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之辯,朱熹和陸九淵究竟誰說對了?

《太極圖說》寫道:“無極而太極。”這是這是周敦頤對於“太極”的說法。

朱熹和陸九淵對“極”的解釋

“極”含有“盡頭”的意思,因此我們常說“無窮極”。但是在哲學裡,“極”的含義深遠,乃至曾引發了陸九淵兄弟朱熹之間的論戰。朱熹認為“極”是“名此理之至極”,而“太極”就是“舉天下之至極,無以加此者”。因此,“太極”在朱熹的解釋中含有本源論的意味,他把“太極”視為在發生論上以及本體論上最初、最高的東西。

陸象山則認為“極”和“中”、“至”是一個意思,所謂“極者,中也”。說“無極”也就是“無中”,而“太極”便是“至中”。

“太極”之辯,朱熹和陸九淵究竟誰說對了?

朱熹的“有、無”辯證思維

如果採用朱熹對“極”的解釋,那麼“無極而太極”就含有辯證思維。“無極”是沒有“窮極”,“太極”是最初、最高的“窮極”,或者說“無極”是純粹的“無”,“太極”是純粹的“有”。前者空洞無物,後者萬物皆備。它們看似完全相反,卻又是同一個意思——當我們說“某樣東西高遠到最高的、沒法再高的窮極”時,跟說“某樣東西高到沒有窮極”有著等價的含義。

《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是兩個相反的東西,但它們卻“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具有矛盾辯證的關係。如果把“無極”說成沒有任何一個“極”在其中的無窮極,把“太極”理解為高出所有“極”之上,最最高遠的窮極,那麼“無極”和“太極”都只是片面的表述了那個本體,只有在它們統一時,所表述的本體才具有意義。這個本體朱熹把它稱為“”,“理”是高於萬物的最高窮極,萬物的起源追溯到“理”的時候就到了盡頭,但這個盡頭又是沒有盡頭。朱熹常常說一開一合,天地之久猶如旦暮,在開端之前肯定還有事物,就如同今日之晝的前面是昨日之夜一樣。所以“理”即是萬物的起源又不是萬物的起源,既是最高遠的窮極又沒有窮極。

“太極”之辯,朱熹和陸九淵究竟誰說對了?

“無極”和“太極”只是對“理”的片面理解

“無極”和“太極”只是“理”的兩個方面,無論從哪個方面單獨入手,都無法認識“理”。所以朱熹說:“蓋恐人將‘太極’做一個有形象底物看,故又說‘無極’,言只是此理也。”

其實“無極”和“太極”並不是單獨存在的事物,他們只是用來說明“理”的兩個範疇而已。“太極”說明“理”是高於一切本體,是在一切“極”之上的最高東西,就好像屋極是房屋的最頂端一樣。“理”便是道學中的最高範疇。“無極”則用來名狀“理”的性質,“理”是最初的東西,只有“氣”與它相伴,萬物的形與質尚未產生,因而都是無,最顯著的特點是“無形”,所以“理”是“形而上者”。“理”乃是無形、無狀、無象、無聲、無嗅、無物的本體,“理”沒有任何東西,它所有的只是自己。

正因《太極圖說》裡的“無極而太極”是用來形容“理”的,因此朱熹說:“上一圈即是太極,但挑出在上。”如果像朱震版的《太極圖》那樣,在上一圈的旁邊配有“陰靜”的文字,那麼這個圖就不是“太極”了,因此朱熹版的《太極圖》更符合《太極圖說》。

“太極”之辯,朱熹和陸九淵究竟誰說對了?

對陸象山“太極”說的劫難

與朱熹不同,陸象山說“極”是“中”的意思。陸象山認為朱熹把“極”理解成了“形”,因而說“無形而有理”(其實朱熹把“極”理解為“窮極”,“至極”。之所以單舉“無形”來說,是為了突出“理”的形而上性),這是道教老子的說法。在《太極圖說》裡,“無極而太極”是“無中而生太極”的意思。因為“無極”出自《老子》的“復歸無極”句,老子以“無”為本,說:“無名天地之始”,是無中生有論。所以《太極圖說》只是承繼了《老子》的思想,故推斷《太極圖說》要麼不是周敦頤寫的,要麼是其早年篤信道教時寫的——《太極圖說》與後來的《通書》以及整個儒家思想不合。

從朱陸之辯中可以看出朱熹是理解辯證法的,而且認為周敦頤是援道入儒;陸象山則更講究文字釋義,棄大同而求小異。朱熹看出了“有”與“無”這兩個範疇之間的辯證關係,發現它們並不是絕對的對立,相反,二者互相包含對方的規定在其中,無中含有,有中含無。真正的無不是純粹的空洞無物,真正的有也不是完全的充塞實有。因此他在回信中反問陸象山:“周子之所謂‘無’,是果虛空斷滅,都無生物之理邪?”

“太極”之辯,朱熹和陸九淵究竟誰說對了?

朱熹認為周敦頤說的“無極”是為了表述“理”是沒有形狀、沒有方位的實在本體,它是“無”的“有”。“以為在物之前而未嘗不立於有物之後,以為在陰陽之外而未嘗不行乎陰陽之中,以為通貫全體,無乎不在,則又初無聲臭影響之可言也。”

“理”乃是如此絕妙的東西,是“無”的“有”,又是“有”的“無”,是“無”跟“有”的統一。你說它一切皆兼有,但它又沒有形狀、沒有方位;你說它空洞無物,但它又確確實實存在於萬物之中。這與“無中生有”並不是一回事。因此朱熹覆信陸象山時反覆聲明:“熹詳老氏之言有無,以有為無二;周子之言有無,以有無為一。正如南北、水火相反。”但陸象山沒有理解有無之間的辯證關係,所以最終論戰無法達成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