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為防外戚專權,他臨死前親自賜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

在我國曆史上,大臣為了打擊政敵當朝互相揭短的傳統由來已久。在漢武帝統治前期時,曾經有過一場類似的辯論。當時的大臣灌夫因為得罪宰相田蚡而被下獄,灌夫的至交好友竇嬰為了營救他在朝廷之上極力與田蚡爭辯。

為防外戚專權,他臨死前親自賜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

一開始,竇嬰只是極力稱說灌夫酗酒,而非不敬之罪。但是怎奈田蚡詆譭灌夫驕橫放縱,稱其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竇嬰拿田蚡無可奈何,只得攻擊田蚡貪婪成性,驕奢淫逸,將其收受賄賂、買官賣官的行為暴露出來。而田蚡氣急之下,便反駁道:我只是好些銀錢、美女,而你卻是招攬天下豪傑,不分白天黑夜討論天下大事,誹謗朝堂,居心不良!爭辯至此,當時的皇帝劉徹便詢問群臣,群臣也是各有意見,一時無法給灌夫定罪。直到劉徹回到後宮,與其母親王皇后吃飯時,王皇后為了維護自己弟弟,便強令劉徹將灌夫治罪。而這件事的最大獲益者劉徹,便毫不猶豫的將灌夫滅族。那麼劉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為防外戚專權,他臨死前親自賜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

原因在於其在任之時,外戚的勢力龐大。在漢武帝即位之初,朝中大小之事皆受到竇太后的干預,甚至於皇帝剛出的新政,新任的丞相都被竇太后一言所改。漢朝以孝立天下,皇帝的諡號中皆有一個孝字。因此,竇太后的話皇帝基本會聽。但是一心想要重現先祖風光的劉徹怎甘心自己的權力被人干涉,即便此人是自己的奶奶也不行。於是,漢武帝便想到利用自己母親的弟弟田蚡與竇家相鬥。果不其然,兩派勢力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大打出手,從朝堂至民間,相互傾軋,無所不用其極。於是,出現了東宮廷辯雙方互相揭短這一幕。最終,兩個外戚勢力終究是兩敗俱傷,成功的被漢武帝消滅。漢武帝得償所願,將大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再無人可制約。

為防外戚專權,他臨死前親自賜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

話說劉徹晚年在巡視河北時,聞聽當地有一美貌女子,當地官員將其獻給皇帝。但是,這位女子手卻伸展不開。劉徹到其跟前,輕輕一扳,女子的手邊便伸展開了,並且裡面還有一個玉鉤。劉徹十分開心,將其帶回宮中。而這位女子就是後來的漢昭帝之母,鉤弋夫人。鉤弋夫人在進宮不久便生下了劉弗陵,與劉徹其他兒子不同的是。劉弗陵十分聰惠,與劉徹十分相似。於是,劉徹便起了將其立為王儲的心思。但是,想起不久之前的呂后專政,皆是子幼母壯,以及自己先前的經歷。劉徹十分擔心自己死後,無人制約外戚一族,劉氏再度被架空。於是,便隨便找了一個藉口將鉤弋夫人殺掉。縱觀大漢王朝,外戚干政始終是一塊抹不掉的陰影。雖然也有衛青、霍光這樣的賢臣,但是終究對劉漢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立子殺母會出現在此刻,並且盛行於後來的北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