一个三分之二,是青羊拥有成都中心城区70%以上的文博旅游资源。2012年至2017年5年采集登录文物41.5259万件(套),数量居于成都首位,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永久举办地……被誉为“最有文化的新一线城市中最有文化的区域”,有人说“青羊就是一部活脱脱的成都通史”。

去年10月31日,青羊区少城街道宽巷子社区、草堂街道草堂路社区、金沙街道同怡社区等三个社区正式挂牌“天府文化社区传播实践基地”。

成都青羊:见证数千年成都厚重文化历史

产业坐标 文创经济加速集聚

有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怎样做好传承、保护和开发?青羊区认为,只有保持文化资源“活”的状态,以开发促进保护,才有不断向前发展、新旧融合的生命力。

目前,青羊已有3条国家级、5条省级、7条市级特色街区,宽窄巷子、琴台路、优品天地在三级评选里都脱颖而出。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春节前,青羊区实施了宽窄巷子以北6条街巷的风貌整治和产业提升,欲打造“后街经济”,形成宽窄巷子文旅圈,集聚发展。

另外,还有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文殊坊特色街区、金沙特色街区。前者集聚了特色商家220余家,正着力打造文殊坊文创圈;后者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轴心,联动金沙遗址路、同盛路等4条街道而成。

成都青羊:见证数千年成都厚重文化历史

由特色街区而至商圈,由商圈而至产业园区,时至去年,青羊文博产业迎来了一个“井喷”期——

去年6月30日,西村时尚文化产业园成为成都唯一获得授牌的时尚文化产业园。

去年9月25日,成都少城国际文创硅谷推介暨青羊区文创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共签约11个文创项目,涉及区域总部、文创产业基地、影视剧拍摄等领域。

去年10月20日,“草堂文博创意产业园”挂牌成立,升级锦绣工场古玩城,打造集研发、拍卖、评估等为一体的平台。

去年12月,明堂青年创意中心二期开园,这个地处奎星楼街两端的文创集合体,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创项目孵化园,一年项目流量达到200多个。

去年12月29日,“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揭牌。这个由原四川电视台改造而成的园区,聚集了国内诸多文创名企——咪咕音乐、慈文传媒、乐杜鹃、荣宝斋等,着力打造五位一体的文创产业生态圈。

至此,少城国际文创硅谷渐渐丰满——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的老城文化圈、宽窄旅游圈,从“人”的需求和体验出发,加入产业功能,形成“成都味+国际范”的城市新图景。

去年,青羊集聚文创企业330家,文博旅游业实现增加值253.56亿元,产业支柱效应明显。

蓝图坐标 文博青羊迎来“风口”

今年2月,成都市发布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天府文化发展蓝图正式亮相。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实现1000亿元。报告中“加快建设天府锦城”的内容,令青羊决策者感到“千年蜀都,文博青羊”正在迎来发展“风口”——

青羊区委主要领导说:“青羊区将全力支持天府锦城的规划建设,以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集聚区、天府锦城中心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文殊坊文创片区为重点,融合发展金融、创意、商务、旅游等城市级核心功能。”青羊区政府主要领导表示:“当外地人说到成都的文创,首先要想到青羊。”

成都青羊:见证数千年成都厚重文化历史

青羊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规划概括起来就是“三城、三片、八方面”。“三城”指皇城、少城、大城;“三片”是指文殊坊片区、金沙遗址片区、杜甫草堂-青羊宫-琴台路片区等3个重点片区;“八方面”是指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风貌片区、特色风貌街道、文物保护单位、工业遗产、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8个方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我们希望运用这个保护体系,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历史文化保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在“全域增绿”和社区治理工作中,青羊把文化再现注入城市节点和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中——

“关帝后人亦英豪,冬日一碗能饮无”,小关庙片区挖掘展现三国文化;

“柳从黄瓦街头发,花向红墙巷口看”,少城片区凸显“少城”历史文化;

“坐看浮云横玉垒,行观流水汤金沙”,金沙·清波片区展现古蜀和金沙文化;

“当年吟大江东去,今朝看花开柴门”,苏坡片区重点突出苏东坡文化;

……满城烟火气,一点诗人心。穿行青羊,每一块砖瓦都有故事。“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在这片热土上将开出产业之花,结出经济之果,也有望把成都的时尚度、文艺范儿带上新高度。

成都青羊:见证数千年成都厚重文化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