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摩拜单车现在月卡怎么这么贵,从之前的2元变为一个月20,你还会骑吗?

美妆小清华


说一下目前几个的月卡政策:先说摩拜吧,现在20元包月,不限次数,2小时以内免费骑行;ofo,先是取消了月卡,也在顶不住的前提下,也恢复了月卡,他也比较狠,扩张20倍,由1元包月,变成20元包月,每天20次,2小时以内免费骑行;哈罗单车,2元包月,不限次数,2小时以内免费骑行,超过一个月,哈罗月卡是摩拜和ofo的半价。目前来说从月卡的成本角度来说,哈罗还是比较有优势,但是哈罗目前一线城市比较少,在选择平台的时候,成本是一方面,便捷是另一方面,选择哪一种,看你所在的城市了。


黑夜的眼睛Honor


先说个小故事吧:我每天给你一块糖你很高兴,当突然有一天我不再给你糖的时候,你反而怨恨我!送给那些理所当然的人!

在滴滴和快滴还是两家的时侯,疯狂的补贴大战,让吃瓜群众得了不少实惠,想问问那些曾经得到实惠的人,现在还用滴滴打车吗?

马云的支付宝红包活动还在继续,不过每天的一毛钱已经吸引不了太多人的兴趣,马化腾的微信抽免单也还在继续,可始终没抽到过,请问,你还在用支付宝或者微信吗?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会有一阵红利期,早晚会回归其经营的本质:赚钱!摩拜单车有经常搞免费活动,到骑行赚红包,到2元包三月,到5元包三个月,到现在的20元包一个月,人们已经习惯了近乎是免费的方便,突然不适应了!摩拜车两种收费标准:一种是五毛的,一种是一块的,如今五毛的已经不多见!基本上骑一次就是一块钱。如果说,你认为一个月骑车能超过20次,你就有必要购买月卡的必要。如果说只是偶尔才骑一次,那就完全没有必要!

共享单车行业不可能一直烧钱模式,会想尽各种办法回笼资金,踏回正常的行驶轨道。现在只是为以后的正常按次收费做铺垫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若你认为贵,不使用就得了!


老赵杂说


今天早上骑摩拜单车时突然发现之前的优惠月卡活动已经没有了。月卡突然由之前的5元3个月上涨到了60元3个月,平均每个月20大洋,赶上我们的公交车月票的价格了。怀着侥幸心理,去看小黄车是否还有优惠,果不其然,跟摩拜一样,也回归到了20元/月的价格。——两者可谓“不谋而合”(到底有没有暗中合谋,小编不得而知)。



有道是春节过后天气转暖,很多人都开始选择骑单车出行的节骨眼上,两大巨头一起涨价,即在情理之中,但也寒了像小编这样底层打工阶层的小心心。

当初就是因为摩拜的优惠活动而从摩拜和小黄车之间选择摩拜的。(为啥不选小黄车?小编另一篇文章里有过解释,好奇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历史文章去看)



春节前摩拜推出的共享押金活动宣传文案,小编我还着实感动了一把,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向大家推荐摩拜单车呢。(当时还被质疑说是摩拜单车的水军)现在想来,全是套路!年前的不管是低价月卡还是共享押金活动,实际上是疯狂扩充用户基数。年后突然回复原价,给了很大一部分人们一个“意外”——可以说是毫无预兆。



仔细想来,其实涨价是势在必然的结果。不管是摩拜小黄车还是已经停摆的酷骑小蓝单车等,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谁也没有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盈利方式。所以小公司都纷纷倒下了,只留下以摩拜和小黄车为首的少数几个共享单车企业依靠不断融资来苦苦支撑。去年底就不断传出摩拜和小黄车融资困难的风声,当时,小编周围的同事们都纷纷退押金,以防重蹈酷骑之类企业退押金难的覆辙。



虽然,摩拜也尝试了诸如:地图车标变广告、卖充电宝、卖雨衣、卖手套、卖手套、卖纪念品车模等的很多方式来挽回低价月卡造成的损失,但是收效不是太明显。起码小编我不会去购买这些个看似花哨实则没用的玩意儿。(价格太TM离谱)而且早前的商城的礼品都可以直接用环保币省时币什么的全额兑换,现在必须加价才能换,并且商品也比之前少的可怜。



好在小编的月卡还有一个月。鉴于摩拜月卡的突然回归正常价格,我已经决定不再继续充值了。当然,对于摩拜几千万的庞大用户群来说,小编我其实连个沧海中的一粒粟都算不上。但是,估计通过摩拜这次的月卡调整,还是会损失一定数量的跟小编一样的用户吧。对于摩拜单车月卡回归正常价格,小编也可以理解的,没有一个公司会一直是日前机构,它们要想长期运营下去,必须要找到稳定的运营路子。在尝试了诸多收益路子后,摩拜也终于明白了月卡充值才是长期运营的不二法则。



回头看看跟摩拜相伴的日子里,喜悦大于遗憾,摩拜带给小编的很大程度上还是非常方便我的生活的。

如果让我在摩拜和小黄车之间做个选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摩拜;如果让我在摩拜20月元月卡的充与不充之间做个选择,那么,我只能跟摩拜说声对不起了。毕竟20元对于小编这种上班步行也才十几分钟路程的底层打工者来说(包括一部分去小区附近买菜的大爷大妈们),还是能省则省的。

最后,祝愿摩拜单车挺过回暖期,干过小黄车!也希望摩拜运营者能看到小编的小小心声和意见。


快乐多一点儿


如果有需要,还是会骑。但从心理上来说,会觉得贵,很贵,超级贵!

2017年,各大共享单车品牌为抢占市场,纷纷推出优惠活动,作为一名普通用户,直接获得便利。

体验过的单车如下:

1、小鸣单车。押金付了199元,并充值了20元。选择原因是当时住处附近,小鸣是最多的。但个人认为小鸣单车不适合长距离骑行。后来,当押金难退的新闻爆出后,选择了直接退押金;

2、ofo单车。选择原因是其推出的月卡活动,以及和支付宝联合提出的“凭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让人没有拒绝的余地。基本相当于0投入,在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骑,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也算忠实用户了;

3、摩拜单车。有一次出行,骑过摩拜后,其他单车真的觉得将就,与小鸣和ofo相比,摩拜更好骑。在年前购买了3个月的月卡,最近天气渐渐热了,骑的次数也更多。

我的月卡还有20多天到期,下次购买月卡的使用时间应该是4月、5月、6月,天气正好适合骑行,虽然价格涨到了60元3个月,但我会选择继续购买月卡,但从心理上来说,还是会觉得贵。


兮说


虽然月卡变贵了,但是我认为还是合适的。我上班下地铁后,还需要倒两次公交车,单程就要4元,并且时间上也不敢保证,如果遇上堵车,到单位迟到,再扣点工资,那就得不偿失了。这是我的具体情况。

对于我的朋友王春燕来说,她可能就不划算了。她家离单位近,走路五分钟就到了,只是偶尔在买菜、购物时骑一下膜拜单车,方便携带东西。20元的月卡对她就不合适了。

其实,这件事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各取所需就好了。提高收费也利于膜拜单车的长远发展,长期来看更加有利于消费者。一己之言,请您指正。


霸气学习


摩拜月卡从2元到5元再到20元,经历了半年时间,算不上变化快,这半年里倒闭跑路的共享单车就十几家了。摩拜也不是烧钱机器,该涨回来了。

但我要说的是,这种一刀切的涨价方式,跟摩拜人性化,使用先进技术的形象完全不符。摩拜对每个用户都有大数据记录,根据使用次数进行阶梯定价完全可以做到。

像我这种每个月只需骑几次的老用户,2元月卡已经可以收回成本。而对于每天上下班都骑的,20元月卡,也可以接受。一刀切的方式,将大大降低用户粘性,也不符合鼓励大家低碳出行的宗旨。大数据时代,劫富济贫的定价方式,如今已经玩不转了。


追心的稻草人


如果有需要肯定会骑,别人给你提供了服务,你就应该给予相应的报酬,膜拜ofo收费毫无争议,不过,我可能就骑的少了,包月对于我一个月骑不了几次的人毫无诱惑力,按次收费倒是可以接受,一次一块,挺便宜的。

我是一个关心社会现象的大叔

欢迎评论交流关注


老八杂谈


这仿佛像温水煮青蛙。共享单车包括现在最常见的摩拜和ofo小黄车从最开始出现的目的定位就是便民服务,从免费骑到骑车有红包,再到1元包月或2元一月、5元三个月等,人们的思维模式逐渐觉得这是个便民的免费的交通方式。1月份以后逐渐恢复价格,这对企业来说按说是正常的收费方式,但对用车人群还是收费标准提高的太多,没有形成阶梯状收费。对于那些不绝对依赖共享单车出行的人群可能会逐渐适应不骑,但对一些绝对依靠共享单车出行人群觉得可以接受。前提是单车的损坏率要大幅度降低,好骑率上升。温水煮青蛙吧,习惯成自然。




山不转水转zch


时代不同了,手段变了,用户该做取舍了。

现在ofo和摩拜的价格战过去了。以前几块钱骑一个月的时代过去了。凭借着先前良好的口碑和过硬的质量,摩拜得到了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和大学生的青睐。虽然饱受争议的高额押金还有,但摩拜已经把战场瞄准了营利。与刚开始的半小时五毛不同的是,现在基本都是半小时一块的车。而且月卡的概念也涨价了。红包车的几率和金额也少了。摩拜的规则也越来越多。

很明显,摩拜已经从市场推广的转到营利上去了。

那么用摩拜的成本是多少,不算押金,一月20,一年240。够买一个自行车的了吧?

对于学生党来说,真不如买一个车。尤其是大学生,活动范围就在学校和周边,再远就有滴滴和公交。所以一辆车一把锁足矣。

但对于上班族来说则不尽然。尤其是北上广这种拥挤的大城市,骑自行车的速度在某些情况下实际上挺划算的。20块对他们来说也不贵,骑完就关也不用担心丢。可能就是找车麻烦点。这不影响他们继续用。

所以,摩拜这么搞下去可能用户群体会根据层次发生变化。起码以前作为主力的大学生,会流失很大一部分。大学校园里卖自行车和修车的师傅可能又要忙了。


老赵85999


北方来说,冬天太冷。白给估计也不会骑。其余时间来说,共享单车还是挺受欢迎的。但是这个价格来说,说实话不太亲民。如果你还是使用频率高的话,每个月使用超过20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每次计费不到1元。路程短的话坐公交也差不多。还能锻炼身体。如果你每个月使用频率不高,大多数人不会买月卡的。再加上押金问题,如果摩拜能和ofo学,增加更多免押金城市,这一点人们估计会更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