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中國人的審美觀和歐美人差別很大?

耀華河馬


中國人和歐美人的審美差別真的很大嗎?

胡哥並不這麼認為。

從2016年到現在,因為拍攝嘿老外,胡哥接觸過的歐美國家的老外大約有200人左右,其中不少最後都成了朋友。

在胡哥的印象裡,他們眼中的俊男美女其實和中國人眼中的俊男美女都是差不多的。

比如,胡哥的男老外朋友們最喜歡的中國女明星是范冰冰,而女老外最喜歡的中國明星是吳亦凡。和中國年輕人的口味都一樣。

而他們喜歡的國外的明星,比如娜塔莉波特曼、斯嘉麗約翰遜(寡姐)、湯姆克魯斯等等,在中國人眼裡也都是美女帥哥。

而且據胡哥的瞭解,我的老外朋友們在中國找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在一般中國人看來都是很符合中國的審美標準的。

在胡哥看來,不管是中國還是歐美,在審美上都有共同的地方:

1. 都喜歡立體的五官。不管是范冰冰、章子怡、迪麗熱巴,還是吳亦凡、吳彥祖,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五官立體。

2. 都喜歡勻稱的身材。大胖子、小肚腩、水桶腰、大象腿這種身材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歐美人都不喜歡,而乾瘦的身材喜歡的人也不多。穿衣顯瘦脫衣有肉這種身材是中國和歐美都能接受的。

以上是共同點。如果說一定要找出不同的話,在胡哥看來應該就是大家關心的膚色問題。

據說老外喜歡小麥色的皮膚。

其實這也不一定,胡哥的老外男性朋友們大部分都喜歡皮膚比較白的女孩子,而女生則更多喜歡黑一點的,像古天樂那樣膚色的。

至於大家經常用來對比中國和歐美審美的維秘超模呂燕,在維秘中也僅此一例,劉雯、奚夢瑤等等中國維秘超模不也是大家心中的女神嗎?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記得讀書的時候,外語老師曾經說外國人認為獨特的才美,在中國一個膚白貌美,濃眉大眼的標準美女,在外國人看起來會覺得很普通,遍地都是這樣的,反而,眼睛小,塌鼻樑,高顴骨,在他們的眼中,很獨特,很美。

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臉盲吧

我們在他們的眼中屬於外國人,就像我們看他們一樣,他們看我們也都是長的差不多的,我的大學外教老師Paul就經常分不清我跟我的閨蜜,我們倆只是身高,胖瘦差不多,長相完全不同,髮型也不一樣,有一次上課,他非說我倆是twins,經常分不清我倆,弄的我們苦笑不得,所以看多了長的一樣的大眾臉,突然出現一個高原紅臉蛋,小眼睛,塌鼻樑,高顴骨,他會覺得很有特點,覺得她跟別人不一樣,其實是覺得獨特。



客觀世界的差異

外國大部分都是白種人,外國人的眼睛都比較大,眉毛濃密,五官立體,而中國人大多面部輪廓扁平,短鼻子,小眼睛,其實在十九世紀前期,在外國人的眼中,這樣長相的中國人並不美,在《中國簡史》中德國的傳教士郭實獵寫道“就其本身而言,中國人的相貌不是很美:小眼睛,扁鼻子,黃色皮膚,並且缺少面部表情,顯然幾乎無美可言”,同樣的在早期中國,外國人在中國人的眼中是長相畸形,深目藍眼,頭髮火紅,像怪物。



為什麼現在審美觀念變了呢

因為人們的思想和見識更多了,眼界更開闊,也更能接受差異和不同,外國人之所以喜歡小麥色皮膚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健康的象徵,喜歡高顴骨,丹鳳眼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面相具有東方女人的韻味(畢竟幾千年前外國人的書中記載的中國女人就是這種長相),所以這種長相在外國人心中是具有東方特色的,他們更喜歡追求差異性和獨特性,尤其是時尚界(呂燕、杜鵑)。


喵小姐愛時尚


想來,是受地域區限的原因,中國人的審美觀和歐美人的審美觀即大相徑近,又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確實是風土人情搭臺,世界文化唱戲,各有千秋。





歷經千古,華夏對女人的審美,從《紅樓夢》中女人是水做的,因而美人出浴,如花似玉,在到封建王朝的四大古典美人的傾國傾成,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更引深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風情萬種,寫的是一種典雅,溫柔,嫵媚,賢惠的品牌。





而打破封建傳統的縮影,時下的中國人的審美觀,顛覆了以往“.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侷限,更懂得了潮女,美媚,靚女的性感,時尚,和開放形的佳麗。象被國人稱作“神仙姐姐”的劉亦菲,黃聖衣,趙麗穎,全是花瓶式的溫柔典雅型,感觀上的清純可愛,和三從四德的賢妻良母型,依然很受含蓄的中國人的青睞。






說到歐美人的審美觀,會情不自禁想起豐乳肥臀,或活蹦亂放的激情四射的美女。一向,洋氣的歐美男人,很推崇中國的一個女名星,扮像洋氣,奔放,永遠青春不息的女星許晴,那種骨子裡的豔氣十足,很讓歐美人青睞。


無獨有偶,豐腴的性感歌星李玟,那種風騷味千變,野性奔放的風格,和敢做敢當,敢愛敢恨的潑辣性,堅持讓歐美人兩眼放光,愛的死去活來。



雖然說中國人和歐美人的審美觀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也雖然說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就象中國人愛賢淑型,歐美人愛野性奔放型,但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漸漸拉近了距離,那種即性感,即時尚,即真愛一生的女人,永遠是這兩種不同皮膚,不同區域的人的最愛。


寫作情緣


中國人和歐美人的國情和生活環境都不同,中國人內斂含蓄,歐美人奔放自由,再加上幾千年來歷史的薰陶,中國人講究眉清目秀,“一白遮百醜”這個觀點一直都存在在心裡,所以大多數中國人都喜歡白皙乾淨的感覺。而歐美人在這一塊上更自由一些,他們追求自然舒適的生活狀態,在妝感或者穿衣風格、處事態度上都有同樣的感受。

再者,中國人和歐美人的面部骨骼構造有很大差距,中國人的面部大多比較扁平,所以乾淨的妝感會更適合一些,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會更喜歡日韓妝容,因為我們的面部結構都比較相似。

而歐美人的面部結構本來就非常立體,他們更追求骨骼的立體感,所以妝容上也是為了讓自己的面部看起來更立體而修飾的,修容、高光等各方面也因為他們面部骨骼的立體顯得更為融洽。

即便她們有再清淡的妝感,還是會有骨骼感的強調。這跟中國人的清新感是完全不一樣的。

其實中國人喜歡的面貌還是歐美人喜歡的都是不矛盾的,最關鍵的是我們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風格,或者說我們怎麼修飾自己看起來更好,做到這兩點就足夠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都喜歡歐美的妝感,亞洲臉雖然沒那麼立體,但是化出自己的風格和色彩,照樣能讓我們變美,精美君覺得這樣就已經足夠了。包括我們的超模,在國際的舞臺上也會有歐美妝感的強調,能讓她們看起來更“高級臉”更時髦,但她們依舊是我們國人的驕傲。


Jstyle精美


我以前看不懂外國人把大媽叫美女,隨著年齡大了,覺得那些女人美了。

主要是中國人的審美比較挑剔,因為人口比較多,漂亮的人口基數也大,所以對美女的定義也比較苛刻。才能優化出最美來。

被洗腦前,我們認為,瓜子臉,橢圓形的瓜子臉才算美女,其他都不算的。

額頭飽滿,眉形,柳眉,劍眉算美女,其他眉形都不算的。修改過的眉也不算。眼睛有神,雙眼皮。鼻樑高挺。小嘴巴。大白牙,大美女。小米牙,小美女。

被洗腦後,平時看著歪瓜裂棗的,也能看出美來了,臉型不規範,不規則,更不是橢圓形的瓜子臉,但眼睛長得蠻好看的,嗯,嘴巴也不錯,身材也不錯。交流交流,發現性格也不錯。

然後呢!就陷入兩難境地了!然後還有類似的,臉型是我們想要的,鼻子不合格,嘴巴也不錯,氣質也很好。。。

總之,最後都不錯。

變成最後,全錯。

以至於現在我們都分不清,大媽美還是小姑娘美,感覺大媽氣場足,小姑娘漂亮。

沒洗腦前,我們可能看都不看大媽,不好看,但是互動完後,覺得大媽更有魅力。發自內心的那種美。

小姑娘,第一眼看上去很美,相處相處,感覺沒有太吸引人的地方,缺乏個性與人交流的那種自信從容的美。並不是真心與人互動,都是搪塞,被迫,應付的,有時都能看出她內心的反感,都寫在臉上。嘴上還說,不錯,開心。

東西方人對待美的概念不同,東方人看中外貌,硬件。西方人看中精神,個性,氣質,軟件。

東方人口多,對美的概念狹隘一些,要從龐大的人口中選出少數美女,挑剔很多。

西方人口少,對美的定義比較寬泛一些,選出來的不一定真是美女,可能在他們國家算美女,到國際上,可能連平均值都不到。

東方國家,中國,印度,每次選出來的美女都是美女,人口多,挑選機制也比較高,優中選優。


白駒過隙148307210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認識很多外國人,所以我說說我的看法吧:

首先,歐美白人其實不太喜歡他們自己那麼白的膚色,顯得很沒有生氣,而且歐美人大多喜歡旅行,經常旅行的人總會去海邊把皮膚曬成小麥色。小麥色才是健康的,只有窮人沒有錢去旅行,皮膚才會是那麼的慘白,所以歐美白人就會更喜歡皮膚健康色的女生。

歐美人中也有非洲裔、印度裔等其他膚色的人,一方面他們也受其他歐美白人對於膚色的影響,二是他們本身就是有色人種,自然也比較和小麥膚色或膚色偏黑的人有好感。

其次,歐美人看慣了五官立體的歐美人長相。

在他們看來亞洲人應該長這樣:

單眼皮、 厚嘴唇、高顴骨……這個應該就是亞洲美女的標配。關鍵是有亞洲人獨特的點能夠吸引他們。當然,也有正常的能被世界都認可的世界級中國美女:

從影視拍攝的角度,確實是五官更立體的歐美人更上相,所以中國美女也在追求和世界接軌,高挺的鼻樑,大眼睛,深邃的眼窩,瓜子臉、膚白盛雪……

這張照片就能明顯感覺出來對於膚色的不同喜好。白色的都是中國超模,其他國家的超模的膚色都是小麥色。

而且對於審美的看法,國籍之間差異大,人和人之間差異也很大,情人之間更是如此,老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所以,美不美,都在看的人自己用心判斷,切莫人云亦云失了本心。


電影記不住


東西方人種都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審美又是遺傳,社會,文化,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在審美上有差距是很正常的事情。

西方人五官更立體,東方人五官小巧玲瓏,在東西方沒什麼交流的時候,各自有一套自己的標準。比如東方盛行柔弱美,晉朝男子以柔弱為美,若不經風的樣子曾經風靡一時,唐朝以肥唯美,楚王則多愛細腰,時代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審美。

看西方的油畫作品,中國人很少感覺裡面女人有特別美得,這就是標準不一樣,西方有各種表現人體的藝術,雕像和繪畫刻意表現人的很多,女性大多數都比較豐滿,確實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有點像《病梅館記》裡面說的,中國人可能更喜歡修飾過的沒,西方人更喜歡自然的,健碩的美。



但隨著東西方交流越來越多,互聯網的高度普及,交流的日益廣泛,審美標準越來越趨向統一,但在現實場合,也有類似於物以稀為貴的心裡,覺的外國的都是好的,這一點東西方都一樣。

但西方以健碩為美還是傳統,看扎克伯克的中國媳婦,還有鄧文迪,相貌都不屬於中國傳統的嬌小可愛型,多了一種健碩的野性美。


有人主張自然,有人主張修飾,在多元化的時代我們都應當接受多元化的審美。

另外要說一句,西方愛表現男性的雄壯之美,這一點也漸漸地被中國人所接受。

最後放一張日本的修飾之美,就能明顯的感覺出差別了。




昭烈名臣


中國人的審美和歐美人的審美,告訴你什麼差距

  很多小事情都不難發現,中國人的審美和歐美人的審美,差別大的不止一點點。就從維密秀選擇的模特來說,模特我忘記叫什麼名字了,只知道長得非常醜,眼睛很小,鼻子很塌,但是,在外國人眼裡,卻是一位超模,非常吃香。因為,外國人說這個女孩長得很特別,不像一般的東方人,當時我心裡看到這個女生的時候,簡直不知道這麼醜的人也可以登臺,還可以這麼受歡迎。由此可以看來,中美兩國的審美差距還是很大的,到底有哪些差距呢?為什麼會有差距?

  中國人喜歡傳統的美,而西方國家一直在追求標新立異。對美的感受也是這樣,他們更加喜歡一些長得比較能給人辨識感,比較獨特的人,而不是一般的大眾臉,有些人長得很漂亮,但是辨識度不高。這在外國人眼裡看來說,並不算好看。中國人喜歡雙眼皮、大眼睛、高鼻樑的女孩,而西方人則更加喜歡身材好的女生。他們認為,擁有好的身材,才是美麗的第一步。

  另外,中國人比較含蓄,喜歡溫文爾雅,能夠拿出檯面的東西,對人的要求也是如此。中國人更加喜歡一些女性是知書達理,落落大方的。但是,西方的人更加喜歡一些開放活潑的女生,這樣的女人在他們的眼裡更加有吸引力,像是一些女生比較害羞,在西方人眼裡簡直不敢相信。西方人一直是追求自由,對於美也是如此。。


FASHION日報


1. 時尚圈的審美和大眾審美是不一樣的。有個回答說得很好,印象感很重要,走秀的要求跟拍戲的不一樣,哪怕都是模特,維密的模特和走HF的模特也不一樣。

2. 大家的基本審美其實都是一樣的,我曾經很欠揍的問幾個老外覺得鳳姐長得怎麼樣,人家表示非常不怎麼樣。。。但是老外對氣質和感覺比較看重,現在國內很多女生一水的把自己搞得錐子臉大濃眼妝,用一句話說,美則美矣,沒有靈魂。可即使如此,老外也不會覺得這醜,最多說She's cute but boring. 他們喜歡有趣和有活力的人,很多女生你看著沒這麼漂亮,但是生活中是非常有活力和感染力的。

good-looking是好看,比如景甜。
pretty是有點俏皮又小性感的漂亮,比如以前的麥莉和小甜甜。
cute是可愛的漂亮(還有點顯小的意思),比如陳意涵和艾瑪羅伯茨。
hot是非常性感,比如安吉麗娜茱莉和梅根福克斯。

但是你要說美,其實很因人而異。中國很多人的審美觀是不喜歡有“進攻感”的女性的,也不喜歡太出挑,所以現在林志玲和高圓圓都是最大眾的女神。

3. 當然,喜歡跟自己不一樣的是真的,喜歡五官明顯也是真的。但是對於大多數外國男人來說,其實身材非常非常重要。。。亞洲人前凸後翹的太少了,哪怕現在胸都搞得很大,但是整體曲線還是太單薄了。

4. 反正在我見過的實例中我的總結是,如果你覺得一個東方女生不好看,但是老外還是覺得她很好看,她肯定有別的地方是很出挑的(比如身材好,談吐大方,愛笑)。要是啥都不好還是有老外喜歡,那老外屌絲的可能性很大。。。

5. yellow fever是存在的,但是沒有很多。Not who you are but what you are,就是說人家不是因為看你長得怎麼樣,而是因為你是亞洲人,那就夠了,就跟有的女生喜歡跟白人男生談戀愛,同等條件的亞洲人都看不上,但是隻因為人家是白人。哦對了,白妹子跟黑人在一起的其實還是不多的,遠沒有白人中年男子找黑人辣妹的多。

最後,劉雯真的很美。。。。推薦去看街拍和動圖,太難得有中國妹子能笑得這麼有感染力的。

張馳ChiZhang


回答這個問題就好比回答,為什麼北方人和南方人的飲食習慣不一樣。雖然兩個問題類比的不是那麼好,但原因都是相同的,都是由環境決定的。而這個環境又可分為社會環境和地理環境,兩種影響略有不同。

1、說社會環境。一個國家在不同的社會形態是審美會有所差異,比如在唐朝等朝代時,是以肥為美的,而現在卻是以瘦為美,將來還有可能發展為以壯為美,這都是有可能的。這跟社會形態和社會經濟相關。



2、地理環境。大家都知道,目前的100多個國家裡,對審美都有著各自的看法。因地理環境的不同,導致不同區域人群的膚色、體型、文化都有所不同,而這些都能導致人們對審美有些不同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