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19歲洋人加入太平軍,領12人應戰千艘炮艇,回國寫一本書流傳後世

1859年夏,19歲的呤唎抵達香港,從到來的第一天起,他就對和中國人相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隨著在中國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他對清政府的印象也越來越壞。而此時,迅速發展的太平天國運動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呤唎也非常希望能瞭解太平軍。於是,他通過一艘來往於上海和太平軍轄區的商船進入太平軍轄區,並在蘇州見到了忠王李秀成。

19歲洋人加入太平軍,領12人應戰千艘炮艇,回國寫一本書流傳後世

那時,李秀成剛從上海撤軍,其部下有數百人死於英軍的炮火,他本人的面部也被大炮擊傷,但當聽說呤唎求見時,他還是立刻答應了。會面的過程讓呤唎一直念念不忘。李秀成從王位上站起來,用英國禮節和呤唎握手,並請呤唎坐在他身旁。臨別,在得知呤唎自願加入太平軍後,李秀成又特別委任他一個名譽職位。於是,在太平軍各首領的祝賀中,呤唎成了太平軍中的一員“洋兄弟”,同時也成為英國對華政策的反對者。

然而,太平軍越是友好地招待呤唎,呤唎越感到不安,因為他的國家正在與清軍聯手對付太平軍。在呤唎看來,太平軍已把清政府對待“外夷”“洋鬼子”的閉關政策和排外政策一變而為親善友好的政策,阻撓太平天國運動對英國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更何況,太平天國已建立起完善的行政制度並擁有了遼闊的轄區,理應被視為一個具有法律地位的外交對象,而不是什麼叛軍。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出兵干涉太平天國,正如干涉美國南北戰爭一樣荒謬。

在太平軍中,呤唎曾帶炮隊出征,但更多的時間是教授太平軍炮術,或教授太平軍操演一種中西參半的陣法。此外,呤唎還把他所知道的鑄造炮彈、製造信線和炮位瞄準的全部知識教給了一個姓餘的軍官。

19歲洋人加入太平軍,領12人應戰千艘炮艇,回國寫一本書流傳後世

1863年5月,眼見天京雨花臺要塞即將失守,正向皖北進軍的李秀成回兵急救,此時,呤唎正奉命守衛天京九洑洲要塞。李秀成的部隊一到江北,呤唎就派出12個“洋兄弟”乘大木船去迎敵,以掩護李秀成部渡江。清軍隨即集結了上千炮艇開始圍攻九洑洲,呤唎等人被團團圍困,他本人也被一枚子彈擊中,失去了知覺。

1863年9月,傷愈後的呤唎得到李秀成新的委任—除了成立一支教練軍外,他還要再組建一支包括兩三艘汽輪的艦隊配合作戰。此時,戈登正配合清軍天天攻擊太平軍在蘇州外圍的陣地,李秀成很想俘獲一艘敵船,就把這個任務派給了呤唎。

11月14日,潛往上海的呤唎得知有一艘“飛而復來”號敵輪將從蘇州附近來上海,馬上決定和同伴懷特一起奪船。行動進行得很順利,但麻煩也隨之而來。上海怡和洋行在給香港公司職員的信中,把奪船的呤唎等人稱為“洋匪”,戈登的秘書威爾生則直接稱呤唎此舉犯下的是“海盜罪”。對此,呤唎後來在《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一書中寫道:“如果直接由太平軍總司令委任的我是一名海盜,那麼並未受到清軍委任而僅由清朝地方官吏僱傭的英滿分遣隊司令戈登少校又是什麼身份呢?”

19歲洋人加入太平軍,領12人應戰千艘炮艇,回國寫一本書流傳後世

在無錫失陷前四天,即1863年12月8日,呤唎奉命再往上海、寧波採辦兵船。當他和懷特准備出發時,李秀成約見了他,希望他向外國人宣告天平天國的願望和主張。可到上海不到一週,呤唎就聽到了懷特被英國領事逮捕的消息,理由是他為太平軍服務,並以“海盜罪”奪走了“飛而復來”號。幾天後,本就有病在身的懷特死於獄中。同時,清廷的密探一直在追捕呤唎,使他無法在上海開展活動,而且醫生也說他已積勞成疾,應轉地療養。無奈之下,呤唎只好返回英國。

1864年7月,天京失守,太平天國運動隨即宣告失敗,但太平軍餘部仍在作戰。英國國會和輿論依舊在為是否應干涉太平天國而爭執不已。此時,呤唎已經回到了英國,而且決定“投戈握筆”,寫一本書描寫他參加太平軍的冒險經歷,即後世流傳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何書彬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