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男孩儿哭吧哭吧不是罪!——如何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校门口去接大宝放学,另外一个班的班主任,带着一个胖嘟嘟的男孩子正在和男孩子的奶奶说话:“刚刚他哭了,因为班上另一同学把他的新书给撕了个小口子。两人好像是因为扔飞机闹了点小矛盾,他就上去先揉了人家的书,那孩子也上来揉了他的书。在教室哭半天了。这事两人都有责任,他的书稍严重点,撕了个小口子,那个孩子的只是揉皱了。为了这么点小事,就闹成这样,你们家长回去,还是得多教教他如何与班上同学相处,学习还是不错的,这回期末语文97,英语99,数学……(忘了具体数额了,反正也是90多)。就是平时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要不这回评好孩子,他就能上榜了!”


老师一边和那位奶奶说,那位奶奶边用手指着那个男孩儿说:“别哭了,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我可告诉你,男儿有泪不轻弹,你再哭,别说我回去就揍你,直到揍的你哭不出来为止!……”

男孩儿哭吧哭吧不是罪!——如何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站在一边的我,听着那位奶奶的这番话,真是同情那个小男孩。才8、9岁的年纪,怎么就不让哭了呢?!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吧,认为男孩子,就不应该总是哭,因为男子汉不能像个小姑娘似的,有事没事就哭。仿佛哭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当然这是丢的家长的脸!

我家也有两个男孩,对于男孩子哭这件事,我的体会是: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哭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没有好坏,无关脸面,那只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不宣泄出来,久之轻者会导致孩子更严重的情绪爆发,重者则可能会导致孩子抑郁。

论事,自己新书被撕坏,心里肯定很难过。同时,也有点害怕,刚买的书就坏了,家长会不会责罚(看奶奶那个状态,估计至少一顿批评吧)?当然肯定还有和同学争执时的气愤。这么多情绪交织在一起,对于一个8、9岁的孩子而言,哭一鼻子也算是很正常的。可是那位奶奶,当着老师的面还一直扬言回去还要因此打孩子……

这让我想起了这首老歌: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微笑背后若只剩心碎,做人何必拼的那么狼狈……

男孩儿哭吧哭吧不是罪!——如何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更何况那还是个8、9岁的孩子!

其实,家长的这种想法是可能理解的,我也认同男孩子确实不能总是大事小事都以哭来“解决”,因为哭根本于事无补。但是,既然不想 让孩子哭,那么要怎样教,男孩子们才不会动不动就以哭来表达呢?当然女孩也一样!

这就涉及到如何帮助孩子认知情绪,管理情绪了。

第一步:要帮助孩子给情绪命名。

什么是给情绪命名?就是要告诉孩子,你现在的这种感受到底是什么。是愤怒?是沮丧?是悲伤?是恐惧?是嫉妒?是焦虑?……等等,以这样的方式,教会孩子:哦,原来我这种感受叫XXX。

第二步:接纳孩子的情绪。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只是正向积极或负向消极。每一种情绪,带给我们心理和身体上的感受,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处理这些情绪。因此,对于孩子产生的这些情绪,家长要能够接纳,而不是去责骂孩子,打击孩子(类似:“哭什么哭,爱哭鬼一个!”这样的话语)。你要想想,难道你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你可以有,为什么孩子就不能有?!

第三步:为孩子示范如何处理情绪。

孩子的学习都是行为性学习,他不是听你说的,而看你做的!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合理的”处理情绪,那么,你就得给他做出榜样!

比如,处理愤怒这种情绪。这太常见啦……随时随地可见,对吧?!比如,妈妈:“叫你吃饭就赶紧出来!到底要我叫几遍啊?!”爸爸:“好的好的,知道了,我这就出来。”对于没有听话的孩子,爸爸可能就会生气的大吼大叫,妈妈则可能会不停的抱怨、生闷气,以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就范。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很快就会发现达到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情绪去控制父母。他们用哭泣表达受伤的感觉,或者表现出更大的愤怒,来操纵别人的行为,让别人屈服。

男孩儿哭吧哭吧不是罪!——如何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如何处理愤怒情绪

所以,不要怪孩子不会处理情绪,而是他们没有真正习得正确处理这些情绪的方法!

更不要怪孩子哭,哭也只是他们情绪处理的一种方式,这没什么罪。要真说起罪来,那么也是父母没有教会孩子,如果不哭,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