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滄州:運河處處都是彎

滄州:運河處處都是彎

剛下火車,我和出租車司機有一搭無一搭地聊著,詢問著他心目中滄州最古老地方。一個靠著相機行走的人,是斷不能輕易舍下城市最古老的角落的,那裡往往會彌留著舊日的氣息,是現代城市中不易察覺的。但師傅輕嘆一聲告訴我,除了滄縣有個鐵獅子,其他的也就沒什麼了。

如今,每個城市看上去都有著相同特質:不是高樓林立,就是車如流水馬如龍。除了那些藏匿在高堂廣廈間的古蹟還透著微弱的氣韻,其他的古老早已湮沒在高速發展的經濟中。令人傷懷的是,照司機師傅這麼一說,這個城市的古韻氣脈已經微弱得難以把切了。

鐵獅子位於滄州市區向南28公里處,正名“鎮海吼”,相傳是文殊菩薩坐騎,為遏海嘯水患而造,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遠觀鐵獅子,它身形挺拔,動勢前趨,神情倨傲,側目而嘯,能夠想象得出它千百年前剛出爐時的洶洶氣勢與勃勃英姿。近前查看,它身上的花紋平淡,四肢龜裂,大片的鐵塊脫落,只能倚靠鐵架勉強支撐,已經失去了往日威風凜凜的模樣。它被支扶於一塊混凝土的基座之上,安居於一間無人問津的院落之內。我在參觀滄州博物館時,曾看到一塊古滄州城的沙盤,那時此處還是一片繁華錦城,鐵獅子就佇立在城中央,守護著千年的古城。

沧州:运河处处都是弯

(滄縣鐵獅子)

據史料記載,古滄州於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設立,轄浮陽、樂陵和安德等三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遺址則距今滄州城區東南20公里,便是今天滄縣的位置。它的興旺昌盛,主要緣起於隋代大運河的開鑿。盛時兩岸商賈輻輳,車馬喧闐。元末明初時,滄州舊城走向衰敗,運河西岸的長蘆鎮依靠貫通南北的漕運,逐漸成為新的地區經濟、政治與文化中心。

今天的滄州城,便是從這長蘆鎮發展而來。

沧州:运河处处都是弯

(歷史上的滄州飽受洪水肆虐,每逢洪潮過去,就會留下大片的鹽鹼灘與蘆葦,因此滄州別稱“長蘆”。)

在京杭大運河綿延的20個城市中,滄州並不是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個,卻是運河流淌最長的一個:它足足達215公里,佔全程的1/7。運河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自德州四女寺水利樞紐由南往北進入滄州境內,流經吳橋、東光、南皮、泊頭、滄縣、滄州市區、青縣,進入天津。在這一段內,運河一改往日一瀉千里的俊朗模樣,變得婉轉又多情,蜿蜒盤桓在這片大地上。

沧州:运河处处都是弯

(穿城而過的大運河及與它日月同輝的清風樓)

紀錄片《大運河》,對滄州境內曲折的河道,有這樣一段描述:“從高處看,滄州的運河處處都是彎,這些彎正是古人在開鑿南運河(京杭運河北段,南起臨清,北至天津入海河段)時為解決河水落差而設置的。相較於南方地區,北方的地勢更為多變……一彎頂三閘,儘管路途延長了幾倍,但南來的貨船因此得以順利行船繼續北上。”古人用智慧平衡了地勢與水勢的衝突,減緩往來行船在此複雜地段中“堵船”的壓力。兩岸的經濟發展,南北的文化交融,因這蜿蜒流淌的運河水而發展和促進,古今的文化,也得益於這河水綿延至今。

早晨七點,人來車往,彩虹橋迎來了新的一天。這個城市開始甦醒。數九寒天,橋下運河水結上了一層薄冰,幾處沒有結冰的水面在朝陽下泛著細弱的金光。水面上映襯著的,還有河畔的樓群和晨練的人們。他們三五一群地湊在一起打拳,時而剛毅倔強,時而陰柔溫和。滄州人尚武,相傳古時這裡老少婦孺都身懷武藝,漕運時期,這裡誕生了大量鏢局,有“鏢不喊滄”的說法。

沧州:运河处处都是弯

(晨練的人們)

武術似乎並沒有使這座城市充滿暴戾之氣,卻多了幾番平和和俠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從這裡走出的大家,武有霍元甲、文歸紀曉嵐、忠系張之洞、義屬馮國璋,他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從武德探人格,俠義之人成天下之事,從鐵骨見風貌,尚武之城承古韻之魂。武風武魂,促成了這個城市的自覺自律,這是武者的心訣,也讓我看到了滄州的文化傳承。

在河間府署內最北側有一個小小個院子,名“詩經齋”。齋屋中央,毛萇公像英挺而立。靠著西牆、北牆放置的6個書櫃和櫃頂放滿了古色古香、線裝石刻、保存完好的《詩經》,有明代至民國年間出版的各種不同的版本,約700餘種,近8000冊。相傳《詩經》被孔子刪定後代代相傳,傳至毛亨時不幸趕上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於是毛亨將《詩經》熟記於心,一路北逃至河間,在此紮根,重新整理,並親口傳授給侄子毛萇。毛亨去世後,毛萇開始在這一帶講解詩經。毛萇的弟子一代一代地將《詩經》傳了下來,一代一代地將中國古老的民間文化流傳了下來。

沧州:运河处处都是弯
沧州:运河处处都是弯

(坐落在河間府署內的詩經齋)

傳承,讓滄州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古雅。

鐵獅子是滄州的標誌,但那個上千歲的滄縣鐵獅子已經不再是滄州的唯一標誌了。在城市西北側的獅城公園中央,一座重約120噸的鑄鐵獅子昂首挺立,這個年輕的鐵獅子於2011年誕生在鑄造之鄉泊頭,依照老獅子的樣貌姿態鑄造,並修補了其無法復原的損毀之處。它身披鎧甲,背拖蓮座,衝著遠方張口瞠目,一派雄姿迸發。同鐵獅子的重生一樣,滄州與滄縣的沒落一起重生。幸運的是,在運河穿越的蒼茫大地上,那些古老的氣韻和文明依舊傳承。

沧州:运河处处都是弯

(獅城廣場與“年輕”的鐵獅子)

沧州:运河处处都是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