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數學名師張清寰

 □袁奮 柯雲 湘斌

張清寰,字宇順,慈利縣江埡人氏,生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自幼賦性聰穎,勤奮好學。成年後,儀表清奇,文質彬彬,學生時代就頗具數學專長,且日漸精通深湛,後來被世稱湖南三個半數學家的其中一個,還被譽為湖南的華羅庚。

清末民初,張清寰離家求學,名登科甲。他從少年時代起,其思想政治進步,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政治綱領,與同鄉的南北大俠杜心五、溪口王育璌結識較深,特別是與鄰鄉三官寺的革命戰士袁任遠有很深的交情。大革命時期,袁任遠受中共中央派遣回湘西開展組織革命活動,多落腳小住在張家,兩人敘談革命真理,常至深夜。馬日事變後,蔣介石傳令湖南民國政府及軍界,出500兩黃金收買袁任遠的人頭,袁任遠面臨隨時被捕的危險。這個消息被張清寰得知後,冒著殺頭的風險,將袁任遠用竹鬥墊遮掩藏於家中暗處,待風波平靜後,給袁任遠路費送他出慈利,逃脫虎口,免遭劫難。

1929年上半年,張清寰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系,師從胡沈東、錢立國、周作人、范文瀾、馬敘倫等名流。1929年底至中華1930年下半年,歷任河北省立第二師範大學教師,後調任湖南兌澤中學校長、石門九澧中學(現石門縣一中)校長,1938年8月至1939年1月任慈利縣立初級中學(現慈利縣一中)校長。不管何地工作,都非常出色,尤其是數學教學名氣非常之響。

1941年初,張新寰與回鄉的知名人士李善後等人,滿懷“教育興鄉”的熱情,1942年共同捐資和向社會募集資金,聘請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成立校務董事會,以江埡九溪城興國寺為校址,始建私立漊江中學,1947年7月,張清寰先生任校長。至1948年初,由於辦學有方,師資水平雄厚,校務管理有序,教職員工團結協作,社會大力支持,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校共設有6個班級,就讀學生達270多人(漊江中學即慈利縣第二中學的前身),為國家配養了一大批傑出的有用人才,解放後,均走向社會,分赴到各個革命工作崗位。

1949年,建國初期,袁任遠首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但他沒有忘記張清寰這位患難朋友,專派人持湖南省人民政府信函來慈利,因當時交通不便,要慈利縣人民政府將張清寰先生用轎子送到慈利,他派專車接至省府長沙。袁、張故友相會,擁抱落淚,共慶革命勝利。張清寰被湖南大學聘為數學系教授,享受高職待遇。

張清寰在湖南大學任教期間,有這樣一段佳話。有一位大學生對數學很有鑽研,曾在幾所有名氣的大學就讀而半途辭學,只因一個數學難題,請教了多個數學教授解答,均是一知半解。後經人介紹,這位學生得知湖南大學的張清寰教授,數學水平精深,便來到湖南大學就讀,某天張清寰授課時,該學生舉手提問這一數學難題,敬請張教授給予解答。張清寰輕言細語地對這位學生回答:“今天由於時間關係,這個數學題在教室內一下子是不能給你解答完整的,下課後你去我住房,我給你細解。”下課後,這位學生來到張清寰臥室,張清寰拿紙提筆,整整用了三大張黃素紙才解答完畢。這學生看後無不敬佩,向張清寰教授恭敬地鞠了一個躬,後來這位學生一直在湖南大學就讀,直至畢業。

後來,袁任遠調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省長),將張清寰調任青海一所大學數學教授。張因患高血壓重病,袁老從印度買回藥品,將張清寰治癒。後來,張清寰重回湖南大學任教至退休,隨在長沙工作的次女張國芳居住。一次袁任遠與張的長子張國霖談話:你先父張清寰,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你祖父名鼎陞(升),祖母杜氏,你祖父和你父親在民國年間都是很有名氣的人物。

江埡張姓宗族嫡系啟祖翁張人瑚繁第八代後裔,原籍湖北監利,清王朝年代,因戰爭洪災連年不斷,民不聊生,遷徙湘西慈利江埡興隆鋪安居落業,夫妻倆勤耕苦做,繁育傳宗,張氏宗族後人輩出。

張清寰之妻是慈利縣象市李子崗外老翁譚龍池之女,名寶蘭,成婚立家後為家庭主婦。由於張常年在外教學,譚氏在家勤儉持家,扶育兒女。某日張清寰從外地回來探家,在屋後曬塔散步,看見曬著的一床單,補丁累累,經數有72個,即問:“屋後曬塔是誰家床單,有72個補丁。”譚氏回答說:“是你家的。”張與妻和諧恩愛,生育兩子兩女。

1963年秋,一代名教張清寰病逝於長沙。省領導及清華大學領導都派人前來參加其追悼會。

張清寰雖已逝世多年,但社會上知情的人仍然經常讚譽他的數學水平,張的主要事蹟載於《湖南大學校史》《湖南教育志》《慈利縣誌》等史書。

(本文由張清寰長孫孫小礫提供原始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