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恶意》中平白无故的恨,究竟把人性渗透到什么地步?

《恶意》这个名字就让人感觉到深切的不安。

东野圭吾的书悬疑类是主流,每一本都具有内涵意义,这本《恶意》也不意外。

主要讲的是被害人日高邦彦的死亡来源于野野口修做了一个很远的计划。计算了所有可能事情的发生。

作为警官的加贺恭一郎来调查这个案件。

主观人物有三个人,野野口修,日高邦彦,加贺恭一郎。

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彦的关系在平日的社交里很友好,几乎是双方最好的朋友。

但他还是杀了自己最好的朋友,那恨意来源于那里?是日高邦彦什么地方做错了?还是伤害了他?

真相的可悲和令人寒冷的地方就在这儿。

为什么杀?!

《恶意》中平白无故的恨,究竟把人性渗透到什么地步?


这本书虽然是悬疑类小说,但处处都表现出人性来。东野圭吾的写作风格总是出乎意料,本来要埋藏很久的爆发点总会提前爆发。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

杀人动机这件事在这本书里很精彩,就像一颗洋葱一层一层拨开,一层一层新颖。

最开始,野野口修交代日高邦彦的妻子初美和野野口修发生婚外情,日高邦彦发现后找到了很多证据,带着刀找到野野口修,威胁他帮助自己写小说。

野野口修为了保护初美就答应了这件事儿。

后来日高邦彦以自己的名字出版了小说,让自己成为了畅销书作家。

后来初美觉得这件事儿不公平,就打算和野野口修杀死日高邦彦。可是还没行动,初美就被卡车撞死。

后来野野口修以为这是日高邦彦的复仇,为了帮初美报仇,所以杀死了日高邦彦。

事情到了这儿合情合理,有凭有据,一时间,如日中天的日高邦彦突然恶名狼藉。他的名声瞬间臭味熏天。

案情倒在儿,已经很合理了!


《恶意》中平白无故的恨,究竟把人性渗透到什么地步?


但加贺恭一郎做回访的时候,和野野口修一个单位的同事聊了几句。同事说,野野口修不像肯为别人写东西的人。因为野野口修很自负。

性格的不符合,让加贺恭一郎升起了疑心。再次深入的时候,他找到了问题所在。

原来野野口修是城市人,然后搬到了乡下。野野口修的母亲是个很自私且自负的人,瞧不起乡下的所有人,而且还叮嘱过不要和日高邦彦完,因为配不上。

野野口修记下了。再以后他懒得上学,因为觉得这里的学校配不上他。

然而,日高邦彦却每天来找他,他以为野野口修不上学是怕学校里的人欺负他。日高邦彦下了保证,说以后他来保护野野口修。

可是在上学期间,野野口修是学校的霸主,见谁欺负谁。日高邦彦就是他的欺负对象。日高邦彦没有怨言,还帮助野野口修瞒住一次恶劣的刑事案件。

时光冉冉,转眼间几十年过去。

日高邦彦成了著名的畅销书作家,而自己那可笑的作家梦依然可笑。

而日高邦彦知道他的情况,冰释前嫌,打算出手帮他实现作家梦,把可笑变成励志。

可惜,野野口修却做出了计划,没有老老实实的去做一个励志中青年,反而做了很多的证据,杀了日高邦彦。

既然日高邦彦帮了他这么做,为什么要杀?

《恶意》中平白无故的恨,究竟把人性渗透到什么地步?


答案是,没有原因!

就是要杀他!看他不顺眼所以要杀他,他那么善良所以我要杀他,他处处为我着想所以我要杀他!

他凭什么这么好?凭什么幸福?就是看不惯,他活着就是碍眼,所以我就要杀他!

他凭什么这么有才华?凭什么像是阳光那么耀眼,而我就像泥坑一样恶心至极?!

所以,要杀他!

就算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一样要杀他。

这就是野野口修的作案动机。

一个疯狂病态的原由,一个来源于嫉妒,羡慕,产生的恨意。


《恶意》中平白无故的恨,究竟把人性渗透到什么地步?


这和这本书的名字极为吻合。

恨意是可以平白无故的出现,然后进行行为。

如果按照医学来讲,野野口修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这一点和他的幼年生活有关系。

如果年轻的时候,她妈妈没有说那句话,教导他善良,也就没有这些事儿。如果长大后没有和日高邦彦碰上,也不会出现这种事儿。

但这本书里没有如果。发生了,动机就算再恶劣那也是真相。

《恶意》中平白无故的恨,究竟把人性渗透到什么地步?


这虽然是一本悬疑小说,但主要讲的却是人性。

《恶意》这本书清晰的人性在哪?

01

善意。

日高邦彦的善心是天生的,对这个世界的概念永远都是美好的。就像是阳光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许多磕磕碰碰,但没有丧失希望。对自己的专业和生活都有美好的向往。有好的家庭,有爱他的妻子。他的善会更加的光芒。不出意外,依照这么活,一生无忧且内心强大。

02

恶意

野野口修的存在就是和日高邦彦作为对抗力。这个人不敢面对自己的软弱,自负和病态的观念害了他。他选择杀了日高邦彦这是必然的结果。就算不杀他,他也会选择杀害别人。因为他的生活已经难以支撑他的自负感。

日高邦彦的出现处处符合他发泄和一杀成名的机会。自然要杀。

野野口修是聪明。知道警察会来找他,所以做好的和盘推出的准备。先搞臭日高邦彦,同时自己得到他所有的荣誉,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畅销书的作家。一飞冲天不为过。

恶意的无由来,都存在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的母亲。

幼年的孩子心性是可以左右的,就在于父母给了孩子怎样的思想教育和怎样的心理建设。

所以,这本书也在侧面告诉年轻的父母们,如何有效的教导孩子。

虽然这不是这本书的本意,但也请好好往这方面想一想这个问题。

03

真相。

有时候真相可是震慑灵魂。真相给人一种公平。就像横在善意和恶意中间的天枰。单方面听信一方的言辞是属于偏向,就算另一方没有办法说话,没有办法发表意见,也要找个方式让他说话,这才是天枰的作用。

野野口修也算到这一点,死人没办法说话,那还不是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加贺恭一郎这个人物就是这个天枰,代表着公平,找到了事件的根本,也称为正义。

真相的重要性,有时候不只是关乎个人,还有与此关联的人群。他们需要知道真相来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甚至是陌生人,针对这个事件的处理办法也有可能改变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这是公众效应。

也有很多情况酌情处理,不告知真相。凡是遇见这种状况,都是极为悲哀和痛惜的事情。

04

公平。

这一点的唯一重要性,就是公平!

杀人偿命是律法铁条,做出害人的举动就应该得到相应的代价!


《恶意》中平白无故的恨,究竟把人性渗透到什么地步?



这无缘无故的恨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有些人心理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认知少,见识短。总以为自己是特殊的,也以为所有人应该围着自己的转。那样的自豪,自负。

也有心思阴沉,凡事记在心里,伺机而动报复一下。但却不知道,这世上有那么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难道都需要伺机而动?那不就成耗子了嘛……

这种事情既然不是特例,那一定是常态。针对这个常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做好一个人。增加学识和知识体系,面对那些歹意的人就会更加敏感的知道危险。

这一点我切身体会,是很有用的。

我们改变不了谁,那只能改变自己然后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