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

从长安南路陕师大乘坐323路公交,经运行18个站,终点就是常宁宫,却看不见皇家御园的任何踪迹,只见一大片度假山庄,向保安打听,方知常宁宫就隐藏于此山庄之后。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西安事变前,蒋介石来陕基本都住临潼华清宫的五间厅,西安事变后不愿意再住临潼了。此时国民党黄埔系将领胡宗南驻陕,主持西北军政,当时兼任黄埔军校七分校主任(因蒋介石长期兼任黄埔军校校长,为表示对蒋介石的敬重,各地分校行政首长均不称校长,称主任),七分校在常宁宫东南方向七华里处(现解放军通讯学院),胡宗南在巡理校政之余慕名来常宁宫游览,深感这里风光秀丽,地势险要,位置隐蔽,非常有利于避免日机空袭,便萌发为蒋介石建造行宫之意。自1940年起至1942年历时两年竣工。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山上住老蒋,山下住随从,今日只可见山上部分。此后蒋介石曾于1943年至1946年间三次来陕在此居住。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从山庄旁的石阶下去,就见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党徽悬挂于墙上,一旁书写“常宁宫蒋介石的西北行宫”。大门右前方便是蒋纬国的别墅。一九四零年,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从德国慕尼黑军事学院学成回国,在搭乘火车时,与西北纺织实业家石凤祥之女石静宜小姐邂逅,四年后喜结连理,由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为他们主持婚礼,蒋纬国与石静宜也就在此度过洞房花烛之夜,之后便成为蒋纬国夫妇的度假别墅。进入行宫大门,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辆装甲车造型。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装甲车对面是几孔窑洞,现在是柳青展室,1952---1966年挂职长安县委副书记,在此十四年的生活、工作、创作经历。在这里他写出了《皇甫村的三年》和《创业史》第一部、第二部。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据说柳青写《创业史》时,为了描写当地农妇骂人的神态,站在崖上端了一盆水倒在人家晾晒的被子上,农妇骂他时,他就拿个本子蹲在旁边观察、记录,后来被农妇认出,他这才讲明情况,并赔了一床新被子,由此可见作家对文学的作品是何等的严谨和挚爱。再往前便是常宁宫的制高点---观景亭。蒋介石常在此品茶、看书、观景,也是与军政要员谈话的地方。亭下有一个密道出口。观景亭边上有一块巨石,巨石一旁的石柱上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巨石上面书写 “灵感石”三个红色大字。传说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窦氏前往此地三观庙降香,不幸遇匪劫驾。窦氏一行人等慌忙弃车逃命,但如何逃得过如狼似虎的劫匪?正在危急之时,忽见苍松掩映中高崖之下有一小洞,便慌忙入洞避难。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劫匪一路寻来,眼看就要被捉住,凭空飞来一块巨石,正好砸死最靠近洞口的几名劫匪,匪徒胆战心惊,无人再敢靠前。正在僵持时刻,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飞马赶到,窦氏夫人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为感神力相助,同时求佛主保佑李唐王朝,太宗李世民谨遵母命下旨在此建造寺庙,命名常宁宫。从观景亭拾阶而下,崖半壁上的一大片平地,便是行宫的主体部分。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首先是宋美龄的化妆娱乐室,这是一间正方形砖瓦结构的平房,建筑面积36平方米,室内设有化妆台、穿衣镜、椅子、沙发和一架钢琴,老蒋和宋美龄曾三次莅临,就在这间化妆娱乐室化妆、弹琴、消遣、娱乐。从宋美龄化妆娱乐室再向前走就是蒋介石卧室,这是一间八角砖瓦结构的平房,建筑面积126平方米,室内设置套间、外间。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套间是卧室,设置床、衣柜、穿衣镜、摇椅、桌子、茶几。外间是书房。老蒋于一九四二年九月、一九四五年七月、一九四六年五月先后三次与夫人宋美龄来西安,就下榻在这里。在蒋介石卧室旁边不远处,有一株蒋、宋亲手裁植的桂花树,被称为西安市区最大的一株桂花树。在桂花树不远的崖壁上,生长着两株连理树,一株是槐树,人们叫它“中正树”,另一株是柏树,人们叫它“美龄树”。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连理树俗称“鸳鸯树”,是由同种或异种的两颗树经过多年生长形成共生现象的树种,自然界中比较罕见。这株连理树是槐树与柏树的共生树,树龄已七十余年,为当年修建行宫时从别处移栽而来,几年后两树遂生为连理树。卧室后面就是蒋介石的办公室。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两栋建筑有走廊相连。从办公室前行即是议事厅,建于1940年,是一座两边大,中部小,是X形的砖瓦结构平房,面积185平方米。中有格挡分开,一半餐厅,内有圆餐桌、酒柜、凳子;一半议事,内有大小沙发、茶几、铺有地毯,四角摆有花卉。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蒋介石曾在这里就餐,多次接见西北军政要员,商讨军政大事。议事厅正对着的是东山玉仙洞和行宫当年的正门。玉仙洞的入口就在行宫的大门旁边,入口的大门紧锁,从远处看,只能看见大门后的蜿蜒小道通向崖后不知什么地方去了。行宫正门坐西北,向东南,虎踞神禾塬悬崖峭壁之上,门前顺地势有二百米台阶徒坡迤逦而下,通往黄甫公路,直达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现陆军通讯学院),蒋介石每次来常宁宫,都在阶梯下弃车,换乘滑杆悠然直上,进入行宫。从崖下仰看,蒋介石行宫呈带状依神禾塬半崖而建,东南—西北走向,占地约10亩,各种建筑依地势而建,临崖望水,景色怡人。灰色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十分隐蔽。可见胡宗南对校长的一片忠心。行宫院落靠近崖壁的一面,是一排七孔窑洞,为机要、保卫等人员居住。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也是中正密洞的入口所在。七孔窑洞从后面互相联通,明面上看只有一孔窑洞才是中正密洞的真正入口,但实际上只要进入其中任何一个窑洞,便可以通过连接通道进入中正密洞,躲避空袭十分方便。蒋介石在院中散步,遇空袭时,随便跑进那孔窑洞都可以及时进入密道。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中正密洞原是“西寺佛爷庙”,内有唐太宗之母窦太后避难藏身的密洞,胡宗南一九四零年为蒋修建行宫时在此庙内沿东西方向凿洞千余米,洞壁为砖灰结构,在五个隐蔽的不同方向设有出口,洞内有会议室、办公室、卧室、蓄水池及卫生间等生活设施,是蒋秘密活动的场所,解放后曾进行过多次加固维修。
蒋介石西北行宫(常宁宫)游记​经过多半天的游览,下午乘323路公交原路返回驻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