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郭沫若去世後,妻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老照片,不久她便自盡而亡


郭沫若去世後,妻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老照片,不久她便自盡而亡

我國曆史上有一個特別的時期—民國時期,在那個時期新舊思想碰撞,很多進步青年用筆桿子寫出自己的內心,幫助大眾解放思想,所以這一時期有很多的大家出現。

我們今天介紹的郭沫若就是一位妥妥的才子,這位才子也應了那句:"成大事者 不拘小節"在文學上的成就自然是沒有話說,可是感情方面也是民國時期的代表渣男。這大概是那個時期很多女性的悲哀,她們無可奈何的抱殘守缺,遵循著老一輩的東西,到最後丈夫不愛自己,她們同樣也是可憐人。

一代才子,動人情腸

說起郭沫若你一定不陌生,即使沒有細緻的看過他的作品也一定聽說過他的名字。對於郭沫若來說他的經歷和魯迅先生很像,二人早年都在日本學醫,後來都棄醫從文,投身於祖國的思想解放運動,成就也是相當,都是文學大家。

郭沫若去世後,妻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老照片,不久她便自盡而亡

郭沫若先生的作品涉及領域很多,在國內爆發愛國運動時期,他發表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親》、《爐中煤》等詩篇幫助更多的人瞭解時代,解放思想,進行維權。後來投身於新文化運動,發表新詩《女神》是一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詩集,因此郭沫若也成為中國新詩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除了創作文學作品,他也在創作歌劇,用大眾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傳播新思想。

後來,國內形式不容樂觀,郭沫若轉陣,學習考察歷史,因為考古學和甲骨文研究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從而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後來也發表過眾多關於甲骨學的文章,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郭沫若也是一位翻譯家,他的文學功底加上對外語的熟練掌握,使得翻譯的作品,十分充滿文藝氣息。

郭沫若去世後,妻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老照片,不久她便自盡而亡

時代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上文我們提到了很多郭沫若先生的成就,不難看到還是十分突出的,那麼爭議的地方就是情感方面了這一點也和魯迅先生一樣,原因都是二人都有一段父母包辦,自己沒有感情的婚姻,這一點兩人可謂同命相憐,後來也都遇到了新的良人,不同的是,郭沫若一生有三位妻子。

其實不單單是魯迅和郭沫若民國時期這種家中有妻子照顧家庭,男人在外邊又有佳人的情況真的不少,有人會說是時代的問題,有人會說是個人的問題,作者認為都有道理,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思想問題。

民國時期之所以是一個特別的時期,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新舊思想碰撞的時期,兩個人為什麼不能在一起,就像我們說的思想不同,眼界不同,並排而走,你走的快我走的慢,最後當然就分開了,這和咱們現在的婚姻一樣,頻率不同,最後漸行漸遠

,何況一開始的起點就不一樣,一箇舊社會的女人和一個新思想的作家,真的很難有結果。

郭沫若去世後,妻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老照片,不久她便自盡而亡

一生三位妻子,婚姻結束是誰的錯

郭沫若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張瓊華,一個典型的舊社會女人。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郭沫若,事先兩人都不知情,婚後兩人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自然感情也就一般 郭沫若在婚後五天就離開了老家,可是張瓊華既已入郭家就是郭家的兒媳婦,她的餘生都在孝敬長輩,照顧家庭裡渡過,

這一等就是六十八年

後來郭沫若在日本遇到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佐藤富子,兩人一見如故,不久便同居一處,兩人國籍不同,在一起的難度在當時是非常大的,為此佐藤富子和家人斷絕了關係,與郭沫若一起生活,郭沫若稱呼她為"安娜"。隨著國家危機的不停加深,郭沫若和安娜的感情也就到了末尾,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候郭沫若離開了日本,回國建設祖國,與安娜斷絕了聯繫,這個女人就來到了大連化名為郭安娜,帶著他們的兒子郭河夫,一起生活。

郭沫若去世後,妻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老照片,不久她便自盡而亡

第三個妻子大家就比較熟悉了,於立群。是中國非常有名的才女,書法家,長相也是十分漂亮甜美,二人的相識是因為於立群的姐姐於立忱。早前郭沫若因為工作原因認識了於立忱,動了心,可是這份心動並沒有維持多久,郭沫若得到她後並不珍惜,沒多久就拋下於立忱消失不見了。而於立忱不久就在家中自絞。於立群幫姐姐把書信轉交給郭沫若的時,二人第一次相見。

當時的於立群對待郭沫若還只是尊敬,並沒有什麼心思,對於郭沫若可就不一樣了,他把對待姐姐的心思轉到了於立群身上。他說:"我有責任保護立群,但願我能把愛她姐姐的心轉移到她的身上!"這種想法也是常人難以接受的。

最後才發現丈夫是間接殺害姐姐的兇手

郭沫若曾經和五個女子有過婚戀關係,正式婚姻三次。於立群是五個人的最後一位,也是三次婚姻的最後一場,她和郭沫若相差二十四歲

,這些問題都沒有制止她傾心於他。在兩人第一次見面後就有了聯繫,那個戰亂的時代,有個人陪伴你是溫暖的,就這樣兩人同居了,婚禮後來才補辦。

郭沫若去世後,妻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老照片,不久她便自盡而亡

任何才女碰上婚姻都是可惜的,尤其是兩個人都非常優秀時,於立群不想為了婚姻放棄事業,但她也要做好妻子的本職,兩者兼顧使她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解放後於立群的身體就已經出現病痛。

她擔任郭沫若妻子和秘書的工作,她替郭沫若抄寫文章、查找資料、起草文件、招待客人,整日都有忙不完的事,這個女人真的是一位優秀的妻子。

後來遇到了悲傷的十年,在此期間,於立群六個孩子離世兩人,不久後郭沫若也離開,這種種打擊將這個女人壓垮,可是最後壓垮的是自己對丈夫的不瞭解,在整理遺物時,她發現了幾封書信,是郭沫若和姐姐的,曾經她認為姐姐的離開是意外,在信中卻發現,兩人的關係不僅僅是愛慕,姐姐懷了孩子,面對這個郭沫若認為孩子不能留下來,導致姐姐傷心離世。

在瞭解這些後於立群的心情十分沉重,自己多年陪伴愛護的丈夫,間接造成了親姐姐的離世,種種讓人崩潰的事情,加上常年負荷的工作身體不如從前,不久後於立群也在家中自絞離世。

郭沫若去世後,妻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老照片,不久她便自盡而亡

這種才子的情感故事也是十分令人驚訝,仔細看故事中的女人哪一個都十分的可憐,所以在當今社會,女性一定要努力奮鬥,經濟獨立,進行有選擇的婚姻。民國時期已經遠去,我們品讀郭沫若先生的著作,我們不認同他的婚姻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