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

喜歡開遠光;肆意加塞;佔用應急車道;路過積水不減速;轉彎、靠停不打轉向燈;亂停車;從車窗隨意扔垃圾; 開車抽菸;壓線行駛;龜速開車;路怒患者;堵車狂按喇叭;停車跨線;高速路倒車掉頭;開車聊天,這是網絡上盛傳的15個最沒素質的開車陋習。

龜速開車以及與其相關的陋習赫然上榜。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

啥叫龜速開車?

就是開得很慢很慢的那種,每小時20公里、30公里,一直在道路上蹭。遇到這種車真讓後車很頭疼。特別是早晚上下班高峰,不管你急不急,不管是不是紅綠燈,就這個速度。一個綠燈,龜速車要把前方路“空格”一大段,後車司機頻頻犯” 路怒症”……開車行駛在大街小巷,每天都會遇到前方車輛長時間佔據超車道或者龜速擋道的情況。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

什麼人在開龜速車?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新手開慢車是最常見的。長春各個駕校基本都採取流水線方式教學,幾乎不會讓學員在實際路上開太長的距離,就算在實際路上開車,駕校教練也不會在主要幹道讓學員開。因此很多新司機從駕校出來之後真正上路時心裡都很“害怕”,他們會為了保證安全而降低車速開車,完全意識不到要跟隨車流行車,也不清楚這樣會阻礙其它車輛正常通行,特別是一些女新手司機。


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崔女士是長春市寬城區某小學老師,剛剛買了一輛邁騰上下班用。在駕校學習一段時間,過關領到了駕駛證。頭一個星期上路,都得丈夫陪著。等到獨立上路了,麻煩也就來了——連續剮蹭。記者有幸坐了一次她的車,明顯感覺就是她緊張到極點。在寬敞的主幹道上,崔女士還能跟隨車流,到了小路上,車還多,崔女士手忙腳亂,手心直冒汗。車速基本維持在每小時30公里,任憑後面喇叭聲聲,超她而去,她帶著高度近視鏡,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4月15日,記者打車從吉林大路趕赴解放大路,在長春大橋附近,前面一輛桑塔納竟騎在道路中間的白色區分線上開起了“龜速”車,氣得“的哥”把前車司機的家人“問候”了一通,找機會超車一看,裡面一個美女一邊開車,一邊玩自拍。本想教訓前車司機的“的哥”恨恨地揚長而去……記者發現,只要後車窗上貼上“新手”、“女新手”、“實習”標籤的車,絕大部分是“龜速”車,車速慢得讓後面車司機揪心,不停地按喇叭。

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

據四平乘坐出租車乘客反映,出租車裡也有“龜速”車,“打車都不敢打年齡大一點的,有些老司機把出租車真正開到“龜速”,不管乘車人咋提示,不管前方道路有沒有車,不管是限速70、60、40,我就是30,完全失去出租車方便、快捷功能。

最近幾年,長春因為修建地鐵、輕軌、快速路、立交橋,或者重新鋪裝柏油路,交警屢屢發佈封路通告。這樣早晚上下班高峰車輛有些堵,有時交警為疏導擁堵車輛不得不放棄信號燈,用手勢直接指揮交通。車主本來心情就不好,偏偏這個時候經常冒出來幾個“龜速”車,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導致大面積擁堵。

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這是特殊情況,還情有可原。就是在平時,開過車的朋友都知道,當遇到一輛龜速車在前面擋道時,心情不用說會有多差了,“路怒症”分分鐘犯病。“五一”小長假,長春寇先生去參加同學宴請,在紅旗街就遭遇了“龜速”車,被壓了二十多分鐘,感覺喘不上氣來。最後實在沒耐心了,長長地按了兩次喇叭,前車始終沒反應,還是這樣。後來終於到了可以超車的地方,立馬超過去,一看還是個男司機,正在悠閒地打電話。“遇到這種情況,真是讓人無語。”寇先生說。

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日益加快,長春建起許多快速路,但快速路上竟然每天也堵車。其中有很多原因,但“龜速”車是重要一個原因。快速上擁有很多路口、匝道,新手、女司機、外地客遇上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選擇減速慢行,一個個仰著脖子仔細盯著道路上方的指示牌,生怕錯過一個個路口。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長春為了緩解交通擁堵,設立了許多單行線,還為了解決停車難,在單行線上劃出停車位,遇到這種“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時候,遭遇“龜速”車更讓人憋氣,不管龜速車多慢,你都不敢變道,如果變道會出大事故,只能憋著一肚子氣去跟隨!長春和順五條路,道路本來就狹窄,路兩旁停滿了車,前面一出現“龜速”車,就馬上誕生擁堵大軍。

有些司機知道開車接打電話屬於違章行為,會對行車產生安全影響,便覺得開慢點的時候接打電話就會安全許多,所以故意開起“龜速”車“頂風作案”。在大街小巷,還會發現抽菸、補妝、刷微信、自拍、設置導航、找東西等情況。這個時候,儘管後車在那死按喇叭狂閃燈,前車都是我行我素。

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四平市區因為龜速車擋道引發的交通事故和糾紛開始上升。春節期間,“四平一天發生三起私家車主廝打事件”,開龜速車是罪魁禍首。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

不僅是長春,走遍全省各市州,市區道路上都有明顯限速標誌,最高時速每小時60公里,最低時速每小時40公里,部分路段可到每小時70公里,車輛幾乎一個跟一個,如果遇到“龜速”車,就會影響車流速度,拉低道路通行率。在一般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大家的車速差異其實並不大,這時發生事故的概率是比較低的,但如果前方突然出現一輛龜速車時,很容易被快速行駛的車輛撞到,從而發生追尾事故。

司機都知道這麼一句話:“十次事故九次快”,無論是高速還是省道,因為超速導致的嚴重事故屢見不鮮。雖然說事故確實是和車開太快有很大關係,但實際上開快車與慢車要根據路況而決定,該快不快,反而會影響其他車輛通行,甚至會造成事故。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開慢車不僅顯得沒素質,而且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行為。慢車會影響其他車輛快速行駛,若佔用主車道或超車道慢駛,很容易會與快速行駛的車輛相撞,導致發生慘烈的追尾事故。根據四平交管部門統計,開慢車造成的交通事故佔到事故總量的三成以上,60%的司機對平時路上的那些慢車深惡痛絕。而在高速上開慢車,嚴重點說,相當於對後車的“謀殺”!今年4月,記者去東豐縣採訪,在長營高速路段,就遭遇了“龜速”車擋道。一輛長安微型麵包車就在快車道上慢悠悠地開,和慢車道上的大貨車“並駕齊驅”,最後,大貨車竟開得比麵包快,記者坐的車從慢車道上超過微型麵包,才轉到超車道,把大貨車甩在後面。記者回頭一看,微型麵包車還在快車道上磨蹭,惹得後面的轎車一個勁兒地按喇叭……隔兩天在返回長春的路上,又遇到奇葩——慢車道上,一輛大客跟在一輛黑色轎車後面正常行駛,前面轎車突然剎車,大客司機緊急打舵駛向超車道,這時,一輛超車的白色轎車急速奔馳在快車道上,也立即制動,險些與大客相撞!好在沒出車禍,記者也不敢停留,趕緊離開是非之地。

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記者在調查時,很多司機都呼籲:對於開慢車而完全不顧其它車輛的人,除了給別人帶來不便之外,應該受到相關處罰。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正常情況下行駛速度低於規定最低時速20%以上的,罰款200元,記3分。但記者在調查中瞭解到,真正因為“龜速”開車遭到處罰的還微乎其微,記者看到,有的司機就在執勤交警的眼皮底下悠然自得地開慢車,很少看到交警立即執法。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趙先生是一位開了30多年車的老司機,經常跑長途,遼寧、天津、河北、北京隔段時間就去一趟。他告訴記者:公共交通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維護,不要因為你一個人開慢車堵塞了交通,影響了其他人的出行,當然也不能超過限速。在視線和路況良好的情況下,和前車保持一定的安全車距,控制車輛速度和車流速度基本一致,這才是老司機駕駛的正確姿勢。“實際上,開慢車除了危害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之外,也會對車輛造成很大的損耗。高速上,車輛的時速動輒就是一百上下,路況稍好一些的,飈到一百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若一輛龜速車佔用主車道或超車道慢駛,很容易會被後方高速行駛的車輛追尾,導致發生慘烈的事故!而且,對於車來說,長時間‘龜速’行駛,發動機轉速始終不能達到最佳工況,車輛缺少慣性作用,發動機長時間處於噴油做功的狀態,油耗自然會升高了”。“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同樣遵守,開車別一味的追求快,也別一味覺得開慢車安全,合理的速度行車才能保證你開車時候的安全甚至是別人的安全。”
開“龜速”車,全省各地司空見慣,該治治啦!記者:姜忠孝 通訊員 顧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