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攝政王、鐵帽子王、輔政王和議政王,都是什麼王?誰的權力最大?

在清朝的歷史上,我們經常能夠很多不同的稱號的,在看到這些名字的時候,往往都是能夠讓大家感覺出這個權力是非常大的,而在清朝的歷史上,是先後出現過諸如攝政王、鐵帽子王、議政王和輔政王這些名號的,那麼這些王號都是什麼存在呢?他們之間的權力和地位又是誰最高呢?

攝政王、鐵帽子王、輔政王和議政王,都是什麼王?誰的權力最大?

首先這些說法都不是我們古代爵位中能夠用到的,雖然他們他們不是一種爵位,但是能夠得到這個稱號的在清代都是王爺了,這也就是能夠看得出這些稱號都不會是隨意就能夠獲得的。

攝政王、鐵帽子王、輔政王和議政王,都是什麼王?誰的權力最大?

先來說說這個攝政王,相信如果在清代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也就是代表著大權獨攬了,我們通過這個名字也就是能夠看得出他的地位了,它只出現了兩次,一次將清朝從東北的一個地方政權帶向了全國,另外一個就是將清朝帶向了滅亡,一頭一尾兩次出現這個官職。

攝政王、鐵帽子王、輔政王和議政王,都是什麼王?誰的權力最大?

而這個官職在當初就是多爾袞因為國家的政權情況設置的,而且他也親自成為了這個滿清的實際統治者,而和它差不多的就是輔政王了,這兩個稱呼都是為新皇帝服務的,但是這個權力也是不同的,而這個輔政王就是輔政大臣,只不過這個人是一個王爵的身份,所以也就有了這樣的一個稱呼了。

攝政王、鐵帽子王、輔政王和議政王,都是什麼王?誰的權力最大?

而這個稱呼在清朝最有名的就是十三阿哥胤祥的後人了,也就是繼承他的怡親王爵位的人,在咸豐病逝之後,他就是一個輔政大臣,但是最後卻被慈禧和恭親王聯合給收拾了,也就沒有了輔政的權力了。

攝政王、鐵帽子王、輔政王和議政王,都是什麼王?誰的權力最大?

鐵帽子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稱呼了,這在清代就是地位的象徵,而整個清朝也就只有12個這個的王爵,而它的意思就是他們的後人一直可以延續這個爵位,比如老十三的怡親王爵位,他的後人就可以一直是親王的爵位了,但是其他的親王,他的後人繼承一次就要降低一個等級,親王變成了郡王,再將為貝勒,再將就是貝子,一代代這個待遇也就逐漸降低了。

攝政王、鐵帽子王、輔政王和議政王,都是什麼王?誰的權力最大?

而議政王是清朝一個比較特俗的制度,最早起源於清朝初年的時候,這些議政王都是可以參與國政的討論的,也就是有了決策的權利,這個簡單的理解就是清朝是一家公司,皇帝是出資最多的一家,但是其他人也都出資了,所以這些人都是有著參與公司運作的權力了,這麼看起來的話,代替皇帝行使權力才是最厲害的,畢竟使用的就是天子的權力,算起來就是一個沒有皇帝名號的皇帝了。

攝政王、鐵帽子王、輔政王和議政王,都是什麼王?誰的權力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