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明長陵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也是明十三陵裡建築最早、面積最大、規模最宏偉、工藝用料最考究、原建築保護最完整的一座。歷經六百年滄桑,仍完好無損,金碧輝煌。陵區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壽山主峰。四面環山,綠樹叢叢。南面又有龍虎兩山左右對峙,勢如門戶。當中奔流不息的山水自西向東而去,好似天然的護陵河。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關於明十三陵有一句話:地上看長陵,地下看定陵。因為長陵的地面建築保存得很好,尤其是長陵的隆恩殿為地面最大看點。是嗣皇帝祭祀永樂帝后的場所,建築在漢白玉雕刻成的三層臺基上,金磚鋪地。所有的木構件全用金絲楠木打造,古色古香。一米多直徑,十幾米高的六十根金絲楠木大柱,承託著二千三百平方米的重簷廡殿頂,雄偉壯觀、舉世無雙。最粗的一根重簷金柱,高12.58米,底徑達到1.124米,為世間罕見佳木。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明長陵隆恩殿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隆恩殿裡的金絲楠木立柱

楠、樟、梓、椆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木,其中楠木居首;而楠木當中的金絲楠木更是珍品中的珍品,歷來為皇家專用。一般產於雲南、四川、河北、河南、廣東一帶的深山老林裡,採伐和運輸都相當困難,成本相當高。金絲楠木的紋理呈現金色,在太陽下閃閃發光,代表著皇家無比尊嚴的身份。而且其木質堅硬耐腐,"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作為皇家建築材料以及皇帝的棺槨是上上之選。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顯微鏡下的金絲楠木紋理

朱棣在位的時候,社會穩定國力強盛,他修建故宮時就派出大量的人員到各地深山老林裡去採伐楠木。條件惡劣,開採不易,死傷者過半,運輸費用昂貴,因此每根金絲楠木都異常珍貴。後來明朝歷代的皇帝在修建自己的陵寢時,也都大量的採伐楠木,導致楠木資源砍伐殆盡。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到了清代,帝王們對其更是寵愛有加,非天家不可用(和大人是個例外)。故宮裡皇帝的寶座、屏床和寢床均無一例外選用金絲楠木。有“1克金絲楠木價值等於10克黃金”的說法。乾隆朝時,金絲楠木幾近枯竭,當真有錢也買不到。而用作建材的金絲楠木一般要上百年才能成材,這可難倒了乾隆這位把“金絲楠木”比作“天地至美“的皇帝。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故宮博物院太和殿的金絲楠木龍椅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故宮皇極殿乾隆皇帝金絲楠木金漆蟠龍寶座

於是,乾隆便打起了前朝陵寢的主意。《清史稿·高宗本紀五》有一句記載,“五十年,三月壬子,上幸盤山。甲寅,上詣明長陵奠酒。”乾隆以給朱棣敬酒的名義去長陵考察了番,發現明代皇陵大多用的都是金絲楠木,便更加心癢。之前有一部很有名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就講過這一段,不過電視劇多為戲說,乾隆是否偷盜明陵的金絲楠木來修乾清宮,我們不能定論。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並有史料記載。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據《清史稿》記載:“乾隆五十二年,三月癸酉,上回蹕。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臨閱,申禁樵採。”也就是說,歷史上,乾隆確實以幫助修繕明陵的名義,動過明陵的金絲楠木;修繕”方案明為“拆大改小”,實則偷樑換柱。第一個被“修”的是就是嘉靖皇帝的永陵,修繕後七間大殿改成了五間,重簷改成單簷,雙梁變成單梁。於是,乾隆進賬了:大小楠木238件,木墩頭584件,改砍糟楠木224件,小件楠木截頭折方25700餘尺,花斑石500餘塊,舊磚130萬塊…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清裕陵隆恩殿

如果你覺得這還是段子,不願相信的話;那麼在現代的考古中,考古學者親眼看到清乾隆裕陵建築材料中使用了明朝的木料、磚石,這直接就是乾隆“盜木”的實錘了。如此“板上釘釘”的事實,乾隆便是中國“盜墓狂人”中身份最顯貴的一位了。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上好材料修築的陵寢,乾隆也只享受了一百來年。1928年孫殿英以報祖宗三代被殺之仇,盜掘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乾隆的棺槨都打開,屍骨已經腐爛,只剩下髮辮。陪葬的寶物通通被掠走。盜墓畢竟不祥,乾隆盜別人的墓修建自己的陵寢;結果百年後,他自己的陵寢也難逃厄運,還落了個屍骨不全。也算是因果循環,輪迴報應。

這座舉世無雙的帝陵裡,有種珍寶,乾隆背“盜墓”之名也要得到

清裕陵隆恩殿的金絲楠木

一塊木料,讓一代帝王背上“盜墓”之名,對此你怎麼看?去明十三陵參觀過隆恩殿的小夥伴,也歡迎來說說參觀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