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共享单车让大城市的交通状况改善了还是变差了?

八月清风明月歌


四大城市在复工后,单车出行数据明显增加,很多人就放弃了打车和坐公交地铁等出行方式而选择共享单车出行,我觉得这和当下疫情是有直接关系的,在疫情期间很多地方都开始了封闭,而且不建议乘坐多种交通工具,而此时如果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可能是对自己的一个保护。

疫情期间,各大新闻媒体都在宣传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一定要多通风,从外面回来的时候要勤洗手,勤洗澡,清洗耳廓和鼻孔等一些裸露在外的地方。而且一定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这样才能够降低感染的,可能一旦感染上非典型肺炎,可能不是三五天就可以治好的,而且还会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不必要的担心。

所以很多人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因为没有自己的私家车,所以就选择用共享单车出行。但是这个是对共享单车来说是一个井喷的好事情,未来可能很多人因为在疫情期间发现,骑共享单车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可能在以后的日子也会渐渐的喜欢上使用共享单车。

至于共享单车后续的使用情况,我是个人比较看好的,因为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天气并不影响到大家骑单车出行。所以很多人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更希望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锻炼身体,所以可能会选择继续骑单车出行。

至于这个事情会不会是共享单车的一个机会,就要看共享单车企业能不能够抓住他们这个事情来运营好,如果能够运营的好,可以把骑车子的各种好处说清楚,可能人们在后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直到下一个冬天的来临,应该都是共享单车的一个好的运营时间。


季小童:MBA毕业,一点资讯特邀入驻自媒体人

坚持手机码字不容易,希望各位帮忙点个赞,谢谢啦

喜欢我的文也可以关注我


季小童


摩拜单车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成为了众多市民争相扫码骑行的"香饽饽"。但摩拜单车有没有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共享单车又能否撬动城市的出行方式?它让大城市的交通状况改善了还是变差了

摩拜单车成市民上下班新宠

摩拜单车北京总经理邢林说:“2015年1月份,北京摩拜正式成立。2016年4月22号世界地球日在上海发布了第一辆摩拜单车。2017年1月25号,共享单车把摩拜从北京带到了济南。”

邢林表示,摩拜单车摆脱了传统的车桩模式,通过手机APP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借车还车。打开手机定位功能,就可以查找附近可以使用的单车。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开锁使用。“86%的骑行距离在4公里以内,摩拜的设计和目前用户的使用情况是一致的。我们重点要解决的是1-5公里的短途出行。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是一个非常好的替代方案。”


公共交通体系不健全为摩拜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提供了机遇

除此之外,摩拜单车也打造了与政府合作的模式,张翔介绍,摩拜单车进入济南之前就已经和政府进行了深度合作。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进入的准则,配合市政府做一些道路上的规划,自行车的投放;所有的投放,每一个点位要往哪里投,投多少车,都是通过后台大数据研究出来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成为"单车王国"到现在单车逐渐消失,我国的经济在腾飞,私家车已经成为家庭必需品。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严重,交通道路拥堵,象征快速的汽车"快"不起来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念"慢"带来的愉悦。


一时火热的摩拜单车并不能撬动固有的出行方式

摩拜单车正是瞅准了这个市场空白。现在小到12岁,大到78岁的人都成为了摩拜单车的用户群,25-30岁的年轻人更是摩拜单车的主力消费人群。那么摩拜单车能在济南发展成什么样?也许从上海的发展中能窥之一二。

目前上海的单车市场已经形成了摩拜、ofo、小鸣等几家企业鼎立的局面,并且为最快占领市场,各家共享单车企业跑马圈地式地投放大量单车,投放总量已超出了城市需要的总量。共享单车也渐渐由方便市民出行的工具,蜕变成了资本催生的伪需求。甚至有专家推测,在市场冷静下来后,将会出现大量废弃不用的单车。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教授认为,现在济南的交通结构严重失衡,一时火热的摩拜单车并不能撬动固有的出行方式。

张汝华教授说,“如果是没有大的政策上的调整,可能很难改变目前的这种格局,也就是小汽车的出行量还会不断上升,拥堵还会加重。公共交通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还是有日渐衰微的迹象,摩拜单车虽然进来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新鲜的补充,但是如果这样任其自然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此外,张汝华教授还表示,济南整个交通格局的改变有赖于整个交通系统政策的出台。城市治堵,有时候过分地将精力和资源浪费在家用汽车上,不光拥堵解决不了,可能会变相刺激家用汽车的泛滥。仅靠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城市交通拥堵来说,作用杯水车薪,政府部门只有加大包括轨道交通、公交等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才能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现状。

拥堵本身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显然,在道路上的"堵点"背后,更是这些存在于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深处的"政务堵点"。这些"政务堵点"的存在,不仅是对交通管理水平的制约,也是对城市治理全局的妨碍。由此而言,治堵的过程、补齐交通管理短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触及深处的系统性改革过程。这个过程,必然要求在优化规划配置、强化部门协同、强化日常执法等方面花大力气、做大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