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高句丽怎么了?为什么隋唐两朝五代人拼尽全力一定要灭了他?

kurenai


高句丽并不是一个局限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到隋唐时,高句丽已经是一个发展了好几百年占据东北大部分的政权。

汉武帝元丰三年(108),西汉武力统一了朝鲜北部,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至此,今天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也就是后来高句丽的大部分活动范围,都归由西汉中央王朝以郡县制的形式进行统治。

公元前37年,也就是王昭君准备出塞这一年,扶余人朱蒙建立了高句丽政权,但此时的高句丽还是部落形式的政权,主动接受西汉王朝的册封,到了东汉中后期,由于皇帝权力下降,对高句丽的威慑力逐渐下降,而高句丽从这一时期开始不断骚扰东汉的东北部边境。

从东汉中后期至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里,高句丽游走于各个中原割据政权之间,在中原各政权相互制约的背景下,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相对有利的扩张期。及至隋朝统一后,高句丽的扩张步伐才渐渐停止了下来,因随强而依旧奉行“表里不一”的外交政策,一方面向隋朝派遣使臣接受册封,而隋王朝封其为辽东郡公,从这个角度而言,隋朝是将其视为自己的一方诸侯而非一个独立的国家。

另一方面,高句丽在接受隋王朝册封并纳贡的同时,暗地里同当时还没有被征服的南朝陈相互沟通,威胁着隋王朝的统治。

除了对中原王朝,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高句丽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它为中心的联盟。“自南北朝一来,突厥南下塞北,东联高丽,西联吐谷浑等草原民族.....他们还通过海上和巴蜀,与江南陈朝联系”,进而形成了一个自北向南针对隋王朝的包围圈,并且“北方草原各族针对中原王朝的强大弧形,是以高丽为主谋,高丽在北方草原各族大弧形中居于为首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高句丽在不断变换外交政策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北方各少数民族以及南方各个割据政权的联系,远交近攻既扩大了自己在辽西的领土,又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联盟体系。这个联盟体系严重威胁着中原王朝的利益。

从实际利益考虑,高句丽狼子野心,充满扩张性,利用中央王朝与周边政权的关系,积极主导形成一个不利于隋王朝的联盟。这边付费册封朝贡体系下,东北亚地区的忠心只能有一个,即隋朝,所以高句丽的存在对于隋朝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和挑衅。

从历史角度考虑,高句丽政权的范围,属于西汉故土,而且它长期以来,在历代统治者眼中,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而是一个在政治上接受中央王朝册封的属国。当中央王朝的实力强大起来后,必然会对其进行一场收复固有领土、稳定地方秩序的战争。

隋朝开始征发高句丽,始于高句丽的挑衅和扩张。

首先,高句丽一直致力于进行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尤其是对百济的侵略,而当时百济已经是隋朝朝贡体系中的一员,如此肆无忌惮不考虑宗主国感受的扩张,严重挑衅了隋王朝在其附属国中的威严和地位。

而在另一个方向,高句丽积极向西北和北部地区扩张,包括了对东北少数民族的征伐,以及试探性的蚕食隋朝边境,这种行为使得隋炀帝最终下定决心开始了对高句丽的一次征伐。

第一征伐失败后,高句丽依旧在蚕食周边少数民族,并且停止了对隋朝的朝贡,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威胁到隋王朝的东北边境,由此,第二次征伐也就难以避免了。

事实上,无论是在隋朝讨伐高句丽之前还是之后,高句丽都没有放弃扩张领土,扩大政治影响力,一次又一次的试探隋王朝的反应,并且借此来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是否能与隋朝分庭抗礼。这种操作,一直持续到了唐王朝的建立。

收复故土,解除正在扩张的高句丽的威胁,是隋唐两代坚持要消灭这个政权的主要原因,同时还有建立中央朝贡体系,维持宗主国尊严的另一方面原因。


江畔初见月


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为了收复失地。

高句丽是一个古扶余人建立的国家,最初只是西汉的一个县。汉武帝元封四年 (公元前107年), 汉朝“灭朝鲜、置玄冤郡,以高勾丽为县以属之”。

由于西汉末年的动乱,松弛了对东北边境的控制,高句丽独立并乘机扩张势力。在东汉初年,高句丽不断与东汉发生冲突。东汉末年动乱,高句丽被控制辽东的公孙氏政权击败。曹魏灭公孙氏时,领军的司马懿对辽东当地汉人大肆杀戮,导致了辽东汉人本土势力的衰弱,为高句丽向辽东扩张创造了条件。

虽然此后曹魏曾击败高句丽并摧毁其都城,但是随着中原地区陷入五胡十六国的动乱,高句丽得以向朝鲜半岛和辽东扩张。汉朝-西晋时期设立在朝鲜半岛北部和辽东半岛的带方郡、乐浪郡、辽东郡等先后落入高句丽手中。

由于高句丽是从西汉的一个县独立而来,其主要领土是原先汉朝和魏晋的郡县,因此,在隋唐看来,高句丽就是一个窃据中国领土而建立的非法国家,在中国统一之后,收复失地是法理上正当和必然的要求。这一点在当时人的言论中有明确的反映:

唐太宗曾说:“高丽本汉四郡地耳, 吾发卒数万攻辽东, 彼必倾国救之 ,别遣舟师出东莱, 自海道趋平集, 水陆合势, 取之不难。”后来唐太宗正式出兵讨伐高句丽时,又说“辽东故中国地, 而莫离支贼杀其主, 联将自行经略之”“辽东本中国之地, 隋氏四 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 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隋代裴矩也说:“高丽之地, 本孤竹国也, 周代以之封箕子, 汉时分为三郡, 晋氏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列为外域, 故先帝欲征之久矣”。 唐代温彦博说:“辽东之地, 周为箕子之国, 汉家之玄冤郡耳。魏、晋以前, 近在提封内, 不可许以不臣”。

第二是为了消灭地缘政治上的心腹之患。

高句丽是一个控制了大半个朝鲜半岛,以及今天中国东北南部的国家。如果任由该国存在下去,必然成为对中国的巨大威胁。

高句丽在几百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强大的实力。唐总章元年,灭高句丽时,该国还有“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余户”。唐朝贞观末年,也只有三百万户。并且,高句丽的户数在之前几十年的战争中已经剧减,其原本的实力应该还要强的多。

高句丽的人口数,和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都远远超过后来东北地区的政权,并且它是唯一一个能够把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整合在一起的。如果任由高句丽继续发展,它可能吞并整个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成为中国东北方的大国,后世中国将无法拥有今天的东北地区。并且一旦中原陷入动乱,高句丽趁机南侵,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这一点,当时的人也有清醒认识。唐太宗准备征伐高丽前,便说:今天下大定, 唯辽东未宾.....联故自取之, 不遗后世忧也”。


谈史说事


答:关于高句丽,以前我写过N多文章,已经重复过N多次:高句丽并不是现在的韩国人的祖宗,而是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所建立的一个中国地方政权!

而由于韩国人宣传的力度太过强大,很多人一看到“高句丽”这三个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把它与韩国人联系在一起,根深蒂固地认为:高句丽就是现在的韩国人的祖宗。

不得不感慨,韩国人的自我催眠能力真强,当然,其对外催眠的能力更强。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再一次强调:高句丽并不是现在的韩国人的祖宗,而是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所建立的一个中国地方政权!

韩国人为什么要认高句丽为祖宗呢?

三个原因。

一、中国人建立的高句丽曾经“阔”过,东临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北跨辽水,北部达辉发河,实在太“阔”了。

试想,谁不想拥有有一个曾经“阔”过的祖宗呢?

就连脑袋缺根弦的阿Q先生,明知赵太爷、赵秀才不许自己姓赵,心底里也坚持要姓赵,就因为赵氏祖宗曾经“阔”过。

二、曾经“阔”过的高句丽的领土疆域包含有朝鲜半岛的大部分。而现在的韩国人也生活在朝鲜半岛上,地缘上扯得上关系。

只不过,高句丽在朝鲜半岛上占据的土地以北部为主,真正的韩国人祖先被挤压到朝鲜半岛南部边缘仰高句丽鼻息以生存,二者并无血缘关系。

三、韩国人乱认祖宗还有一种阴险打算:以收回高句丽“故土”为由,觊觎中国东北领土。

说了这么多,似乎是题外话。

其实不是。

厘清了以上情况,才能明白理解隋唐打高句丽的实质:这是中原王朝的大统一战争,而不是侵略战争。

再强调一句,高句丽的统治中心和主要领土都在辽东半岛,即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只是它主要领土之外的一部分。

作为大一统王朝,隋唐则必须把辽东半岛纳入管理体系之内。

当然,也包括朝鲜半岛北部。

因为,在汉武帝时代,朝鲜半岛北部也是大汉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政府曾在其上建立了四个郡。

一句话,隋唐攻灭高句丽,不过是要恢复汉代旧疆。

话说回来,隋唐如果不攻高句丽,而任由其自由发展,则其必将成为国家的重大威胁。

不妨用历史的眼光看看,隋唐扑灭高句丽后,已经迫令大批居民内迁,而后来在辽东半岛上出现的大金政权,一不留神,就平辽灭宋,统治中原百余年;再后来出现的大清政权,更是发育迅速,一下子就统治了全中国。

隋唐君臣都清醒地认识到:高句丽的存在,对隋唐政权威胁太大了。

所以,隋唐两朝才会不余遗力地攻打高句丽,以彻底地清除掉这一隐患。


覃仕勇说史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弑父篡位,大肆杀戮对自己有威胁的兄弟子侄。隋朝三次远征高句丽,三次远征尽皆惨败,期间财务赤字,民不聊生,搞得国人很是不开心,所以群起而攻之。唐高宗为什么灭高丽,因为那是他爹唐太宗让打的。

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公元5世纪后,高句丽被普遍简称为“高丽”。

唐初,突厥基本被消灭了,四海八荒基本屈服在唐太宗李世明的麾下,但是高句丽当时的在李世民眼里可是眼中钉,随时危及大唐的国家安全。他决定要跟随隋炀帝,狠狠地收拾一下高句丽,“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派遣使者到长安,状告位居半岛西南的邻居百济,非法攻占了它们四十余座城池,同时提醒唐太宗,称百济密谋与高句丽联手,企图断绝唐朝的海上通道。唐太宗李世民先礼后兵,他派人前往高句丽,劝说其停止侵略新罗的战事,结果,竟然遭到高句丽当权者的一口回绝。太宗震怒了,当下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公元641年,太宗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贞观十五年(六四一)八月,陈大德从高丽回来后,对太宗详谈他在高丽时看到的城邑情况。太宗说高丽本来是汉武帝所置的四郡,如果水陆并进,攻取高丽不难,只是因为山东的州县疲惫而作罢。此时太宗已有攻取高丽之志。随后,高丽发生了一场军事政变,高句丽东部大人渊盖苏文杀死了高句丽王和一百多大臣,立高句丽王的侄子为王。公元644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高句丽,率步骑六万人以及兰、河二州投降的胡族兵马进逼辽东。贞观十九年,唐军因军粮将尽,太宗被迫下诏回朝,唐太宗征高句丽之战至此结束。

唐军在这次东征中,共攻拔高句丽10座城池,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7万人入山海关内。前后杀敌4万,降其兵士十万人,又获牛马各五万以及大量的粮食。唐军自身损失近两千,战马死者十之七八。唐军获得的战果都是战役、战术层面的,但在战略层面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其实对于征讨高句丽对隋唐弊大于利不仅劳民伤财,还会导致国内吃紧。其实隋唐不灭高句丽的话,契丹与女真就不会这么轻易的崛起,毕竟高句丽对东北地区的民族、地理状况远比中原王朝了解,他们肯定可以在契丹跟女真崛起前就将他们掐死腹中,即使不能,高句丽对这些游牧民族的抵抗力也远比棒子强吧。


酒骑风


对于为何要灭掉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祖先神话都是源于中原

高句(gōu)丽(lí),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汉书·地理志》:“高句丽、辽山、辽水所出”)

《后汉书·高句丽传》,“武帝以高句丽为县。”

《三国志·高句丽传》说高句丽的大致位置是:“南与朝鲜、秽貊 ,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只是汉王朝玄菟郡的一部分,“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高句骊令主其名籍。”户口都归汉朝派遣的官员掌握。

《魏书·高句丽传》则说:“高句丽者,出于夫余,自言先祖朱蒙。”

现存最早的记载高句丽建国情况的实物资料是“好太王碑”,该碑是高句丽长寿王为其父好太王树立的纪功碑,立于公元414年。“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

吉林集安的好太王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碑之一,被誉为“海东第一古碑”。

《魏书》和这“好太王碑”也一本正经地记载了高句丽的始祖传说。而且,基本上就是把夫余始祖“东明”的传说移花接木而来。

夫余的祖先东明的传说源于中原神话,他的母亲吃掉一个鸡蛋大的气团后生了他。而高句丽的始祖朱蒙(或称邹牟)也是母亲被太阳一顿照然后有孕,不过直接生了个蛋。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这种传说是“感生神话”也是“卵生神话”,是为了解释国王“神性”的惯用伎俩。

从小猪狗都不敢碰他的东明被国王追杀,遇到大河后有鱼虾化作浮桥助他逃亡。同样从小猪狗都不敢碰他的朱蒙也被夫余的王追杀,只不过遇到大河后,他直接跟满河鱼虾说,“我爸是天帝,我妈是河伯的女儿!快点给我变成桥!” (好太王碑: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生而有圣德。)

夫余是中原王朝承认的藩属国,从夫余分裂出来的高句丽此举也无非是想强调自家的正统性,希望得到中原王朝认可。

不过与夫余人“其人粗大强勇而谨厚,不为寇钞”不同,《三国志》提到高句丽人则是抢劫成风,“性凶急,喜寇钞(抄)”。

于是,这个很有“神性”的高句丽始祖朱蒙,被王莽派人诱杀了,《汉书·王莽传》“诱高句骊侯驺至而斩焉,传首长安。”(此高句骊侯驺是否为邹牟或是朱蒙,研究者有分歧)。

劫掠成性 屡次险被灭国

有研究者认为山高林密的五女山城不应该是高句丽的第一个都城,因为它实在是太小,而且交通不便。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毕竟是从夫余跑出来,能仗着地势自保就不错了。

紧紧绑在中原战车上的夫余国一开始占据着现在的松辽平原大部,高句丽只能钻山沟,后来北上迁都到集安后,那也是长白山山麓。

史籍说,公元前6年,夫余一次就派兵五万来消灭高句丽,结果十一月份赶上大雪,大部分人冻死了。

不过那时候夫余要面对的强敌是西南边的乌桓,无暇东顾,所以慢慢的,高句丽从山里钻了出来。

公元22年,高句丽人和夫余人展开了一场大战,居然把夫余王给杀了,夫余国南方的土地被高句丽占了不少。

劫掠成性的高句丽又开始向东骚扰汉平原地区。不过有了汉朝的支持,夫余国就屡次出兵把高句丽又撵回了山里。

三国时期,高句丽一开始是帮着曹魏覆灭了公孙氏在辽东的统治,不过随后一看司马氏和魏氏开始内斗又忍不住开始劫掠魏境。

1906年在集安发现了毋丘俭平定高句丽反叛纪功碑,记载了曹魏平乱,高句丽都城丸都城被屠城的事。244年的毋丘俭东征,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征讨,魏之势力远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野心勃勃的高句丽几遭灭顶之灾,残余势力又躲回了山里,四十多年没敢露头。

毋丘俭平定东北

等到司马晋内乱,高句丽又出手了,重新抢占了被曹魏夺回的乐浪、带方两郡之地。结果,他们遇到了刚刚崛起的慕容鲜卑的燕国。342年,燕国进剿高句丽。几场仗下来,丸都城又被攻破,被燕国一把火烧了。高句丽一看,慕容鲜卑也打不过,干脆称臣吧。这才又顽强地活了下来。

故先帝疾焉 欲征之久矣

高句丽存在700年,在中国历史上却留下了颇重的一笔,那就是隋唐二朝、四代皇帝都锲而不舍地对其征剿,甚至隋朝因此二世而亡。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看看,关于隋唐征讨高句丽是穷兵黩武、得不偿失的论调依然高弹。

其实,很多道理都很简单,隋唐的帝王傻吗?

他们所做的不过是对分裂王朝者必须严惩而已。

高句丽趁着中原混战不休,在隋唐时期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在打跑了慕容鲜卑、灭掉了夫余国之后,势力范围几乎完全继承了汉武帝在东北设立的四郡之地。甚至辽东第一城襄平也被其占据改名为了辽东城。

古襄平为今日辽阳

如果它肯老老实实地继续做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也就算了,可是它偏偏狼子野心想要割据东北闹独立。

隋文帝灭了陈国之后,已经被封为辽东郡公的高句丽居然开始秣兵厉马准备对抗中央。于是隋文帝很不客气地下旨训斥说,你虽然明面上称臣,却数次派兵杀害边民,屡施奸谋,行为不轨,实无宾服归顺之心。你的土地是朕赐予的,你的官职是朕封的,你以为你比陈国强大?!“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资治通鉴·隋纪》)

《隋书·裴矩传》说,裴矩告诉隋炀帝,高句丽是汉朝分的东北四郡之地,晋朝时属于辽东管辖,结果现在高句丽居然想造反“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

《通典·高句丽传》说,“自东晋、宋至于齐、粱、后魏、后周,其主皆受南北两朝封爵。”史书上对此记载很详实,单是559年,陈文帝诏授高句丽平原王为宁东将军;而北周高祖封平原王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可见,高句丽虽两面三刀但一直是以中原王朝的藩属国自居的。雄才大略的隋文帝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它蹦出来搞割据。

不过,隋朝二代皇帝四次征讨高句丽都失败而回。隋炀帝时更是因此闹得天下大乱,反王遍地。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那首传唱天下的“无向辽东浪死歌”了,此歌号称摧毁了一个帝国。隋朝29年而亡。

朕故自取之 不遗后世忧也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剿高句丽,在出征前,太宗谓左右曰:

“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唐太宗不愿意把乱摊子留给子孙,因为他知道高句丽与突厥那些游牧民族不同,已经据有东北大片土地的高句丽有稳定的政权和经济自给自足的基础,战争潜力要大得多。对于中原王朝,采取表面顺服,暗地积力的策略,如果中原动荡,则乘机侵占土地,增强实力。

据《旧唐书》记载,唐灭高句丽后收户籍近70万户,哪怕是最小的一户四人算,也将近三百万人(也有研究者认为高句丽人口350万左右)。而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失败后,偌大的中原只有200万户。仅此一项比较,就可见高句丽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之大了。

隋文帝那次征剿高句丽失败是派出了三十万人,隋炀帝更是出手就是百万兵。唐太宗只是水军出动4万,步骑兵6万。一路攻克了辽东城(辽阳)后,在安市更是以数万兵马击溃了高句丽的15万援军。不过因为将要入冬,唐军返回了。

唐太宗此次出征,攻占辽东等十城,获七万余户,斩杀高丽兵4万余人,唐军阵亡数千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

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没有对高句丽人进行屠戮,而是将靺鞨这个更北地方的蛮族士兵屠杀一空。就如他儿子唐高宗说的那样,高句丽人也是朕的子民。

公元668年,唐高宗派李勣(评书中的徐懋功)、薛仁贵等再次征剿高句丽,俘虏高句丽王高藏,高句丽灭亡。唐高宗更是将高句丽有钱有权的数十万人迁居到了江淮一带。

盛世大唐的疆域

结论

司马懿在灭公孙一族之后,连杀带掠夺,东北汉人损失殆尽,使得汉人对东北的统治形成了一个真空期。而高句丽则趁机崛起。

隋唐帝王深知东北的重要性,东北不平则边疆难定,这一点从后来辽、金、清朝的建立就能看出来。所以才屡屡对东北用兵,最后终于灭掉了最强大的割据势力高句丽。

高句丽被灭后,唐在高句丽故地设置9个都督府、42个州、100个县,设安东都护府统辖,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率军镇之。

在大唐再一次统一了中国后,就有一大批高句丽人为大唐抵御外辱立下了汗马功劳,诸如高仙芝、王毛仲、王思礼、李正己等都青史留名。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唐书》《资治通鉴》《通典》


辽风物语


您的关注、收藏、转发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首先我要指出就当时而言,隋唐最大的威胁还是北方的突厥人,其次才是高句丽。但是对于隋唐两朝为何要征服高句丽,我有几点看法:

高句丽和隋唐同属孔子文化圈,政治制度,生活生产方式都相似,并且此地为长期为中原王朝统治的固有领土,这些多方面的共同因素造就了双方文化上的相似和认同。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最看重的不是民族的认同,而是文化的认同,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外部强大的政权在隋唐内乱之机大举进军中原,而民众对于这个政权有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自然反抗之心就会大大降低,反而可能会帮助高句丽灭了隋唐政权,就像打内战一样,这和突厥人的入侵带有掠夺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对于隋唐当局是不允许的。


高句丽位于隋唐东北部,当时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东北亚地区的地区霸权周边地区的国家或者部落都已经臣服于它,这对于隋唐这样一个东亚霸主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就像今天的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样,非要弄死你。



影视一品


原因很简单,在隋唐统一中原之后,高句丽就成了老二,老大灭老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怪就怪东亚就这么大,而且高句丽存在的太久了,内部太稳定了。

高句丽从西汉末期建国,到唐高宗时期灭亡,存在了705年,国王一直姓高

高句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当中汉化程度最深的一个,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文字上采用汉语,高层人士也必须经历学习汉文化的过程;

社会制度方面,高句丽中期开始实行集权制,虽然表面上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一样分为五个部落,但高句丽王的权势很大,与中原政权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差别不大;

高句丽内部也非常稳定,王族一直姓高,虽然可能也有过权臣或派系斗争,但和中原政权相比温柔的多,至少高句丽王一直没换,而且一直是最高权力拥有者。

高句丽初期与西汉、东汉王朝争夺辽东之地,占到些便宜,但也知道中原政权是它这样的边陲小国无法抗衡的。之后三国时期毋丘俭、东晋时期的北方割据政权前燕都曾攻破过高句丽王都,前燕那次更是凶残,不但高句丽都城被毁,连先王坟墓都被挖开,殉葬品和先王的尸体都被前燕抢走。

从这些打击当中恢复过来的高句丽也认清了形势,基本上断了入主中原的念头,战略重点离开了辽东、辽西地区,都城从鸭绿江流域迁到平壤,转向东、向南发展,不但占据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还攻破了东方多个更为落后的政权。

这段时间中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这些事情高句丽几乎不参与,稳稳的占据了辽河以东的广大山区丘陵地带。而这个区域,对与高句丽先后接壤的曹魏、西晋、前燕、北魏、东魏、北齐、隋、唐来说,纯粹是鸡肋一样的地方,只要高句丽表示服从,在彻底统一中原之前,这些政权几乎不可能把注意力转向这个地区。

这和后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最大区别是,朱元璋的韬光隐晦是为了争霸中原,而高句丽的退缩是为了远远的避开强大的中原政权,并在辽东、朝鲜半岛永久割据,战略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等中原政权缓出手来之后,就不容高句丽那么悠闲了

高句丽的这种思维,让他逃避了很多中原政权对它的打击,加上稳定的内部,国力一直处在上升状态。中原各个政权经历了残酷的淘汰赛后,胜利者向东北方向一看,竟然还有高句丽这么一个强大的势力存在,自然就要考虑这个势力是否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隋王朝统一中原之后,高句丽又错误的想试探一下杨坚,开始在辽西搞一些小动作。这也说明经过四百多年在朝鲜半岛和东北的发展,高句丽也已经发现自己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即使灭了百济、新罗也不足以与中原政权对抗,又重新回了最初刚刚建国时候向辽西发展的战略。

但高句丽没想到杨坚父子的反应这么激烈,先后四次举全国之力征讨高句丽,每次出兵都是几十万到上百万级。高句丽人口不过几百万,被这种架势吓坏了,于是,一边拼命抵抗,一边不断的称臣求和。

实事求是讲,杨坚、杨广父子都不是擅长带兵打仗的人,浪费了在隋朝期间解决高句丽问题的机会。完全没有必要动用举国之力去征讨高句丽,要是像曹魏时期,仅仅是幽州太守毋丘俭用手下兵力就攻破了高句丽都城,即使过了几百年高句丽实力有所提高,但也没有必要把几十万上百万大军投入到辽东、朝鲜半岛那个穷乡僻野当中。隋朝四次征高句丽军事方面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忽视了这个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恶劣的天气对大军后勤补给方面造成的压力。

所以,杨坚讨伐高句丽是为了反击,也是为了给高句丽一个教训。到了杨广时,就变成要从高句丽身上证明自己的强大,尤其是征讨一次失败一次,才有了三征高句丽的事情发生。当然,也有杨广借机消耗内部其他派系实力的意思。

唐王朝初期,高句丽对李渊表示了充分的尊重,双方一度保持和平。但之后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掌权架空了高句丽王,这种野心家比原来的高句丽王更想建功立业,既然不能向辽西发展,就想向南彻底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消灭新罗。

而新罗此时已经与高句丽、百济相同,都是大唐藩属国。李世民当然不会轻易允许高句丽这种自作主张的行为,先是命令高句丽停止与新罗为敌,高句丽不从,李世民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去征讨高句丽。

实际上这些也都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理由还是觉得高句丽对东北亚秩序造成了影响,影响了唐王朝在这个区域行使权力。尤其当时的唐王朝周边局势大好,吐蕃、薛延陀两大政权都是唐王朝的藩属国,西域西突厥也是服服帖帖,多年没有亲自带兵打仗的李世民手痒了。

唐王朝消灭了高句丽,却没有在朝鲜半岛站住脚,是由于唐高宗李治的决策失误

之后李世民征辽东虽然沉重打击了高句丽,但灭亡高句丽的战略目标没有达到。于是唐王朝调整了战略,用20年时间不断消耗高句丽国力,最后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彻底消灭了高句丽,这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寿的少数民族政权就此消失。

当初唐王朝征讨高句丽和百济,是为了帮助新罗不被侵略,新罗也一直与唐王朝并肩作战,虽然没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战后新罗忘记了初衷只是要活下来,开始不满足高句丽和百济旧地被唐王朝占领,就鼓动和支持高句丽和百济的复国势力与唐王朝作对,并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与唐王朝爆发了战争。

而当时的唐高宗李治摊子铺得太大,同时在与大食、吐蕃、西突厥叛军等势力作战,薛仁贵、苏定方等将领忽东忽西被反复调动,结果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控制住,尤其是吐蕃的威胁已经日益严重,就在轻易战胜新罗后接受了新罗的称臣求和,唐军退到朝鲜半岛北部平壤、大同江一线,把朝鲜半岛南部留给了自己的藩属国新罗。

这和当年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情况几乎一样,马上要取得最后胜利了,却接受了高句丽或新罗的投降,丢到了到手的胜利果实。

总之,高句丽是一个总是错过关键战略机遇期的悲剧政权,初期有扩张欲望的时候,遇到了曹魏及鲜卑等强大势力,遭到了迎头痛击;再次准备逐鹿中原的时候,又遇到了刚刚统一的隋王朝,不惜打碎瓷瓶也要消灭这只小老鼠,高句丽熬过隋王朝的四次打击本来就是奇迹;之后好不容易出来一个能人权臣,如果高句丽不灭亡,高句丽将迎来自己的第一次内部改朝换代,但这个能人却遇到了初唐,遇到了李世民。

只能说高句丽生不逢时,换成其他时期,没准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更深的印记。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隋、唐两朝攻打高句丽的动机很简单:一是为了统一全国;二是高句丽的威胁很大,不得不消灭它。


先说第一点。

咱们的固有观念总是认为,隋朝灭了南陈就叫统一了。但其实隋朝的东北边界仅仅只是在辽河一线,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都不在隋朝的控制范围内。

而这一地区曾经都是西汉的领土,后来东汉略有回缩,但在三国时期又有扩张,基本恢复到了西汉水平。之后西晋内乱,这一地区才逐渐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在接下来的两百多年里面,城头变换大王旗,高句丽最终控制了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

隋朝灭掉南陈后,作为自西晋之后,将分裂了两百多年的国家,又重新归为统一的大一统王朝,隋朝是必然要把这个地区重新收复的,否则隋、唐连西晋的影响力都不如,凭什么以大一统王朝自居?

因此从法理上来说,隋炀帝他要实现自己千古一帝的伟业,不灭掉高句丽,他这个伟业就实现不了。唐朝亦之。


再说第二点。

不要小看了高句丽。

不要小看了高句丽。

不要小看了高句丽。

历史上的高句丽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对中原王朝的国防安全有巨大危害的大国。

高句丽具体有多强大?多的不说,就单说人口这一项。唐朝灭掉高句丽后,据统计,一共得到176座城池、67.9万户在册百姓。

知道这个城池和人口数字多可怕么?

隋灭南陈时,南陈的在册百姓只有50万。

唐朝征服突厥时,东突厥连城池都没有。

后来打的北宋哭爹喊娘的辽朝:辽太宗时期只有57.3万户在册百姓。而就这么点人,居然就灭了后晋。

再后来的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刚统一蒙古高原时,它分封了九十五个千户,也就是不到10万户。

所以不夸张的说,以高句丽的人力储备,它是隋朝灭南陈后,对他威胁最大的政权。它的存在就像当年的南陈一样,对隋、唐两代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只不过高句丽没有像突厥那样主动挑衅,所以才留到了隋炀帝时期才对它动武。



除了人口之外,高句丽强大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文化比较先进。

当时的高句丽,并不是后来女真、满清那样的渔猎政权,也不是匈奴、突厥那种草原游牧政权。它一个农耕政权,并且是一个已经完全建立了律令制的类中原似的政权。这个国家由五个部落所构成,即一个国王和四个诸加,设百官,共同治理国家。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千万别忘了,除了中原王朝之外,古代很少有非中原王朝能搞这种律令化的管理体系。因为中原之外的番邦,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搞不了中原的这一套体制。但是如果一旦让他们掌握了这种蚕食能力,那必然是一个对中原威胁巨大的国家。

比如说辽国,它就是掌握了这一制度,变成了大一号的高句丽,压在怂朝头上整整一百六十年;等辽朝这匹野狼走了,又来了一只东北虎来,这只东北虎叫金朝。又在怂朝的头上压了一百年。

如果比辽朝和金朝还要再大一号呢?那么它的力量就足够统一华夏了。历史上的这个国家叫清朝。当年努尔哈赤的发源地,其实就是高句丽控制的地盘。


同理,像高句丽这种已经掌握了中原政权管理体系的国家,它完全有能力像中原王朝一样用自己的文化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去消化辽东和朝鲜半岛这两块秦汉故土。而一旦当高句丽彻底消化了辽东和北半岛后,中原王朝再想去收拾它,那就很难了。

额外插一句,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唐朝官员陈大德出使高句丽,他发现高句丽国中的汉人比例非常的高,几乎占到了高句丽全国人口的一半!这种管理能力,怎能让人不害怕?

因此,与其养虎为患,不如乘早掐死。早打早解决,早打早轻松。诸君只看到隋、唐五代君王为了打高句丽死了很多人,却为何不想想如果等它壮大了,等它打咱的时候,死亡的人数可能就不是那个数了。

并且隋炀帝和唐太宗用事实也证明了,一个看似不那么强大的高句丽都那么难啃。等它混壮了,它不得牛上天了?


至于说唐灭高句丽之后,唐朝对高句丽人的安置,主要有四个方向:

第一、迁入中原,融入汉族。

据《新唐书·高句丽传》的记载:“有诏班师,拔辽、盖二州之人以归。唐太宗迁六万户、三十万人入中原(不全为高句丽人)。”

这些迁居中原的人,总数约占高丽族总数的四分之一,后代均融入汉族之中。今天汉族中的高、李、王、泉(全)等姓中,还可找到高句丽人的后裔。在河南府洛阳县有泉毖木墓地、高慈墓地均可证明其融入了汉族。

第二、迁入突厥,最后融入汉族。

据《旧唐书·高丽传》的记载:“自是高丽旧户在安东者渐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

这一批高句丽人是先迁入突厥,后来突厥向唐朝投降,他们也一起又降于唐,被唐朝置于辽西,最后融入后入汉族。鞍山高力房子的高氏族谱可证此部分人融入了汉族。

第三、迁入靺鞨,融进渤海,一部分人融入汉族。

这些人与迁入突厥的高句丽人一样,他们先入靺鞨,再融进渤海。辽国灭渤海后,一部分人迁至东蒙、辽宁、山东一带,最后融入了汉族。

第四、迁入新罗,与半岛南部土著融合。

据《通典》186载:“其后、余众不能自保,散投新罗,靺鞨。”无明确人数。

另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六》载:“高句骊贵臣渊净土(盖苏文弟)以城十二、户736、口3543来投。”

根据记载统计,与半岛南部土著融合的高句丽人,占高句丽总体人数的比例不大。

因此总的来说,高句丽在亡国之后,唐朝是有对其族人进行移民同化的。在不同时期直接或间接的融入了汉族的高句丽人,占了高句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当年的高句丽人基本都成为了如今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至于说唐朝在高句丽故地的统治瓦解,领土被渤海国和新罗国侵蚀。这主要是唐朝自身实力衰落导致的。与唐朝对高句丽人的移民和同化没有关系。只能说唐朝打死了一支老虎,又蹦出了一支狮子,边境之患是无穷无尽的。


Mer86


首先,高句丽地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从东汉起就是中国的传统藩属国,而且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这么一个藩属国,若是它不服从你,你都不好意思叫中央政权。

而隋唐之前恰好是中国持续几百年的乱世(从西晋末到南北朝),中央薄弱了几百年,高句丽趁机坐大,从原先鸭绿江畔的小小国家,往西占领了辽东,往南占领了半岛北部(之前是中国中央政府直辖地),进而占领汉城。正是嚣张的时候。于是高句丽的掌权者们开始自以为牛,不服从隋唐。尤其泉盖苏文上台后,更是肆意妄为。

这么一来,隋唐就必须收拾高句丽了。

正巧,当时新罗正被高句丽和百济按住轮,为了保命,新罗拼命给唐朝摇尾巴。唐朝下令高句丽不许欺负我家小弟,高句丽说你算个毛。

于是乎,非打不可了。

偏偏前几次因为种种原因,高句丽都挡住了隋唐的进攻——若是一次挡不住,被打进平壤,说不定求饶认错,反而可以保全——于是每一次,中央的愤怒进一步提升,而高句丽的狂妄进一步提升,同时高句丽的国力进一步下降(毕竟挨打了),而中央的国力从隋末到唐不断提升。最终到了临界点,唐高宗就一家伙灭了高句丽。


当然实际上唐高宗未必真想把这国全灭。灭了高句丽后,半岛北部还是让高句丽王室当地方官。但新罗接下来出手了。这才造成了最终的高句丽残余势力被夹在两者之间,消亡殆尽。

具体,可以看我的《闲话朝韩半岛》系列

http://www.toutiao.com/m6269297278/


巴山夜雨涮锅


高句丽和隋唐两朝五代人之间的力拼,是出于原中央政权的纷争以及宗藩关系的礼制问题。

首先,隋唐时期对高句丽的征伐原因是多方面的,收回汉武帝之后的中国故土是很重要的因素。

高句丽建立于公元前37年,灭亡于668年,它是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政权。先后曾与曹魏政权、前燕政权叫过战,最终从东北地区撤离到了朝鲜北部地区,占领了汉武帝时期的汉四郡。到了朝鲜半岛之后的高句丽政权基本上在半岛横着走。然而,到了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趁机攻击我国的辽宁西部,因此,与隋文帝发生冲突。

其后隋炀帝东征,一方面是因为高句丽与突厥暗中联络;另一方面收留隋朝叛将;一方面是因为收复故土;一方面也是彻底打破高句丽北上的野心,彻底让其丢失与中原政权的争锋能力与野心;一方面是否有收复汉四郡的中国故土呢?肯定是有的。

其次,隋唐对高句丽的征伐也是出于礼制的考虑。

高句丽名义上臣属于隋唐,但是因为其暗中与突厥势力勾结,对隋唐的国家安全产生威胁,并对中国今天的辽宁地带有领土野心。这是对宗主国的大不敬。如果不征伐高句丽显然无法向天下交代。因为,即使是当时的突厥,也对隋唐非常恭敬,而高句丽竟敢如此,对于封建社会的君主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最后,高句丽作为东北古老政权,受汉文化影响较多,特别是到了朝鲜半岛北部的汉四郡地区后,原领土上的汉文化并不低,因此,高句丽有一种“小中国”的潜意识。所以,其敢于向隋唐发动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