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鄭和為何七下西洋?難道只為搜尋逃跑的建文帝?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最後到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開闢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航線。這一系列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

鄭和為何七下西洋?難道只為搜尋逃跑的建文帝?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那麼明朝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大航海行動呢?

其實這要從建文元年到四年(1399-1402年)說起,燕王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最後攻下國都應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燒皇宮,不知所蹤。在明代,顧起元曾引述他人之語,稱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含有尋找建文帝的用意 ,鄭曉、沈德符等也均有此懷疑。 此後,查繼佐《罪惟錄》、傅維鱗《明書》以及清代官修《明史》之《鄭和傳》與《胡濙傳》 均收錄這種說法。

鄭和為何七下西洋?難道只為搜尋逃跑的建文帝?


但是這種說法受到不少批評,明人朱國禎認為,建文帝為人“仁弱”,即使未死而竄入異域,也不再對朱棣的皇位構成威脅。 還有研究者指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時間長,朱棣的皇位在此過程中早已穩固下來,不可能歷次都為了尋訪建文帝。此外,這種說法也缺乏可靠史料作為支撐,《明史》就此還有自相矛盾之處。儘管如此,也不排除尋找建文帝是一個可能的動因。

鄭和為何七下西洋?難道只為搜尋逃跑的建文帝?


如果說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主要出於猜測,那麼宣揚國威說則有史料根據。 對於宣揚威德這一點,學界有多種解讀。其一,認為下西洋是為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 ,踐行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並認為所謂 “耀兵異域”的說法應該有所修正。其二,認為這從根本上出於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 其三,認為下西洋並非出於“誇多鬥靡”的目的,而重在宣揚德化。

此外還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是針對帖木兒帝國而採取的行動,具體又包括聯絡印度抗擊帖木兒等說法。

鄭和為何七下西洋?難道只為搜尋逃跑的建文帝?

這些說法都有各自的依據,但其根本原因或許只有當事人明白,我們只不過是對其目的進行一些有根據的猜測,或許我們猜對了或許不對,像這種國家行為肯定是多方利益交織在一起的必然結果。且不管他真是目的是什麼,鄭和下西洋成為了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此外《明史》中也對其評價: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自宣德以還,遠方時有至者,要不如永樂時,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這也體現出了當時明朝的經濟實力與科技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