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维和勇士出征,父母妻儿的嘱托令人动容

维和勇士出征,父母妻儿的嘱托令人动容

牢记嘱托,不辱使命。

维和勇士:嘱托依依赴戎机

——中国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第二梯队出征侧记

仇成梁、谢超凡、刘海军

5月23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中国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第二梯队出征仪式隆重举行,205名维和勇士踏上征程。送行现场令人动容:有上过沙场的父亲、有千里赶来的母亲、有怀抱宝宝的军嫂、有挥着小手的军娃。一声声叮咛、一句句嘱托、一个个拥抱催人泪下……

维和勇士出征,父母妻儿的嘱托令人动容

送别现场,老兵迟国维情不自禁地向儿子敬了一个军礼。

迟国维:给儿子敬军礼的父亲

“儿子,我为你感到骄傲!”送行的人群中,一位年过五旬的中年人向一名年轻中尉致以的标准军礼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中尉是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警卫分队的副中队长迟博文,给他敬礼的是父亲迟国维——一个曾服役30年的退休老兵。

1987年入伍的迟国维军旅生涯30载,经历大小演习无数次,多次立功受奖的他,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代表过祖国出征。当听说儿子被选入维和部队时,迟国维喜极而泣,决定亲送儿子出征。

迟国维说,博文的姥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自己也是曾服役多年的军人,如今孩子代表祖国出征,全家人都感到很光荣。

迟博文说,小时候,姥爷常给他讲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斗英雄,父亲也曾告诉他“军人就该上战场”。如今,父亲不顾疾病缠身,千里迢迢从东北老家赶来为他送行,让他很感动,也很受鼓舞,一定不辜负家人希望,履行好神圣使命、续写新的荣光。

迟博文说,他没想到父亲会向他敬礼,父亲敬礼的那一刻,他顿时热泪盈眶。

维和勇士出征,父母妻儿的嘱托令人动容

方泽伟与父母在出征仪式现场合影。

姜友年:千里送子万般叮咛

“泽伟啊,给你带的腊肉和酱菜,你记着吃啊,别放坏了。”“泽伟啊,执行任务时要小心,子弹不长眼睛。”“泽伟啊……”送行人群中,一位50岁左右的母亲拉着一名维和战士的手反复叮嘱。

战士叫方泽伟,是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的卫生员。反复叮嘱他的是专程从千里之外的老家赶来为他送行的母亲姜友年。

姜妈妈没读过几年书,也没出过远门,但这次她坚持来给儿子送行,她说,孩子看到妈,心里踏实。9年前,当儿子报名参军时,舍不得孩子远行的姜妈妈选择了支持;9年后的今天,当儿子申请维和获批后,她又一次选择了支持。

方泽伟说,一周前,母亲听说他即将出征的消息后,执意要来送他,因为母亲从没出过远门,方泽伟有些担心,一再劝阻母亲不要来,但最终没拗过母亲。

5月14日,千里迢迢从老家赶到部队的姜妈妈,还特意带来了自己亲手做的、儿子最爱吃的腊肉和酱菜,她叮嘱儿子出去不要想家,要把任务完成好。

维和勇士出征,父母妻儿的嘱托令人动容

妻子张惠对丈夫王晓鹏说,明年我在这里等你。

张惠:“明年,我和孩子在这里等你!”

“你去吧,不要挂念家里,明年,我和孩子在这里等你!”机场大厅,一位怀抱孩子的军嫂不停地为丈夫整理衣襟。

军嫂叫张惠,是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警卫分队的步枪手王晓朋的妻子。2014年10月,婚后的她毅然放弃老家体面的工作,千里追随丈夫到驻地。去年部队移防,她本打算跟丈夫一起到山东,没想到节骨眼上,自己的父母同时得了脑血栓,她只好带着刚满周岁的孩子回到老家。

听说丈夫出国维和,张惠抱着1岁半的女儿从辽宁老家坐了5个多小时的客车和15个小时的火车,辗转数千里来到丈夫的部队,为他送行。

王晓朋说,妻子通情达理,当初报名维和,他考虑到家里现实困难时有些犹豫,妻子对他说:“为国争光是大事,你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父母和孩子。”

分别的时刻到了,张惠望了望眼前“中国边检”的牌子,深情地对丈夫说:“从这里走出去,你离祖国越来越远,离家越来越远了,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话没说完,眼泪夺眶而出。

王晓朋一把揽过妻儿,紧紧拥抱在一起。

维和勇士出征,父母妻儿的嘱托令人动容

女儿张语晨对爸爸张涛说,长大了,我也要去维和。

张语晨:“长大了,我也要去维和!”

5岁半的张语晨调皮地抚摸着爸爸贝雷帽上的徽章,这是妈妈带着她第二次送爸爸出国了,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不到两岁的妹妹张语菲。

张语晨的爸爸叫张涛,是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工兵分队的卫生员——一名四次出国维和的老兵。

2006年,刚转一级士官的张涛报名参加首批赴苏丹维和部队;2010年6月,因为组织需要,张涛第二次出征;2014年11月,张涛第三次戴上贝雷帽,那时,小语晨刚满两岁,还不懂事的她在候机大厅东张西望,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小语晨今年5岁了。这一次和妈妈、妹妹一起来送爸爸,小语晨明显懂事多了。

部队举行的欢送仪式结束后,戴着蓝色帽子的叔叔们在候机大厅等待着出发的时刻。站在妈妈身边的小语晨扑闪着明亮的眸子看着爸爸,妹妹语菲则在妈妈怀里像没事一样东张西望。

小语晨不知道爸爸去哪里,她从妈妈的动作中,知道爸爸又要走了,又要去很远的地方,扑闪的眸子里似乎有很多疑问:爸爸戴的帽子为什么是蓝色的,叔叔们为什么都背着很大的包,为什么还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国旗敬礼……

妈妈对她说,爸爸去维和是件很光荣的事,就像戴大红花一样的光荣。听了妈妈的话,小语晨把爸爸的贝雷帽戴到自己头上说:“长大了,我也要去维和!”

【采访感言】

多少送别热泪涌

出征,军人砺剑;出征,亲人壮行。多少出征,义无反顾;多少出征,热血激荡;多少出征,热泪满怀。一次次地出征,既是军人豪迈誓言的回声,也是一个个家庭鼎力支持的付出。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当国家需要时,无数家庭在选择面前展现出“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让人感动:父亲送儿子的坚定,母亲送儿子的不舍,妻子送丈夫的安慰……一幕幕催人泪下。

出征送别,沙场挥手,依依不舍中,我们读到亲人放不下的牵挂;声声嘱托里,我们读到亲人期盼凯旋的遥望。每一块军功章,都有亲人坚定的支持;每一场胜利,都有亲人默默的付出!

致敬,给儿子敬礼的父亲!致敬,千里送子的母亲!致敬,盼夫归来的军嫂!致敬,所有维和勇士的亲人!

【新闻背景】

中国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共395人,包括170人的警卫分队、155人的工兵分队和70人的医疗分队。其中,警卫和工兵分队以陆军第80集团军为主组建,医疗分队以沈阳联勤保障中心为主组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接替第五批维和部队担负战区司令部营区安全防卫,任务区内道路桥梁、机场跑道和营房设施抢修,伤病员救治和卫生防疫等。

第一梯队190人已于5月16日出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