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孩子一定要自己带,隔辈人管孩子弊病太多!

孩子一定要自己带,隔辈人管孩子弊病太多!

老人管孩子,如大树罩小树,小树永远是小树,永远长不成一棵参天大树。因为大树罩住了小树接收阳光的机会,隔住了小树经受风雨的能力。这就是隔辈人管孩子的弊病,因为孩子无法从根部直接吸收自己所需的营养。人们常说,人老了容易犯糊涂,还有一个词叫“老小孩”,从中不难看出,让老人管孩子,能把孩子管聪明吗? 人老了,往往靠感性生活,有时候心理如小孩,而教育孩子, 更多靠理性。让“老小孩”管小孩,管出的孩子往往任性、蛮横无理。小孩子善恶正邪概念不明晰,所以才需要学习和良好的道德教育。

隔辈人带孩子弊病多多。那些身体好、条件好的老人, 以溺爱孩子为荣,把孩子当“小皇帝”和“小公主”来服侍,事事大包大揽,见不得孩子受一点儿委曲,把让孩子享受当作管孩子的成果来炫耀,是只养不教。那些不愿管孩子、身体不好的老人,被迫管孩子的,把孩子交给电视, 自己图个清闲,孩子成长中出现问题也不闻不问,只求孩子吃饱喝足不出事。前者带出来的孩子,自私、冷漠、专横、霸道,后者带出来的孩子,性格抑郁,内心孤独。

据调查,75% 的老人带出的孩子有着上述问题:性格自私冷漠唯我独尊,生活自理能力十分差,性格抑郁而内心孤独。希望我们的年轻妈妈,不要为了眼前一时之利而把孩子丢给老人。孩子被惯坏了,那可真是后患无穷。

我相信,老人绝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在害自己的外孙女,但天下有多少感情用事的老人打着爱的旗号在害孩子,在给社会培养坏孩子而不警觉?这是老年人的局限性和通病。人格教育,主要培养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与人相处要学会谦让,做事要吃得了苦,遇到挫折要有弹性,对父母要有感恩的心。大多数老年人管孩子,恰恰相反,无法给孩子提供这些受教育的机会。

而人到老年,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话,这些方面往往会退化。我的姐姐,小时候非常聪明,读书真可以用过目不忘来形容,长得又俊美,深得奶奶疼爱,而我小时木讷,性格又倔,好跟长辈顶嘴。奶奶对姐姐和我完全是天上地下的待遇。奶奶让姐姐从小跟她睡,奶奶上亲戚家, 姐姐是必带的,我是没有份儿。记得我五岁的时候,为了奶奶的偏心,我跟奶奶顶嘴,奶奶直接就来撕我的嘴。

后来父亲跟妈妈离婚,奶奶就硬生生让姐姐跟着她, 不让妈妈带走。没想到,这就毁了姐姐一生。姐姐本来成绩很好,跟奶奶以后,哪位老师说姐姐几句,奶奶就上校长那儿告状,哪位男同学跟姐姐开个玩笑,奶奶就跳着小脚去找人家家长理论,弄得老师和同学都怕姐姐;下雨怕路滑,奶奶不让姐姐去上学了,姐姐也就不去了;下雪嫌天冷,奶奶不让姐姐去,姐姐也就不去了。最后奶奶听信一个算卦先生,说姐姐日后能嫁贵人,是贵夫人命,上不上学都无所谓。就这样,姐姐干脆不上学了。

后来姐姐结婚了,姐夫不是贵人,在婚后不久就成了一个典型的赌棍。而姐姐被奶奶惯得懒惰自私,不懂得孝敬公公婆婆,更不懂得尊敬丈夫,婚后的日子是在“战争” 中度过的,姐姐不是与姐夫开战,就是与公公婆婆开战。起初有奶奶护着,姐夫不敢动手,奶奶去世之后,姐夫该出手时就出手。想想,姐夫开始也是一个好青年,却走上了赌博的不归路,跟姐姐的不讲理有很大关系,而根源就是姐姐从小失教。现在,人到中年的姐姐吃尽了苦头,她才终于明白了一些事理。我从不怀疑奶奶对姐姐的爱,但这种爱是缺乏理性的, 反而害了姐姐一生。

摘自《先有好妈妈,后有好儿女》,赵苡著


女人一生的必修课!

女性应当怎样完成教育和自我教育?围绕这个人生课题,本书分成四个部分:怎样培养一个好孩子,怎样选择一个好伴侣,怎样维系一段好婚姻,怎样建立优美人格、完善自我。通过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自然引申出人生的真谛,是一本难得的伦理道德读本。

中共中央党校仁登第教授为本书作序,赞叹赵苡女士希圣希贤,确确实实是先做出来后写出来,办的是实事,讲的是实话,得的是实效,真正做到了“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自立立人,堪称身体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