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陪读的7大技巧,家长全部做好,孩子想不成尖子生都难!

陪读,顾名思义就是从孩子的生活到学习,家长全程参与的一种行为,这也是目前非常普遍的一个社会现象。懂得陪读技巧的家长,不仅能够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还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相反,不会陪读的家长,却总是穷唠叨,瞎指挥,束缚了孩子的成长。

生活中,一提到陪读,很多家长就开始表现出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似乎陪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消耗自身能量的一个过程,让人身心疲倦。我们会发现,越是不懂陪读技巧的父母,越感觉累;越是懂得陪读技巧的父母,越觉得陪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

陪读的7大技巧,家长全部做好,孩子想不成尖子生都难!

那么,那些陪读且不喊累的家长,平日里都是怎么做的呢?

01

营造一个学习型的家庭环境

很多家长总是很疑惑:“为什么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总能够按时完成课堂、课后作业,可回家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学习氛围很重要。在学校,同学们在自觉不自觉中,都会被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所影响,比如:当孩子想去玩耍的时候,却看到好多同学都在做作业,上前一问,发现同学们正在做的作业,自己也还没有完成。于是,孩子就主动放弃玩耍的时间,也加入到做作业的队伍里。

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学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型的家庭环境。其实,想要做好这一点也蛮简单的,只需要各位家长在一些小细节上多加注意就可以了。比如:孩子准备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家长主动把电视关掉、把手机收起来,孩子做作业的过程,就是父母看看报纸、阅读阅读书籍的过程。

陪读的7大技巧,家长全部做好,孩子想不成尖子生都难!

02

教会孩子,写作业之前先复习

家长们普遍的认为:复习,一定要在孩子把作业做完之后再进行。结果,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就常常把老师当天授课的内容忘却了一些,在做作业的同时不得不依靠翻书才能写出答案。这样一来,不仅延长了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很多时候熬到太晚,哪怕没有做复习,家长也只好妥协让孩子先睡了。

学习,一定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这样同学们才不会把欠缺的知识累积成山。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先复习再做家庭作业的习惯,因为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巩固了老师当天的授课内容,在做作业的时候,也不会因为记忆模糊而反复翻书了。

陪读的7大技巧,家长全部做好,孩子想不成尖子生都难!

03

根据作业量,给孩子规定一个作答时间

我们会发现,在学校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根据课堂作业的作业量,给同学们规定一个具体的完成时间,比如十分钟、二十分钟等等。让同学们有时间紧迫感,在作答的过程中,他们才会严格的要求自己,而不至于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水果……

学生时代的孩子,本身就是一个自控能力比较弱的群体。如果在陪读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就是放纵不管,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变得松懈起来。给孩子规定一个作答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表明了父母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度,也能迫使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和作答时间分配。

陪读的7大技巧,家长全部做好,孩子想不成尖子生都难!

04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切勿寸步不离的死盯着

陪读的过程中,尤其是那些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对孩子总是十万个不放心。孩子答题的时候,他们生怕孩子答错了,专门找来凳子,坐在孩子的旁边,眼神随着孩子的笔转动。当孩子写错一个字的时候,家长要么一惊一乍的呵斥孩子写错了,要么直接用手指敲孩子的脑袋,试图提醒孩子写错了;当孩子思考某道题目,迟迟没有动笔的时候,家长要么在一旁焦急的催促,要么就忍不住告诉孩子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

寸步不离的死盯着孩子,看似是对孩子的一种负责任,结果却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们会发现,拿到某道题目,哪怕孩子刚开始的时候思路没正确,但很有可能在解题的过程中,孩子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准确不误的改正过来。这个过程,就是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如果家长总是各种不放心,总是坐在孩子旁边死死地盯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减弱甚至被剥夺。

陪读的7大技巧,家长全部做好,孩子想不成尖子生都难!

05

不要慌着替孩子检查,先把这个工作交给孩子去完成

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这样: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就让孩子去玩了,自己却把检查孩子作业的任务揽入囊中。因为这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只负责写作业就够了,检查作业这种事情本来就应该是家长完成的。如果您是这样的家长,我劝你别再扼杀孩子自我进步的能力。

虽然,在平日里,就算把检查作业的任务交给孩子,孩子也不一定会把错误全部检查出来。但是这个检查能力的培养,在考试的时候,却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孩子正是因为平日里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所以考试的时候把题目一做完就开始东张西望或者打瞌睡,等到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把非常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了。如果家长平日里能够培养孩子检查作业的习惯,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多得几分。

陪读的7大技巧,家长全部做好,孩子想不成尖子生都难!

06

有惩罚就应该有奖励

我曾遇到这样的家长:在陪读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要求特别完美,只要孩子做错一道题目,就罚孩子重做四十遍、五十遍。而当孩子准确无误的答对所有题目的时候,家长却心安理得的认为这是孩子应该做好的。首先,我赞同在陪读的过程中,可以惩罚孩子,但是,惩罚请适当,如果你是一个孩子做错一题,就罚孩子重做四五十题的家长,我相信你的孩子不会进步反而会退步,因为重复枯燥的练习会消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有惩就有奖,比如:当孩子学习取得明显进步的时候,家长可以口头表扬表扬孩子,也可以陪孩子去公园里转转……一个合格的父母,从来不吝啬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因为孩子都是需要父母认可和肯定的。如果父母把鼓励和表扬用好了,孩子会更加主动的用父母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陪读的7大技巧,家长全部做好,孩子想不成尖子生都难!

07

让孩子劳逸结合,比什么都重要

在陪读的道路上,有些家长的心理已经处于病态的模样。他们见不得孩子休息,巴不得孩子上厕所都要把书拿着去看;他们见不得孩子停下来,总感觉孩子除了睡觉以外都应该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疲惫不堪的状态下,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恐怕真的很难,我相信这个道理各位家长也是明白的。

孩子阅读了半小时、写了半小时的作业,家长可以让孩子适当的放松放松,让孩子休息休息再去做作业。在学校,每一节课后,都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不仅仅是给孩子们提供上厕所的机会,更是为了孩子们放松放松。疲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幅度下降,所以在陪读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劳逸结合。

陪读的目的,就是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等一切都习惯成自然之后,家长必然不会因为陪读而烦恼。当然,这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需要家长们付出足够的耐心才行!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曦曦妈说教育”,让我们一同探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