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清朝最接地氣的王爺,敢當著慈禧的面耍酒瘋,慈禧對他無可奈何!

慈禧自從發動“辛酉政變”後,就成了晚清最高統治者,所有的大臣包括皇室成員都對她卑躬屈膝,百般討好,都不敢得罪她,她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任誰都不放在眼裡,用現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誰敢惹我我就打誰!”但唯有一個人不一般,她曾多次招惹慈禧太后,但慈禧太后卻就是不敢處置他,他就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道光帝第五子惇勤親王奕誴。這個奕誴有什麼特殊之處令一向心狠手辣的慈禧太后都對他無可奈何呢?

清朝最接地氣的王爺,敢當著慈禧的面耍酒瘋,慈禧對他無可奈何!

奕誴出生於道光十一年,是一個輸在起跑線上的皇子,當初他的生母祥妃鈕鈷祿氏與皇后鈕鈷祿氏同時懷孕,當時的皇長子奕緯已經去世,其他的皇子也早夭,所以誰先生下的皇子就是皇長子,結果皇后比祥妃早6天生下了皇子奕詝(咸豐皇帝),本來奕誴的母親祥妃地位就不如皇后,如今又沒能獲得皇長子身份,所以在皇位競爭上就失去了先天性的優勢。

道光二十年,皇后鈕鈷祿氏去世,道光帝將9歲的奕詝交給靜妃撫養,時常去靜妃那裡看望皇長子奕詝,結果發現靜妃的兒子奕訢也是一塊好料,不僅才思敏捷而且在騎射上也很出色,經常當著眾人的面誇讚他,所以這下子奕誴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然而最讓奕誴的母親祥妃頭疼的是,她這個寶貝兒子是個惹事精,平時不好好讀書也就罷了,還經常戲弄老師,老師多次跑到皇帝那裡告狀,道光帝多次訓斥但他就是死性不改。

清朝最接地氣的王爺,敢當著慈禧的面耍酒瘋,慈禧對他無可奈何!

道光二十六年,奕誴的調皮實在是令道光帝忍無可忍,他想起自己的弟弟惇親王綿愷已經去世多年但膝下無子,於是將奕誴過繼給綿愷繼承香火,承襲王位,奕誴自然是百般不願意,表示再也不敢調皮了,道光帝不聽,直接命人將他塞進大轎抬出了紫禁城,送到昔日的惇親王府,這下子奕誴就徹底與皇位無緣了,成為了一個實打實的王爺,祥妃娘娘哭暈在廁所。

要說這個奕誴自我排解能力也挺強的,很快就融入了王爺的角色,繼續維持他放蕩不羈的本色,經常穿著老百姓衣服跑到北京城裡閒逛,熱的時候拿個大蒲扇在路邊乘涼,冷的時候跑到酒館裡吃火鍋,還經常與那些平民一起喝茶聊天,從來不擺王爺架子,民間都親切得稱他為“小五爺”,也正是因為如此的接地氣,所以小五爺是最懂得民間疾苦的,在生活上從不鋪張浪費,還時常為民請命。

清朝最接地氣的王爺,敢當著慈禧的面耍酒瘋,慈禧對他無可奈何!

小五爺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從來不參與任何黨爭,“辛酉政變”時他就一直保持中立,冷眼旁觀,誰當老大都一樣,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當大家都在巴結慈禧太后和她身邊的人的時候,他也偶爾跟風一下,但他從不為了巴結而巴結,而是為了更方便的為百姓請求一些善政,而且巴結也僅僅只限於慈禧,對於慈禧以外的其他人,他是不屑於巴結的。

有一次,小五爺進宮給慈禧太后進獻黃花魚,而敬事房的太監卻趁機找他要服務費,不給錢就不給端,小五爺一怒一下直接親自動手將魚端了過去,慈禧太后看到後很驚訝,問他為何親自動手,小五爺就說:“敬事房的太監找我要錢,不給錢就不送進來,我沒錢,就算有錢也不會給,所以只好自己動手了。”慈禧聽完後非常生氣,心想敢在自己眼皮子低下索賄,還被淳王看見,真是丟人丟大發了,於是下令將敬事房的太監拖到內務府杖責。

小五爺不僅時常為民請問,有時看到慈禧太后享樂也會勸諫一下,但是他不會明說,總是繞個彎讓慈禧太后意會,雙方都不失體面。有一次慈禧太后大病初癒,命令內務府從北京城的曲藝館裡請了幾個人到自己居住的長春宮來唱曲解悶,小五爺知道後很生氣,那天正好慈禧太后召見,所以他中午特意跑到內務府去喝了個酒,然後藉著酒意搖搖晃晃的走到長春宮,一路上哼哼唧唧不知道唱著什麼小曲,把曲藝班的聲音都蓋過了,那些太監們看到後都大驚失色,但慈禧太后卻只說了一句“五爺醉了!”令人將他扶了回去,然後就將曲藝班子解散了,她當然知道淳王是在故意裝醉勸諫自己,自然不會說破。

清朝最接地氣的王爺,敢當著慈禧的面耍酒瘋,慈禧對他無可奈何!

奕誴在歷史上的記載並不多,從簡短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年輕時玩世不恭,雖然頹廢卻不荒廢,雖然處世圓滑,但做人卻方方正正,放蕩不羈的外表下卻有著一顆為國為民的心,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這才是當之無愧的賢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