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人说当代新诗是作者比读者多,你意下如何?

领袖诗人卢伟宗


你好,我是八风吹,我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题目虽是夸张说法,却说出了新诗的囧况。

新诗因形式自由用词肆意看起来比旧体好写,实则不尽然。新诗和旧诗之比,仿佛自由博击比之拳击,前者虽手腿脚组合攻击并用规则少,后者看似规则多尤其是腿脚不许做出攻击,但步法的灵活度却是基础实力所在,因此两者一样,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速度、力量与技击术的综合运用水平的较量,要想夺取各种冠军,两种技击手腿脚哪一个都不能有短板。

新旧之论亦可从此说,新诗要想如旧体一般言简意赅倒不一定能意美境界两兼顾,但要想写出新意新美来,同旧体一样,委实不容易。

因为形式上奔放自由,新诗最初简直成为了汉语表达的革新先峰,除了胡适大旗,现在仍属大众级别的有徐志摩、戴旗舒等等等等十几人,经过近百年时代变迁,新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因时代风潮几乎成了当时青年一代的标配,现在所谓的年代流派其实就是当时青年人人读诗写诗的现象遗留,由于人人都能扯两句,导致好作品好诗人好作品传来传去能数得过来的仍然就那么几十首十几人,具体就不多举例了,说几个耳熟能详的聊作充数吧,比如舒婷、海子、汪国真等等。

网络时代的语境下,各种流派诗人满天飞,如伊沙自称称的唯一出路就是口语化,其他纯属自取灭亡。尽量伊沙流的诗有的甚至直白的不堪入目,但不能否认他们一流的诗并没有丢弃诗的意蕴:精神关怀。

诗的乱像背后,其实既是时代发展必然,又是自媒体的对时代的自我适应。既然人人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与诉求,毕竟人都会说话,那人人写诗就不足为奇,所谓作者比读者多,其实是说没人关心“面到底朝不朝大海”,“关心粮食和蔬菜”倒更真实一些。

但话又说回来,尽管真实的生活中充满了鄙俗和不堪,但如果没有对自己和他人生活与内心诗意的表达,可以说生活就变得彻底不忍卒读,生命也会变得难以坚持,因此,可以不去读诗,也可以不用诗去表达,但最好还是在心里默默的扯上两句,那是送给自己的爱抚和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