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張三丰傳的太極行功法及打坐煉氣方法

張三丰太極功的宗旨是通過內外兼修、凝真養性的途徑,而達發人潛能、開人智慧,亦即證悟大道之目的。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一生達其極頂。但是修煉張三丰太極功,卻可以有一分實踐就有一份收穫,各得其所。(括號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張三丰太極功是由密不可分的兩部分組成:一是靜功,即相對靜止的內功修煉;二是動功,就是世人皆知的武當三豐太極拳。兩者的關係,張三丰總結為:“必須功拳並練,蓋功屬柔,而拳屬剛,拳屬動而功屬靜,剛柔相濟,動靜相間,始成太極之象,相輔而行,方足致用”。

因為太極拳法世上多有著述,中國武當網站也專門開闢了“內家功夫”欄目予以展開,所以,這裡就不再涉及,僅就一直在道門秘傳、世上少知的內功修煉之法披露一些張三丰的著述,以饗讀者。以期有緣人循著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還虛合道的路線,修煉精、氣、神。壯其體魄、充其精神、發其智慧。達“能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之境。

當然,內功修煉,一路景象萬千,真修煉者不可不察。網站祝福你真能放捨身心、不執不著,在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生活實踐中充實生活的意義。(括號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張三丰傳的太極行功法及打坐煉氣方法

1、太極行功法

太極行功,功在調合陰陽,交合神氣,打坐即為第一步下手功夫。

行功之先,猶應治髒,使內臟清虛,不著渣滓,則神斂氣聚,其息自調。

進而吐納,使陰陽交感,渾然成為太極之象,然後再行運各處功夫。

冥心兀坐,息思慮,絕情慾,保守真元,此心功也。

盤膝曲股,足跟緊抵命門,以固精氣,此身功也。

兩手緊掩耳門,疊指背彈耳根骨,以祛風池邪氣,此首功也。

兩手擦面待其熱,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

兩手按耳輪,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

緊合其睫,睛珠內轉,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

大張其口,以舌攪口,以手鳴天鼓,以治其熱,此口功也。

舌抵上顎,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潤其內,此舌功也。

叩齒三十六,閉緊齒關,可集元神,此齒功也。

兩手大指擦熱摺鼻,左右三十六,以鎮其中,此鼻功也。

即得此行功奧竅,還須正心誠意,冥心絕欲,從頭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證悟大道。長生不老之基,即胎於此。若才得此太極拳法,不知行功之奧妙,挈置不顧,此無異煉丹不採藥,採藥不煉丹。莫道不能登長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絕不能成就。必須功拳並練,蓋功屬柔而拳屬剛,拳屬動而功屬靜,剛柔互濟,動靜相間,始成太極之象,相輔而行,方足致用。此練太極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極之妙道也。

2 、太極行功歌

一、兩氣未分時,渾然一無極。陰陽位即定,始有太極出。人身要虛靈,行功主呼吸。呵、噓、呼、哂(si)、吹、加嘻成六數。六字意如何?治髒不二訣。治肝宜用噓,噓時睜其目,治肺宜用哂,哂時手雙託。心呵頂上叉,腎吹抱膝骨。脾病一再呼、呼時把口嘬,仰臥時時嘻,三焦熱退鬱,持此行內功,陰陽調胎息,大道在正心,誠意長自樂,即此是長生,胸有不老藥。(括號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二、春噓明目木滋肝,夏至呵心火自閉。秋哂定知金肺潤,冬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食。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保命丹。

三 、肝若虛時目睜睛,肺知哂氣手雙擎。心呵頂上連叉手,吹腎還知抱膝平。脾症呼時須撮口,三焦客熱莫生驚。仙人嘻字真玄秘,日日行功體漸寧。

四 、肝本青龍旺在春,病來還覺好酸辛。眼中赤色兼多淚,噓法行功效若神。肺生咳嗽作痰誕,胃膈煩焦喉舌幹。卻病急行哂字訣,上焦火降肺安然。心神煩躁急須呵,此法通靈更莫過。喉病口瘡並熱痛,行之漸覺體安和。腎為水府是生門,保命藏精養蒂根。眉蹙耳鳴兼黑瘦,吹之精氣返崑崙。脾家屬土太倉名,飲食成痰溼熱生。瀉痢脾鳴兼吐水,調和四季得和平。三焦火症報君知,靜坐蒲團須用嘻。此法通玄傳上古,清涼三部是良醫。

3 、太極打坐法

修煉不知玄關,無論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從何下手?玄關者,氣穴也。氣穴者,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氣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括號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古仙雲:“調息要調真息息,煉神須煉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總要無人心,有道心。將此道心返入虛無,昏昏默默,存於規中,乃能養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學必須從呼吸下手,此個呼吸,乃是離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從此處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時,好像重生之身一般。

張三丰傳的太極行功法及打坐煉氣方法

大凡打坐,須將神抱住氣,意繫住息,在丹田中宛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于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游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築基之效已得一半了,總是要勤虛煉耳。

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古云:“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虛守靜而已。真息一動,玄關即不遠矣。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不必百日也。(括號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二句可渾講,亦可析講。渾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則虛是虛無,極是中極,靜是安靜,篤是專篤,猶言致吾神於虛之間而準其中極之地,守其神於安靜之內必盡其專篤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覓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寬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事,千條一貫。以真心尋道,萬殊一本。然人要用他應事,就要養得他狀大,就要守得他安閒,然後勞而不勞,靜而能應。丹訣雲“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後復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誰雲鬧中不可取靜耶?

遊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遊行於城市雲山,當以氣遊行於通身關竅內。乃可不打坐於枯木寒堂,須以神打坐於此身妙竅中乃可。

學道以丹基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養親,做幾年高士醇儒。然後人山尋師,了全大道。彼拋家、絕妻、誦經、焚香者,不過混日之徒耳,烏足道哉?

保身以安心養腎為主,心能安則離火不外熒,腎能養則坎水不崩,火不外熒,則無神搖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崩,則無精涸之症,而腎愈澄。腎澄則命火不上衝,心安則神火能下照。神精交結,乃可以卻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養神養氣之際,神即為收氣主宰。收得一分氣,便得一分寶。收得十分氣,便得十分寶。氣之貴重,世上凡金凡玉雖有百兩不換一分。道人何必與世人爭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屬火,氣亦火種,忿恚一生,氣隨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連母帶子,一齊飛散,故養氣以戒忿恚為切。欲戒忿恚,仍以養心養神為切。功名多出於意外,不可存幹祿之心。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預貪效驗。每逢打坐,必要心靜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內呼吸做功夫。

煉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盞飯可也,再求飽不可也。一片涼可也,再求大涼不可也。數點蚊不足畏也,必求無蚊不能也。自微及巨,當前即煉心之境。(括號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苦中求甘,死裡求生,此修道之格論也。

學道之士,須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藥物也。毋逞氣質之性,毋運思慮之神,毋使呼吸之氣,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動於何時,真神生於何地,真氣運於何方,真性養於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皙者而細言之也。

凡下手打坐,須要心神兩靜,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誠於中自形於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獨也。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調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長功夫者。

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括號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煉,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氾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煉竅要,為廣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廣大愛好者瞭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也願做法佈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張三丰傳的太極行功法及打坐煉氣方法

張三丰傳的太極行功法及打坐煉氣方法

張三丰傳的太極行功法及打坐煉氣方法

張三丰傳的太極行功法及打坐煉氣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