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我來告訴你!

周培公在破察哈爾,降王輔臣,大敗吳三桂之後,受到了滿族大臣的彈劾,康熙也多疑,害怕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所以康熙在朝廷最終勝利之前撤掉了周培公,把平三藩的不世之功給了副將圖海。然後調周培公為盛京將軍,把周培公放到了滿人的老家,以監視住周培公。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我來告訴你!

但是在康熙平定了三藩以後,鄭氏臺灣又成了康熙的手足之疾,而朝中卻沒有平臺之人可用。所以康熙又想到了周培公,他要再度起用周培公,而這時離周培公被放逐已經過去了十一年的時間。康熙到了盛京以後,卻發現周培公奄奄一息,命不久矣。周培公也自知不起,在向康熙推薦了姚啟聖以後,又把自己歷十年之功完成的大清大清全輿圖獻給了康熙。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我來告訴你!

可就在康熙剛剛打開大清全輿圖,被大清的疆域之大感到震撼的時候,卻傳來了周培公去世的消息。這時候的康熙默然答了一句知道了,並讓李德全傳旨滿朝文武,周培公去世,停朝一次,自己為亡靈守夜。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我來告訴你!

皇帝親自為周培公的亡靈守夜的消息傳到滿朝文武那裡的時候,滿朝文武難掩心中的震驚,這是因為皇帝親自守夜是臣子難得的殊榮。在封建禮法嚴格的清代,規定了皇帝只需為去世的先皇和太后守夜(就像乾隆帝只為雍正守靈一樣)。而康熙這一舉動實際上已經違了祖制,那麼康熙為何還要為周培公守夜呢?又為何要讓滿朝文武都知道自己為周培公守夜呢?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我來告訴你!

首先,在康熙皇帝的帝王霸業之中,周培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周培公大破察哈爾,勸降王輔臣,大敗吳三桂,又舉薦姚啟聖,畢十年之功成大清全輿圖。就是這樣一個為康熙王朝立下不世功勳的重臣,康熙卻把他在雪國放了十一年,讓其鬱郁不得志而亡。康熙對突然暴猝的周培公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我想更多的是愧疚與自責。所以康熙為周培公守靈一夜,以寄哀思。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我來告訴你!

其次,康熙如此對待功臣周培公,自然不免為百官詬病。康熙為周培公守夜,給了周培公極大的哀榮,自然可杜絕悠悠眾口。康熙雖然在周培公生前沒有給予他應有的尊榮,但卻在他去世之後給予他王爺都享受不到的哀榮,足以證明康熙的拳拳愛才之意。所以他才會廣而周知自己為周培公守夜這一件事。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我來告訴你!

最後,在守夜結束之後,康熙召集百官訓誡。文武百官實際上清楚周培公為何而死,也知道為何康熙貶其至盛京。康熙實際上就是藉此機會在告誡滿朝文武(尤其是滿族大臣),不要只想著窩裡鬥,想著黨爭,想著排擠漢族大臣。而是要像周培公一樣,實心做事,為大清真正的立一點功勞。同時也是在通過此事號召滿朝文武團結一心,共襄盛世。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我來告訴你!

康熙通過為亡靈守夜想明白了御臣之道,他想明白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道理。所以在姚啟聖遭到明珠索額圖等人彈劾的時候,康熙才能下定決心,力挺姚啟聖,姚啟聖才沒有變成第二個周培公。他也才得以被封西湖侯,榮華終老。

作者“逆流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