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清朝最接地气的王爷,敢当着慈禧的面耍酒疯,慈禧对他无可奈何!

慈禧自从发动“辛酉政变”后,就成了晚清最高统治者,所有的大臣包括皇室成员都对她卑躬屈膝,百般讨好,都不敢得罪她,她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任谁都不放在眼里,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谁敢惹我我就打谁!”但唯有一个人不一般,她曾多次招惹慈禧太后,但慈禧太后却就是不敢处置他,他就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道光帝第五子惇勤亲王奕誴。这个奕誴有什么特殊之处令一向心狠手辣的慈禧太后都对他无可奈何呢?

清朝最接地气的王爷,敢当着慈禧的面耍酒疯,慈禧对他无可奈何!

奕誴出生于道光十一年,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皇子,当初他的生母祥妃钮钴禄氏与皇后钮钴禄氏同时怀孕,当时的皇长子奕纬已经去世,其他的皇子也早夭,所以谁先生下的皇子就是皇长子,结果皇后比祥妃早6天生下了皇子奕詝(咸丰皇帝),本来奕誴的母亲祥妃地位就不如皇后,如今又没能获得皇长子身份,所以在皇位竞争上就失去了先天性的优势。

道光二十年,皇后钮钴禄氏去世,道光帝将9岁的奕詝交给静妃抚养,时常去静妃那里看望皇长子奕詝,结果发现静妃的儿子奕訢也是一块好料,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在骑射上也很出色,经常当着众人的面夸赞他,所以这下子奕誴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然而最让奕誴的母亲祥妃头疼的是,她这个宝贝儿子是个惹事精,平时不好好读书也就罢了,还经常戏弄老师,老师多次跑到皇帝那里告状,道光帝多次训斥但他就是死性不改。

清朝最接地气的王爷,敢当着慈禧的面耍酒疯,慈禧对他无可奈何!

道光二十六年,奕誴的调皮实在是令道光帝忍无可忍,他想起自己的弟弟惇亲王绵恺已经去世多年但膝下无子,于是将奕誴过继给绵恺继承香火,承袭王位,奕誴自然是百般不愿意,表示再也不敢调皮了,道光帝不听,直接命人将他塞进大轿抬出了紫禁城,送到昔日的惇亲王府,这下子奕誴就彻底与皇位无缘了,成为了一个实打实的王爷,祥妃娘娘哭晕在厕所。

要说这个奕誴自我排解能力也挺强的,很快就融入了王爷的角色,继续维持他放荡不羁的本色,经常穿着老百姓衣服跑到北京城里闲逛,热的时候拿个大蒲扇在路边乘凉,冷的时候跑到酒馆里吃火锅,还经常与那些平民一起喝茶聊天,从来不摆王爷架子,民间都亲切得称他为“小五爷”,也正是因为如此的接地气,所以小五爷是最懂得民间疾苦的,在生活上从不铺张浪费,还时常为民请命。

清朝最接地气的王爷,敢当着慈禧的面耍酒疯,慈禧对他无可奈何!

小五爷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从来不参与任何党争,“辛酉政变”时他就一直保持中立,冷眼旁观,谁当老大都一样,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当大家都在巴结慈禧太后和她身边的人的时候,他也偶尔跟风一下,但他从不为了巴结而巴结,而是为了更方便的为百姓请求一些善政,而且巴结也仅仅只限于慈禧,对于慈禧以外的其他人,他是不屑于巴结的。

有一次,小五爷进宫给慈禧太后进献黄花鱼,而敬事房的太监却趁机找他要服务费,不给钱就不给端,小五爷一怒一下直接亲自动手将鱼端了过去,慈禧太后看到后很惊讶,问他为何亲自动手,小五爷就说:“敬事房的太监找我要钱,不给钱就不送进来,我没钱,就算有钱也不会给,所以只好自己动手了。”慈禧听完后非常生气,心想敢在自己眼皮子低下索贿,还被淳王看见,真是丢人丢大发了,于是下令将敬事房的太监拖到内务府杖责。

小五爷不仅时常为民请问,有时看到慈禧太后享乐也会劝谏一下,但是他不会明说,总是绕个弯让慈禧太后意会,双方都不失体面。有一次慈禧太后大病初愈,命令内务府从北京城的曲艺馆里请了几个人到自己居住的长春宫来唱曲解闷,小五爷知道后很生气,那天正好慈禧太后召见,所以他中午特意跑到内务府去喝了个酒,然后借着酒意摇摇晃晃的走到长春宫,一路上哼哼唧唧不知道唱着什么小曲,把曲艺班的声音都盖过了,那些太监们看到后都大惊失色,但慈禧太后却只说了一句“五爷醉了!”令人将他扶了回去,然后就将曲艺班子解散了,她当然知道淳王是在故意装醉劝谏自己,自然不会说破。

清朝最接地气的王爷,敢当着慈禧的面耍酒疯,慈禧对他无可奈何!

奕誴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从简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年轻时玩世不恭,虽然颓废却不荒废,虽然处世圆滑,但做人却方方正正,放荡不羁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这才是当之无愧的贤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