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欧楷与田楷有什么区别?

风195900862


田英章是很多初学者的偶像,他的楷书是学习欧阳询的,二者可以说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

那么这个徒弟学的像不像呢?正不正宗呢?我随便从网上找了一幅他的作品,把田英章的书法和欧阳询的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其实可以对比的方面很多了,我们只从一个侧面看一看。

同时呢,我还找了一个第三者,清代黄自元的书法做参考,进行一个纵向的对比。

先看第一张图如下:

这个是田英章很典型的捺画,相对于欧阳询来说,撇和捺都太短了,气息不够开张。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田英章的捺画,中间猛的细了一下,事实上经常看到他的字这样,这就是中间“露怯”。

欧阳询的楷书受魏碑影响,笔画的中段是很厚实的,魏碑和隶书也最讲究笔画的中段。

中段厚实则古,中段多变则媚。

再看第二张图如下:

田英章的这个字的雨子头处理的很有意思,这也是他一贯的做法,把字内部空间里的笔画处理的非常的细小,很会用巧。

但是这种大面积的雷同用法,让整幅作品显得俗不可耐。

匀称则古拙,雷同的变化就俗气。

如下图:

关于这一点,清代的书法家黄自元就做的比田英章要好,他没有采用取巧的方式,虽然整体还是很流离,但还不至于太俗。

下面通过两个“岩”字做一下对比。

如下图:

下面在看一天田英章这幅字的整体,你能感觉到田体和欧体的区别吗?

不会横着拼图,只能竖着了。


不二斋


学习书法实际上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当你学习了你就会发现欧楷和田楷有很大区别的。田楷主流和基础是欧洲,田的楷书写作风格生动,自然,严谨,规范,恪守规律,技艺精湛。在目前着名的欧楷作家中,田的写作风格应该是最科学合理。

当然还有人也认为田字就是标准的欧楷,当然也不能这么认为。

以下是田和欧笔画之间的一些差异的例子,我希望提供一点我的看法,以便欧楷和田楷的爱好者可以从中获得灵感,能更好地借鉴。

标准点

田楷的形式强调“三角一肚”,他的笔触从左上到右下是直的。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点法是回锋的,当然这也是在理的。相对来说,田字点比较规范统一,而欧字变化更丰富。

田字小尖横的使用率远远高于欧公的,所以田字看起来轻盈敏捷,写作丰富,而欧公则平静而充满活力。

使用弯头直立(斜行程,厚顶和薄底)的田字比例明显高于欧字。 在田子中,弯曲的头部用于竖立,在欧字中,使用从上到下厚度变化很小的垂直,这在半封闭结构(“贝”字型)中尤为常见。

对于撇而言,田字显然比欧字更灵活,更稳重。 当然,碑刻和原笔迹本身之间也可能存在差异。 从现代美学来看,田字的撇更美。 然而,田字偶尔会看到过多的空位。 我的理解可能是这是一种习惯或任意性,因为毫无疑问,田有能力不写这些空位。

捺的差异仍然是田字标准化的捺。 田字的标准笔划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下边缘”和向右下方倾斜的“上边缘”。刀锋的方向变平,行程以小凹陷结束。 田字几乎就是这种情况,但欧公情况一般如此,但有一些例外。

戈钩

田楷写的更有特色。 一般来说,它统一为外部正方形和内部圆形,钩子明显比中部和前部重。 欧公一般使用外圈和内圈,但钩子的厚度不如田楷的厚度。

当然了,这里就做一些简单的笔画来比较,具体的字体和章法说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毕竟我也是不太懂啊,这里就不做深刻的探讨了,你们可以泡上一杯茶,自己慢慢的琢磨一番,这字体研究起来也是很有趣的。

这两者如何去选择呢?

我认为这两者笔法大体相似,从美观程度上来说田不输欧,毕竟两者还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差异并不是很大。对学习欧楷和田楷书法爱好者来说,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你喜欢哪种楷体就去选择,我觉得都挺美观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希望能为您提供些参考,期待你的评论!


丽安音乐


给你这样说吧。如果把欧楷比作外刚内柔的公司女领袖的话,那么田楷充其量算是一个公司的女白领。她们是隶属关系。

欧楷历经千年,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沉淀下来,能作为经典有它的根源。它和田楷大有区别

欧楷

在风格上欧楷涞源于魏碑,取魏的刚劲、潇挺,内含骨力,又取法于二王婉约清秀。在用笔上,欧楷的用笔极其灵动,变化异常丰富,结字上险绝俊逸,章法上布局灵活,字势欹正、肥瘦、大小变化丰富。既有形态美又有内涵美。这也是他之后很多书法家的所难以捕捉的。

田楷

田楷是对欧楷的简化,在艺术价值上远远不及欧楷。因为简化的东西,程序化的东西恰恰失去了变化。减掉的恰恰是最复杂的艺术性,没有变化的艺术就失去了生命。田楷为什么被年轻人追捧?原因很简,单易学,易上手。凡是好学的书法其技术含量都比较低。但田楷的实用性非常大。它可以作为楷书的入门。田英章也自己解释说:“不要老是追随自己,还是要学习古人的楷书″。田楷绝不是楷书的终极。




以图为例,请大家看一下欧楷和田楷在用笔上的变化差距。










如果你仔细观察上面的对比。你就会发现田楷在变化上远逊于欧楷!这也是欧楷真正难学的地方。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大山校长


一个是家,一个是匠,兄长稍微好些。

弟弟开始做为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馆阁体是必须的,后来去日本写字模,规范,工整是首要的,所以田英章先生的字最像当今的印刷体,最符合如今大众的审美观。

而田蕴章先生则较其胞弟则多了一份灵动。

不过单就这兄弟二人所下的苦功夫当世找不到第三人。

个人感觉二人当初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攻攻颜体和柳体及赵体,最后再专攻欧体应该成就会更好。

二人成于欧体,但最终也止于学欧了。可惜了。


被坑了


2.欧楷,指的是唐朝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欧阳询,初唐四杰之一,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被张怀瓘《玉堂禁经》称为“唐楷之冠,万世法程!”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欧阳询的楷书是书法之集大成者!欧阳询的楷书秀丽端庄,方圆兼用,笔力雄强,以险绝著称,被誉为“铁画银钩”。欧楷继承了南北朝的优点,既有南朝宫廷派的书卷气,又囊括了北碑的豪放。唐朝书风尚法,欧楷更是尚法的代表,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对于初学者而言,选择欧楷入门,是属于取法乎上的,所以建议喜欢欧楷的朋友直接学习欧阳询!


3.所谓的田楷,指的是田蕴章和田英章二位书法家的楷书。田蕴章和田英章二位书法家是当今书法界非常有名的书法家。田蕴章先生在南开大学教书法,田英章先生更是办书法班弘扬书法。田氏兄弟的楷书,也就是田楷,取法于欧阳询的楷书,但是已经不是欧楷原来的面貌了。举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比如长横,欧楷就是非常挺直的一个笔画,但是田楷中的长横已经变得弯曲。再者欧楷点画形态丰富多姿,田楷相对单一,欧楷比较险绝,而田楷则比较平正。等等!


4.综上所述,欧楷跟田楷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说田楷也很好,但是对于初学书法的朋友而言,我建议还是学习欧楷,不过可以把田楷当作同样欧楷的一种途径!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喜欢书法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分享书法学习的干货!


清涵书法


  《皇甫诞碑》,于志宁制,欧阳询书,唐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

欧阳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宋拓本 上海图书馆藏

九成宫醴泉铭

田英章书法

在唐代的大书法家、理论家孙过庭的《书谱》一书中曾经讲到“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学习书法要制定高的目标,这样才能有高的发展,孙过庭的《书谱》作为学习书法的重要理论文章,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大家学习书法要提高眼界,从高手那里学习,即便学不到高手的那个级别,也比一般的人要好很多。

孙过庭的这段话其实是出自《易经》,是借用《易经》教导人们处事的态度而引用到书法的学习上来。但对于书法学习而言,也确实是如此,所以说也是讲的恰到好处。

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成为“楷书四大家”,是后世学习书法的范本,所以对于欧体的学习一直是在书法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欧阳询传世的楷书作品也有很多其《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主要作品还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等。

作为被后世评定的“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的书法肯定有其难度,而作为国务院任命书写员的田英章的书法学习就是以欧体为基本,慢慢写成了自己现在这个样子。

作为国家的规范,首先讲究的当然是平整、易于识别,这也是田英章书法作品最基本的特点,所以说,既然田英章的书法起点在此,又偏偏把田英章放到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行列,那这种差距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


书扬文化


“欧楷”与“田楷”区别很大,很明显,欧楷在历史上早有定论,是经过时间的检验,确立其“唐楷之冠”的地位。

而田楷则实在是喜欢“二田”书法或者不喜欢他们书法的人给他们的书法的定位,也就是说只是一种叫法,还没有得到历史的认可。

按照田老师的说法,田英章写的楷书为什么不能叫田楷呢?听起来是不错的,因为他没有刻意带有比较性,只是一种叫法。



那么,欧楷和田楷到底有什么区别。

第一,田楷相对于欧楷险绝挺拔是不足的,这个不光是田楷,就连人们认为临欧最像的姚孟起也有险绝不足,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欧阳询的书法艺术确实是高!

第二,田英章,田蕴章老师初学书法,虽学欧体,但不是学的欧阳询,而是学的近代临欧大家的一些墨迹和字帖,可以看到近代人写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似欧,变得平和,方正,工整,规范了。到了两位田老师这里,就变得更加规范得体,符合现代人审美了。




第三,还有一个区别是,后来的人大多丢弃了欧阳询隶书的笔意,田老师也不例外,甚至在结构上有了较大变化,看起来四平八稳,便于学习,但也因此失去了险绝。

以上所说,均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

那么,你觉得欧楷和田楷能混为一谈吗?还有哪些区别呢?欢迎留言,我是铁匠的头发,谢谢关注和支持!



存希斋书法


欧楷的变化非常多,灵动活泼,包含各种不对称,上下重心不对齐,笔画也比田楷稍硬朗。气势上欧楷更胜。

看过田老许多视频,他说的很多的一句话:书法,学古不学今。他本人认为,书法爱好者应当多临摹古人的碑帖。尤其是励志成为书法家的,更应如此。没有太多要求,只想写一手漂亮字的,可以学习现代书法家入门。田老还是很谦虚的。

认认真真写字的现代书法家,都是可以学习或借鉴的。那些扭捏造作,鸡抓虫爬的邪书,当远之。也别信什么某书法家性情豪放,气吞山河,胆识过人,所以写出来的字如同鬼画符,常人无法理解,表现出什么伟大胸襟云云。豪放如张旭、怀素,艺绝如羲之、献之,纵观古今颜、柳、欧、赵、米、黄等无数大家,也不见得有人敢豪放至此,把字写得像抹牛屎一样。

艺术,雅俗共赏。不会写字的人给他看兰亭序、九成宫、灵飞经他也知道好看。即便是草书,初学者也可窥其一二。动力来自于审美,来自于内心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标新立异需要非常深厚的实力,是很困难的。你喜欢哪个书法家的字,就去学习,只要他(她)是认认真真耕耘笔纸,名副其实的书法家。


洋葱骑士丶


欧阳询书法和田氏书法的根本在于一个是源,一个是流。

二田的字,发源于欧阳询,欧阳询风格以险急劲利著称于世。从传世的碑帖中可看出,每件作品都具有这一特征但面目却是不同。一碑一个面。这也是古代书法家们区别于今人的一个特性。



(欧阳询《皇甫君碑》)

我们现在一说欧体字,不约而同的第一印象就是《九成宫》。大家把《九成宫》作为欧体字的标准。
(欧阳询《九成宫》)

但实际欧阳询的作品很多,一个九成宫何足以代表他的全部!《化度寺》,据称是欧阳询最高水平的作品,恰恰被田蕴章先生所否定不是欧阳询原作。这是各人的观点,并不奇怪。基于和《九成宫》作比较,确实有不小出入。但要知道,他是欧阳询 。欧阳询的作品根本就没有一件作品是和另一件相同的。
(欧阳询《化度寺》)

把某一人的字称为”体”并不准确。字体只有篆隶楷行草。某一人的字,只能是他的“风格体系”。比如欧阳询,是欧阳询的风格体系。如果说欧体字的话,哪一件作品代表欧体字?《九成宫》?难道欧阳询其他的作品就不是欧体字?所以,说欧体字就会有局限性。而风格体系,则是涵盖了他整个的作品,并包括了学习他风格的其他人在内。


(欧阳询《邓通夫人任氏墓志》)

欧阳询风格体系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田氏兄弟的书法,就是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支流。他们的字有他们别于欧阳询的地方。遒润过之而险劲不足。还有一个最大的短板,“太熟”。每部作品都是一个样,一个调,包括他们的弟子在内。如同模具生产的一样多年不变。这也是他们被人诟病的原因。
这里不是给他们作高低优劣的评判。



喜欢任何人都是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子衿书法



田楷少了欧楷的险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