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評價國民黨將領中的王耀武?

筆下發白


抗日戰爭時期名將輩出,但是在這所有人當中,王耀武絕對算得上是最耀眼、最會打仗的名將之一,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帶領著當時最為日本人所恐懼的74軍轉戰大江南北,為抗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接下來我們好好的講一下王耀武將軍,王耀武出生於農民之家,自幼家世貧苦淒寒,父親和年長的兄長早早的因病故去,留下了獨自一人的母親,把王耀武辛辛苦苦養活大了。

雖然當時很窮,但是王耀武的母親非常的有眼光,她覺得自己的孩子天生不凡,所以堅持讓王耀武在私塾裡讀了好多年的書,寧願自己辛苦點,也要讓王耀武受到教育。


當王耀武到了19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已經養活不了他了,所以他孤身一人來到了天津,做著一些小零活以賺錢養家,他在天津呆了一年之後,突然看到黃埔軍校招人的消息,就馬上報了名。

王耀武千里迢迢的從天津趕到了廣東入學,自小的經歷讓王耀武培養出了刻苦的精神,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認真努力,受到了很多教師與同學的讚譽,而且他本人在軍事上也非常有天分,所以沒多久他就成為了黃埔第三期學生中的佼佼者。


他在學校期間不到一年,就參加了蔣介石的東征,在東征中,王耀武的表現優良,被記下了一筆功勞,所以他在畢業之後被分配到了一個很好的部隊,當了排長,最終從最下層的排長做起,一路上升,因為過人的領兵能力以及大膽的用兵方式使得王耀武一路高升,最終成為了國民黨第51師的師長。

在王耀武的帶領下,弟51師被打造成了一支被當時所有人都讚譽的強大兵力,在抗日戰爭開始之後,第五十一師與其他的兩個師合併成為了74軍。



王耀武繼續擔任著第51師的師長,在抗日戰爭的前兩年裡,因為王耀武第51師的英勇表現以及強大的戰績,王耀武被升任為了74軍的副軍長,再後來,他坐上了74軍軍長的寶座,從此開啟了他開掛一般的輝煌人生。

作為被日本人稱為“支那第一恐怖軍”的74軍,74軍對日本人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屢屢在正面戰場上重創日本的軍力,這其中有很多功勞都是王耀武立下的。

在王耀武的帶領之下,74軍變成了一頭下山的猛虎,朝著日本人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是王耀武帶領著74軍走向了輝煌,使得74軍變成了當時國內最強大的兵力之一,王耀武成就了74軍,74軍的強大戰績也成就了王耀武諾大的名聲,受到了蔣介石的極大讚譽,授予了代表著當時最大榮耀的青天白日勳章和中正劍。

當時的人們還有一句話形容王耀武的強大領兵能力:寧碰閻王,不碰老王。說的就是形容王耀武的戰鬥兇猛。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內戰爆發了,最終王耀武被解放軍俘虜,與杜聿明等國民黨的高層將領被關在了功德林裡面,但是當時王耀武受到了解放軍的尊重。

他們對王耀武在抗日戰爭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是非常肯定尊重的,所以一直對王耀武禮敬有加,在後來王耀武低下頭之後,受到了更大的優待,因為王耀武在抗日戰爭中作出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被人們所原諒。


我覺得王耀武將軍的一生戰功彪炳,足以載入史冊,理應成為我們人人所知的抗日英雄,被我們後人所銘記,如果沒有王耀武將軍這樣的抗日英雄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那就沒有今天的我們,就沒有今天的中國,所以我覺得我們欠王耀武將軍一份遲來的敬意,我們應該向王耀武將軍致以崇高的敬意。


孤客生




王耀武忠於蔣介石,又不忠於蔣介石。

既然是評價王耀武,我覺得應該要說說王耀武部的老蔣的心腹愛將張靈甫。

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陣亡,老蔣聽到消息後驚愕、痛心、發怒,我的心腹愛將陣亡了?!湯恩伯你給我滾過來!據說老蔣當時讓湯恩伯跪著,然後用手杖劈頭便打湯恩伯,將湯恩伯打得血流滿面。這是蔣介石對待湯恩伯的態度。老蔣在張靈甫的追念會上說張靈甫是兵敗自盡,但是陳毅明確表示,張靈甫系被我軍擊斃。老蔣的用意既是在維護和惋惜張靈甫的陣亡,更是在藉機加強國民黨將領對他的忠誠培養。

我們看王耀武,他在抗戰時期從北到南、從南到北打得日本人咬牙切齒,老蔣雖然曾經稱讚王耀武“善於帶兵,有指揮才能”,但是實際上王耀武在老蔣心裡的位置卻不如張靈甫。老蔣在用人方面有自己的原則,但是偶有怪癖,王耀武這麼厲害也成不了心腹,終生忠於老蔣的邱清泉也成不了心腹。但是要說老蔣不信任王耀武吧,在抗戰勝利後他又將山東交給王耀武。

1948年9月,王耀武在濟南戰役中被我軍活捉,然後變節投誠,甚至為我軍勸降國軍,遭到老蔣的痛罵。

王耀武忠於蔣介石,又不忠於蔣介石;為人民而戰,也為自己而戰!



王耀武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長袖善舞”,善於指揮作戰。

王耀武很會做人,在國民黨中有很好的人際關係,但是很遺憾,老蔣始終沒有將他當成心腹。也許正是因為王耀武太會做人了,讓老蔣心有疑慮吧。同時,王耀武很會做生意,這讓他對老蔣的依賴感低於其他國民黨將領,這恐怕也不是老蔣想看到的。你想控制軍隊,首先便要控制軍隊的經濟來源,軍人拿了工資才會給你打戰,否則吃不飽的話誰搭理你?更何況當時王耀武手裡拿著的是國民黨的王牌軍74軍,老蔣還真有點忌憚或者說防備他,因此後來乾脆將74軍交給施中誠了。

王耀武參與的最精彩的戰役當屬1941年3月發生的上高戰役,這場戰役也被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在上高戰役中,74軍戰績最為卓著,在官橋街擊斃日軍第34師團少將指揮官巖永,後又克復高安截斷日軍退路,因此被譽為“抗日鐵軍”。

王耀武將軍創造了國民革命軍第74軍的神話,74軍也成了王耀武的輝煌。

王耀武與諸國民黨將領相同,亦是成名與崛起於“圍剿”,最有名的莫過於譚家橋戰役。1934年,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壓迫下,我黨方誌敏率領所部紅軍向皖南轉移。方誌敏部在向安徽譚家橋移動時,王耀武率補1旅尾追而來,方誌敏遂決定伏擊王耀武部。經譚家橋戰役後,紅軍19師師長尋淮洲英勇犧牲,紅7軍團更有8名師以上幹部負傷,87團團長壯烈陣亡。1935年1月,方誌敏返師贛東北,在懷玉山地區遭陷入10萬國軍包圍圈。1935年1月29日,我紅軍將領方誌敏因叛徒出賣被俘,方誌敏將軍堅持理想,誓死不降,最終被國民黨殘忍殺害。

經此役後,王耀武因功升任51師師長,開啟崛起模式。



王耀武是國民黨中少有的明白人。

1947年5月,張靈甫所部74師於孟良崮戰役中全軍覆沒,張靈甫更是直接歇菜陣亡。74師戰歿,則王耀武之臂膀失矣,則國民黨之勢去矣。

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八個晝夜的攻堅作戰,於24日順利解放濟南。在此役中,我軍殲敵104000萬人,時任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的王耀武被我軍活捉。當時的王耀武不知有沒有想過在10餘年前,這幕場景也曾發生過,只是這時候的劇情已經反轉。真是山水輪流轉呀!王耀武在被俘後,迅速向我軍投誠,然後積極為我軍勸降國軍,確實很識時務,順應歷史的選擇。

主席曾派人轉告王耀武:“你功是功,過是過,你的抗日功勞我們共產黨人是會永遠記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很快就會回到人民中間的。”王耀武在得到保證後,積極接受改造。

1959年2月,王耀武獲特赦,終於回到人民中間。1968年7月,王耀武病逝於北京,享年64歲。

王耀武曾被我黨高級將領稱作是國民黨中少有的明白人,他確實活得很明白。


寧糊塗


有種說法,叫“三李不如一王”,哪三李呢?李仙洲,第二綏靖區副司令長官;李延年,1945年李延年為山東地區受降長官,負責受理該區日本侵略軍的投降事宜;李玉堂,抗日中將;他們3個都是黃埔一期的。王指的誰呢?正是王耀武!三李都是黃埔一期的,都不如三期畢業的王耀武,可見其厲害!時人也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之謂。可見王精明強幹、頭腦清晰,被我軍將領稱為國軍裡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


李仙洲在萊蕪戰役失敗,王耀武做了經典點評——五萬頭豬讓共軍抓三天,都捉不完。三李黃埔一期,王是黃埔三期。這句話也作為臺詞在亮劍裡被楚雲飛所用,因為這話實在太經典,也可以看到王耀武的傲氣,但他確實有這個資本。


王耀武在當團長的時候就教旅長柏天民改變作戰決心,根據戰略要地發揮部隊死守的部署,一戰成名。而在當補充一旅旅長的時候,野外行軍作戰,能守能攻,遇到戰略要地絕不放棄,派出2個團防守,一個團搜索進攻。戰績:一下子幹掉紅軍2個師長,這個戰績在國軍戰史上獨一無二,除了二馬對陣西路軍。紅十九師師長尋淮洲犧牲,紅二十一師師長鬍天陶被俘。(尋很可惜,如果不犧牲,以後大將沒有問題)


王耀武在51師長任上,創造萬家嶺大捷。在軍長任上,使得74軍成為抗日勁旅,其部下57師餘程萬守常德,創造了抗日戰爭史上的神話。王耀武在集團軍司令任上,親自指揮作戰部署,面對10萬日軍,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消滅了日軍四分之一的兵力。



後來在解放戰爭時期,陳誠亂指揮,說不過王耀武,去忽悠老蔣介,用校長的命令壓住王耀武,使其改變部署。粟裕在魯南,萊蕪戰役期間的一系列欺騙手段都沒有能騙過王耀武,包括粟裕用一個縱隊偽裝華野主力,減兵增灶,在運河上架浮橋,團級電臺偽裝縱隊使用,這些都沒有騙過王,想不到騙了陳誠,造成失利。還有些傳聞,比如據說在濟南戰役前,王下令釋放在押我軍人士。濟南戰敗了,王找了幾個人冒充自己,分頭走,結果解放軍四處傳來“捉了王耀武”的捷報。(只是最後因為一張衛生紙暴露了自己,那個年代能用衛生紙擦屁股的都不是一般人)


最後總結評價:王耀武從點心店的學徒到普通士兵到方面軍司令,從國內戰爭到抗日都能打,是國軍在八年抗戰中最能打的虎將之一。當時各戰區司令長官都搶著向蔣介石要王耀武的74軍,他的74軍幾乎參加了所有的大會戰,被日軍視為最大的麻煩之一。 他在生活作風上也很有軍人本色,與髮妻相敬如賓,其被俘後解放軍查抄其家發現並沒多少錢,只有兩臺美國製造拖拉機(不過那年代拖拉機也不比坦克便宜多少),問他為什麼家裡要留兩部農產拖拉機?答:退役後準備回泰安老家可以開幾畝地種田。陳毅聽了後感嘆不已!


李三萬的三萬裡


菸酒閣大學士國軍將領系列六:陸軍中將、第24集團軍總司令、第4方面軍總司令、山東省主席、省保安總司令、山東統一綏靖總指揮王耀武。

“寧遇閻王,莫遇老王”,“三李不如一王”,這些話語都是描述抗戰名將王耀武的。王耀武,字佐民,山東泰安人,黃埔三期生。國軍五大主力之首74師的靈魂人物。

王耀武精明強幹、做事雷厲風行。他能征善戰、長於治軍且威望很高。他訓練的74軍是抗日鐵軍,威名赫赫,獲得過全軍唯一飛虎旗。號稱虎賁軍、御林軍,被日軍稱為支那第一恐怖軍。

王耀武為人謙和,善於與上下級、同僚搞好關係。懂得經商同時為人清廉、作風正派、夫妻和睦,是國軍將領中難得有口皆碑的將才。亦是何應欽系大將、蔣介石愛將、黃埔系升遷最快的將領之一。

抗戰勝利後,王耀武主持山東軍政,被評述為國軍內部難得的明白人。1948年王耀武在濟南戰役兵敗被俘,關押在戰犯管理所,經改造後第一批釋放。1968年逝於北京。



王耀武自幼喪父及長兄,在母親撫養下成長,打工謀生。經族兄勸說,報考黃埔軍校,開始軍旅生涯。

王耀武(1904-1968年),字佐民,山東泰安人。王耀武幼年喪父,靠母親撫養成人。自幼就讀私塾。19歲時迫於生計,外出打工謀生,做過店員、工人。

1924年11月黃埔軍校招生,王耀武在族兄勸說下託人弄了張高小文憑,南下廣州報考,被錄取為黃埔軍校3期,在校期間參加過第二次東征。畢業後任排長、連長,駐軍福建福州。

期間經福州法院官員結介紹,王耀武娶了第一任妻子鄭宜芝,兩人共育有七個孩子。后王耀武參加北伐,與張宗昌、孫傳芳部血戰。中原大戰時因功升第32旅任團長。

王耀武擅長官場活動,在何應欽身上下了不少功夫,成為何系大將。因宜黃戰役,終於引起蔣介石關注和欣賞。王耀武自此從此平步青雲、一帆風順。

王耀武有高超的經商手段,平時亦多結交達官貴人,很會做人。後來攀上了何應欽的關係,成為何系大將。後因宜黃戰役,引起蔣介石關注,對王耀武很滿意。

蔣介石肯定王耀武的戰功,又發現了他的膽識,留下深刻印象。從此王耀武平步青雲。國軍編有6個補充團,後編為2個旅:補充1旅、補充2旅,其官兵素質非常高,很多人爭取這個旅長位置。

王耀武隨即調任補充1旅旅長,蔣介石告訴王耀武,不讓他做第32旅旅長,是考慮到這個旅有很多黃埔一、二期出身的軍官。怕他這個黃埔三期資歷不夠、壓不住、帶不好。

1933年10月,補1旅劃歸俞濟時指揮。俞濟時是蔣介石外甥,軍事能力傑出。但俞更熱衷充當蔣的大內總管,軍事作戰只是過渡。俞、王兩人關係至深,為以後王耀武出掌74軍打下基礎。


侍從室主任、第74軍首任軍長俞濟時。

1936年春,補1旅在漢中擴編成第51師,隨即參加淞滬會戰,榮獲大功。戰時俞濟時奉命組建第74軍,王耀武成為第74軍元老。

1937年淞滬戰爭爆發後,8月24日王耀武的51師從漢中調往上海參戰。29日邱維達團首先發起攻擊,以2個連突入日軍陣地隨即撤退,日軍以為國軍敗退,追尾追擊,被我伏兵擊斃300餘人。

51師事蹟很快傳遍大街小巷,申報、大公報都予以刊文報道51師羅店大捷。王耀武接下來一個多月,與日軍在羅店反覆拼殺,堅守在陣地。打破日軍從川沙登陸,切斷京滬線的企圖。

日上海派遣軍發揮海陸空火力優勢,向羅店發動多次猛攻,均被51師擊退。王耀武巧妙地運用夜戰,派出部隊強襲,先後擊斃日軍聯隊隊長竹田和炮兵聯隊隊長莫森,受到總部通報表揚。

戰時軍委會組建第74軍,俞濟時任軍長。轄王耀武51師和廖齡奇58師(後加入餘程萬57師)。俞濟時英雄相惜,見王耀武打的好,下令51師不必向他彙報,專心作戰。

淞滬會戰結束後,第74軍不等整補,又奉命參加南京保衛戰。俞濟時部署:第51師擔負南京淳化鎮的守備任務;第58師在南京牛首山一帶構築防禦陣地。

12月5日開始,日第9師團分別對淳化鎮和牛首山陣地發動猛攻。第301團代理團長紀鴻儒率部拼死抵抗。工事全被日軍炮火摧毀,全團幾乎傷亡殆盡,官兵傷亡1400多人,團長身受重傷。

第51師被迫放棄淳化鎮後撤。王耀武命張靈甫第305團向日軍發動逆襲,掩護撤退。戰鬥中張靈甫左臂中彈,亦死戰不退。撤到城內的第51師已殘缺不全,12月12日,第302團團長程智率部在賽虹橋與日軍激戰時陣亡。

與此同時,第151旅旅長李天霞和第306團團長邱維達在守衛中華門的戰鬥中相繼負傷,馮聖法的第58師也在戰鬥中傷亡慘重。12日下午,日第6師團一部攻入中華門,唐生智下令棄守南京。

撤退命令下達後,秩序大亂,仍與日軍激戰的第74軍官兵接到命令後手足無措。多虧戰前俞濟時通過關係,預先留了一艘小火輪在江邊接應,才使第74軍殘部成功撤到江北。

為了掩護主力後撤,第302團第1營營長徐景明率部斷後,全營在孤軍奮戰的情況下,以他們的血肉之軀上演了悲壯的一幕,他們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全營官兵無一人投降,全部陣亡。


萬家嶺會戰,全殲日第106師團。王耀武和張靈甫一戰成名,成為全國抗戰英雄。俞濟時升任第10集團軍副總司令;王耀武升任74軍軍長。

5月,剛參加豫東戰役回的74軍被調往江西北部,編入羅卓英第19集團軍參加武漢會戰。日第11軍佔領九江、馬當等要地。並繼續攻擊贛北各重要據點。

日第106師團輕敵冒進、孤軍深入,被薛嶽5個軍合圍於萬家嶺地區。第106師團部署突圍,一頭扎進第74軍陣地,受到廖齡奇58師頑強阻擊。日軍見突圍無往,便堅守在最後退路張古山。

王耀武第51師擔任張古山主攻任務,張古山易守難攻,第74軍屢攻不下。俞濟時告訴王耀武:“張古山我不管了,反正兩天後,我要上張古山向薛長官報告戰況!”

第153旅旅長張靈甫建議從張古山背後懸崖攀上去,精選出500名敢死隊,張靈甫親自率隊。在正面激勵戰鬥掩護下,成功登上張古山主陣地。兩面夾擊。

雙方在張古山血戰5天5夜,終於切斷第106師團大部。這一戰,日本人承認的106師團死傷就有3000人以上。這一戰第74軍名震天下,王耀武、張靈甫逐成為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

此戰後,王耀武升任74軍副軍長兼任51師師長。1939年6月,蔣介石親自召見這位黃埔三期的名將,提升他為74軍軍長(俞濟時升任第10集團軍 副總司令)。


第74軍51師師長李天霞。

俞濟時是74軍創始人,真正靈魂人物是王耀武。74軍戰將如雲,但相互不和,導致全軍覆沒。

王耀武雖然是黃埔三期裡升遷最快的,但畢竟根基不深。第74軍人才輩出,餘程萬、廖齡奇、施中誠、李天霞、張靈甫、周志道、邱維達等等,位置就那麼幾個,老王也安排不好。

俞濟時離任時,為了順利交班給黃埔三期的王耀武,把58師中的黃埔1、2期軍官調離,任命黃埔4期的廖齡奇為師長。但廖齡奇對王耀武意見很大,認為每次作戰都讓58打頭陣。

第二次長沙會戰,又是57和58師在前面,李天霞51師殿後。廖齡奇在前面血戰,李天霞招架不住日第6師團,擅自撤退。造成廖齡奇部被日軍截成數段,經過血戰才撤了下來。

廖齡奇痛恨王耀武偏心,擅自攔下一列火車撤到了株洲。然後把部隊交給張靈甫,回家鄉祁陽休婚假去了。後來蔣介石親自主持檢討會,連李天霞都受嘉獎,單獨槍斃了心情激奮的廖齡奇。

施中誠調離後,李天霞和張靈甫爭奪軍長之位。王耀武認為李天霞為人狡猾,執行命令陽奉陰違;張靈甫可靠性沒有太多心計,逐保薦張靈甫出任74軍軍長、李天霞調任100軍軍長。



其後李天霞、張靈甫不和。47年進攻臨沂,張靈甫整74師居中,李天霞掩護右翼。結果張靈甫被圍後,李天霞按兵不動、見死不救。

上高戰役是與臺兒莊、萬家嶺齊名的戰役,何應欽贊:自開戰以來,最為精彩一戰。王耀武第74軍殲滅日第34師團,名震天下。授全軍唯一飛虎旗,成抗日第一鐵軍。

1940年,日軍中國戰場兵力不足,中國派遣軍下令南昌的第33師團調往華北。第34師團提出在33師團北調之前,會同第20旅團打擊、掃蕩贛北國軍,以減輕日後防守壓力。

日軍戰役計劃:第33、34師團、第20旅團兵分三路,合圍進擊,將高安一帶羅卓英第19集團軍司令部、第70、74軍壓縮至上高一帶,聚而殲之。


41年3月15日,日軍北路第33師團自安義進攻第70軍,當日突破國軍防線,佔領奉新。中路第34師團16日自南昌出兵,17日佔領高安。南路20旅團沿15錦江南岸進攻,直指灰埠。

北路第33師團發現第70軍沒有退向高安,而是撤往西北。於是一路尾追,被第70、72軍兩路夾擊,傷亡甚大。逐退回出發陣地休整,準備調往華北。

日第20旅團攻佔曲江後,留下一個大隊駐守掩護南翼,主力20日佔領灰埠。然後北渡錦江,與第34師團匯合,以加強上高方向攻擊力。

羅卓英抓住戰機,命第49軍截擊日贛江支隊,尾追第20旅團,擊其側背。中路日第34師團於18日佔領高安後,不顧南北兩路友軍受挫,繼續向西攻擊前進,兵鋒直指第74軍。

此時王耀武已替任俞濟時擔任第74軍軍長,轄李天霞51師、施中誠57師、廖齡奇58師(張靈甫為副師長)。全軍31000人,面貌大為改觀,戰鬥力不在一個普通師團之下。

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於19日下決心:利用既設陣地,逐次抗擊,誘日第34師團進上高地區予以圍殲。當即電令:“嚴飭各軍積極對敵猛攻,務將深入之敵,殲滅於高安錦河南北地區。”

王耀武將餘程萬第57師、廖齡奇58師置於一線陣地,應戰第34師團。李天霞51師作為預備隊,應戰第34師團。

日第34師團19日發起對第74軍的猛烈攻擊,被餘程萬57師阻止於泗水東、泗溪附近後,,20日第34師團又採取錐形突擊戰術,繼續猛攻。被廖齡奇第58師拼死擋住。


21日日第34師團在大炮、航空兵支援下,突破廖齡奇58師陣地。午夜廖齡奇率部退到白矛山一線,與餘程萬師形成斜交陣地,遏制住日軍進攻態勢。

王耀武為截斷日34團退路,命李天霞51師肅清錦江南岸日軍,進軍高安。李天霞部22日與回師救 援的第20旅團主力相遇。日軍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兩路夾擊李天霞部。

李天霞不敵日軍強大陸空火力,退守石頭街高 地。王耀武獲報後,命李天霞部往左轉用,急調軍直屬野戰補充團強行軍,於23日7時趕到華陽,堵住第20旅團。


第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 日第20旅團9時到達華陽,在強大火力支援下猛攻國軍陣地,久戰不克。日軍主力自熊坊迂迴,亦被補充團迫擊炮連擊退。

第20旅團惱羞成怒,使用毒氣彈、燃燒彈突破熊坊陣地。 午夜,國軍左翼李天霞派2個團反擊奪回熊坊,並乘勢收復石頭街等陣地。第20旅團陷入背水作戰窘境。

24日,日第34師團在70餘架戰機支援下,兩次突破廖齡奇58師陣地,均被守軍擊退。午時日軍第三次突入陣地,守軍發起逆襲,拼死肉 搏,將日軍趕出陣地。日軍終於攻擊乏力,限於困境。


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破譯國軍密碼,欲合圍74軍。不料王耀武74軍戰力強大,連續發動逆襲,突破日軍重圍,全身而退。

第二次長沙會戰,日11軍突破汨羅江防線,第9戰區急電王耀武馳援撈刀河。不料密碼被日軍破譯,阿南唯幾認為第74軍戰力強大,給日軍危險最大,欲調集重兵合圍第74軍。

1941年9月25日,第74軍第57師到達撈刀河北岸的春華山附近,發現春華山已被日軍佔領,隨即佔領南岸天鵝山,與日軍對峙。日軍向天鵝山展開進攻,雙方激戰至26日晨,日軍被擊退。

第57師乘機反擊,奪回春華山並移交第58師,繼續向麻林挺進。27日晨日第3師團向第57師正面連續猛攻,遭到頑強抗擊。日第4師團攻擊第57師左翼。第57師傷亡近3000人,仍堅守不退。

同時第58師在春華山一線、第51師在伍家渡之線,也與日軍第3、第4、第6師團發生激戰。配合撈刀河守軍阻擊、側擊日軍,或主動向日軍進攻,給了日軍以相當殺傷,自身也傷亡重大。

27日夜薛嶽下令王耀武撤出戰鬥,往瀏陽河兩岸轉進、休整。然而第57師師長認為王耀武指揮不公,李天霞擅自撤退造成57師傷亡被圍、損失重大,攔了輛火車將部隊帶離戰場。



日第11軍司令官阿南唯幾。

王耀武任第24集團軍軍長後,第74軍仍歸其節制。第74軍是以他為主一手打磨出來的天下名軍,他是萬萬捨不得放手的。

1944年3月,王耀武不再兼任軍長,那交給誰呢? 最有資格接任的是已調任100軍軍長的李天霞,李天霞是王耀武起家部隊51師師長、副軍長,與王耀武私交也不錯。

但是王耀武認為他比較滑,對於自己命令未必能百分百的執行。 最終王耀武保薦了施中誠接任第74軍軍長。施中誠是雜牌軍出身,不足以鎮服51、58師黃埔系將領,部隊不會脫離掌握;

施中誠是外來雜牌將領,能使得王耀武博得善於用人的名聲。 果然施中誠擔任軍長後,王耀武任然以老軍長名義跳過施中誠,直接指揮74軍各部。

後來施中誠升任調離74軍,王耀武以同樣標準,在李天霞、張靈甫之間選擇了張靈甫接任。 張靈甫與第74軍在孟良崮被殲滅後,王耀武心急如焚。

保薦74軍副軍長邱維達重建74軍,並將大量山東保安部隊的軍官、以及一個旅的精兵撥給邱維達,並再三要求74軍歸其指揮。

濟南戰役前,王耀武再三要求徐州剿總和國防部將邱維達第74軍協防濟南,一直未成功。戰役開始後,王耀武要求空運74師一個旅增援,結果只到了一個團,也樂的王耀武親自去機場迎接。


第74軍第三任軍長施中誠。

濟南戰役前,王耀武飛往南京求援。蔣介石要求堅守濟南:“濟南穩則徐州穩”,並許諾援兵不日就到。

1948年,濟南已成為一座孤城。王耀武認為解放軍必攻濟南,於是飛往南京求援。陳布雷在機場迎接,然後蔣介石設家宴招待。宋美齡親自下廚炒菜,有王耀武最愛吃的紅燒雞塊燉粉條。

蔣介石高規格接待王耀武,是希望他能死守濟南。蔣介石說:“濟南穩則徐州穩,徐州穩則中原穩”。他告誡王耀武:濟南在政治、軍事、地理上都很重要,必須固守,如發生問題你要負責。

王耀武說明濟南雖有十萬守軍,但多為地方部隊,戰鬥力教弱。希望把74軍或100軍調派濟南。蔣介石說徐州杜聿明有第2、7、13兵團,一旦濟南發生戰事,十天必趕來解圍。

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由於吳化文戰場起義,濟南城防西線敞打開缺口。王耀武給徐州和南京發電報,提出向北突圍的請求。結果遭到蔣介石的嚴厲斥責,要求務必固守。

王耀武望眼欲穿的援軍遲遲未到,王耀武抵擋不住、化裝逃跑。半途被識破被俘。不過王耀武戰前做過2件好事:一是疏散市民,二是釋放所有監獄犯人。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濟南戰役前國軍高層都認為憑王耀武的能力,濟南固若金湯。然而協助王耀武佈置防務的黃百韜認為濟南必敗。

王耀武被俘,改造最快,成為第一批特赦的國軍將領。所以共產黨一方亦評價王耀武,是國軍當中少有的明白人。

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對人說,濟南戰役時其兵團電臺監聽到王耀武通話,不是先佈置軍務、調度部隊,而是長時間與家人討論戰敗後如何脫身、如何安置等事物,說明他根本不想認真抵抗。

菸酒閣大學士百名國軍將領系列文章,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


菸酒閣大學士


王耀武出身於黃埔軍校,極富指揮才能,善於用兵。抗戰時期,他率部奮戰在抗日一線,從淞滬會戰到芷江作戰,大型會戰幾乎都有參戰,立下赫赫戰,是抗日的一員虎將,他率領的74軍是抗日的一支勁旅。

八一三事變時,王耀武率51師駐守羅店。日軍調集重兵對羅店發起多次強攻,遭到51師強勢反擊。51師被上級通令表彰,英勇戰跡被全國盛讚。淞滬會戰上海最終失守,但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華”的狂妄計劃。

萬家嶺戰役中,74軍威名大振。王耀武部奇襲張古山,取得大捷。戰後王耀武被任命為74軍副軍長。一年後升任軍長。

1941年,王耀武參戰上高會戰。此役中國軍隊取得全面勝利,日軍損失慘重。74師在此役中戰功卓著。戰後王耀武和74師均被嘉獎。
_

鄂西會戰後,王耀武升任29集團軍副總司令。常德會戰中,王耀武率部參戰,在常德東北與敵血戰,由57師師長餘程萬守衛常德。日軍調集密集火力強攻常德,戰況慘烈。王耀武指揮51師密切配合其他參戰隊伍,浴血奮戰,成功收復常德。后王耀武升任24集團軍總司令。

1945年4月,王耀武參戰芷江戰役,此時他已任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率部迎戰來犯之敵。此役雙方均投入精銳重兵激戰近兩個月,日軍被徹底擊潰,死傷近3萬人,繳獲大量軍需,連日本人自己都承認此役是災難性的完敗。

1945年9月15日,王耀武作為長衡地區受降官出席日軍第20軍總司令坂西一良的投降儀式,軍旅生涯達到最為榮光的時刻。

抗戰後,王耀武主政山東。參戰了萊蕪戰役、濟南戰役。在濟南戰役中,王耀武被俘。

王耀武功過皆有,抗戰中浴血奮戰,也是抗戰的有功之臣。


歲月是一條河流


王耀武,山東人。他出生在一個普通農家。
王耀武早年在族兄的勸說和影響下,決心投軍報國,考入了有著將軍搖籃之稱的黃埔軍校第三期。在軍校中,他嚴遵校訓、刻苦學習,受到同學的好評,同時也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王耀武既能打仗,又有戰功,還善於處理上下級的關係,因此仕途也較順利。
1932年,王耀武任32旅的上校團長時,參加了第四圍剿江西蘇區的行動。在宜黃縣32旅被紅軍團團包圍,危機時刻蔣介石命令該旅突圍。但王耀武力勸旅長據城堅守,若突圍必被消滅。結果,32旅堅守了二十多天,紅軍始終沒有攻克下來。蔣介石也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奇蹟,對王耀武則刮目相看。不久,王耀武被提升為獨立補1旅少將旅長。王耀武在與紅軍作戰時多次立有戰功,1936年被提升為51師師長。
抗戰八年期間,王耀武有七年是在前線渡過的,他是國軍部隊中幾乎參加了所有戰役的少數幾名將領之一。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戰役、武昌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三次長沙保衛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西會戰,特別是在武漢會戰時,第51師與日寇106師團展開激烈交鋒,中國軍隊在久攻不克的情況下,王耀武命令組織300人的敢死隊,成功夜襲張古山日軍基地,為重創日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戰後不久,王耀武任74軍副軍長,一年後任該軍中將軍長。
1945年初,戰功赫赫的王耀武任第四方面軍司令,這一級別無一不是老資格的上將大佬,只有王耀武配中將軍銜,可見王耀武的功勳和強悍。王耀武還是黃埔系第一個出任方面軍司令和省主席的人。
蔣介石曾說王耀武是善於帶兵,有指揮才能的人。時人曾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之謂。就是中共將領也稱其頭腦清晰,精明強幹,是國民黨軍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
總之,王耀武在抗日的戰場上,捨生忘死,殺敵立功,為國家、這民族做出了貢獻,不愧為抗日名將之稱謂。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雲緋


王耀武山東泰安人,出生於1903年,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國民黨高級將領,抗日名將,曾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蔣介石評價王耀武說:“善於帶兵,有指揮才能。”曾獲得青天白日勳章,授中正劍。

(圖為王耀武)

年輕時,王耀武曾在上海某餅乾公司做店員,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入步兵科,1926年畢業。軍校畢業後,王耀武被分配在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任排長,後升連長、營長,不久升第一軍第二團副團長,獨立第三十二旅第一團團長,參加過北伐。

1933年底,王耀武升任保定陸軍補充第一旅少將旅長,率軍開赴江西,對共產黨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1934年,又出兵圍剿方誌敏率領北上抗日的中國工農紅軍先遣隊,在譚家橋戰役中,以優勢兵力圍攻紅十軍團十九師師長尋淮洲率領的部隊,致使尋淮洲壯烈犧牲。1935年初,王耀武率軍開赴川陝邊境,加入阻截長征工農紅軍戰役,受胡宗南節制,後來,他的部隊改編為新編第十一師,升為師長,繼續圍剿紅軍。

王耀武最大的戰績是抗日戰爭中的英勇殺敵。1937年,淞滬抗戰暴發,王耀武率軍開赴上海,參加對日作戰。在南京保衛戰中,他指揮軍隊抗擊日軍的瘋狂進攻,部下三0一團自團長、副團長以下,官兵拼死衝殺,陣亡達700多人,戰鬥打得十分悲壯。

(左一為蔣介石,右一為王耀武)

1938年,王耀武受命支援河南,在碭山、回龍集、蘭封等地抗擊日軍。後馳援江西,在江西德安戰鬥中,傷亡官兵2000多人,同時也給日軍以重創。1939年4月,王耀武參加南昌會戰,兩次攻下高安,重創日軍。同年9月,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因抗日戰功卓著,王耀武於1940年被重用為七十四軍中將軍長,轄三個師。

1941年以後,王耀武指揮七十四軍,先後參加了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在抗日的戰場上,毫無畏懼,英勇殺敵,是日本侵略軍眼裡的煞星,尤其在常德會戰中,他的五十七師,固守常德18天,日軍攻入常德後,全師將士與日軍展開巷戰,誓死捍衛,寸土不讓,全師最後僅剩幾百人。王耀武因此升任第二十四集團軍中將總司令。

1944年,抗日戰爭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部成立,何應欽任總司令,下轄四個方面軍,王耀武任第四方面軍中將司令官,下轄四個軍、十一個師,共計12萬兵力。1945年,王耀武指揮第四方面軍打擊武岡、洞口、新化一線負隅頑抗的日軍,後又參加雪峰山戰役,殺敵6000多人。

(左一為王耀武)

抗戰勝利後,王耀武調任第二綏靖區山東司令長官,後又兼山東省政府主席,指揮5個軍10多萬兵力同人民解放軍作戰。1948年,華東野戰軍發動濟南戰役,激戰八晝夜,將王耀武11萬守軍全部殲滅,佔領濟南,王耀武化裝逃跑,逃至壽光時被捕,從此被作為戰犯關押改造,關押11年,1959年被特赦。1968年,王耀武在北京去世,享年65歲。


帝國的臉譜


要說戰爭需要天賦也確實如此,誰能想到20歲還在天津打功的年齡人,會在十年後能指揮出色的戰鬥,二十年後指揮出色的會戰。王耀武就是這樣的人。

(王耀武)

1、譚家橋戰鬥

這一年王耀武在三十歲,率領補充第一旅與紅軍第七、第十軍團在譚家橋作戰。

起初,王耀武部被伏,但王沒有慌張,而是固守陣地,並在兩翼發起作戰,愣是將一個伏擊戰打成了反包圍戰,尋淮洲在此戰中陣亡。

(譚家橋戰鬥)

國軍的組織形態能在如此形勢下打出如此戰果,指揮員的素質起到了關鍵作用,戰後,王耀武擔任第五十一師師長。

2、雪峰山會戰

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江南作戰、幾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上高會戰,74在王耀武的帶領下成為國軍首屈一指的王牌部隊。

(雪峰山會戰)

1945年,隨著滇緬線的打通,國軍在昆明設立了陸軍司令部,下轄四個方面軍。王耀武為第四方面軍司令。率十八軍、七十三軍、七十四軍、一OO軍等部隊與日軍作戰兩月,擊潰日軍,俘虜300餘人。

此戰顯露出其具備指揮大戰役的能力。

3、貶值的綏靖主任

抗戰勝利後,王耀武入主山東,當時膠濟線、津浦路作戰是關鍵,王耀武此時指揮有大量的部隊。隨著萊蕪戰役李仙洲兵團的覆滅,王耀武在山東戰場的指揮權迅速下降。


之後更多的是徐州方面指揮山東戰場,而王耀武逐步被邊緣化,綏靖主任設置越來越多,自然也就貶值了。

(萊蕪戰役)

王耀武無論內戰、外戰確實是一位出色的將才,尤其是其在抗戰中多次與日軍血戰,是國家和民族的棟樑。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王耀武(1904~1968),被我軍高級將領稱為國民黨中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如何在國民黨極其複雜的軍情體系裡將一支雜牌部隊變成中央軍的王牌,王耀武做了最好的解答。

作為黃埔的三期生,資歷不算老,又是山東泰安人,和老蔣的江浙體系相隔較遠,王耀武能在論資排輩、以鄉音為親的軍隊裡異軍突起,成為戰功卓著的抗日名將,個人能力勿容置疑。

首先是軍事能力強。王耀武22歲從黃埔畢業,在東征、二次北伐、中原大戰中屢建戰功,四年時間就升至團長。1932年率部在江西宜黃堅守,被紅軍圍困24天而城池不破,後被任命為補充一旅的旅長。他發現追擊紅軍的行動可獲成功,即主動請纓參加,在譚家橋戰鬥中,讓紅十軍團軍團長劉疇西(黃埔一期畢業)指揮的北上抗日先遣隊遭受重創,紅十九師師長尋淮洲犧牲,二十一師師長鬍天桃被俘後犧牲。此役後一路升遷,成為51師師長。

雖說只是三團制乙種師,但部隊的底子和框架非常不錯,士兵和下級軍官均為北方人,勇猛彪悍,中高層軍官基本由黃埔軍校的學生擔任。加上王耀武注重訓練,官兵具備較高的軍事素質和應變能力。1937年8月27日投入第二次淞滬會戰,因為當時進入戰場的部隊非常多,為便於管理,將他們和58師合併成為74軍,從此開始在抗日戰場上用犧牲和鮮血書寫軍人的頑強與風骨、一路慷慨、壯志悲歌,打出抗日鐵軍的榮耀。

(右為王耀武)
死守羅店,保衛南京,大戰蘭封,血染南潯線,萬家嶺大捷,雪峰山戰鬥,八年中,他們參加了幾乎所有正面戰場的重大戰役。在混著血水和泥水的戰壕裡誓死堅守,在泥濘的道路上奔跑阻擊;以血肉之軀承受著飛機、大炮、坦克的鋼鐵之威,忍受著生活艱苦、缺醫少藥的折磨;多少次傷亡慘重,多少鮮血染紅戰旗。最後74軍打出赫赫聲威,成為王牌中的王牌,被日軍稱為“虎部隊”。作為第二任主官的王耀武居功至偉。

從一個雜牌旅開始經營,直至發展壯大,期間沒被吞併或消耗掉,僅靠戰功遠遠不夠,王耀武的長袖善舞同樣發揮著巨大作用。他少時父親兄長早亡,由母親供養讀書,家境敗落後入商行學徒,這些經歷都使他深諳人情世故,會不露聲色地“抱大腿”,同時不忘廣佈雨露,不辭辛苦地打點上上下下的機構官員。

(左一為王耀武)

在補充旅時,王耀武提拔錢大鈞的親戚李天霞當團長,為的是搭上關係,將自己置於顧祝同的保護傘下;參加追剿時,又搭上老蔣的心腹愛將俞濟時,鞍前馬後地隨行,以恭謹、謙虛、善戰,甚得俞的賞識,一直罩著他。淞滬會戰時改編,就是51師和俞濟時的58師合併,俞是首任74軍軍長;南京保衛戰時,多虧俞濟時通過族叔俞飛鵬的關係提前在江邊準備了小火輪,撤退時才使兩個師搶運出七、八千人。1939年,俞濟時升任集團軍副總司令時,又通過調動師級幹部,為王耀武做好鋪墊,使其順利就任軍長,帶領74軍走向自己的全盛時代,成為軍委會選定的四大攻擊軍之一。1944年2月,王耀武升任二十四集團軍司令;1945年4月,因在雪峰山戰役中的出色表現,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王耀武胸懷大志,不僅治軍嚴格,而且生活簡樸,聲明自己不貪汙、不喝兵血,但會通過做生意解決缺錢的困擾,用盈利補貼軍餉。他還用真金白銀幫助各級官兵解決困難,以此激勵士氣、吸引人才,大獲人心。

歲月悠長,也不會掩蓋王耀武和74軍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時刻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和英勇犧牲,他們建立的卓越戰功會在史冊上一直閃耀光芒。


文史今安在


在抗日戰場上,王耀武絕對是傳奇般的存在,過去在影視劇中,過多的表現了張靈甫的事蹟,實際上,王耀武一直是張靈甫的上級,七十四軍的大部分戰績都是是王耀武指揮張靈甫打出來的。

今天,就來講講抗日名將王耀武。

棄工從軍,投身黃埔

王耀武出身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與長兄都早逝,王耀武是在母親的拉扯下長大的,在以前,農村有很多陋習,一個婦女把一個孩子拉扯大是一個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其母親不僅將王耀武養大,還讓他到私塾讀書,一直到19歲,王耀武輟學去當工人。

1924年年方二十的王耀武聽到黃埔軍校在廣州招生的信息,便前去投考,被錄取為黃埔第三期學員。

可以說,如果沒有黃埔軍校,王耀武可能只是一個工人,正是黃埔軍校改變了王耀武的命運,但是作為黃埔第三期的餃餃者,王耀武用自身的功績也增添了黃埔的榮譽。

在軍校學習期間,王耀武遵守校訓,勤學苦練,尤其是為人處世的方式,得到了教官的好感。

耀武生輝,嶄露頭角

在還未畢業期間,王耀武就以學生身份參加了第二次東征陳炯明,由於王耀武作戰勇敢,能夠將學校學習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在第二次東征勝利後,王耀武任憲兵營第一連連長。

1928年王耀武率部參加第二次北伐,在對張宗昌和孫傳芳的戰鬥中,王耀武的部隊奮勇向前,紀律嚴明,後來在中原大戰中也是屢建奇功。

1930年因功升任團長。

王耀武善於帶兵、治軍,賞罰分明,恩威並用,平時以負責任守紀律勉勵下屬,以身作則,,有指揮才能,陣地戰、夜戰、反包圍、殲滅戰都很擅長。王耀武作戰時雷厲風行,殺伐決斷;也敢打硬仗,敢接困難的任務。

因此,到全面抗戰爆發前,王耀武已經升任五十一師師長。

抗日戰場,英雄孤膽

在淞滬會戰期間,王耀武率領五十一師,堅守在羅店附近,阻擊日軍從海上登陸,羅店戰役被稱為東方凡爾登絞肉機,五十一師堅守陣地,使日軍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得逞,在此期間,王耀武利用夜戰,強襲日本軍隊,幾倍日軍聯隊隊長竹田和炮兵聯隊隊長莫森。

淞滬會戰之後,參加南京保衛戰,在頑強阻擊日軍六天最後撤退,1938年5月參加蘭封會戰,重創日軍土肥原賢二部;7月參加萬家嶺戰役,殲滅日軍四千餘人,此戰後,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組成七十四軍,就是日後國民黨的王牌軍,王耀武任副軍長。1939年升任軍長,並且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參加上高會戰,前後殲敵四千多人,並且擊斃日軍少將指揮官;1942年參加浙贛會戰,1943年參加鄂西戰役與常德會戰;1945年參加雪峰山戰役。

可以說,王耀武參加了整個抗戰的大滿貫,在正面戰場上,從淞滬會戰一直打到雪峰山戰役,可以說在抗日問題上,王耀武是國民黨軍在8年抗戰中最能打的虎將之一。

關於王耀武的評價

當時對於王耀武的帶兵能力,蔣介石稱讚:“善於帶兵,有指揮才能”。當時還有人說“寧碰閻王,莫碰老王“。

在被俘虜後,王耀武依然被我軍所敬重,實在因為抗戰中的功勞太大了,1959年即被特赦。

當時山東籍的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號稱是黃埔軍校的三李,同樣是山東籍的王耀武,和他們並稱為“三李一王”,更有一種說法是三李不如一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