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阿膠丹蔘之物,時以佐之,延庚續壽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慈母年高,當以心平氣和為上。

少食勤餐,果蔬時體。

阿膠丹參之物,時以佐之。

延庚續壽,兒之祈焉。

朱熹:阿膠丹參之物,時以佐之,延庚續壽

聖人孔子雖然一再強調,君子要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但這種自我煎熬的苦修,對孔子本人和他的後代門生都不適應。因為孔子還說,君子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比如說自認為是孔子精神繼承者的宋代理學大師朱熹,信中所談的飲食養生之道,簡直有些高舉儒家文化偉大旗幟,開創養生新局面的味道了。

以朱熹的身份和水準,這些話可不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因為朱大爺一代宗師,做學問的態度是格物致知,自我修行的方式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且養生功夫做的也好,壽至71歲而終。

朱熹:阿膠丹參之物,時以佐之,延庚續壽

所謂人生70古來稀。70歲在今天看來,當然不是什麼不可企及的目標,但在當時,尤其是一個嘔心瀝血做學問的人來說,真是難能可貴。

在這份養生清單裡,肉類沒有立足之地,一是果類,二是蔬菜類,三是阿膠,四是丹參,果蔬菜是尋常之物,算不了什麼希奇,但阿膠丹參之類,而且要時以佐之,卻不是尋常百姓家所能做到的。

在這份清單裡,我們看到的是大宋時代上流社會養尊處優的細緻滋潤,阿膠丹參之類,是當時社會生活品位的象徵,是時尚生活的基本元素。

朱熹:阿膠丹參之物,時以佐之,延庚續壽

孔子雖然號稱門徒三千,但和朱熹比起來,只能自嘆不如。因為在當時,朱熹門生已經遍佈天下。到了明代,朱熹思想幹脆成為書生的必修課程,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工具與手段。而他的阿膠養生思想,以及養生清單,對後代影響既深且遠。

古人雖知阿膠的功效,但要是讓他說出這其中的原理,估計很難,畢竟科學不發達。但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們就可以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了。“阿膠中含有明膠原、骨膠原、蛋白質及鈣、鉀、鈉、鎂、鋅等。其所含有的蛋白質水解後,能產生18種氨基酸,其中有賴氨酸10%,精氨酸7%,組氨酸2%等,這些成份既是營養人體的重要物質,並有抗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