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華講特許】我、朱熹、武夷山與特許經營的你不知道的故事

【李維華講特許】我、朱熹、武夷山與特許經營的你不知道的故事

【李維華講特許】10月13日的中國特許經營大講堂定在武夷山,我是非常開心的。為何?是因為武夷山有個和我當年做特許經營的心路很相似的人,即朱熹。

朱熹其實並非理學開山鼻祖,算起來,他是理學鼻祖周敦頤的第五代弟子,最多算是周的“徒重重孫”,然而後世皆以朱子為理學最大,甚至理學被稱為“朱子學”或“程朱理學。

朱熹可以超越百餘年前的鼻祖?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理學雖萌於周敦頤,發展於二程,延擴於後世,但在朱熹之前的理學多為片面、膚淺、雜亂不一,此種狀態的理學能存在和延續就是最大的成功。百餘年後,正是朱熹改變了理學的這種僅為百家學說之無關緊要的其中一家的尷尬狀態。彼時的朱熹畢生致力於理學的研究、著書、講學、實踐,最重要的,他把理學真正地完善、完整、梳理、序化、去偽存真、集大成,最最重要的是,朱熹把理學獨立為一個系統、系統、系統的思想體系!知識、技法成“學”者,非系統而不成也。於是,自理學成為單獨的“學”開始,時代從此鉅變。自朱熹始,理學登堂入室,尊為元、明、清三朝之官學,《四書》方為世人所知,朱熹親著《四書章句集註》更是成為欽定教材和科考標準,理學成為封建社會唯一可和儒學平等之學說,朱熹被世人稱孔子之後唯一儒學大家,尊為“朱子”,享祀孔廟!歷經千年至今,雖有褒貶,雖有盛衰,然朱熹之理學光輝始終不滅,自稱其弟子門徒者不絕於世。

1998年,我在初涉特許經營時,也恰逢這種學說的片面與膚淺、雜亂之窘況,為使特許經營成為萬法歸一、知一通百之“一”,為使特許經營發揮其作為所有商業模式之主、之骨、之幹、之靈魂之真正威力,為使特許經營始終居於時代各學說之首,我用20餘年時間,終使特許經營成為一門獨立、系統和歷久彌新、與時俱進的學科,一門集所有老、新商業模式與現代自然科技以及現代社會科學之大成者,曰“大特許”。天下之學,皆出於此。

所以,為致敬先賢朱熹,金秋十月,於武夷山中,紫陽書院旁,開講最新之特許經營學。

正所謂:佈道隱屏峰,四書達聖聽。前師愛蓮人,不及朱文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