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變轉虛實須留意—也談楊式太極拳虛實轉換的問題

《太極》雜誌曾於2010年第4期,刊登胡克禹拳友關於《“十八圖風波”與“實腳轉”原則》一文。文章認為:“楊式太極拳的‘攬雀尾’變‘單鞭’是虛腳轉還是實腳轉的問題,長期以來,在楊式傳人中,一直爭論不休,甚至楊家門人、親族傳人也說法不同,各執其辭。”文章作者在經歷了一段實踐和研究以後,得出的結論是:楊式太極拳“實腳轉的動作超過整個拳架動作的三分之二,可以說凡是轉身動作幾乎都是‘實腳輾轉’,實腳轉身成為楊澄甫晚年拳架動作一個重要特點和行功的重要原則”。

“實腳輾轉”既然是楊澄甫宗師晚年拳架動作一個重要特點和行功的重要原則,廣大楊式太極拳愛好者,關注這一討論就很自然了。《太極》雜誌於2010年第6期,又發表了王廣興拳友的文章:《我談腰轉與“虛實腳轉”的關係》。文章著重指出:“腰轉與虛實腳轉的關係是本質與現象的關係,腰轉是本質,而虛實腳轉只是現象。”並且認為胡克禹拳友“這二十多年的體會是深刻的,”“他講的非常對。”“所談練拳的三個要領是對的。”只要把“實腳轉”改成腰帶實腳轉就圓滿了。文章最後筆鋒一轉,提出“要向楊振基老師學習,他在用腰上講了十三種方法。”讀了這篇文章,不僅沒有讓人理解究竟是實腳轉對,還是虛腳轉對,反而越加糊塗了。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楊振基老師(1921——2007)在遺著《楊澄甫式太極拳》一書中,講到攬雀尾按式轉單鞭應該注意的事項中,斬釘截鐵地說:“楊式太極拳在動作轉換方向時,不是以實腿扭轉的。要求實腿變虛後腰帶虛腿轉,虛腿是以腳跟為支點,前腳掌隨腰轉動,沒有獨立的轉腳掌(腳掌外撇,內扣)的動作。“這種兩腳由實變虛,腰帶虛腳掌轉動的方法……是楊家的祖傳。”可見,王廣興拳友的文章,無論怎樣具體肯定胡克禹拳友的觀點,但在原則上,在結論上還是否定了他的主張。

變轉虛實須留意—也談楊式太極拳虛實轉換的問題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理一理胡克禹拳友主張楊式太極拳“凡是轉身動作幾乎都是實腳輾轉的根據。

根據之一,是傅鍾文先生的弟子奚桂忠寫了一本《楊式太極拳學練釋疑》一書,專門就攬雀尾變單鞭“實腳轉身”的問題,談了他的看法。認為“傳統的楊式太極拳是由楊公澄甫定型的,但楊公之拳應分為兩個時期(宜以一九二八年為界),其拳理和練法前後自然會有不同”,“只不過是虛腳轉在前,實腳轉在後而已。”果真如此嗎?這個問題胡克禹拳友在他的文章中已有答案。他寫道:“楊澄甫1934年出版的《太極拳體用全書》,“書中記載:由前勢,設敵人從身後來擊,我即將重心移向左腳,右腳尖翹起,向左側轉動坐實,左右手平肩提起,手心向下,一致隨腰,左右往復蕩動,以稱轉動之勢,看來,若照奚桂忠先生關於楊公澄甫拳照和練法,以一九二八年為界分為前後期的話,對於攬雀尾按式變單鞭,楊公澄甫在後期是主張腰帶虛腳轉的,並不像奚桂忠先生所說,一九二八年前,楊澄甫是虛腳轉,之後便是實腳轉。

根據之二,是“傅鍾文老師平時教學生都是實腳轉換,而且經常強調實腳轉換的好處。”同時,“趙斌老師在世時,曾經講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他曾專程去上海半年時間,與妹夫傅鍾文就楊式太極拳的拳架套路進行過專門討論。……如此看來,趙斌老師在《楊氏太極拳正宗》一書中,強調由攬雀尾變單鞭時,‘切記右腳重心不變’的告誡,並非筆下之誤,而是與傅鍾文老師當面溝通並統一了看法的。”

變轉虛實須留意—也談楊式太極拳虛實轉換的問題

人們面臨兩難的選擇:一方面是從6歲起即隨乃父楊澄甫學拳、1948年28歲又到廣州與大哥楊振銘(字守中)共同練了幾個月拳的楊振基老師說,腰帶虛腿轉動的方法是“楊家祖傳”的練法;另一方面是曾經伴隨過楊澄甫宗師左右的族親傅鍾文、趙斌老師告誡人們:“攬雀尾由按式向左、向右往復運動時,切記右足重心不變”,即實腳轉動。這就是胡克禹拳友在文章開頭說的:“楊式太極拳的‘攬雀尾’變‘單鞭’是虛腳轉還是實腳轉的問題,長期以來,在楊式傳人中,一直爭論不休,甚至楊家門人,親族傳人也說法不同,各執其辭。按照胡克禹拳友二十多年實踐和研究的結論是:“凡是轉身動作幾乎都是‘實腳輾轉’,實腳轉身成了楊澄甫晚年拳架動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和行功的重要原則。”這一結論與文章作者本人引用的《太極拳體用全書》的記載,相互矛盾,《太極拳體用全書》關於攬雀尾按式變單鞭並不是“右腳重心不變”,而是要求首先“將重心移向左腳”,腰帶右腳(虛腳)轉動。此其一。其二,《太極拳體用全書》於1934年出版,是楊澄甫宗師晚年的代表作,書中展示的拳照,是公認的楊式太極拳“定型架”。我們認為,研究楊式太極拳,只能以楊公澄甫的“定型架”為標準。

由此可見,胡克禹拳友主張“凡是轉身的動作幾乎都是實腳輾轉”的兩個根據都不能成立。

要弄清傳統楊氏太極拳究竟如何轉身,唯一的方法是追本溯源,從楊澄甫宗師《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尋求答案。因為《太極拳體用全書》的功架拳照是公認的楊澄甫宗師的定型架。《太極拳體用全書》有文字明確說明的轉身動作共有36處。其中,轉身360度的2式,270度的2式,180度的14式,135度的11式,90度的2式,45度及其以下的5式。在這些轉身的動作中,有3式即左分腳變轉身右蹬腳,轉身擺蓮,雙風貫耳是獨立支撐轉體,其餘33式中,除撇身捶(包括轉身白蛇吐信)和左右分腳,各有一式過渡動作外,全都是定式拳照。現在的人,要弄清如何轉身,只有從有關環節的文字敘述中去理解。從《太極拳體用全書》的拳照和文字敘述中,可以知道傳統楊式太極拳的轉身動作,既有所謂“實腳轉”,也有所謂“虛腳轉”。如第二十八節扇通背轉第二十九節撇身捶,就是在“重心不變”的情況以“左足(實腳)向右偏移轉坐實,右足變虛”。即所謂“實腳轉”。而第五節攬雀尾按法轉第六節單鞭,又是明明確確的“虛腳轉”(詳情前面已有引文,此處不贅)。可見,太極宗師楊澄甫本人並沒有把“實腳轉身”與“虛腳轉身”對立起來,而是根據不同的動作的需要,運用不同的轉身方法。

變轉虛實須留意—也談楊式太極拳虛實轉換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理解楊澄甫宗師的轉身方法,我兩在一起作了有益的探討,我們的一致結論是:目前在楊式太極拳愛好者中引起爭議的“實腳轉”,還是“虛腳轉”的問題,其實質是一種練法的差異,不存在套路或套路動作孰是孰非,誰對誰錯的問題;而由“實腳轉”、還是“虛腳轉”所引發出來的某種練法“動作更靈活”,或“不傷膝蓋”等概念,來否定另一種練法不是正宗的套路,更是一種錯誤的結論。

第一,“實腳轉”或“虛腳轉”,都是楊式太極拳套路在傳承中的實際存在。比如楊澄甫傳的太極“長拳” 套路,就是多以“虛腳轉”來轉換,其特點是轉動幅度較大、動作較快、身法較活的練法。所以,以這種“虛腳轉”的方法演練,不管多少式的套路或其代表人是誰,不能說是不對的;而楊澄甫晚年所突出“實腳轉”的演練套路,也並非在這之前的套路中就沒有實腳轉的動作。如“長拳”中的轉身撇身捶、單鞭變雲手、單鞭變提手上式等,都是在弓步實腿不變的前提下來完成下一式的動作。以“實腳轉”的特點是變換快、緊湊、沉穩而靈活,對腰腿功夫的增長較之前者顯著。所以,以“實腳轉”的方法演練,不管多少式的套路或其代表人是誰,也不能說是錯的。人們可以根據師承的傳授和個人的習慣,選擇一種練法,或者兩種練法同時並用。關鍵是必須遵照《十三勢歌》關於“變轉虛實須留意” 的告誡,切實弄清兩種練法的正確方法,掌握要領,並加以熟練地運用。第二,要切實掌握兩種轉身法的要領。以攬雀尾按式轉單鞭為例:攬雀尾按式是右弓蹬式,右腿弓,為實;左腿蹬,為虛。這裡前實後虛是相對於身體重心略偏前而已,前腿並非全實,後退並非全虛,做到兩腿互為其根,按式勁勢飽滿即可。此時的右腳踏地是全實,由此,接做單鞭運用“實腳轉”的正確做法是:(1)實腿胯根微沉,使坐骰沉勁對腳跟,產生腳跟實而腳掌虛的效果,並不著意抬腳尖。腳尖翹則上頂,腳腕硬,小腿緊,不符合拳法,不利於轉動。只要達到腳下前虛跟實的暗變,實中有虛,不失松靈即可;(2)以腳跟為軸,轉動時襠內開外裹,胯、膝、踝關節與作為轉動軸的腳跟形成同身體整體的一起轉動,腳下略有由外向內扣轉的感覺即可。切記不要讓膝關節脫離胯和踝關節而向里扣來帶動腿轉,這樣膝關節容易損傷,且轉動不靈。

由此可見,這種“實腳轉”,實際上當實腿胯根微沉,骰骨對腳跟時,重心已由實腳的湧泉穴後移至腳跟,大部分體重已轉移至大腿的骰骨與腳跟的轉動軸線上(並非指垂直軸線,是骰骨與腳跟直線合住勁形成的軸線,類似於門軸的效用),前腳掌已變虛,轉動並不費力,是變象的“虛腳轉”。 這種“實中有虛”的轉法,也巧妙地體現了太極陰陽的特點,即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互為其根,互相依存,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靈活運用。

再說“虛腳轉”的正確方法:(1)重心由右腿(實腿)轉移至後腿(虛腿),前腳尖微離地面,右腿由實變虛,虛中有實;左腿(後腿)由虛變實;實中有虛;(2)以前腳跟為軸,腰帶手腳一起轉。但切記前腳尖不可翹得過高,以免引起胯、膝、踝關節緊張,影響全身放鬆。可見,虛腳轉身也要方法對頭,否則也會蛻變為錯誤的轉身法,形虛而實實,影響行拳質量,甚至損傷膝關節。

楊澄甫宗師在《太極拳體用全書》出版的《例言》中強調;“太極拳只有一派,無二法門,不可自眩聰明,妄加增損。要提防私心妄改,以誤傳誤,易失體用之真傳。”可見,他對人為地增損其拳架是堅決反對的。當然,人們今天的分歧,不屬於人為地“妄加增損”之列,而是在傳承中,“由於傳習者各自的武術基礎不同,文化素質不同,社會閱歷不同,性格和體質不同,對原傳拳架和理解不會盡同,採取的修練方法也不會盡同,於是,形成的擅長技法(所謂‘絕招’)和練拳風格必然有異。這就難免所習拳架和拳式會發生一些相應的變化。”(康戈武;《楊澄甫定型架的意義和給我們的啟示》,見《中華武術》2006年第12期)。環顧楊公澄甫親授的弟子中,不乏名家、泰斗,他們在遵守《太極拳之練習談》和《太極拳術十要》的前提下,在練法上可以說各有特色,後人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妥,都肯定他們是u一家,與楊公澄甫的拳勢功架一脈相承。我們的責任,不是妄自菲薄,在肯定一種練法的同時輕易否定另一種練法,而是要敢於面對差異,甚至分歧,以《太極拳體用全書》為準繩,儘可能地予以規範和統一,以拳理拳法為要則,領會楊式太極拳練法的精髓。在尊重楊式太極拳歷史發展的客觀基礎上,在符合楊式太極拳實質相同、不違規矩的前提下,求同存異,予以包容。只有這樣,才能使楊式太極拳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永遠不失其真諦和獨到風格,從而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變轉虛實須留意—也談楊式太極拳虛實轉換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