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從1940年5月起,英、德兩國開啟了“互轟”模式,為了應對夜間來襲的英國轟炸機,德國組建了專門的夜間戰鬥機部隊,由約瑟夫・卡姆胡貝爾擔任指揮官。這支部隊與地面防空、雷達部隊組成了當時德國應對英國轟炸的主要防禦力量,也被德國人稱為“守夜人”。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約瑟夫・卡姆胡貝爾

最初夜間防空戰鬥很難打,在能見度極低的夜晚,飛行員主要依靠地面探照燈和地面雷達的指引來搜索機群目標,抵近時利用戰機上配備的探照燈近距離攻擊,同時還要儘量躲避地面防空的炮火。不過讓飛機攜帶探照燈的方式在實戰中效果並不好,在出現了機載雷達之後,機載探照燈基本上也被取消了。但限於當時的雷達技術,機載雷達的質量都很大,普通的單引擎戰鬥機無法安裝沉重的雷達。因此夜間戰鬥機一般都採用雙引擎戰機來擔當。德國的夜間戰鬥機部隊就裝備著類似的飛機,分別是Bf-110和Ju-88,這兩款戰機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是夜間部隊的主力。但卻不是專用的夜間戰鬥機,德國的最好的夜間戰鬥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曇花一現的He-219,也有人稱其為“夜梟”。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亨克爾公司研製的He-219戰鬥機

“守夜人”的裝備

Bf-110和Ju-88這兩款飛機其實也是被胡貝爾臨時拿來應急的,它們最初的設計也不是為夜間作戰而開發的,夜間戰鬥機部隊將其改裝後用以完成德國的“天空保衛戰”,初期使用效果不錯。但隨著英國人列裝“蚊”式轟炸機,在加裝上沉重的雷達,使得這兩款戰機在速度上劣勢愈發明顯,攻擊效果也越來越差。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夜間戰鬥機部隊使用的Ju88戰鬥機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裝有雷達的Bf-110戰鬥機

為此,德國“守夜人”急需一款能夠抗衡盟軍重型轟炸機的專用夜間戰鬥機。特別是在英國發動了“千機轟炸”之後,德國的工業設施開始遭到嚴重的破壞,這對戰時的德國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此後德國高層開始越來越重視夜間戰鬥機部隊的發展,作為夜間部隊司令的胡貝爾也在積極的尋求一款專門的為夜戰設計的戰鬥機。He-219便是這位將軍選中的戰機之一。

坎坷的研製歷程

儘管時任德國空軍裝備部長米爾希和空軍總司令戈林堅持認為Bf-110和Ju-88戰鬥機完全能夠滿足夜戰的需要。但還是在胡貝爾的請求下,下達了研製專用的夜間戰鬥機的計劃,該計劃由容克公司,福克・沃爾夫公司和亨克爾公司三家承接。不過由於設計問題,福克・沃爾夫公司提出的Ta-154夜間版項目被早早的淘汰了,Ta-154是一款仿製英國“蚊”式轟炸機的飛機。全身57%的材質使用的是木質材料,在火力和強度上經過實戰驗證表明,這不是一款適合夜戰的飛機,只生產了極少的數量。而容克公司則堅持改裝Ju-88的思路,不過在實戰中夜間部隊證明了這種改裝對於夜間作戰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福克沃爾夫公司研製的Ta-154飛機

最終亨克爾公司的設計的He-219型飛機方案被胡貝爾將軍採納,但是也因此得罪了米爾希。這項飛機研製計劃可謂一波三折,早在1940年亨克爾公司在工程師羅伯特・路薩的帶領下就開始了一款代號為P.1055高速轟炸機的研發工作,這款飛機採用了當時許多的“黑科技”,如增壓座艙,彈射座椅,前三點式起落架,遙控炮塔等。時速750公里,航程超過4000公里的數據看著也非常不錯。不過方案完成遞交航空部評審時,卻因為技術過於複雜,無法適應大規模生產而被駁回。修改後的P.1056四種改進型號再次提交仍被拒絕。

這款飛機似乎已被德國航空部放棄了,但是在1942年夜間部隊司令胡貝爾將軍對該項目很感興趣,經過評估,要求航空部批准這款戰機的研製生產工作。但是空軍元帥戈林和米希爾仍然反對,他們認為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集中力量生產現有成型的裝備,而不是去開發一款“未知戰鬥力”的新型戰機。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英軍轟炸德國

但是隨著英軍的轟炸越發頻繁,特別是“魯爾戰役”,英軍開始轟炸德國的水壩等關鍵設施之後,戈林和米希爾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亨克爾公司根據胡貝爾將軍的指示修改後的P.1060計劃夜間版開始正式執行。

亨克爾公司一直堅信自己的方案一定會是一張王牌(當然也是為了打好牌,然後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訂單),儘管遞交了兩次方案都被駁回,但他們仍然沒有放棄這個項目。1942年開始在沒有航空部資金支持下,自掏腰包生產出了一架原型機用於測試。直到胡貝爾將軍將其發現,它終於算是名正言順了。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He-219戰鬥機

He-219主要參數

He-219的外觀非常獨特,首次在螺旋槳飛機上採用了前三點式可伸縮起落架,猛然一看有點形似美軍現在裝備“疣豬”A-10攻擊機。機翼採用肩部懸掛單翼設計,前緣平直,翼尖略圓,機體平直且修長。原型機He-219 A-0採用雙發動機配置,全金屬機身設計。增壓座艙位於機身最前部,視野極為開闊,不過由於螺旋槳和駕駛艙的位置過近,在駕駛員下飛機時必須首先關閉發動機,否則容易造成撞上螺旋槳的危險。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在He-219上首次安裝了彈射座椅。亨克爾公司採用了容克公司研發的彈射座椅,用以裝備在自己的He-162和He-219飛機上。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He-219戰鬥機外型類似於美軍裝備的A-10,當然了發動機位置不對

該機裝備有FuG212 Lichtenstein C-1和FuG220 SN-2組合雷達,探測範圍200-8000米左右,不要小看這個距離。在夜間作戰時,飛行員的觀察視野不過百米,即使藉助探照燈的指引其觀察距離仍然非常有限。但是機載雷達的應用將德國夜戰飛機搜索目標的能力提升了很多,這對於夜間作戰的部隊來說無疑是一個“倍增器”。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武器系統在原型機上初步配備為:翼根2門MG151 20毫米機炮,備彈300發,腹部武器艙內2門MG151機炮,安裝有Revi 16B型反射式機炮瞄準鏡。後續改進型中在背部還安裝有兩部MK108 30毫米斜射炮,這種機炮是專門為應對英國“蚊”式轟炸機而研發,根據夜間飛行部隊的經驗,利用He-219的機動性能規避轟炸機尾炮射擊,然後鑽到敵機下部,利用斜射炮對轟炸機機腹進行攻擊,成功率很高。

它的武器設置也非常的考究,所有的機炮位置都遠離飛行員視線之外,因為在夜間戰鬥時,機炮擊發時的瞬間亮度會使飛行員暫時失去視野,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對於整個機組來說都是毀滅性的。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MG151 20毫米機炮

動力採用兩臺戴勒姆奔馳的DB 603As水冷活塞發動機,單臺發動機輸出功率1750馬力,採用三葉可變螺距螺旋槳,最大起飛重量13.5噸,最大飛行速度616千米/時,航程1500千米。

被“打壓”的飛機

雖然研發過程十分坎坷,但是該機的初期型號還是在1943年6月交付給了夜間戰鬥機部隊用作評估使用,首次出戰就在75分鐘內擊落了4架蘭開斯特和1架哈利法克斯轟炸機。這主要歸功於飛機上裝備的大口徑機炮,這種機炮對於英國輕裝甲轟炸機來說就是一場噩夢。只要命中,就足以將整架飛機摧毀。而且其裝備的機載雷達,這對於夜間作戰部隊來說,如虎添翼。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英軍裝備的蘭凱斯特轟炸機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英軍裝備的哈利法克斯轟炸機

在測試完畢後,應胡貝爾將軍要求,先期生產了大約22架飛機被用於評測不同的設備、引擎和武器裝備等,這些基本型號為He-219 A-0和A-1型。A-2之後的型號開始正式裝備夜間部隊,它在前兩個型號的基礎上做出了一些改進,增加了裝甲厚度,設置了航炮火焰阻尼器。機載武器確定為兩門MG151 、兩門MK103和被德軍稱為“爵士樂”系統的MK108航炮,專攻轟炸機的腹部,效果相當可以。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He-219戰鬥機

不過即使該型飛機已開始裝備部隊並取得了一定的戰績,但米爾希仍然對這款飛機的生產持“打壓”的態度。多次試圖阻止其生產,這款飛機也就在這種“嚴重”的矛盾之中艱難生產。

其實影響He-219裝備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技術過於複雜,生產成本高昂,費時費力,生產一架He-219需要耗費將近3萬工時,這相當於普通戰鬥機的三倍,轟炸機的兩倍。對於被持續轟炸、資源匱乏的德國來說是一種很“奢侈”的武器裝備。也難怪“管錢”的米爾希要一再打壓這種裝備了,這麼幹地主也受不了。

二戰德國“守夜人”專用坐騎,He-219“夜梟”戰鬥機

容克Ju-388

當胡貝爾將軍被撤職後,米爾希在阻止He-219繼續生產的問題上沒有了阻礙者。他下令停止生產該型飛機,將全部的資源用於生產容克Ju-388上。到了戰爭後期,德國更是採取了戰鬥機緊急計劃,停止一切活塞式飛機的生產,集中力量發展新型噴氣式戰鬥機。最終He-219飛機也只生產了294架。

黯然離場

雖然這款戰鬥機航速高、操作靈活、火力兇猛,是一款極為優秀的夜間戰鬥機,在戰場上表現也很強悍。但是它來的太晚、成本太高、生產數量太少,對於已經接近崩潰的德國來說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再加上“摳門”的米爾希和“朝令夕改”的戈林聯合打壓,好端端的一款“驚世之作”就這麼悄悄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