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三国志》---蜀汉,我对你的爱有多深


断断续续,看了2年的《三国志》,终于在2020年初看完了。纳闷为何生于蜀汉,在蜀度过半生的陈寿对于蜀国的感情这么单薄,对蜀书惜墨如金?蜀书的篇幅只占了整部《三国志》的六分之一,魏书占了一半,而吴书还占了三分之一。由此疑问,展开了我对于陈寿及《三国志》的探寻之旅。

《三国志》里陈寿称曹操为武帝,而对于刘备却只称先主。难道陈寿是个忘恩负义的势利小人吗?显然不是,他在蜀汉时,受黄皓的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他在西晋担任史官,经过十余年艰辛,完成了《三国志》。因为是曹魏禅位给西晋,汉禅位给魏,在众人眼中魏是得天时的,所以西晋也被认为是得天时的。而西晋很多人是曹魏的子孙,所以陈寿将魏视为正统,将曹操称帝,而刘备只称先主,这是一种隐晦的表达,经历过仕宦沉浮,他学乖了,不敢得罪人,也为了保护自己。而且当时魏和吴都有史官,而蜀汉却没有,因此,魏书和吴书可以参考的历史资料很丰富,而陈寿虽然经历了蜀汉的历史,然而真正的详细可靠的历史素材却少之又少,所以,作为正统,魏书的篇幅最多。

然而,陈寿在西晋的仕途并不顺利,他的老师谯周早就预言陈寿会遭到诋毁伤害,而最终陈寿也的确是郁郁不得志,被授予太子中庶子都没有到任。

而陈寿迫于当时西晋统治者的威势 ,在《三国志》的很多记叙上是有所曲笔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是他的真实意图吗?还是另有隐情?

在高贵乡公曹髦遇害身亡,陈寿只记录了“高贵乡公曹髦死亡,年仅二十岁”。这短短几个字隐去了多少历史,而真相正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无论是在《资治通鉴》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的记载,而陈寿竟然大胆的隐去,这是最直接的曲意逢迎当权者,也是迫于当朝的权势。其实历史上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人尽皆知的就是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就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小说巨著。而《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遗失,由高鹗续写,这也给《红楼梦》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瑕不掩瑜,丝毫无法削弱后人对于红学的喜爱和研究,同时也给后人研究红学带来了巨大的诱惑。而陈寿同样也有难言之隐,将曹操梦中杀人,曹操鸡肋杀杨修,司马懿受女人衣服,魏人讥讽司马懿“畏蜀如畏虎”等等情节都删除,只要涉及曹操和司马懿族人的战败之仗均一笔带过或含糊其辞。这也是历朝历代史官的无奈之举。

这种情况还体现在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不高,甚至是有些贬低。因为西晋的开创者司马懿当时主要对手是诸葛亮,而棋逢对手,每每屡败。所以陈寿只好在评价中说些违心的话以讨好当权者。而这显然不为后人买账,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作为诸葛亮的铁杆粉,他就给了陈寿致命一击。他组织史官编写《晋书》,编纂者像房玄龄等大臣几乎都是诸葛亮的粉丝。其中有一段“编排”陈寿,说是陈寿主动向丁仪、丁廙索要的“千斛米”,因没有得到,而不为其父做传。这段往事已经无据可查,但是可见诸葛亮在李世民心中,连魏征都无法与之比肩,显然,陈寿的做法让李世民不高兴了。然而,陈寿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贬低全民英雄诸葛亮呢?

原来,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的参军,马谡因街亭之失被诸葛亮处死,而陈寿父亲也受了影响,被处以髡刑。难道这就是陈寿怀恨在心的原因吗?而以此来毁谤诸葛亮“治军不是他的专长”?

我却不以为然。通读《三国志》的人可能会发现,除了武帝纪、先主传、吴主传之外,诸葛亮传的篇幅是最长的,其他任何一篇都是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论是整部《三国志》最长的。其实,陈寿对于诸葛亮大部分还是肯定的,认为他赏罚分明、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做事公正、昭明礼法,精通治国之道,甚至可以和管仲、萧何相匹敌。然而,诸葛亮在北伐中原的确收获不大,六出祁山都无法收复中原,这也是导致陈寿对于诸葛亮在治军方面技不如人的评价,其实也不能说是失实,只能说更多的是畏惧当权者的权势罢了。

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并不一定是真相,有时,只是统治者希望我们看到的。就像《易》,位居六经之首,可以说是集古今之智慧大成,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易》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学习,普通人是不可能接触到的。所以,有时人们说的并不是他的本来意思,有时甚至是爱之深恨之切,陈寿就是这样。

在姜维传里,没有九伐中原的详细描述,而代替的却是郤正、钟会对姜维只言片语的评价。要知道姜维可是诸葛亮的接班人,而且最后姜维使计让钟会邓艾同归于尽,这使司马昭和司马炎十分记恨,姜维为蜀汉做了最后的努力,然而功败垂成。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只是成功者的历史。所以在评论里,陈寿对姜维极尽“抹黑”,说他穷兵黩武,决策不当,不懂治国。其实这都是陈寿的违心之言。陈寿还在蜀汉任职时,姜维是他的伯乐,对他有知遇之恩,而陈寿之所以略去姜维与曹魏的正面作战顽强抵抗的细节,其实是为了保护姜维以及蜀汉同僚们,而强行插入了郤正和钟会等人在传里对姜维的高度评价,而将陈寿的不是出于真心的评论盖过,这也是一种隐晦的爱。

对陈寿的褒贬不一就像对于刘禅的评价两级化一样,有人说刘禅“此间乐,不思蜀“是大智慧,是为了保全蜀汉的百姓和官员,也为了自保,毕竟他是亡国的皇帝里下场最好的一个,寿命最长。有人说刘禅在位四十多年全靠诸葛亮来治国,其实他是秉承老子无为而治的原则,是儒家精神的发扬。纵观陈寿一生不得志,但他却是一位称职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不管对于陈寿的褒贬不一的评价,《三国志》位列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之一,它的文学造诣和史学贡献是难以超越的,于陈寿而言,他一生颠沛流离,委曲求全,怀才不遇,而我觉得历史是惊人相似的,往往使人置之死地而后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而陈寿的作品却又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他饱含深情,他骨子里有着对蜀汉的隐晦的爱和对故人难以名状的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