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什么是好的教育?

活动中心17653708


自古至今,教育为本,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凡是唤醒和启迪人的思想都可以称之为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都是帮我们渡岸的工具,千万不可执著与那一种教育,正如金刚经所讲,如来说法,如伐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教育不可以执著于好与坏。

现在各种各样的教育,鱼龙混杂,在于思辩,别人口中的教育只是被别人嚼咬的东西,贵在自我体验,体征出来才是好的教育,才是自己真正的东西。

好的教育可以引起共鸣,社会所需,但过了一段时期可能就不被人们关注了,比如陈安之的成功学,现在再讲就没有那么火爆了。所以好的教育都是在一定时隙下产生的。

但经典永远是经典,真理永远是真理,古圣贤留下的名著值得思考,值得学习,这也是一种真理的教育。这也是让人走向和谐,走向成功的教育。


悦天子安


首先非常荣幸来回答这个回题,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我认为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01

首先是要适合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一切教育都是围绕学生来进行的,老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能因为追求质量和高分数,把学生当机器人用,当成年人用,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不同的学年段应该不同对待,不能搞提前教育,更不能搞超前学习,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02

要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上学,厌学,甚至逃学,我觉得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学习的兴趣。小孩子们为什么对动画片那么上瘾,还不是因为对动画片感兴趣,还有为什么每个孩子都对网络游戏那么依赖,还不是有兴趣,所以我们的教育只要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乐意去上学,去学习。

03

能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的教育

我觉得学习是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如果什么知识都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学好的,特别是我们的理科,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到了高中都不敢去学物理,还不是因为它的逻辑思维能力太强了,平时在这方面的锻炼机会太少了,像相对运动,很多学生他不能理解,如果我们去实际体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肯定要比在课堂上讲理论强的多,为什么一个人会游泳了,他就再也不会忘记了,这种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也叫运动性记忆,一旦形成永不忘。

04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多采取赏识性教育,多鼓励孩子,多表扬他们,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他们的优点去弥补他们的不足,从而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也就自然的想去学习了。

05

能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孩子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文化课的学习,我们还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去教育学生,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教育才是最有意义的!

以上是我自己的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望见谅,希望大家讨论,留言,谢谢大家!


疫情中的教育工作者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有点慌,也触碰了我的心,概念有点大,不知从哪方面说起,那就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聊一下。好的教育就是:老师教书育人、父母以身作则、社会明辨是非。

老师教书育人

学校作为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老师教书育人就起到关键作用。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对工作的爱岗敬业、对国家的爱国守法、对行为准则的为人师表、对自己的终身学习,都能验证是否把知识等方面真正传授给学生,这也是好的教育的体现;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出生到整个成长过程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价值观的树立都有着直接影响。父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吸收好的教育的影响是很直接的,家庭好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诲与以身作则;

社会明辨是非

孩子从家庭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育到学校老师教书育人的教育,最后孩子需要接触社会,那么社会给予孩子的是什么教育呢?我觉得社会这个包含很多知识的“大熔炉”,有责任有担当给予孩子明辨是非的教育。反过来才能更好的让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为社会做贡献。

好的教育是一个综合概念,深挖其中,有很多点值得当下我们大家认真思考与研讨。


平凡练家人


山安说,教育关乎我们一生的幸福。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让哲学家,教育家给我们的答案吧!

一、对于教育哲学家如是说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 印度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二、对于教育教育家如是说

  • 教育家卢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禁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你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简而言之,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体能够很好适应这个变化无常的社会!


山安说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个该怎么理解,是一个值得回答的问题。引用雅斯贝尔斯和卢梭的话,或许他们能更好的诠释。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学生跟教师学什么?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1)具有积极人生观的人

(2)具有健康状态面貌的人

(3)会学习、有智慧的人

(4)会合作、待人以宽的人

(5)会生存、能独立的人

做一个诚实的人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1)教师的言传身教

(2)教师的正确引导

(3)落实到细节

(4)要相信孩子

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自信

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1)教师信任所有学生

(2)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建立合理期望,让学生体验成功

(4)树立自信的榜样

(5)寻找契机,巧用时机——刺激个体自信 

A、委重任,满足其表现欲

B、促成功,满足其自我实现欲

(6)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所以好的教育表现的地方还是很多,最终目的还是去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这称之为好的教育。


TopSeries最系列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所以我认为,好的教育,归根结底,是教人“至善"的教育。

一、"至善"是人类学习的终极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优秀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长大了,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国内最好的大学。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再读博士。不到40岁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不到45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结果后来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白发苍苍的父母整日以泪洗面。这就是唯分数论的危害,所以,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人在智慧的滋养下,变得越来越向善、向美。

二、“至善"是自我成长之本。还记得丘吉尔首相和弗莱明的故事吗?一个农民救了一个落水的男孩,男孩的父亲是个富翁,为了报答让这位农民的儿子上了最好的学校,然后,农民的儿子上了圣玛丽医学院,他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获得了诺贝尔奖,正是他父亲善举,改变了儿子的一生。后来富翁的儿子在在第二次大战中染上了严重的肺炎,用青霉素救下了性命,他就是首相丘吉尔。也正是因为丘吉尔父亲的善举,才救了儿子的命,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不论处于什么情况下,向善的行为,总是会产生无限的力量和可能,从而让自己的生命变得蓬勃生动。

三、"至善"是和这个世界握手的最美姿势。《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一个至善之人,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友好相处,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也必将与他为友,“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他也定能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去获得他希望拥有的一切幸福!

所以,我觉得好的教育,应该是教人"至善"的教育。





灯光361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为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回答我理想中的教育。

第一方面,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面。

首先,父母不应该成为“暴君式”的教育者。所谓的“暴君”,指的不仅是肉体的惩罚,更是精神上的统治权威。暴君式的教育无法给予孩子被尊重的感觉,从而很出现就造成不够自信的后果。也很容易绑架孩子的思想,限制孩子的自由,让孩子学会选择,有选择的自由,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自由。

第二,父母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他应该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适应并促进自己的发展。让他懂得付出,学会独立,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引导他如何爱这个世界,知道应该对这个社会做出什么贡献,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父母应该时刻为孩子撑腰。前几天看了卡夫卡的书,他在里面写道:“我常想起我们在一个更衣室里脱衣服的光景。我又瘦、又弱、又细,你又壮、又高、又宽。在更衣室里我已经自惭形秽,而且不仅是对你,而是对全世界,因为你在我眼里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他们的后盾,是当这个世界对他不友好时想依靠的地方。当被欺负了,孩子们期待的不是一句“勇敢打回去”,而是一个帮他撑起腰的行动。

第二方面,从老师教育学生的方面。

我们的教育缺乏的重要一环是观察孩子。所以,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帮着学生找到他自己,他是怎样的性格,他能做什么,他不善于做什么,更适合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其次,平等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因为某个方面的差异就不同对待。我并不认为一定要考到清华北大才是成功,一个把多数人归结为失败者的理论它是对的吗?

最近又热闹起来的央视纪录片《零零后》中说到:“什么时候中国人不再争着当官,不再争着挣钱,就是发达国家。”同样的,我想说,什么时候教育不再野蛮、不再功利,就是发达教育。






技能每一帮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1、学生跟我们教师学什么?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1)具有积极人生观的人(2)具有健康状态面貌的人(3)会学习、有智慧的人(4)会合作、待人以宽的人(5)会生存、能独立的人 2、做一个诚实的人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1)教师的言传身教(2)教师的正确引导(3)落实到细节(4)要相信孩子 3、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自信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1)教师信任所有学生(2)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建立合理期望,让学生体验成功(4)树立自信的榜样(5)寻找契机,巧用时机——刺激个体自信A、委重任,满足其表现欲 B、促成功,满足其自我实现欲(6)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4、健康是人生最可宝贵的生命因健康而美丽,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教育应以每一个人的后天的健康为最终目标,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强身的同时,更要强调“强心”。(1)在教学思想上要渗透心理教育(2)心理教育渗透教学内容之中(3)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4)学生问题的解决重在预防 5、生存,人最基本的能力要想让孩子适应越来越残酷的社会,我们的教育中,应该着力给孩子搭建人生的三大支撑能力。(1)物质支撑能力(2)自我精神支撑能力(3)社会支撑能力A、接受社会规则,与社会相适应。 B、能够获得外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6、真正的礼貌源自于内心 (1)强化师德教育和学生文明礼貌的教育(2)把礼貌用语落实在平时(3)文明礼仪教育与各项互动的开展相结合(4)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 7、责任心:人的高贵品质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主要以下几方面的策略:(1)给与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2)树立健康舆论,明确集体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3)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4)落实班级职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责任感(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6)体验自己过失的后果,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8、积极的心态对每个孩子很重要(1)对学生应注意内部动机的激励机制(2)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3)有效激励——培养积极心态的催化剂A、期望激励 B、竞争激励 C、暗示激励 9、坚强是成功的核心品质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怎样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1)人认识情感法(2)克服困难法(3)小事锻炼法(4)遵章守纪法(5)榜样激励法(6)自我锻炼法(7)劳动文体活动法 10、人生的本质应该是乐观的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教育家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用快乐、乐观、豁达的胸襟去面对人生吧,我们的人生就永远是快乐的。” (1)在课文教学时培养乐观心态(2)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3)在老师言行中熏陶乐观心态(4)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培养乐观心态(5)在精神激励中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 11、用耐心培养出孩子的耐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十分关切地对待孩子内在的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要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参加他们的争论。” (1)用具体事例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2)游戏是培养孩子耐心的有效方法(3)在失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4)在等待中让孩子学会耐心(5)三分钟耐心训练 12、谦虚的人能学到东西(1)让学生体会到谦虚的对立面——骄傲的危害(2)让学生在自我认识中懂得谦虚(3)让学生在接受批评建议中体味谦虚(4)在适度表扬中培养孩子的谦虚的品质 13、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2)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3)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5)培养孩子参与社会的能力 14、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足够的勇气(1)让学生在触动中感受勇气(2)在“战斗”中让学生要回勇气(3)在鼓励中给学生一点勇气 15、幽默是人的优秀品质之一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詹姆斯.潘说:“一个成功的人是以幽默感对付挫折的”。(1)以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幽默感(2)引导学生积累、引用、创造幽默(3)在活动中开拓幽默,进行实际锻炼A、在墙报橱窗中展开幽默B、在幽默作品中学习幽默C、在阅读幽默故事中感受幽默D、在演讲辩论中使用幽默 16、保持一种感恩的心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说:“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乐。”(1)知:引导树立持久的感恩意识(2)情:巧妙激发良好的感恩情感(3)意:举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7、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1)潜移默化,身教重于言教(2)注重实践,习惯成自然(3)横向贯通,纵向衔接 18、要懂得、舍得吃苦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1)要舍得让孩子吃苦(2)将吃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3)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增加吃苦的机会 19、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A、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B、允许孩子作出解释C、批评孩子时要一视同仁(2)让孩子自己承担做错事的后果(3)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教训(4)引导孩子遇见事物的后果(5)重视负面道德情感的良好效应 20、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1)学习的方法A、记忆的方法 B、列提纲(2)学习方法的自主者(3)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学习方法使用者 21、学习从培养习惯开始印度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1)学生九大常规习惯的培养A、预习习惯 B、复习习惯 C、倾听习惯 D、思考习惯 E、发言习惯 F、纠错习惯 G、审题习惯 H、观察习惯 I、阅读习惯(2)新课程理念下四大新习惯的培养A、质疑的习惯 B、收集运用信息的习惯 C、积极参与交流的习惯 D、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3)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五种方法A、教师树立形象 B、培养对习惯认识的认可 C、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 D、校内校外相轨并行 E、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22、自学能力是学生最关键的能力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低水平的教师,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己屈发现真理。”(1)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3)指导孩子掌握学习程序(4)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探求知识的规律 23、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1)创设情境(2)尝试成功(3)评价鼓励(4)扬长避短(5)目标引导(6)学法指导(7)间接指导 24、思维力是学生智能的核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1)、引导、质疑、求索,激励学生积极思维(2)改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3)开发学生想象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25、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洒满心田。 26、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 27、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着重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28、孩子想象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他推动着进步。 29、教育的灵魂就是培养创新。 30、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力。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自我探究答案。 31、获得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勤奋。没有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32、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33、我们要教出“活孩子”。让课堂活起来,让知识活起来。 34、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到充实的时间。用好时间对学生很重要。 35、对学习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6、教会学生享受休闲。恰当的利用休闲,在休闲中充分享受幸福。 37、让孩子从小学会做事。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能做事,做好事,把难办的事尽可能办好,才能创造骄人的成绩。 38、人生要有清晰的目标。目标是一种召唤,是一种动力,是一个吸引,是一种激励。 39、成功源于伟大的使命。要培养孩子的使命感。 40、做事要有计划。 41、毅力是成功的“金钥匙”。一个人有了毅力,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42、挫折对勇者来说是一笔财富。 43、成功者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跌倒时能坚强地爬起来。 44、马上行动,不要拖延找理由。了解自我、完善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思考,而是行动。 45、教会学生激励自己。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 46、让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特长。 47、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别样的创造的成功与快乐。 48、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49、成功源于脚踏实地,要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之事。 50、自我保护意识很重要。 51、交往是人最根本的心理需要。 52、一个人贵在知足,贵在量力而行,贵在适可而止。 53、为人要真诚交往。 54、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5、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 56、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57、爱心是人类伟大的情感。 58、“听”是一门学问,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与赞美。 59、说话是一个人的重要修养,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60、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 61、距离是一种美学,距离是维持朋友关系最重要、最微妙的空间,有距离才有威信,才能保持友谊的长久。 62、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63、关心父母,懂得父母的爱。 64、培养学生感念师恩。 65、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好冲突。 66、享受与人分享的快乐。 六十六个教育细节,让我们的教师怀着这样的教育思想去教学,让每一个小孩子从我们的细节教育中一天天长大,感受最好的教育,走向成功。 中国孩子需要这样的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并从教育细节入手身体力行这样的教育。


蓉城老师说语文


记得上大学时上的第一节教育学课,老师就给我们讲“教育是让人诗意的栖息在地球上”,其实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但我想,好的教育肯定是让人有理想,所谓生活不仅为了生存,还要有诗意和远方。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提高成绩,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加强孩子们的生存能力,让他们能够选择自己的爱好,有能力作出选择。孩子们如何才能有能力选择呢,那必须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把理论性转换成实践再把实践上升到人生经验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孩子们付出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成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终契合点就在于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成绩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明辨是非,古人不是说嘛: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我们希望的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孩子,而不是只会考试的学霸机器。

其实,对于好的教育这个主题,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觉得只要能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的教育就是好教育,最后一句话是不是有点熟,哈,它不会过时,因为它真的能够揭示教育的真谛,起码,我这么认为。


漂泊庄里人


我们一直在谈好的教育,但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知乎网友”夜家子鸢“的回答获得了高赞,她谈到了最好的教育的5个部分:1、教孩子学会付出;2、教会孩子独立;3、家人的界限感;4、教会孩子去爱;5、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你看,好的教育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回归常识。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人呼吁我们的教育要回到原点,遵循常识。但往往由于常识过于朴素,导致很容易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被人遗忘。

如果你抓住了这些朴素的教育常识,并运用到孩子教育的每一天,你的孩子不可能不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