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农村俗话: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

今年是我国传统的24节气之芒种,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文道:“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的农作物已经成熟,而晚稻、黍、稷等夏播作物也开始播种,这是农村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农村俗话: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

古人将“五天”称为“一候”,一个节气(大约15天)称为“三候”。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句意思是说前一年深秋产下的螳螂卵,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农村俗话: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

在数千年的农耕生活中,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气候的变化,总结出来很多关于节气的俗语。而芒种作为农村最为繁忙的一个时节,关于它的俗语自然是比较多的。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进入夏季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及雨水增多,空气湿度较大闷热,使人感觉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充分体现了这个时间人们的精神状态。

农村俗话: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芒种西南风没有雨,夏至的时候雨水就会非常的多,反之亦然。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芒种打雷或者夏至刮北风,后期就会发生比较大的旱情。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芒种的时候天气非常热,8月气温就降的比较早,说明这年的气候变化较往年有所提前。

农村俗话: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

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芒种在阳历的6月6号前后,而端午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因为阳历和阴历的差别,两者到来顺序不一。如果芒种在端午前面出现,今年农业生产就会有大的灾害,反之就是风调雨顺,农民大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