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最近看了一部被称作是2019年最好的华语电影《阳光普照》,该影片在第5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等五项大奖,同时还有6项提名。有着台湾现实主义影片的独特韵味,整个影片聚焦家庭生活,充斥着一种残酷的温柔,阴冷与温暖相互交织,即便是阳光普照,城市里依然显得冰冷空旷,人也好像显得冷漠无情。但继续看下去,发现其实每个人并不是真的冷漠无情,只是将温暖紧紧藏着而已。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而这样的普通又真实的存在于每个家庭。弟弟阿和与朋友菜头将他人的手砍掉;阿和进少管所;阿和的女朋友小玉怀孕;哥哥阿豪跳楼;阿和出狱,爸爸离家;菜头威胁阿和做地下交易;爸爸开车撞死了菜头。

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细微分子,但影片节奏又是那般平静,向你娓娓道来。

万物生长所依赖的阳光,无私地温暖着每个人的时候,在沙漠中也会闪耀地令人绝望。

导演钟孟宏说:“这世界唯一公平的就是阳光,但炙热的阳光没有那么容易拥抱,你会发现所有人都躲在阴影下”。

《阳光普照》的英文片名为A Sun,同音A Son。“A Sun”离开,“A Son"重生。通过一个破裂的家庭,来窥探整个社会。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家庭是每个人的避风港,也是悲剧的温床。好像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同时又好像每个人都曾是加害者。每个人都亏欠了什么,于是每个人最终都不得不承受、弥补、偿还并付出代价。这些现实问题无奈却又令人费解,我们只能跟随剧情,捕捉一个个细节,到这个家庭的根源去寻求答案。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这是作为驾训班教练的阿文一直坚持的人生信条,也是这个家庭一切悲剧的根源。

这位沉默寡言的父亲,多年来一直拒绝接受叛逆的阿和是自己的儿子,在心理上早早就放弃了他,又一意孤行地勾勒着阿豪完美无缺、永远阳光普照的形象。他送给阿豪一本又一本写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笔记本,托付未来,却始终看不到迷途中走失的儿子......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人们总是习惯用要求来表达爱,却忽略了对方的需要。当爱带着期待和回报,爱就像是白日里昭然若揭的阳光,让承受者无处躲藏。

当山顶妻子质问他时:

“你帮他了吗?把握时间,掌握方向。你如果做到了,你怎么还会是一个驾训班的教练?”

他终于忍不住袒露了自己的脆弱无助,那一刻透过光影的变化,谁是温暖的阳光,谁又是被阳光温暖的人,深刻而立体。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杀人行凶后的麻木伴随着深沉隐忍的父爱,竟让人一时恍惚,理不清这是恶还是爱,更理不清这个家庭即将会迎来光明还是继续走向万劫不复。

每个人来自家庭的伤痛或许不尽相同,但那些伤痛背后的根源,却出奇的一致——家庭成员间丢失的沟通与包容,是如此长久往复带来的疏离与冷漠,以及更进一步的排斥与抗拒。

母亲琴姐: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任何一件与爱有关的事,都不在于能不能为爱做些什么,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去为爱成长。

母亲,在每个故事里,就像是一个母体,它包容所有的好与不好,阳光和阴暗都可以回到母腹之中得到宽恕。

母亲琴姐也是这部电影里最温暖的存在。

面对不善于管理生活的丈夫阿文,琴姐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婚姻生活,但却无力改变。她没有像丈夫一样抱怨指责,阿和出事后出席少年法庭、到辅育院探视小儿子、陪伴丈夫走出失子之痛、主动向小玉养母提议收容、安排小玉产检、租店面开美容院…每件事都在尽力温暖他人,琴姐可悲却也坚强。

最后在山顶的爆发与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是因为逆来顺受的坚韧、长久忍耐后的憋屈发泄?还是意识到她是这个家庭得以维系的纽带的同时,又可能是这个家庭悲剧帮凶后的悔恨?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曾经,四岁的小阿和,一坐上脚踏车,就哭闹着坚决不下来;长大的阿和,用“借”来的脚踏车载着母亲,行进在阳光普照的当下。

在从树缝中洒下来的阳光里,琴姐茫然地盯着刺眼的太阳,是若有所思还是沉浸其中?阳光透过枝叶之间的空隙散落下来,她一直透过树顶,望着天空中那轮太阳,不知她是否想起了曾经被自己一直忽略了的“懂事”的阿豪?

复杂的情绪交织在琴姐的脸上,善与恶,温暖与冰冷的界限如此模糊。

阳光普照下,脚踏车渐行渐远,没有给出关于未来的答案,真正的答案在你我心里。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阿豪:完美小孩阳光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阿豪给心爱的女孩发送了这段“绝笔”,然后把手机讯息删得一干二净,把房间也收拾得整整齐齐,在深夜时分的黑暗中,从窗口一跃而下。

那个就连自杀也不想给家人添麻烦的懂事孩子,没有人能了解,更没有人能真正明白。那么突然,又那么顺理成章;那么理所当然,又那么无从知晓。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当父母为了阿和女友小玉怀孕一事大吵,他对小玉的尴尬无助感同身受,并及时伸出援手;主动替妈妈带小玉去产检;他敏感察觉到小玉想见阿和的心情,带她去了辅育院。

“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给了别人,却唯独忘了留一点给自己”的他,根本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终于拥抱了自己的阴影。

对于人类个体来说,所谓人性的阴暗面,大多起源于过于强调自我,而不顾他人,这也是人性本质中自私的一面。

某个深夜时分,阿文梦到了阿豪。父子俩并肩走在小巷里,阿文问阿豪为什么来,阿豪笑笑说:“就是来看你啊。”

走到岔路口,阿豪说:“爸,我不陪你了,我往这边走。”“你要去哪里呀?”“回去啊。”

阿文继续往前走着,在便利店里遇到了阿和。那一声久违的“爸”让他明白,那个自己曾经从不肯接纳的次子,成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巧合的是,阿豪也曾托梦给辅育院中的阿和,也对他说了同样的一句话:“就是来看你啊。”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A sun”离开,“A son”重生,影片在虚实结合间实现了对现实生活最温暖的关照。

步履不停,生命不息,阳光普照。

阿豪的离开,最终换来了一个重生的家庭。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阿和:阴郁少年的救赎之路

阿豪身上承担了太多的期待,而阿和不得不接受所有的忽视,以及来自太阳的遮蔽。

在哥哥的葬礼上,戴着镣铐的阿和看到了新的希望,小玉肚中的新生命。

回到辅育院后,他疯狂地奔跑着,却不知究竟要逃往何处。辅育院教导室中,翠绿色的背景象征着希望,却也将阿和茫然无措的脸映衬得更加迷茫无助。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他成绩好,长得好,他什么都好。他厉害到这辈子只做错过一件事,就是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阿和悲伤地回忆着阳光般的哥哥。此刻,我们才明白:光芒多温暖,也就会多刺眼,如太阳般照亮所有人的阿豪,也灼伤了幼小阿和的双眼。

阿和从小就生活在哥哥自己一直找寻不到的阴影里,然后镜头切换到产房内的小玉,和她旁边的婴儿。死亡与降生,钟孟宏用时而冷冽时而动人的电影语言描绘着生命的循环。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从辅育院出来后,回到家,电视上纪录片中的熊正在吃逆流而上“跳龙门的鱼”,虽略显刻意,却也预示了阿和想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艰难与阻力重重。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已为人父的他竭尽全力地渴望重新融入社会,阿和的善良与诚实却让他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最后在洗车行中做起了洗车工,晚上在便利店值夜班。同时打着两份工,辛苦养家的他,人生的出口在哪里呢?未来的阿和,是否也会陷入父亲面对的人生困局?

明媚的阳光下,阿和兜里揣着曾经帮菜头“送货”的报酬,伴着美妙的音乐,奔跑在“重翠桥”上。

车流不息,阿和似乎在告别过去,奔向阳光普照的崭新未来。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菜头:只有阴影,没有阳光

钟孟宏的电影总是与“死亡”有关。

他通过死亡的事后效应来表达对于人性的反思,死者常常以“在场”的状态影响着生者。

有阳光,便会有阴影。

如果说,阳光温暖的阿豪之死缝合了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那么躲在阴影处的菜头之死,则永远被遗忘在了黑暗的角落,并“成全”了这个家庭的“祥和安宁”。

“菜头是你的谁?”“一个总是找我麻烦的人。”阿和说道。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影片开头便是菜头将黑轮的手砍断的血腥场景,意气用事的他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拼尽一辈子可能也交不起150万台币的赔偿费。

从辅育院出来后,他的家没了,奶奶也被送去了安养院。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菜头这样的边缘少年仿佛生活在现代都市的荒原地带,无人问津,像荒原上的杂草般野蛮生长。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那个在暗夜中下车抽烟的背影,却又于静默中展现了在刀刃上行走的菜头人性中善良与义气的光芒。

阿和不希望他在车上抽烟,也正是这个举动,他也将自己暴露在死神面前,一个加害者瞬间变成了受害者。

菜头对于阿和的追讨不是血淋淋的复仇,而更像是被生活打败后的绝望控诉,他才是被辜负的人。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我把他留在了那里,大雨还在继续下着”,阳光普照之下的山顶,阿文平静地讲述着那场雨夜中的血腥与暴行。“我在想,阿和有没有带雨伞?他会不会有事?”一个“杀人犯”平静到如此出奇的地步,更加让人不寒而栗。

当被菜头一直称呼“陈伯伯”的阿文向琴姐,风淡云轻地讲述菜头被谋杀的过程及细节时,竟如拔去了一根在背的芒刺般,平缓而自然,倒好像是如释重负。

“十恶不赦”的菜头,在滂沱大雨中,就这样被丢弃在了城市边郊的荒原地带,正如当初野草般的疯长,又如野草般地死去,没有哀悼,没有调查,甚至都没有人在意。

这可能就是菜头的宿命:暴雨夜砍下黑轮的手,又在暴雨夜暴毙于非命。大雨倾盆,这场死亡被冲刷得了无痕迹,永远没有了绝望的控诉。

上帝和魔鬼在战斗,这战场就是人心

1、找到真正的自己

诗人卞之琳的《断章》有一节: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当我们觉得不够美好时,习惯于模仿身边的人。或许对他人而言,我们也是美好的,被别人模仿着。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而真正的自己又是什么?

除了接受社会标准以外,更能接受内心的黑暗!这些黑暗或许是对生活的不满,或许是嫉妒和羡慕、或许是无奈和孤独。

阿豪,那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完美”的背后,是这个年纪原本在外面遇到的委屈、需求以及“任性”的表达,都被深藏了起来。

于是,被迫完美,是他唯一的方向。父母的虚弱,导致阿豪只能用完美的形象一次次强悍的自我攻击。用一场无声告白,警示活着的每个人。

2、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看见完整的自己

在大众的印象中,钱锺书和杨绛生活十分美满。《我们仨》这本书中,杨绛却描述了许多生活中的缺憾,真实而有力量。

墨水瓶打翻,缝纫机坏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打乱着生活原本的节奏。但是杨绛始终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接纳人生的不完美,才创造出他们完整的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太阳终会下山,阴晴圆缺才是完整的生活、生命的常态。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及父母、孩子、伴侣、朋友的不完美,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3、在成长的路上,生命轮回,爱是一把通关利剑。

阿和还是孩子的时候,并没有释怀对父母的恨意,当他也变身昔日的父母角色时,又变成了最能理解父母的人。

阿文为了保护阿和不再受到菜头的威胁,谋杀了菜头。

恨,是未能完整表达的爱。

当那份缺憾在新生命到来的一刻,父亲—阿和—孩子,我们仿佛看到了某种特殊的链接方式。

阿和内心的冲突化解了,经受的创伤、遇到的阻碍、努力时的挣扎,甚至哥哥阿豪的死亡,都是一种重生的力量。

那些生命中经历困难重重的人,路途中各种考验反而让他不停探究生命的深意和厚度。

资质好,可能是陷阱;资质不好,也能成为资源。

真正的成长,就是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折点,像是从乘客变成了司机,车与旅途都由自己主导。人与人的区别,或许就由这个点开始出现,并且迅速拉开距离。站在原地的人,很快看不见开足马力的远行者。

任何事情都是一步步积累而来的,爱与恨、善与恶、成长与退缩都是如此。

我们都曾受过伤,才能成为彼此的太阳。

这也许,就是导演留下的深意。

怎样面对内心的黑暗面?


阳光普照:悲剧背后的深意与人生思考

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黑暗的角落,那是阳光照不进去的地方。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阳光与阴暗共存是人生的常态,正如卢梭所言:

“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含有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

我们该怎样面对内心的黑暗面?

1. 把自己的黑暗面告诉最信任的其他人,允许这个黑暗的领域进入一些阳光。

2. 试着给自己一些同情,接受自己的平凡。有黑暗面不是件太糟糕的事情,它只是生活里另一件值得关爱的体验。

3. 当你开始陷入自身黑暗面,请允许自己直接感受当下,而非选择麻木自或逃离。

4. 笑看自己内在的黑暗面,它只是另一部分的你,没什么好羞愧的。这样更有助于帮助对方以一种更亲密的方式和你连接,并坦然拥抱黑暗面。

总结

《阳光普照》这部电影,虽然只是平凡简单的小故事,冷漠包裹着温情,每个人的生活几乎被重置了。阿豪自杀,阿和浪子回头,阿文却被迫杀人,琴姐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却要与巨大的秘密相伴......

其实人和树木一样,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